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小说之外的“骆驼祥子”

发布时间:2021-12-26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北京的人力车夫: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美]史谦德 著周书篧 袁剑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列文森”获奖作品《北京的人力车夫: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以下简称《北京的人力车夫》),是美国知名汉学家史谦德教授的代表作,也是近代城市史、公共空间研究的经典之作。书中对纷乱的20世纪20年代北京社会和政治清晰而有趣的分析,获得了费正清、史景迁、周锡瑞等学术名家的联袂推荐。

穿越回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街头,你会看见各式各样的招幌、川流熙攘的人群、古朴高大的牌楼、巍峨肃穆的城墙与城楼,听见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当然,还有从你身边匆匆跑过的人力车。

老舍的《骆驼祥子》给我们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回望旧京,总会使人想起这些在四九城内大街小巷“跑生活”的拉车人。历史告诉我们,事实也是如此,人力车与人力车夫,确实是20世纪前50年中,北京城内极具标志性的交通方式和视觉符号。

因为老舍文字的巨大魅力,我们对于“人力车夫”这一群体的印象与观感,几乎完全来自小说。但是,文学作品所能观照的社会面相是有限的。在《骆驼祥子》之外,这些人力车夫有着怎样的生活?他们的出现与消失,又如何影响着北京这座城?在《北京的人力车夫》中,史谦德围绕这些问题给出了详尽的分析。读这本书,读者仿佛坐上了人力车,跟随史谦德走进旧时光中那座生机勃勃而又矛盾重重的北京城。

根据史谦德的研究,北京街头出现人力车,应是在1886年。“人拉车”这种形式在当时人们的眼中,无异于把人比作牲口,其带来的竞争压力,也引起骡车、马车经营者和从业者的巨大反感。在这种争议之外,更重要的问题是,当时北京“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道路环境,并不适合人力车的使用。

庚子之变后,情况发生了改变。更优质的人力车设计,经过改善的路面,让这种相较于骡马车而言更轻便、快捷且便宜的交通工具,迅速占领了北京的道路。民国时的北京,“满汉分城”的固有格局已被打破,新的市政规划与建设,更增强了空间联系。人们在不同城市区域间的活动变得频繁,出入内外城的需求也变得更大。

与硬件改良与环境改变同时发生的,还有服务对象的更新。新的社会形态催生出更多的职业身份,而相较于以往乘坐骡车、马车的官商士绅,政客、记者、学生、游客、金融从业者等,需要用更快捷的方式往返城区各地。在史谦德看来,“人力车夫省去了乘客亲自步行的麻烦,且加快了他们出行的速度。同时,乘坐人力车也给那些身份意识较强的乘客一种更加体面的出行方式”。

需求催生出行业,进而出现了大规模的从业者。人力车的乘客主要是城市中产,而车夫则多来自底层。史谦德援引社会学家李景汉的调查,指明“北京车夫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从前是农民”,而一份拉车的工作,可以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这样的一份工作,既为“农村移民和城市贫民提供了向上或横向的发展途径,同时也是落魄市民谋生路上的一根救命稻草”。

在随后的论述中,史谦德从车夫、车行、警察还有乘客等角度,为读者还原了人力车夫在当时真实的生活与工作状态,这样详尽的还原,得益于李景汉、陶孟和等社会学者在当年完成的系统调查。尤其是李景汉先生对于人力车夫的走访与调查,是他将现代的社会调查方法应用于中国问题研究的初步实践,为我们留下了关于20世纪20年代北京人力车夫生活的扎实资料,也为如史谦德这样的后辈学者进行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于人力车和人力车夫的部分,只是整本书的前3个章节。在余下的9个章节中,史谦德将笔触投射到了那些和人力车夫打交道的警察、商会、工会、市民、军阀,以及在当时的北京城中,与人力车夫相关的、最为剧烈的社会冲突。史谦德真正的目的,是以“人力车夫”为引,努力探寻时代的巨变在北京这座城市中如何发生,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人力车夫时代的北京”。

20世纪20—30年代的北京,经历了从帝都、首都再到旧都的转变。社会形态和民众的生活,经历着巨大的起落。旧的秩序被打破,但依旧在社会的不同肌理中发挥着作用;新的秩序迟迟未能建立,各种新思潮、新理念、新职业、新模式,都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中生发。

史谦德之所以选择人力车夫作为观察这一时代北京的窗口,是因为在他看来,人力车夫这一人群,可以串联起当时北京社会舞台上的诸多群体,其本身的经历也反映出当时社会转型的挣扎。车夫与警察的纠葛,体现着社会基层管理模式的转变;京师商会中的权力斗争,则反映出士绅阶层的拆解与重构;而工会、行帮间的冲突,催生了公民集会等新时代的公共领域活动,却也在以粗野的、原始的形式进行表达。其中,史谦德以人力车与电车之间的矛盾冲突作为主线,贯穿起这错综复杂的社会面貌。

对于人力车夫而言,城市是否现代化与他们关系不大,最直接的改变是电车的出现,在严重威胁人力车夫的收益。史谦德提出,电车和人力车所争夺的客源是相同的,都是城市中的中高收入居民和游客。而电车更低廉的价格、更快的移动速度,使其对人力车形成了无法超越的优势。但史谦德也发现,人力车不用拘泥于固定的行驶轨道,可以提供更为细致的点对点服务,而且对于身份感强烈的北京人来说,电车上的拥挤杂乱,远不如乘坐人力车来得舒适且优越。同时,电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与人力车发生线路上的冲突,威胁人力车夫的安全,对于更早一些占据城市道路的人力车来说,这种阻碍是难以接受的。

最终,这样的矛盾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演化成剧烈的冲突,并以1929年10月22日,人力车夫们损坏和摧毁大量的电车,以及一系列的斗殴为标志性事件。关于这一事件的研究非常丰富,而史谦德的描述,既通过引用大量当时见诸报端的现场报道,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又兼有冷静的分析,仿佛在观看一幕电影,在慢镜头和场景的切换间,突然画面静止,使你看清在某一个时刻,不同身份的人所扮演的角色。

今天,除了铁山寺在经历了拆除与重建的纠葛后,留下一丝具象的存在,关于人力车的场景都只存于史谦德的文字中了。人力车消失了,但“人力车夫”们,似乎仍然生活在我们的周围。他们是奔波的外卖小哥、忙碌的快递员、星夜兼程的快车司机……或许多年后,也会有人研究他们的经历。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