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古代小说

明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咒枣记》

发布时间:2022-08-08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咒枣记》,明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全称《五代萨真人得道咒枣记》,一名《萨仙咒枣记》、《萨真人咒枣记》。两卷十四回。题“安邑竹溪散人邓氏编,闽书林萃庆堂余氏梓”。邓氏即邓志谟,字景南,号百拙生,江西人。成书于明万历年间。

  现仅存明万历萃庆堂余泗泉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萃庆堂余泗泉刊本,1993年巴蜀书社《明代小说辑刊》排印萃庆堂余泗泉刊本。

  五代萨真人,名守坚,蜀西河人。前身系屠夫吴成,屠牛宰羊,三十岁后念佛从善修行。第二世姓陆名右,家境富裕。一日,某姣丽女娘避雨投宿陆家,百般挑逗勾引,陆右辞严义正,不为女色所动。又在后园掘得黄金五百余两,即广行布施,散财济贫。陆死后转生于萨如望家,取名守坚。九岁时父母相继亡故,因衣食不给,为刑房吏役。守坚心地善良,常帮助受冤的犯人,然活人一命必陷另一命,生此杀彼,甚为悔怨。乃改学医术,从医多年,妙药如神,患者受惠甚众,然萨亦尝因误下药饵,医死三人,复怨悔不已,遂决心弃医学道。

  萨君精心修行,自蜀而下,欲先至九江谒葛仙翁,再往广信谒张虚靖,最后过建昌谒王方平。三仙师感其心诚,化身中途接引。葛仙教以咒枣之法:念动咒语,其枣自然大,颇如梨。一日但咒九枣,每食三枣,则有一日之饱。王仙授棕扇一把,能退热生凉,治病还魂。张仙传以五雷之法,能驱邪慑祟,并作书一封,令萨守坚带往广信府贵溪龙虎山张天师处。张天师乃张仙翁之子。萨守坚拜别三仙师,一路上咒枣而食,腹中不饥。三扇将临死之人救活,用五雷法将作祟的颠鬼镇服,诸法果皆应验。来到龙虎山福地,拜叩天师府,递上靖道人书札,天师遵父之嘱,为萨君奏明真人,同上三清殿演扬法事,复取宝剑一口,赠给真人为斩邪护法之用。萨真人揖别,云游四方。

  衡阳府湘阴地方,有野猴精、野马精在南北二山残害生灵。当地土人王恶炼成铁鞭,上山除害,挥鞭将猴、马二妖打得皮破肉绽,魂飞魄散,因用力过度,王恶亦气绝身亡。城隍奏明玉帝,敕令王恶为湘阴神,血食一方,每年一祭。王恶生前是恶人,死后是恶神,要地方以童男女祭祀。正值萨真人路过湘阴,见一老者高表将八岁女儿献祭,萨真人火烧王恶祀庙,凶神王恶的铁鞭不敌真人的宝剑,王恶向城隍告状,城隍令王恶暗随真人,候真人有过,可用鞭击死,如无过,不可妄自鞭打。城隍恐王恶挟私复仇,差一个使者监视王恶。高表女儿获救,以金银百两、彩缎五十相赠,酬其救女之功。王恶在空中监察,一俟真人去取金银彩缎,即举鞭杀之,但真人仅受钱一串而去。

  一日,真人至辰州地方,一女子赠一萝卜给真人解渴,王恶又欲趁真人接萝卜之际杀之,因为是男女授受不亲的过错。萨真人将钱放在地上,叫女子也将萝卜置于地上,各自取之,王恶无隙可乘。过河时,适渡子不在,真人取船自渡,并取钱几枚,放置船上,作揖而去。天雨,真人全身湿透,不呵云骂雨;走在空旷田野上,欲大便,就撑伞遮之,便后即扒土掩之;来到曲靖,真人拾得一颗明珠,就蹲在路旁等候失主。露宿一夜才物归原主,商人欲卖珠与真人平分其值,真人不受而去。王恶无隙可乘。

  又一日,萨真人云游至赛花村。村女李琼琼,嫁与周天荣为妻,周外出访友二年未归,李琼琼即与刘娇郎、沈俊郎相通,三人常同床淫戏。萨真人在周府门首坐地过夜,李琼琼见之动情,百般挑逗,真人毫不动心,王恶心亦稍服。真人复行之西浦,见一老者倒毙在旷野之中,一幼童在旁啼哭。真人见死者无衣无履,就脱去衣袜为死者穿戴,以剑挖坑埋之。以咒枣为幼童止饿,然后携童寻找其母,送其归家,并用五雷之法为其家驱治瘟鬼,用扇救活幼童的双亲,使一家团聚,真人不受其谢。王恶相随一十二载,萨君无瑕可指,王恶感之,愿悔过前非,改邪归正,乃拜真人为师。真人为其更名王善。

  萨真人携王善游酆都,欲济拔幽魂滞魄。二人过了鬼门关,上殿与十殿阎君相见,崔判官引真人与王善游地府。在赏善行台见历代忠臣孝子,在罚恶行台中见到十重地狱,阴风森森,世上十恶不赦之徒在此经受各种酷刑。枉死城中,昔日为真人弄刀笔而死者、误投药饵医死者纷纷前来索命。枉死城主郑德翁乃旷野毙死的裸体老者,见真人即忙低头下拜,两泪长流,感真人之恩,将这些冤鬼打发。一群童男童女之鬼扯住王善,又打又骂,要其偿命。恰关真君至酆都,遂将真人王善带出枉死城。真人与王善同回阳间,径归西河做一个拔冥济苦的道场。萨真人将自家田园屋宇卖掉,做一个十日十夜的大供,召地府一切孤魂怨魄,每日三餐施食。又化了许多冥钱周济诸鬼,功德圆满,众鬼魂欢天喜地而散

  明万历萃庆堂余泗泉刊本《咒枣记》插图书影

  张虚靖、王方平、葛仙翁同到三天门外,俯伏在通明殿上奏曰:“萨真人修行数十年,阳间救济群生,阴府超度众鬼,功行完满,当入仙班。”玉帝天颜大喜,授萨真人合领天枢之职,掌天曹文簿;授王善以灵官之职,听凭差遣。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清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阴阳斗异说传奇》

    《阴阳斗异说传奇》,清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一名《桃花女阴阳斗传》,又名《异说阴阳斗传奇》、《桃花女斗法奇书》、《桃花女阴阳斗宝传奇》、《桃花女斗法》、《...[详细]

  • 明代白话短篇寓言小说合集《邓志谟争奇小说》

    邓志谟争奇小说 明代白话短篇寓言小说合集。原七种,佚《茶酒争奇》一种,存《花鸟争奇》、《山水争奇》、《风月争奇...[详细]

  • 《风月争奇》

      《风月争奇》,明代白话短篇寓言小说。三卷。前卷是小说正文,共十四节;中、下卷辑录有关风、月的诗词歌赋。题“百拙生邓志谟重编”。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详细]

  • 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

    《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优秀的长篇神魔小说,与《金瓶梅》、《水浒传)、《三国演义》合称为四大奇书。《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与《水浒传》、《三国演义》类...[详细]

  • 借释道之说言儒《禅真逸史》

      《禅真逸史》,全称《新镌批评出像通俗奇侠禅真逸史》,八卷四十回。明末方汝浩编著。据该书刊行人夏履先书前所撰《凡例》,知道早在元代就存有一个"意晦词古,不入...[详细]

  • 《聊斋志异》鬼狐精怪,幽愤之语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31篇。...[详细]

  • 近代神魔小说试论

    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神魔作为一独特类型,与历史演义、人情小说鼎足而三。明中叶《西游记》、《封神演义》的问世,使此类作品获得了读者的强烈认同,遂风行于世。以后的...[详细]

  • 《封神演义》一部被人遗忘的古典文学名著

    目前《封神演义》有许仲琳着,陆西星着及许仲琳李云翔合着三种说法,形成三说鼎立的局面。其大致成书于明隆庆万历年间 ,具体成书年代难以考定。其艺术价值则是毁誉不...[详细]

  • 明清禁忌小说阅读笔记

    (1) 异样的风流  自古至今,读书都是一件极风雅的事情,可是,书的类型不同,阅读时的体验也各不相同。  读小女人散文,仿佛交了一个特纤细、特敏感的情人,满腔都是忧郁的柔情、哀怨的奉献、伤感的甜蜜,可你偏偏找不到半分...[详细]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数量很多。现在保存下来的完整与不完整的尚有三十馀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托名汉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托名郭宪的《汉武洞冥记》,托名班固的《汉武帝 故事》、《汉武帝内传》,托名魏曹丕(一作张华)的《列异传》,晋张华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遗记》,荀氏的《灵鬼志》,干宝的《搜神记》,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宋王琰的《冥祥记》, 刘义庆的《幽明录》,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北齐颜之推的《冤魂志》等。干宝《搜神记》成就最高,是这类小说的代表。...[详细]

  • 反思中国古典小说里的江湖世界

    由于江湖可以泛指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它又可以引申出与朝廷和正统相区别的含义,宋元以后,游离于正统社会、往来奔走于江河湖海间的各色人等开始摹仿士人们的自诩,逐渐借用了江湖一词。由于这些游走于四方的人士大多具有强烈的叛逆意识和非正统色彩,这样一来,用江湖形容的人群和时尚就烙上了比较多的“离经叛道”的印记,或者说,一切有别于当时封建官方的、正统的、主流的和常规的群体或习俗都可以冠之以江湖。 ...[详细]

  •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

    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小说,是指“记录见闻,搜集逸异,尚奇重譬,长短随宜的笔记体作品”。其主要形式,一是文言,二是短篇。但当然,以上所引多为史家之见,而且历史家们又多是从目录学分类的角度来界定小说的,但是,无可否认,这毕竟是传统的文学观念的反应;在庞大而辉煌的诗词文赋面前,小说是不属于文学的。...[详细]

  • 水浒传108好汉的简介以及外号的由来

    水泊梁山108个英雄好汉,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详细]

  • 儒释道宗教思想在《红楼梦》中的体现

    《红楼梦》是一个体大思精的体系,在其中儒、道、释等多家思想既异彩纷呈,又揉合交叉,这在《红楼梦》各色人等的言行及活动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详细]

  • 王国维小说理论述评

    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 1 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对此后的文学研究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启蒙作用。其小说研究,如《红楼梦评论》,更是开创了中国文学比较研究的先河。然而,一直以来,对王国维的小说研究进行整体、全面考察...[详细]

  •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西游记》所写的唐僧取经故事,源于唐代僧人玄奘只身赴天竺国(今印度)取经的史实。由于玄奘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取经故事便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并带上了神奇色彩,有此产生了第一部讲说取经故事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王国维根据此书卷末“中瓦子张家印”的题款,认定此书成与南宋。...[详细]

  • 红楼梦的叙述艺术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叙述人和叙述视角的灵活的转换和移动,这种以全知视角为主,巧妙地溶入参与叙述人的限知视角的叙述方法,有效地发挥了这两种视角艺术上的长处,它们各自的不足之处也由于这两种视角的巧妙的运用,得到了弥补,使作品更具丰富的审美色调,共同完成了对对象的叙述。这是曹雪芹在小说叙事艺术的一个重大的创造和贡献。...[详细]

  • 儒林外史中的吃

     “从前相府老太太看《儒林外史》,就看个吃。”张爱玲在其谈“吃”的文章中写到。“相府老太太”乃李鸿章长子李经芳嫡妻,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女。刘家世居安徽肥西三河,发迹之前,过的也是平常人家日子。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却是安徽全椒县人,后移居江苏南京,书中饮食,确实如张爱玲所说,“近代江南华中最常见的菜”,对得上老太太的口味。...[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