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小说 > 短篇小说

评《菲雅尔塔的春天》:初恋与眷恋故土,其实都差不多

发布时间:2020-12-26 来源于:百度百家 作者: 尚潮看世界Q 点击数:

  《菲雅尔塔的春天》讲述了一个“我”在菲雅尔塔旅游时偶遇的一个十五年前就认识的女人,这个女人名叫尼娜,或许叫什么都可以。“我”曾对她产生过一种特殊的感情,在这十五年间,曾有过几次机缘相遇,却并没有碰出任何的火花,既没有对未来进行任何探讨,分别后也并不四年。那么,这究竟是不是一种爱情呢?

  一、纳博科夫的流亡生涯

  《菲雅尔塔的春天》的作者是纳博科夫,他出生于俄罗斯一个贵族家庭,到少年时期后,因为政治原因,举家迁徙到欧洲各国,此后一直流浪。这篇小说创作于1938年,那是纳博科夫在欧洲的第20年,异乡漂泊之感从未如此强烈。他曾经靠变卖母亲的首饰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生物学以及法国、俄国文学,毕业后回到柏林开始进行创作。这一时期是纳博科夫的高产期,同时对他本人而言也是相当痛苦的一段时间。

  他的父亲遭到暗杀,妻子因为犹太血统受到迫害,纳博科夫本人长期远离家乡,对俄国的乡音已经逐渐感到陌生,为了应对这种心理上的不安感,他买了一本俄语词典,每天读着,企图消灭心中的恐惧。

  身体上实际的漂泊、心理上也在漂泊,这就是纳博科夫面临的困境,而政治上的偏见更加剧了他对故土的思念。他对家乡的热爱,在他的作品中,摇身一变,变成了令主人公魂牵梦萦的恋人。《菲雅尔塔的春天》中的尼娜就是这样的一个恋人。

  二、流亡人的边缘感

  在小说中,“我”和尼娜多次相遇,但不是在大街上,就是在旅馆、楼梯上,抑或是匆匆来去的火车站、陌生人的别墅。《菲雅尔塔的春天》通过多次插叙,让“我”与尼娜一次次邂逅,“我”和尼娜之间始终若即若离,飘忽不定,无法控制相遇的时间、空间,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奈,因为他们是流亡者,有一种无根的漂泊感,这种边缘感让他们更加思念自己的国土,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在很大程度上与对初恋的怀念之情是相似的——至少在作者看来是如此。因为甜蜜,才难以忘怀。

  可以看出,纳博科夫在俄罗斯的童年与少年时光一定是欢乐而幸福的。所以即便他流亡海外长达60年之久,对俄罗斯始终心怀眷恋。

  三、尼娜之死与新的开始

  流亡者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将往事一遍遍重温,从故事的一开始到故事的最后一遍遍咀嚼,但是,美好已经成为了过去,而且是永远地成为了过去,所以一直沉浸于其中,只会一遍遍被渴望撕裂。当理智回归以后,“我”终究还是掩埋了心中的乡愁转而寻找其他的安慰。

  在文章的最后,“我”手中捏着一份报纸,报纸带来了尼娜身亡的消息,她坐着的那辆车出了车祸,其他人只受了轻微的伤,只有尼娜死了。与此同时,春天的阳光驱散了“我”心头的阴霾,作为故乡象征的尼娜已然死去,代表着那种时刻萦绕不散的乡愁也是时候放下了,转而去寻找其他的希望,去面对新的现实的生存环境与现实的生存关系。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尼娜之死并不是悲剧,而是代表着一种希望。正如前面所说,尼娜可以不叫尼娜,她可以是任何人。

  纳博科夫于1945年加入美国国籍,1960年享誉美国,他有了重返故土的机会,但是他始终没有回去,最后在瑞士度过了晚年,也许对他来说,重返的俄罗斯已经不是他记忆中的俄罗斯,这样的返回不仅毫无意义,反而会破坏他心中的天堂,既然如此,何不让他怀着那份对故土的永恒眷恋离开呢?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艾芜短篇小说集《南行记》

    短篇集《南行记》中的八篇小说,都是作者漂流生活的反映。首篇《人生哲学的一课》,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知识青年“我”流落昆明、走投无路的遭遇。他四出寻找混口饭吃的职业而不可得,因为交不出房金,眼看就要被人赶出客栈,连个栖身之处也将失去;但仍然执拗地表示:“就是这个社会不容我立足的时候,我也要钢铁一般顽强地生存下去!”这篇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作者自传的性质;而蔑视困难、勇敢地向生活挑战的坚定不屈的态度,也确实贯串在艾芜的许多作品中,成为他的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其中《山峡中》是一篇技巧圆熟的作品,它描写了为...[详细]

  • 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文字清新流丽,讲述了一个对新中国和革命事业抱着单纯而真诚的信仰的青年人林 震,来到中共北京市某区委会组织部工作后所遭遇的矛盾和困惑。小说发表后,在文坛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详细]

  • 谌容《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在艺术表现上非常新颖、独特,不同凡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善于借鉴并创造性地运用“意识流”手法。作者在《编辑和我》一文中说,她在这篇小说中采用“那种颠颠倒倒、虚虚实实的写法”,是试图“在中篇小说的结构方式上作一些突破”。小说开篇就把仰卧在病床上、处于病危昏迷状态中的眼科女大夫陆文婷推到读者面前,一下子紧紧揪住了读者的心。...[详细]

  • 王统照短篇小说集《春雨之夜》

    《春雨之夜》收录王统照从1919年到1923年间的二十篇短篇小说。王统照的小说创作按时间划分,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后期。《春雨之夜》是早期作品。早期小说是有关“爱与美”的,表现了作者从开始追寻“爱与美”的理想到最终幻灭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和博爱思想。在此阶段,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主要是直觉,即这些早期小说是凭借自己一时的直觉而写的,但价值却非同一般,这些小说写出了作者自己内心深处的见解和想法及他对现实生活真实的感觉。...[详细]

  • 冯骥才短篇小说《啊!》

      冯骥才的短篇小说《啊!》荣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表明了冯骥才在从写“社会问题”到“写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新尝试的成功。  冯骥才的创作,是从“社会问题”起...[详细]

  • 刘慈欣最新短篇科幻小说集《2018》

    在2018年,人类社会拥有了可以改变基因延长寿命的技术,通过延基,人类寿命可达300年。同时,网络虚拟社会已经极其庞大,实体货币逐渐废除,虚拟货币正在兴起。不但如此,虚拟的网络国家还在提出申请加入联合国。在这种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人心 动荡,前途未卜,男主角盗用公款准备延基,而正当他打算向女朋友坦白自己只筹集到一个人延基费用的时候,却发现女朋友早已打算利用另一项技术——冷冻,休眠到100年以后……...[详细]

  • 艾芜《山峡中》

      《山峡中》写于1933年,后收入短篇集《南行记》中,是艾芜早期的代表作。开拓了一个新的题材领城,富有神秘的传奇色彩,描写了为生活所迫以盗窃为生的山贼的生活。以魏老头为道的这伙山减,他们有着奇特的名字,有着不同常人...[详细]

  • 钱钟书《人·兽·鬼》

    《人·兽·鬼》是学者钱钟书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本书中所收入的《上帝的梦》、《猫》、《灵感》、《纪念》四篇小说作品。...[详细]

  • 孙犁的短篇小说

    孙犁的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嘱咐》《采蒲台》等,基本上以他的家乡冀中平原农村为背景,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艰苦抗日战争。作品的笔调清新明快,充满抒情诗意,在表现艰苦斗争 的同时,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详细]

  • 森茉莉《恋人们的森林》

    《恋人们的森林》:“写作着的洛丽塔”森茉莉短篇小说集,内含四部短篇《波提切利之门》、《恋人们的森林》、《枯叶寝床》、《星期天我不去》。其中《恋人们的森林》《枯叶寝床》被公认为耽美小说的开山之作!英俊的中年男人与美少年之间残酷而美丽的爱恋,森茉莉用尽华丽词汇,构造出一个散发着欧式古典情调的幻想世界,将“耽美”发挥到了极致。...[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