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小说 > 主旋律

杜鹏程《保卫延安》

发布时间:2019-11-0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保卫延安》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被誉为“英雄史诗”。

  首先,它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以宏大的规模、磅礴的气势,出色地反映了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延安保卫战,描绘出一幅真实、壮丽的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作品围绕西北战场我军正规部队与千倍于我军的敌人的浴血奋战,以我军主力纵队的一个连所参加的青化砭、蟠龙镇、榆林、沙家店等战役为主线,艺术地概括了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历史性进程。

  作品所描写的人民战争的场面,规模宏大,头绪纷繁,从高级将领的重大决策到基层连队的战斗生活,大大小小战斗的组织和进行,以及根据地人民和游击队的斗争,都有真实、正面的描写。作品不讳饰当时严峻的斗争形势,不回避敌强我弱形势下战争的空前残酷和激烈,每次战斗都有无数英雄战士壮烈牺牲,“一片土地一片血”,胜利的得来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的。

  作品还深刻地揭示了这场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党中央、毛主席对整个战局的正确分析和英明决策,彭德怀司令员的正确部署和指挥,我军将士从高级指挥员到普通战士为誓死保卫党中央而浴血奋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一切在作品中都有着充分而精彩的描绘;陕甘宁边区群众和全国人民对战争的支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表现。作品始终洋溢着炽热的战斗激情,使人感受到人民战争具有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巨大威力。

  其次,以高昂的笔调,道劲的笔力,刻画了一批丰满而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之中有彭德怀同志这样的我党我军的卓越领导人,有陈允兴、李诚、赵劲、卫毅这样的驰骋疆场、有胆有识的高、中级将领,有周大勇、王老虎这样的叱咤风云、威震敌胆的基层指挥员,有普通的战士、炊事员,还有李振德这样的根据地的革命老英雄。这些人物具有共同的阶级本质,但每个人又有各自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应该说,在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方面,作品达到了当时所可能达到的一个相当高的高度。主人公周大勇是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英雄形象。作品通过一系列战斗和细节描写,突出地描绘了他英雄性格的特征:对党、对领袖、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听到党中央撤离延安,看到陕北的群众倒在血泊之中,“惨烈的痛苦和愤怒煎熬着他的心”。强烈的爱憎、高度的阶级自觉性成为他为人民奋不顾身、创造惊天动地英雄业绩的强大动力。战斗中他总是主动请求承担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

  在长城线上的突围战中,他身负重伤,带着伤病员和疲惫不堪的战士,被围困在一个小山洞里。面临绝境,他想的是怎样“紧张地为自己阶级的事业战斗下去”,终于率领战士闯出险境。诚如团政委李诚所说,周大勇是一个“浑身汗毛孔里都渗透着忠诚”的人。对于周大勇高昂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钢铁的意志,勇猛、机智、沉着、灵活的战斗作风,作品有着淋漓酣畅的描绘。青化砭战斗,他冲锋陷阵,个人生死全然置之度外;蟠龙镇攻坚,他智勇双全,出色地完成诱击敌人的任务;尤其是在长城线上,连队陷入敌军重围,与主力失去联系,他以无比的刚毅和勇猛,无比的机智和沉着,指挥战士在敌群中左冲右突。

  周大勇是在紧张的战斗和严酷的考验中,在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民英雄,作品很注意表现周大勇英雄性格的形成过程,使得这个英雄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也更加真实可信。团政委李诚的形象是当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刻画得比较成功的优秀政工干部的形象。在他身上,体现了我军从红军时代起在长期实践中所培育起来的部队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展现了具有高度共产主义觉悟、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懂得培养人的精湛艺术的政工干部的精神风貌。作品对彭德怀司令员形象的刻画,虽然笔墨不多,却是当代文学塑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形象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也是40年来长篇小说创作中的一大收获。

  作为西北战场的军事统帅,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体现者,党中央关于延安保卫战英明决策的执行者和指挥者,作品不仅充分展示了彭总卓越的军事才能,高瞻远瞩、洞察一切、雍容大度、指挥若定的军事战略家的恢宏气概,而且写出了他的质朴谦和、平易亲切、真诚慈详,甘愿当扫帚供人民使用,是一个伟大而平凡的人民勤务员。彭总光辉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使这部英雄史诗更生色,更有重量,而且,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开拓性的意义。第三,《保卫延安》在艺术风格上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澎湃的激情、浓郁的诗意和深刻的哲理的高度结合;在严酷的典型环境中刻画英雄人物的艺术形象;气势恢宏,笔调豪放、粗犷;语言明白晓畅,朴实生动,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群众风格,又富于激情的力量。但就“史诗”作品反映一个时代的全貌的要求而言,《保卫延安》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还不够广阔,对敌人的刻画显得单薄,英雄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也不够丰富多采,节奏上略嫌单调。作品的这些不足,带有一定时代在认识和理论上的局限。然而,这只是白璧微瑕,《保卫延安》在长篇小说创作中达到了50年代初期的最高水平,不愧为我国当代文学宝库中的一件瑰宝。

  内容概要

  1947年3月,蒋介石命胡宗南以数十万兵力进犯我党中央所在地延安。我军在山西的一个纵队,奉命参加保卫延安的战斗。部队昼夜行军,西渡黄河,于19日赶到延安正东80里的甘谷驿镇,正集结在山沟里待命。上级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关于撤出延安的决策。

  听到连长周大勇说出“我军退出延安”,一连战士们惊呆了,全场恸哭,百思不解,发出悲愤的喊叫。但当他们领悟了毛主席的伟大战略思想,便立即举枪发誓: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要收复延安!我军在青化砭设下埋伏。敌搜索队强迫李振德老汉带路。

  为了掩护我军,李老汉抱着孙子拴牛跳下了绝崖深沟。敌三十一旅钻入我包围圈后,一场伏击战打响了,枪炮齐吼,战士们像山洪一样冲下山沟,敌四千人马倾刻覆灭。青化砭伏击战的胜利,恰在我军退出延安的第6天。

  彭德怀司令员抓紧战机,于5月初亲自指挥蟠龙镇攻坚战。连长周大勇奉命诱敌北上,他们佯装连打败仗的样子,牵着敌主力10多万人在一个个山头上转,引向蟠龙镇北400里外的绥德。蟠龙镇攻坚战打响后,远在绥德城的敌二十九军军长刘戡认为这不过是共军声东击西的诡计,还做着“建功立业”的美梦。当得知蟠龙镇失陷时,他哭丧着脸哀叹“打糊涂仗”。蟠龙镇大捷后,周大勇和战士们又把敌人“护送”回来。途中遇到跳崖受伤的老汉李振德。当敌人爬回蟠龙镇时,我军已转移到真武洞地区休整。“解放”战士宁金山开小差,李老汉的老伴以为他是掉队的,在敌人面前用生命掩护他,使他深受教育。在连队迎新会上,他与失散多年的弟弟宁二子相认。

  胡宗南为扭转败局,命关中敌军向北,陇东的马家匪徒向东,配合延安的敌主力,妄图消灭我军。周大勇奉命率队西进,急行军数百里,突然出现在陇东高原,打得马家匪徒无法招架,粉碎了敌人的阴谋。我军继续北进,穿越大沙漠时,炊事班长孙全厚倒下了。我军再次打击了胡宗南的帮凶马鸿逵匪徒,收复三边分区。经短期整训后,又奔赴榆林前线。周大勇率一连战士,与兄弟部队配合,攻克榆林的门户三岔湾。攻打榆林的战斗持续了几天,正当周大勇指挥向城西门进攻时,突然接到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命令。我军顺利撤退,周大勇他们则在长城线上与敌人展开了突围战。

  战斗中情况瞬息万变,刚击退了追击的敌先头部队,突然身后又打响了。周大勇勇敢、沉着的指挥,给战士们以力量。他们一次又一次地突破重围,转入一个村子。敌人出动飞机、大炮,一连十几次轮番攻击。最后,周大勇他们被围困在村南的四座院落中。面对猛烈的炮火,战士们奋力拼搏:有的被震得七窍出血,昏过去,但清醒后又爬起来战斗;有的满身是血,却不承认负伤;有的身负重伤,不能打枪,就喊着给战友鼓劲;战友牺牲了,他的战位上立即又有人在射击,??到处都是猛扑、冲杀、肉搏、呐喊声。周大勇他们终于杀开一条血路,从浓烈的烟火中冲出去了,排长王老虎为掩护战友突围,倒在血泊之中。

  周大勇率领战士一直朝东南方向插去。周大勇和许多战士都负了伤,他们忍受着伤痛、寒冷、饥饿和疲劳,沿途捣粮站,押俘虏,与敌周旋,历尽艰辛,终于回到“陕甘宁边区的土地上”,并见到了在老乡家养伤的战友王老虎,他们十分高兴。

  8月中旬,我军在西北战场将要从防御转入反攻了。胡宗南整编三十六师增援榆林后又马不停蹄地南下,企图配合由南向北的敌主力部队,和我军决一死战。彭总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决定在沙家店地区,歼灭敌人的主力部队。彭总向前来汇报情况的旅长陈允兴分析战场形势,讲述战略思想,陈旅长感到兴奋、激动。

  沙家店战斗打响了。彭总站在北面的山头上沉静、严峻地观察着、思考着,指挥我军首先斩断敌一二三旅与刘戡的五个半旅的联系,并把一二三旅送入沙家店东我军伏击圈;然后命陈允兴所在旅配合兄弟部队向敌整编三十六师发起总攻击。战士们像潮水一样扑向敌人,有的用刺刀捅穿敌人的身子,有的平腹端起机枪,把敌人扫得一片片倒下。敌人丢盔弃甲,我军全力追击。周大勇连队攻下最后一个阵地后,继续追击。敌师长钟松落马逃命。大反攻开始了。敌人五六万人沿无定河溃逃,轮番掩护退却,准备逃回延安。

  彭总率西北野战军主力南下追击。周大勇所在部队埋伏在九里山,阻击逃往延安的敌人。周大勇被任命为代营长,奉命带三个连直向敌人心脏戳去。他们处在数万敌人之中,机动灵活地出击,趁夜战捣毁敌人旅直属部队,使敌军官惊呼“简直是从天上来的!”之后,又巧妙而顽强地击退了一千多敌人的轮番冲锋。周大勇他们跳下断崖,在九里山东边的山洞里遇见李振德老汉一家,才知道战士李玉明就是李老汉的小儿子--满满。老妈妈深夜在灯下为周大勇他们缝补衣服、鞋子。

  经过七天七夜的阻击战,五六万敌人在两三千人民战士用智慧、勇敢和意志筑成的铜墙铁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我军在九里山的阻击部队一撤出,敌人就没命地呼吼着乱窜,往南逃去,“人踏人马踏马,互相冲撞,互相射击,咒骂,厮打,抢劫??”。敌人抬动脚步都生怕碰到地雷,听见树叶响,也当是中了埋伏,听见风雨声,就当是机关枪火力突然发射;看见一堆堆的蒿草,也疑心是炮兵阵地。陕甘宁边区的每一寸土地对敌人都变成“危险而可怕”的了。周大勇所在的纵队,奉命再向敌人前面插,我军在岔口地区的千山万壑里,摆下天罗地网。侥幸逃出九里山的敌人,又跌入这天罗地网之中。“岔口会战”后,我军遵照彭总的命令,继续追歼溃散之敌,不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不让敌人从延安逃掉。营长周大勇奉命率队主攻延安的大门--劳山。收复革命圣地延安、解放大西北的日子来到了!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冯德英《苦菜花》

      《苦菜花》以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半岛昆嵛山区的王官庄为背景,以仨义嫂及其一家的际遇为中心线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反扫荡中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鲜明地表现了根据地人民那种英勇不屈的精神,成功...[详细]

  • 方之《内奸》

    作品通过曲折动听的故事,沉痛地记述了一个进步商人的遭遇,辛辣地讥讽了林彪、“四人帮”的丑恶行径。这篇作品的故事,有着较强的吸引力量;作者饱含泪水的讽刺笔法,不时使读者发出沉重的笑声。...[详细]

  • 浩然《艳阳天》

    《艳阳天》是一部取材于中国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作品。它以宏大的规模、细致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5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的生活形态,展示了那个时代中国农民的精神面貌。既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一个珍贵的标本,又使我们从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作品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它特殊的结构和人物群像的塑造。...[详细]

  • 能不能不要再读网络小说了!!

    不要看着有的书名字吓人得过奖就不想读,同样是小说,同样好读又通畅,何必读一些没营养的网络小说呢。...[详细]

  • 《大红儒商》的中国梦

    《大红儒商》这部小说,在西方管理理念盛行的今天,主人公以中华儒商精神出奇制胜,完成了从商业资本成功运作到“红圈”精英文化的创造。...[详细]

  • 浩然《苍生》

    在《苍生》里,既有随改革而来的红旗大队的集体富裕、田大妈等老一代农民观念的变化、保根这类新型农村青年的诞生,也有随改革而来的道德的堕落、乡镇基层政权的腐败、封建宗法势力的复活、新的剥削关系的产生、某些农民的陷于贫困。历史性的进步与历史性的倒退得到了同样的展示。上述两个特征是不容忽视的,这既使小说具有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认识价值,又使小说有可能呈现富于真实感的生活形态、塑造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详细]

  • 《我的外公是特务》感动焦作

    长篇小说《我的外公是特务》写作难度系数大,可读性强。这部小说由三条线叙述故事、表现主题。第一条线,可以说是明线。英国人布朗在焦作这座城市,被日本人阴谋绑架。国民党、英国人、土匪等几方力量生死角逐,营救布朗,打击日本侵略者。特别是以我外公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生死相搏。第二条线,可以说是暗线。小说的主人翁从一个厨师成长为抗日英雄,民族英雄,其经历曲折,故事生动。...[详细]

  • 王晓方官场新作《公务员笔记》

    小说不仅采用了多声部的叙述方式,所有有幸占据一个章节的角色都像主角一样发言,从各自的视角陈述各自版本的故事,而且运用隐喻、荒诞、象征、讽刺、梦幻等手法深化主题,还采用了意识流的全部手法,并且运用大量的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的思想丰满主题,使小说文本表现出思...[详细]

  • 《钢枪在手》所向披靡

    丰富的人物形象。整部小说对于人物的刻画也尤为细腻深入,入木三分。作品塑造了一组兵工厂前辈的形象,官清、张麻子、八级张、何户籍、雅静等,一个个人物既有共性——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有鲜明的个性。...[详细]

  • 冯志《敌后武工队》

    《敌后武工队》是描写冀中军民抗日斗争故事的优秀长篇小说,它通过以魏强为首的武工队同日伪军的复杂艰苦的斗争,热情地讴歌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赞美了中国军民在顽敌面前那种百折不挠、刚毅不屈的高贵品质,表现了中国人民那种必胜的坚定意志和信心。...[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