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古代小说

明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天妃济世出身传》

发布时间:2022-08-12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天妃济世出身传》,明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一名《天妃娘妈传》、《宣封护国天妃林娘娘出身济世正传》。两卷三十二回。题“南州散人吴还初编,昌江逸士余德孚校,潭邑书林熊龙峰梓”。南州乃五代南唐旧地名,明清属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作者吴还初,或系以编写通俗小说为生的底层文人。成书于明万历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明万历忠正堂熊龙峰刊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忠正堂熊龙峰刊本,1992年辽沈书社“中国神怪小说大系”《天女地魅》、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排印忠正堂熊龙峰刊本。

  明万历忠正堂熊龙峰刊本《天妃济世出身传》扉页书影

  明万历忠正堂熊龙峰刊本《天妃济世出身传》正文书影

  北天妙极星君之女玄真,偶于端午节游碧莲池观鱼,忽见一行蝼蚁至池畔团聚,不散不行,知其欲渡池而北,便向池中摘一荷叶为舟以济之。众蚁见叶,争命先登,玄真观其登毕,以手送叶向池中而去。不料忽起一阵阴风,池中浪翻,将荷叶舟倾覆。其夜,玄真梦群蚁扶伤携幼,号哭震地而来,纷纷哭诉池中隐藏之妖吞噬之恶,并告知苑中桃树上有一黄毛公,与之相契,须要提防。玄真乃向双亲禀告:“今爹爹为北天一方之主,不能廓净妖氛,乃使恶孽出在吾家,如职任何?如祸福何?”星君闻言,即命部下布下天罗地网。岂知此妖神通广大,摇身一变,变为蚊虫,缘网孔而逃。玄真见状告道,妖怪既漏网而逃,其为害必不止一苑,而受殃亦奚啻万蚁?此怪不除,儿誓不生。于是西叩瑶池,再游南海,默聆心传,为的是去暴除残,造万世福。

  玄真先到瑶池向大生广生之母、不生不灭之宗西王母求教,西王母授予灵丹一颗,服后可倍益元神,并要她去见南海观音菩萨。玄真遂向南海叩拜观音,方知碧莲池中作怪者,一为世尊座后铁树上猕猴精,一为雷音寺里斋供堂所悬木鱼精,因正月十五世尊在凌霄殿宴饮群臣,监树、守堂二竖偷闲游戏,被其逃脱下界,奔走入凡,一化为猴精,一化为鳄精。观音便传授法术,赠团盒一个、铁马一匹,且告曰:“物即是法,法即是物,此法此物,见物见法。”玄真求佛之后,决心周流中界,遇害则除,逢福则造。因阴阳不一其路,神凡大异其气,便决心离圣入凡,向福建兴化府莆田县林长者家投胎,于三月二十三日子时降生为女,取

  猴乃东方之木妖,逃入西方,西方属金,金能克木,猴已失所居矣,其为孽虽大,而不能久;鳄乃北方之水妖,逃入东南,东方属木,南方属火,水能生木,水能克火,彼能生能克,而不为所克,鳄恶未易除也。鳄精侵犯东海,欲图王霸。海若使振武大将军解忠迎战,解忠见其生得一头四口,谓左右曰:“以予观此贼,有天地不常有之形,见古今所未见之怪,势难轻敌,以奇胜。”终将鳄精杀败,但未能根除此患,时复兴风作浪。玄真日渐长成,已有十六岁,得知此事,责问当方土地为一境之主,何以不能驱除此恶,乃坐视其民之死而不救?土地答以水陆各一其司,其所职者,陆也,所不兼者,水也,即有巨奸魁恶,所不得而知之也。八月十五日午后,狂风大作,骤雨滂沱,玄真忽于机上睡去,转见鳄精在东洋作怪,见有四五商舡经过,起风作浪,欲沉没之。急取盒儿化作一小舟,与鳄斗法,其身在机上,如醉如迷,且动且舞。侍女急告其母,其母急至视之,见其辄起辄伏,舞动不休,心疑有怪,遂前呼其名而抚其肩,少顷才定,始开眼以视其母,叹曰:“第今不使儿成全功于天下者,皆侍女之过也。”母问其故,女答顷者有一妖鳄,于南海之南,湄州之北,吞噬商舡,观音菩萨命儿往救之。儿与鳄斗法,自午至今,鳄精神稍竭,所有五舡,儿口含其一,两手两足共持其四,正将到岸之顷,为应母所呼,口放其一,四者随身登岸,一者已沉于水矣。母疑其妄,女曰:“儿顷者归,尚遗一只绣鞋于水边石岸之上,一舟沉没,人货飘流水滨,其四者已湾于瓠杓澳内。此有明证,母如不信,曷使人观之?”父母闻言,即命人往观之,果见海边人等,争拾飘流物件,而绣鞋在水边小石山之上,水至不没,水退不退,欲以手取之,重提不起,方信之。

  真女自是之后,渐渐不食人间烟火,唯礼拜观音,侍奉父母。已而求亲者日至,然因其一心向道,皆坚辞之。为去暴除残,玄真决心舍弃人间之爱,白日化身,乘空飞往湄州,以出世济世。

  猴精逃至西番,作法显圣,又怂恿番王入寇中原,将汉军打得大败。汉明帝出榜招纳术士,玄真之兄林二郎,被举进朝廷,以备边用。林二郎无计解脱,只得往湄州庙祈求真女相助。玄真果乘仙鹤至,告之曰:猴显附蛮夷,蚕食王国,吾欲驱除久矣。遂教以战阵之法,授以经咒秘诀,复赠火旗一面,风扇一把,又说门前有马一匹,可骑而去。二郎四顾,不见有马,只见庙外立一铁马,眼莹口动,鬣尾飞扬,四足有腾踏之象,复见腹上锲有诗文,挽马之辔,飞身而乘之,那马仰天大嘶,转盼之间,云腾雾罩,踊跃而行,其安如乘舆,其疾如鞭霆。二郎随大军赴边,妖猴作法,漫天皆是猴子猴孙,二郎以风扇火旗扇起烈火,风助火势,将众猴烧死。玄真与妖猴斗法,终将妖猴及虎精等擒获斩之。

  汉明帝乃敕封玄真为护国庇民天妃林氏娘娘,林长者为诞圣公,安人为育圣母,二郎为靖国法师护教圣兄。娘娘进京谢恩归来,途经扬子江,擒杀危害商船行客的白蛇精与鳅精;回到莆田,又斩杀作祟的白鸡精,救护产妇王氏;至湄州,知悉鳄精又于东洋为害,遂约龙王合力共剿,终将鳄精收伏。观音将天妃并二郎功劳奏知天庭,玉帝降旨,林长者全家白日超升。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清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临水平妖传》

    《临水平妖传》,清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十七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末。现仅存民国上海普及出版社铅印本,欧阳健藏。...[详细]

  • 长篇神怪小说《飞砣全传》

    清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又名《飞跎子传》、《扬州语三教三蛮维扬佳话传奇》、《飞跎子书》。四卷三十二回。不题撰人。据李斗《扬州画舫录》知为邹必显撰。邹必显...[详细]

  • 明清禁忌小说阅读笔记

    (1) 异样的风流  自古至今,读书都是一件极风雅的事情,可是,书的类型不同,阅读时的体验也各不相同。  读小女人散文,仿佛交了一个特纤细、特敏感的情人,满腔都是忧郁的柔情、哀怨的奉献、伤感的甜蜜,可你偏偏找不到半分...[详细]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数量很多。现在保存下来的完整与不完整的尚有三十馀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托名汉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托名郭宪的《汉武洞冥记》,托名班固的《汉武帝 故事》、《汉武帝内传》,托名魏曹丕(一作张华)的《列异传》,晋张华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遗记》,荀氏的《灵鬼志》,干宝的《搜神记》,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宋王琰的《冥祥记》, 刘义庆的《幽明录》,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北齐颜之推的《冤魂志》等。干宝《搜神记》成就最高,是这类小说的代表。...[详细]

  • 反思中国古典小说里的江湖世界

    由于江湖可以泛指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它又可以引申出与朝廷和正统相区别的含义,宋元以后,游离于正统社会、往来奔走于江河湖海间的各色人等开始摹仿士人们的自诩,逐渐借用了江湖一词。由于这些游走于四方的人士大多具有强烈的叛逆意识和非正统色彩,这样一来,用江湖形容的人群和时尚就烙上了比较多的“离经叛道”的印记,或者说,一切有别于当时封建官方的、正统的、主流的和常规的群体或习俗都可以冠之以江湖。 ...[详细]

  •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

    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小说,是指“记录见闻,搜集逸异,尚奇重譬,长短随宜的笔记体作品”。其主要形式,一是文言,二是短篇。但当然,以上所引多为史家之见,而且历史家们又多是从目录学分类的角度来界定小说的,但是,无可否认,这毕竟是传统的文学观念的反应;在庞大而辉煌的诗词文赋面前,小说是不属于文学的。...[详细]

  • 水浒传108好汉的简介以及外号的由来

    水泊梁山108个英雄好汉,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详细]

  • 儒释道宗教思想在《红楼梦》中的体现

    《红楼梦》是一个体大思精的体系,在其中儒、道、释等多家思想既异彩纷呈,又揉合交叉,这在《红楼梦》各色人等的言行及活动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详细]

  • 王国维小说理论述评

    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 1 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对此后的文学研究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启蒙作用。其小说研究,如《红楼梦评论》,更是开创了中国文学比较研究的先河。然而,一直以来,对王国维的小说研究进行整体、全面考察...[详细]

  •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西游记》所写的唐僧取经故事,源于唐代僧人玄奘只身赴天竺国(今印度)取经的史实。由于玄奘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取经故事便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并带上了神奇色彩,有此产生了第一部讲说取经故事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王国维根据此书卷末“中瓦子张家印”的题款,认定此书成与南宋。...[详细]

  • 红楼梦的叙述艺术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叙述人和叙述视角的灵活的转换和移动,这种以全知视角为主,巧妙地溶入参与叙述人的限知视角的叙述方法,有效地发挥了这两种视角艺术上的长处,它们各自的不足之处也由于这两种视角的巧妙的运用,得到了弥补,使作品更具丰富的审美色调,共同完成了对对象的叙述。这是曹雪芹在小说叙事艺术的一个重大的创造和贡献。...[详细]

  • 儒林外史中的吃

     “从前相府老太太看《儒林外史》,就看个吃。”张爱玲在其谈“吃”的文章中写到。“相府老太太”乃李鸿章长子李经芳嫡妻,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女。刘家世居安徽肥西三河,发迹之前,过的也是平常人家日子。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却是安徽全椒县人,后移居江苏南京,书中饮食,确实如张爱玲所说,“近代江南华中最常见的菜”,对得上老太太的口味。...[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