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古代小说

反思中国古典小说里的江湖世界

发布时间:2012-05-17 来源于:文艺报 作者: 周双林 点击数:

  由于江湖可以泛指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它又可以引申出与朝廷和正统相区别的含义,宋元以后,游离于正统社会、往来奔走于江河湖海间的各色人等开始摹仿士人们的自诩,逐渐借用了江湖一词。由于这些游走于四方的人士大多具有强烈的叛逆意识和非正统色彩,这样一来,用江湖形容的人群和时尚就烙上了比较多的“离经叛道”的印记,或者说,一切有别于当时封建官方的、正统的、主流的和常规的群体或习俗都可以冠之以江湖。

  那么,流传下来的江湖文化呢?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江湖文化的研究?我以为有这样几个方面值得注意:首先,江湖文化在民间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力,它是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一面镜子。一说到传统文化人们马上想到古代统治阶级所倡导的儒家学说或者释教道教等宗教文化,却常常忽视了来自民间下层非正统文化的作用,这样一来,考察我们传统文化就往往陷入片面。其次,近现代以来,作为古代遗产的正统文化虽经历了种种周折,却始终处在社会的关注焦点上。但非正统的江湖文化却少人问津,或以庸俗浅陋者贬之,或以颇具革命性褒之,缺乏客观的评价和深刻的反思。因此,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人群身上的江湖气和江湖意识还常常凸显出来,这其中的得失利弊是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呢?

  孙文泱看到的江湖是在中国古典小说里(《品江湖——中国古典小说里的黑白世界》,东方出版社,2006年10月版),这颇有些在人们的意料之外。我们曾经有过江湖文化既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得到但研究起来却虚无缥缈的慨叹;我们也曾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典小说笼统地归类于古代正统文化的范畴里。但仔细想想,水浒、三国、西游这些书即使不谈内容,就是看看成书经过:先是江湖艺人们口头的流传,最后经过身处民间文人们的加工定型,如果说这些作品是江湖文化的代表恐怕一点不过分。正如孙先生所说:“《水浒》的世界,说到底,是江湖的世界。对于了解中国人来说,《水浒》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因为它既凸显了社会中下层的状况和心理,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因此,这样的考察视野又真是在情理之中的。看得出来,作者将这些古典小说读得烂熟于胸。他就这样信手拈来又不露声色地为我们揭示江湖文化和江湖精神的内涵,既有对于古典小说全景式的概括,又有对许多细节有趣的点评。旁征博引,像《封神演义》、《说唐》、《官场现形记》、《说岳全传》、《明英烈》还有元杂剧等全都用来参照。正像作者谈到的“江湖是政治上模糊的空间。一般来说,江湖人首先考虑的是靠在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运输业以外的渠道来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但这里的规则与编户齐民不太一样。”作者就是这样把影响了中国数百年的古典小说作为个案,通过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和人物,通过揭示小说作者竭力颂扬和倡导的道德情感,引领读者去接近江湖,去思考江湖。这样的角度和考察方式,比起泛泛之论要具体,比起纯学术的议论要生动。作者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方法,逐层对江湖文化形成的社会原因进行剖析,引导我们对江湖文化的内涵进行反思。像《水浒传》中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王英和燕顺等、在浔阳江上打劫的船家张横、十字坡卖人肉馒头的孙二娘和张青等,应该是黑道,即盗匪集团或秘密帮派的代表吧。而以主流社会为代表的所谓白道,包括官场,也包括士农工商芸芸众生。这两者虽然在历史上各有各的生存方式和空间,但孙先生通过列举大量事例来证明两者其实有许多行为方式、行为准则、做事的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都非常相近相似,甚至两者的成员在某种情况下都可以相互转化。

  通过考察江湖文化的内涵,再看正统文化与江湖文化的影响力就顺理成章了。正如作者指出的那样:“《三国》气、《水浒》气,今天仍在。”“大家常说中国缺少启蒙阶段,这是老生常谈了。一般都把这句话理解为或误解为仅仅指上层的儒家传统的影响太久太大,宣传西洋新学的时间太短等等。我认为,其真正意义应该指的是下层的民间传统的顽固性没有解决。”如果将孙文泱先生的《品江湖》一书通读一遍你就会发现,许多幽默睿智的阐述和思辨,让人从中受到深深的启迪。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新女性写作的另一种可能

    从《太阳石》到《神授•魔岭记》,梅卓的小说创作不沉迷于个体的呐喊或身体的迷醉,而是始终坚持将女性放置在民族文化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去加以关注,把性别问题的讨论...[详细]

  • 魏春春:梅卓文学创作论

     梅卓的文学书写肇始于青春年华,与所有这一时段的青年一样,生活的绚烂、生命的蒸腾、情感的纤徐,共同构成了她青春书写的底色。梅卓的青春书写与其精神成长轨迹相伴...[详细]

  • 志怪小说与寓言

    和志怪小说近似的文学体裁不仅只有传奇,还有寓言。寓言的篇幅都很简短,所写的有人,也有鸟兽鱼虫之属,也有以器物为描写对象的,则往往用拟人化的手法。小说的主题有时比...[详细]

  • 志怪小说与传奇

     鲁迅曾经提出“传奇”是志人小说,用以和志怪小说相区别。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考察:《博物志》是志怪小说的重要著作,而其中《千日酒》所写刘越石则是极平常的人...[详细]

  • 志怪小说与神话

    远古的神话早在人类还没有文字的时代就开始形成、流传了,因此的确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到志怪小说出现时,早已有史官、史书的存在,志怪小说的内容在时空上则有了相对的...[详细]

  • “人”的聚散离合与“文”的烟火江湖

    关键词:城市文学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城有一城之风土。城市作为历史、地理时空的交叠延绵与物质显像,一面在时间的不断流转与演进中形成独一无二...[详细]

  • “江湖儿女”的雾中行走

    关键词:路内 《雾行者》 “消失的人出现,出现的人消失,”这不仅是周劭对梦境的记忆,也是对他的生活的隐喻。周劭由南方初冬的海滨K市被紧急调往千...[详细]

  • 《纵横四海》:在回望江湖中彰显正义担当

    关键词:张鹏禹 《纵横四海》 吕铮 《纵横四海》,吕铮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年11月 2020年,吕铮小说《三叉戟》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热播...[详细]

  • 梁又一:莫若相逢于江湖

    关键词:阿占 读阿占的小说,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侠气”或“江湖”之类的词语。你看,“胡三背着琴,像侠客佩剑一样,行于当街”,你听,“大风夹杂着暗...[详细]

  • 申载春新著《小小说理论与实践赏析》出版

    var videoinfo={ basehost:'http://www.zuojiawang.com', path:'', videourl:'', videourl_m:'', title:'申载春新著《小小说理论与实践赏析》...[详细]

  • 明清禁忌小说阅读笔记

    (1) 异样的风流  自古至今,读书都是一件极风雅的事情,可是,书的类型不同,阅读时的体验也各不相同。  读小女人散文,仿佛交了一个特纤细、特敏感的情人,满腔都是忧郁的柔情、哀怨的奉献、伤感的甜蜜,可你偏偏找不到半分...[详细]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数量很多。现在保存下来的完整与不完整的尚有三十馀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托名汉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托名郭宪的《汉武洞冥记》,托名班固的《汉武帝 故事》、《汉武帝内传》,托名魏曹丕(一作张华)的《列异传》,晋张华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遗记》,荀氏的《灵鬼志》,干宝的《搜神记》,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宋王琰的《冥祥记》, 刘义庆的《幽明录》,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北齐颜之推的《冤魂志》等。干宝《搜神记》成就最高,是这类小说的代表。...[详细]

  • 反思中国古典小说里的江湖世界

    由于江湖可以泛指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它又可以引申出与朝廷和正统相区别的含义,宋元以后,游离于正统社会、往来奔走于江河湖海间的各色人等开始摹仿士人们的自诩,逐渐借用了江湖一词。由于这些游走于四方的人士大多具有强烈的叛逆意识和非正统色彩,这样一来,用江湖形容的人群和时尚就烙上了比较多的“离经叛道”的印记,或者说,一切有别于当时封建官方的、正统的、主流的和常规的群体或习俗都可以冠之以江湖。 ...[详细]

  •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

    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小说,是指“记录见闻,搜集逸异,尚奇重譬,长短随宜的笔记体作品”。其主要形式,一是文言,二是短篇。但当然,以上所引多为史家之见,而且历史家们又多是从目录学分类的角度来界定小说的,但是,无可否认,这毕竟是传统的文学观念的反应;在庞大而辉煌的诗词文赋面前,小说是不属于文学的。...[详细]

  • 水浒传108好汉的简介以及外号的由来

    水泊梁山108个英雄好汉,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详细]

  • 儒释道宗教思想在《红楼梦》中的体现

    《红楼梦》是一个体大思精的体系,在其中儒、道、释等多家思想既异彩纷呈,又揉合交叉,这在《红楼梦》各色人等的言行及活动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详细]

  • 王国维小说理论述评

    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 1 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对此后的文学研究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启蒙作用。其小说研究,如《红楼梦评论》,更是开创了中国文学比较研究的先河。然而,一直以来,对王国维的小说研究进行整体、全面考察...[详细]

  •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西游记》所写的唐僧取经故事,源于唐代僧人玄奘只身赴天竺国(今印度)取经的史实。由于玄奘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取经故事便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并带上了神奇色彩,有此产生了第一部讲说取经故事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王国维根据此书卷末“中瓦子张家印”的题款,认定此书成与南宋。...[详细]

  • 红楼梦的叙述艺术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叙述人和叙述视角的灵活的转换和移动,这种以全知视角为主,巧妙地溶入参与叙述人的限知视角的叙述方法,有效地发挥了这两种视角艺术上的长处,它们各自的不足之处也由于这两种视角的巧妙的运用,得到了弥补,使作品更具丰富的审美色调,共同完成了对对象的叙述。这是曹雪芹在小说叙事艺术的一个重大的创造和贡献。...[详细]

  • 儒林外史中的吃

     “从前相府老太太看《儒林外史》,就看个吃。”张爱玲在其谈“吃”的文章中写到。“相府老太太”乃李鸿章长子李经芳嫡妻,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女。刘家世居安徽肥西三河,发迹之前,过的也是平常人家日子。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却是安徽全椒县人,后移居江苏南京,书中饮食,确实如张爱玲所说,“近代江南华中最常见的菜”,对得上老太太的口味。...[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