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经典科幻

郭琦:科幻小说的“主题矛盾”和“陌生化”--科幻

发布时间:2021-08-04 来源于: 来源:中国作家青年报 | 郭琦  2021年07月30日12 作者: 点击数:
“主题矛盾”

——科幻小说情节发展的驱动力

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科幻小说叙事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其“思想实验”特性,即通过前文中所提到的一个SF缩写中的一个词语“Speculative”(推测性)来体现。科幻小说正是在文学的世界中安放一个预设的前提,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中来推断人性的走向。而推动科幻小说情节持续发展的,正是其中的“主题矛盾”。可以说,设置合理的矛盾冲突是任何科幻小说作品都无法回避的重要的“关键词”。

刘慈欣曾经在一篇题为《用科幻的眼光看世界》的文章中引用了科幻作家汤姆·戈德温的经典短篇科幻小说《冷酷的方程式》,这是一部对刘慈欣本人创作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品,特别是其中的“冷酷”因素在他的作品中得以不同形式的体现,比如《三体》中所构建的“零道德”的宇宙公理,包括常常被引用的那句“名言”:毁灭你,与你何干,都是一个个十分“冷酷”的例子。此外,2007年,作家刘慈欣和学者江晓原曾经就一个“思想实验”的命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讨论重点设定在一个虚构的情境中:如果世界即将毁灭,幸存下来的三个人只有吃掉其中的一个才能生存并将人类文明延续下去,这种情况下,“吃人”是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呢?

这个看似残酷的命题源于菲利帕·福特在1967年提出的著名伦理学思想实验——“电车困境”:假设一辆失控的电车沿着轨道开过来,有五个人被绑在前面,即将被车撞死,而一个人手边有一个控制杆,可以控制电车开到另外一条铁轨上,但这条轨道上也绑着一个人,这个“控制者”所面临的两难处境就在于是否要无动于衷地让电车继续运行,撞死这五个人,还是亲手搬动控制杆,用杀死一个人的代价换来五条生命。“电车困境”充分体现了伦理学中“道德”与“功利”之间的矛盾,这也是科幻小说常见的主题矛盾变体。比如当地球面临毁灭的时候,究竟是建造宇宙飞船搭载着人类逃生呢?还是把地球整体带走呢?在《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说版本里,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其中的“飞船派”主张像电影《星际穿越》里表现的那样,通过建造飞船的方式逃生,但这种方式只能保证一部分人得以存活,当然电影里是以美国作为主导的,制定和实施计划的都是美国人。而在电影《流浪地球》中,中国人则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带着地球去流浪”。这个举动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特色。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电影的高潮部分,当地球被木星的引力俘获的时候,如何逃离这个困境就成了整个影片的主题矛盾所在。在电影中,当救援团队刚刚提出点燃木星大气的时候,人工智能MOSS就已经指出,这个做法经过计算,是行不通的,但后来这个办法却成功了,是什么原因呢?这并不是影片的一个BUG,而是因为MOSS在计算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个条件,表面上看是领航员空间站的燃料,其本质则是以刘培强为代表的人类,特别是中国人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牺牲精神,这种人文主义的“情感”因素是MOSS这样的“纯理性”人工智能无法掌握的,是真正人性光辉的体现,这也表现了电影《流浪地球》中强烈的中国特色。

《流浪地球》电影海报

“陌生化”

——科幻小说中重构的“疏离”现实

科幻作家陈楸帆在为科幻小说《群星》所做的序言中提出关于一部优秀科幻小说判断标准,认为一部成功的科幻小说应该在主题中提出重要问题,在故事叙述中唤起情感上的联结共鸣,而在表述方式上表现出“陌生化”的审美体验。

所谓的“陌生化”审美体验,全称是加拿大科幻研究学者达科苏恩文所提出的“认知-陌生化”(Cognitive Estrangement)。根据这个理论,科幻小说中所表现的情节与内容,无论多么匪夷所思,都不是“超自然”的,而是现实生活的“疏离化”表现形式,而这种表现形式和叙事内容则是符合人们的理解和认知规律的。

比如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中塑造的沙漠国度明显带有阿拉伯国家的影子,而故事中对香料的攫取又凸显出现代社会对石油能源的争夺和国家之间的政治博弈;H.G.威尔斯的《世界之战》中所表现的则是两个文明之间的正面冲突;而我们熟悉的科幻作品《安德的游戏》,在电影里体现的是一个天才少年的成长历程,而在小说中则表现出更加深刻的时代背景。

《沙丘》

科幻研究学者宋明炜先生在《中国科幻新浪潮》一书中提出,科幻小说中塑造的世界是“认同”和“异质”的组合,其本质在于为读者塑造一个不同于现实的“他者”的形象,这个形象的原型,可以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甚至是我们自己的潜在思想。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认知-陌生化”理论,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从另一个视角看待我们这个已经“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的现实世界。例如,在其代表作《荒潮》中,科幻作家陈楸帆通过一种“赛博朋克”的科幻风格为我们呈现出的对现实世界的再现和反思,印证了“科幻就是最大的现实主义”的说法。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科幻,热的是这个词还是这件事

    科幻是眼下横跨文学、电影、舞台、网络剧、游戏的热词:根据刘慈欣的科幻童话《烧火工》改编的同名VR作品集聚了大量人气,而由韩松长篇科幻小说《红色海洋》改编的动画电影也已进入制作阶段,与此同时,《三体》舞台剧成功上演,近日启动的首届全球华语科幻电影星云奖宣布推出包括“最佳网络大电影奖”在内的10个奖项。...[详细]

  • 弗诺·文奇《真名实姓》

    1981年,中篇小说《真名实姓》(True Names)让弗诺·文奇一举成名。这篇小说描述了电脑骇客在虚拟网络世界中,与企图控制世界的人工智能“邮件人”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详细]

  • 弗诺·文奇《彩虹尽头》

    四次雨果奖得主弗诺·文奇曾在他的畅销名作《深渊上的火》和《天渊》中带领读者们进入了无限的宇宙和遥远的未来。2006年,他又推出了与前不同,但是却有同样激动人心,光怪陆离的背景设置的科幻小说《彩虹尽头》(原名Rainbows End——常被误认为是“Rainbow's End”,但实际上缺失的撇号是作者有意为之)。...[详细]

  • 经典科幻小说推荐:《三界》弗诺·文奇

    《三界》系列包含《天渊》《深渊上的火》《天空的孩子》,是美国作家弗诺·文奇创作的系列科幻小说。弗诺·文奇的三界系列小说创造了一个按文明层次分为三界的豆荚状宇宙,按照本书系的理论,宇宙是由爬行界、飞跃界、超限界三个不同的界域组成,每个界域均有其不同的物理法则。他的小说逻辑严密,情节紧凑,经得起推敲。作者的想象力以及对于细节的把握、超强的预见力都令人叹服。...[详细]

  • 菲利普·迪克《城堡里的男人》,又名《高堡奇

    《城堡里的男人》写于1962年,并于1963年获得雨果奖。作品描写了同盟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罗斯福被暗杀而战败后,被轴心国征服和奴役的美国60年代所发生的一些人和事。这些人和事被一本叫做《蝗虫》的禁书和一些人际...[详细]

  • 《中国轨道号》:必跨越浩瀚星空,无远弗届--科

    原标题:未来的中国轨道,必跨越浩瀚星空,无远弗届2020年3月,我收到吴岩老师的小说书稿《中国轨道号》,有幸先睹为快。当看到“中国轨道号”这几个字,久远得几乎忘却又从未遗失的场景瞬间激活——那是199...[详细]

  • 奥森·斯科特·卡德《死者代言人》

      作为《安德的游戏》的续集,《死者代言人》的时代背景被放在安德击败虫族3000年以后。因为一直浪迹宇宙,安德依然活着,只是处境很不妙——他已经由战胜外星入侵者的英雄沦为屠杀外星智慧生物的魔鬼,安德只得...[详细]

  •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群星,我的归宿》

    小说中,贝斯特将大仲马的复仇戏剧搬到了太空,这部作品可谓是贝斯特想象力的又一次爆发,他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一个人人都可进行瞬间转移的未来世界,呈现了一个被遗弃的人在特定环境中艰苦而又疯狂的复仇之路。2004年,中国内地也发行过《群星,我的归宿》中文版单行本。...[详细]

  • 金·斯坦利·鲁宾逊《冰柱之谜》

    《冰柱之谜》是美国作家金·斯坦利·鲁宾逊所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属环保科幻小说,是作者多年来一直倾心关注的题材。冰柱之谜的出现将会成为以后书写金.斯坦利.罗宾逊传记的重要一段。在这里,他展现出了足以进入科幻小说殿堂的全部才华。小说写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到23世纪出现了世界性的灾变,引起社会和人性的扭曲,警示人们应该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作者是文学博士,其目的是利用幻想的形式,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本书获1985年科幻新人奖。...[详细]

  •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被毁灭的人》

     这部经典科幻小说同时也是一部不同凡响的关于警匪较量的小说。贝斯特还在其中加入心灵感应的设定,于是小说中智慧的较量便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这也是贝斯特写得最酣畅淋漓、最引人入胜的地方。...[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