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方远:读张斌长篇小说《爱,夜与明》丨在爱的寻觅中成长

发布时间:2022-07-2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作为诗人的张斌无疑是位才女,尽管她的名字颇为男性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或许是她的父母双亲希望她能像男孩子一样文武双全。毫无疑问,张斌最终是弃武而喜文与善文的,她有诸多诗作在全国重要文学期刊上发表,已经出版多部诗集,并广受好评。在中国文坛,诗人写小说已经屡见不鲜了,且多有不俗。但是,当我收到她的长篇小说《爱,夜与明》(山东文艺出版社2022年2月出版)的时候,还是有几分意外与欣喜。

  迫不及待地展开书页,细细阅读,那个叫艾雪的女人从字里行间里迎面走来,有笑也有哭,有幸福也有烦恼,人物形象真实而又鲜活。

  故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讲起,那时的艾雪年轻貌美,正是如花似玉的好年华。这个时候,她当然不会预想到她以后的命运多舛以及会备受爱的折磨。

  女性作者以女性视角讲述一个女人的爱情故事,似乎注定了《爱,夜与明》是一部女性文学。文学浩瀚如海,千姿百态,而女性文学以其独特的叙述风格与文本样态令人刮目相看,《爱,夜与明》正是以此鲜明的文学特征而引人注目。

  这是一部女人的爱情史,全书以艾雪的爱情发展为主线,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具有某种跳跃性与模糊性,更使故事扑朔迷离,读来令人浮想联翩,欲罢不能。

  面对爱情,或者寻觅爱情,艾雪起始是极为自信的,这多半是由于她的天生丽质,秀色可餐。每个女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艾雪自然也不会是个例外。出乎意料的是,在她情窦初开,心中的白马王子还是个模糊的影像时,或者说,在她还没有做好准备经历一场爱情的时候,经人介绍,那个叫卞晓的青年男子便出现在她的生活里。“二十七八岁,很瘦,面色微黄,戴一副眼镜”的卞晓显然不会令艾雪怦然心动,他的优势是高学历的研究生,仅此而已。父亲艾钢炮对艾雪疼爱有加,却相中了这个其貌不扬的女婿,就毫不犹豫地拉郎配,并最终恩威并举地促成了女儿的这门婚事。媒妁之言与父母之命在现代社会里再次出现,艾雪成为一个受害者。无奈的爱情,只能在另外一个世界中寻找爱情的延续。没有爱的婚姻总会危机四伏,尽管艾雪与卞晓有了儿子,还是在她去法国陪他读博士的时候移情别恋,与大酒店老板白枫一见钟情并以身相许了。更令人惊愕的是,在出国之前,她竟然被歹徒强奸了。艾雪与卞晓的婚姻是半推半就的,歹徒的得手更是违背了她的意志,与白枫的水乳交融才是真正的情投意合。然而,艾雪与白枫的爱情不过是昙花一现,开始与结束都是那么猝不及防。她与卞晓双双回国后,丈夫就另有所爱,经过十多年的冷战,劳燕分飞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如此这般,与艾雪有过性关系的三个男人彻底改变并摧毁了她。于是,她拨通了心理咨询热线,求助者艾雪与心理咨询师任善海就这么交谈了十年。艾雪已不再年轻,阴错阳差,当那个默默地爱了她二十年的侯三元再次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已经与任善海结婚了。“遇到任善海,艾雪才真正体会到人的尊严,才真正活得像个人。”由此可见,经历了多次情感失败的艾雪终于找到了真爱。“苦孩子出身的艾雪也有感觉很幸运的事,那就是遇到心胸比海还宽广的任善海。”婚后不久,积极上进的任善海便去援藏了,他们开始了离多聚少的日子。这个时候,艾雪才终于悟到了爱情的真谛。相思之苦让爱好诗歌创作的艾雪诗兴大发,一首首写给任善海的温情诗篇自心底流出:“无论处于高处/抑或低处/我都会为你留一盏灯/温暖守候的明灯……我绝不做/没光时就离开的影子/你若不离/我永不弃”。“有你/每天都是好日子/爱你/就是把爱情献给爱情/这是我一生/做的最大的事”。

  艾雪视诗如命,但是,现实生活不会像诗一样美好。她的诗是甜的,而她的爱情生活却多半是苦涩的,有时候,写诗成为艾雪的最佳宣泄方式。作者张斌是诗人,在《爱,夜与明》中,她尽情地发挥其特长,将诗恰到好处地融入其中,或优美,或凄凉,起到了烘托意境及推进故事发展的良好作用。男人未必了解男人,而女人则往往会走进男人的心里。男欢女爱,和顺与冲突总会此起彼伏,而张斌紧紧抓住其中的冲突情节,去捕捉、挖掘并揭示人物内心中的隐秘部分,从而生动地塑造出了艾雪这个人物的鲜明性格。

  这也是一部女人的成长史,小说以艾雪的工作事业为副线,着力塑造一个独立而自信的现代女性形象。毋庸置疑,爱情的挫折与母亲魏珊不可思议的刁难加速并缩短了艾雪的成长过程,让其渐渐变得宠辱不惊,泰然自若。单位领导更换频仍,领导艺术高明者有,拙劣者也有。艾雪坚守自我,从不随波逐流,她态度勤恳,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艾雪是善良的,面对刁钻同事的嘲讽与陷害,她在逆境中学会了坚忍不拔与不放弃,总会大度地原谅别人的过错,甚至是以德报怨,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

  这更是一部女人的心灵史,艾雪的爱情史与成长史相辅相成,她用自己或成功或失败的人生经验去把握这个陌生而无常的世界。一个人的成长,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心灵的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在诸多不顺或磨难中,艾雪识破幻象,看清真实,内心修炼得越来越强大。由此而来,艾雪拥了一种难得的淡定与清醒,而最终拥有的则是那份珍贵的自信。作者张斌正是以丰富而生动的情节与细节描绘艾雪的心灵成长过程,剖析人性的本质,展现其自信的心理状态。

  善良而勤勉,独立而自信,做事有底线,此为作者张斌塑造出的艾雪这个人物的特征。于是,一个立体而独特的现代女性形象跃然纸上,读来令人产生几多喟叹与思考,这正是《爱,夜与明》存在的意义。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