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这个烟火漫卷的他 让人想起京味小说的生气

发布时间:2021-12-26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关键词:天下霸唱 《大耍儿》

最近,《鬼吹灯》系列小说作者天下霸唱的四卷本长篇小说新作《大耍儿》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目前口碑不俗。该作耗时五年完成,展开上世纪80年代天津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画卷,被茅盾文学奖得主金宇澄评价为“一部亦庄亦谐、且俗且雅的当代话本体长篇小说”。

这一次,天下霸唱显然想挣脱《鬼吹灯》的印记。以人们熟知的《鬼吹灯》系列为参照来阅读《大耍儿》,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编者

如果说《鬼吹灯》的成功在于匪夷所思的想象力,套嵌现实和特定义理,用符合逻辑的解释力,贯通超自然、超历史的怪力乱神。那么,《大耍儿》的写作冲动或来源于激情逆推。天下霸唱寻访一些天津老大哥的江湖往事后,热血沸腾。《大耍儿》的写作逻辑,接续了《鬼吹灯》的外部“包壳”,即封闭性的现实框架:每部怪谈冒险和玄幻惊悚故事,开启与暂告段落,都会回归生活真实。

《鬼吹灯》的叙事类似花瓣结构,《大耍儿》则想减掉所有花瓣,单纯保留花蕊,现实是框架,也是内核

不管西部昆仑还是西南古滇,无一例外是异域。《鬼吹灯》延续从《山海经》《穆天子传》以来的西方访仙传统,也依托对古时巫蛊、幻术的暗黑想象。这些都是异位空间的吸引力。但故事人物还是回归现实此在,无论插队下乡,还是海外生活。天下霸唱沿袭了魏晋笔记、唐传奇、明清志怪最爱的主题:人生如梦,梦醒皆空,写出幻想对现实的侵扰。甚至,《大耍儿》若真与《鬼吹灯》并接,未尝不可,胡八一和墨斗本是“同代人”。

《鬼吹灯》的叙事类似花瓣结构——现实如同花蕊,是叙事“根据地”,从此延伸出每一部的玄怪幻象,又回返现实。天下霸唱以现实与幻想归笼术,企图为恐怖想象增加一种“拟真”和VR体验。《大耍儿》则想剪掉所有花瓣,单纯保留花蕊,现实是框架,也是内核。质实与落地,对作家也许是不小挑战。极致想象力或许会遮蔽不足,因为天马行空,总会分散读者注意力,提高中枢兴奋度。

《鬼吹灯》把一种“游戏化的体验文学”发挥到极致,就像通关打怪,充满眼花缭乱的道具、装备和探险历劫。

《大耍儿》则具有社会问题小说色彩,叙事中综合了心理小说、成长小说的内在推动,在时空上显出现实主义的延展性。文艺作品的问题意识,乃各代际文学的共同探寻。这让我联想到王朔《我是你爸爸》,就早已关注到欺凌问题、亲子关系和教育心理。辍学的问题少年,校外的劫道儿,完全是衍生的系统症候。尽管作家无意探讨,文学也不提供方案,但小说从客观上挖掘了少年暴力的心理机制:对强者的盲目崇拜,虚荣炫耀的“好面儿”,对成年男性气概拙劣模仿,对社会生存法则一知半解。

小说就像对武侠的戏仿,对江湖的少年派理解、降维性改写。原有江湖门派纷争,虚无缥缈的奇门秘笈,都落地成街头打打闹闹。天下霸唱把天津卫的码头文化、生存法则,交代得头头是道。可以说,少年的成长与代价,是在血肉里逐步理解的。这类似都梁《血色浪漫》式记忆书写,家国时代记忆,从青春荒唐的追述开始。主人公墨斗本是老实孩子,却有英雄情结,羡慕“玩闹儿们”(混混们)的派头气质。被人欺凌后,一心雪耻吐气,走上和各派大耍儿的混斗之路。

墨斗一路走来,被人告发,历经两次劳改,重回社会,后来晓得与李斌之仇怨,乃是小人暗中挑拨。跌撞沉浮,仍不忘江湖情义恩仇。小说的叙事时间始于1980年代初,作家以间接经验,却写出亲历者的熟稔老成。1990年代,故事落于尾声,“大耍儿们”老去,不合时宜,透出一股子悲慨与感伤。它聚合了所有武侠元素:结怨复仇、争斗任侠。只不过,天下霸唱有意屏蔽武侠中泛滥的美人柔情。“情感线”在玩闹儿的世界里,大多缺席。

作家把话本说书技艺完全内化,又有不简单的创新改动。说书人也是小说人物,叙事者的全知和限知完全叠合。这灵活、讨巧的视角,既可事后诸葛一样对情节追述评价,又随时可像古典通俗小说,采取悬念、后话与各种“不表”。这无疑是传统与现代的嫁接。它造成小说里时态的跨越:一种过去未来时诞生了,人物将是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结合。在追述中穿插未来的当下,是已知结果的回忆。在考虑结局的前提下,重估过往事件的意义。这是颇为难得的叙事态度,是大多通俗小说不大有的内在反思。墨斗的故事呈现出双向性,前半段是追逐之陷落,后半段是自赎之成长。从这个层面看,《大耍儿》是街角社会史、物质生活史、心灵成长史的统一。

功能化角色、类型化题材和连续性叙事,是天下霸唱拿手的“三驾马车”,也是《大耍儿》和《鬼吹灯》相承之处

通俗文学有没有什么必备助推器?在我看来,答案是功能化角色、类型化题材和连续性叙事。它们像“三驾马车”给故事保驾护航。所谓严肃与通俗的分野,绝非高下之分。换言之,有水平很差的纯文学,硬在那儿杵着,装实验、先锋和品位;也有品相很高的通俗小说,把类型题材写成充满气象的世界,雅俗通吃。“三驾马车”是天下霸唱拿手的模式,也是《大耍儿》和《鬼吹灯》相承的地方。通俗,常在阅读效应上凸显。《大耍儿》各章节气息连贯,对应阅读的加速度,靠传奇性的快感接续。这是连载小说形式的必然结果:强烈的因果、导向与串引模式。

此外,人物铁三角般稳定结构,又形成功能化角色,分配属性。读者可能记不清《鬼吹灯》完整漫长的故事线,却能记住:胡八一、胖子、shirley杨。有主心骨的善作敢为,就有小跟班的胆怯与谐趣,充当喜剧性的气氛,对冲了阴森恐怖。这些人物大多如古典小说一样,描写像评书艺术的“开脸儿”,勾勒并给定确凿的形象性格。《大耍儿》里墨斗、小石榴、李斌等人,也因鲜明的人格,形成稳定性和行为的逻辑因。

从《鬼吹灯》到《大耍儿》,只是题材的转向,作家坚持了以不变应万变的写作定力。在玄幻里历险,与青春期的以武犯禁,本质上同向——都保持与现实准则的某种疏离。你又能觉察作家的隐幽反讽性:边缘圈子也存在义理价值,道德准则。换言之,小说的娱乐性背后,有道德的劝谕感。这体现为打斗时的节制,知深浅,知分寸,讲是非,讲因果。痛恨恃强凌弱,也讲情义忠诚。越是大耍儿越得讲理,要靠处事的口碑,说和平事儿。《鬼吹灯》中摸金“技术”里,也讲究戒除贪婪的不取,活人与亡灵的契约。

《大耍儿》的突破性,也许更多在于语言本身,是对书面“文学性”的进一步消解弱化。全面口语日常化,是说话语言对书面语言的绝对压倒。它不再是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而是作为生活现象的现实主义。这是纯文学常有意拒绝的倾向——他们往往采取与日常的异在感,技术化处理,“有隔”地转化为另一种现实。天下霸唱用街角生活,街头伦理,鸡皮蒜毛的小人物春秋,硬是撑起了市井世俗生活史的“门楣”。

这种小大之别,以微观视野对社会有机体进行供血的终端化分析。他写出生猛野性的时代痕迹,保留了上世纪80年代津门的生活气象。细节是成就小说现实感、可信度的核心。阅读小说,要分清哪些细节是“长上去”的,哪些细节是有意“做旧”,搞些老元素“接上去”的。这如同鉴定瓷器,不能单靠冰裂纹、铁锈斑,火石红这些痕迹判断真假。小说的时代性也一样,一定是整体气象、模样气息真不真、对不对。《大耍儿》的语言细节,正说明作家下了功夫气力,试图整体性还原,而非简单植入时代痕迹。

《大耍儿》成就了一个烟火漫卷的天下霸唱。有点儿“老油条”的玩闹语言,有点儿武侠的故事遗产,一言不合斗斗打打,正是少年冲动和故作老成交织的天真。作家把稚嫩气和江湖气,揉合得很是不错。尤其颇为道地的时代、地方语汇,土话俗语,让小说自然、贴面儿,不端着。它让我想起京味小说的生气,在市井里扒拉小人物、写出大气性的作品。谐趣里有真诚,痞气匪气又包裹热血感动。它是一种单纯的复杂,却百感交集。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