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科幻评论

元宇宙:一枚仍在空中翻转的硬币

发布时间:2022-09-26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元宇宙,是风口还是“虎口”,是机会还是“泡沫”?诸多业界专家、企业界人士认为,元宇宙犹如一枚抛向空中、仍在急剧翻转、尚未落地的硬币。

  对于元宇宙的概念和内涵,业界尚无定论。较常见提法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有专家形象比喻:“元宇宙能让人类一切梦想全部在感知中实现。”正如科幻电影《头号玩家》里的男主角戴上虚拟现实头盔后,瞬间就能进入“绿洲”——一个自己设计、逼真的虚拟游戏世界。

  这样的场景不只在电影里,在现实生活中也不难找到。通过虚拟会议空间,学者可在独具古风的场景里进行高端学术讨论;戴上VR眼镜,歌迷就能“亲临”演唱会现场,虚拟替身动作神情会随现实真身的变化而变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认为,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需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及实体世界内容进行大量改造,会推动创作、计算、体验、决策、商业等方面的升级。

  据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元宇宙产业专委会预测,我国元宇宙上下游产业目前产值300亿元左右,主要体现在游戏娱乐、VR和AR硬件等方面。未来五年,可突破2000亿元。

  虽然元宇宙浪潮已来,但当下仍处于初探和准备阶段,基础技术支撑较弱,存在诱发经济泡沫、隐私泄露和滥用、虚拟犯罪等的风险“暗礁”,如缺乏有效治理,元宇宙恐变“暗宇宙”。

  有专家提出,当前已出现了以元宇宙名义进行应用推广、股金募集与虚拟资产炒作,推动大量资金流入虚拟市场,制造与搅动虚拟经济泡沫。也有打着元宇宙区块链游戏旗号诈骗、恶意炒作元宇宙房地产圈钱,变相从事元宇宙虚拟币非法牟利的苗头。

  这样看来,元宇宙的发展将给金融监管带来新挑战。作为“元宇宙”核心要素的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通证)就曾被美国、韩国等提示潜藏洗钱风险。

  也有专家担心,元宇宙虚实难分、去中心化的特点易被人利用,生产并传播不良信息。元宇宙中留下的生物特征、交易信息等数据,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与滥用。

  元宇宙的有序、健康发展,除了关键技术的攻关,也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规范。

  在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看来,元宇宙虽是互联网更高级的表现形式,但并未脱离互联网范畴,不是法外之地,应遵守中国所有适用的现行法律。

  “要虚实共生、虚实和谐、以虚强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认为,中国发展元宇宙需要坚持“鼓励技术、防范风险、包容概念、支持探索、杜绝炒作”的基本逻辑。“业界尚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在小马过河,需不断摸索。”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认为,对于元宇宙的认知最终还是要从虚拟空间回到物理空间,其真正价值是要为人类谋福祉。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网络文学进阶:元宇宙文学

    元宇宙文学不仅仅是网络文学的升级,更是连接虚拟现实和现实世界的通道。由此,元宇宙文学既是文学的进阶,也是文学的先锋实验,更是文学在新时代的复兴。...[详细]

  • 游戏·国家·元宇宙

    在《三体》诞生前,《超新星纪元》曾被认为是刘慈欣的最佳长篇小说。该作初稿于1989年,期间五易其稿,经手编辑近20位,历时14年才得以在2003年于作家出版社出版。颇为遗...[详细]

  • 元宇宙:一场人类的精神探险

    “元宇宙”是近两年来人文社科学术界所讨论的重要话题,以至于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元宇宙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一些带有元宇宙特征的文艺作品因此重新进入公众...[详细]

  • 防范元宇宙泡沫化

    元宇宙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30多年前,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他的科幻小说《雪崩》中,描述了人类通过数字化身,在虚拟的数字世界中进行生活的场景,其将这种脱...[详细]

  • 元宇宙视阈下的创意写作

    “元宇宙”话题大概是近期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了。自从“元宇宙”的提法横空出世,短时间内就溢出技术、商业和信息的领域,迅速向创意产业、文化艺术等各领域扩散...[详细]

  • 从摹仿到塑造,元宇宙艺术何以可能?

    “元宇宙”是2021年以来关注度极高的一个词。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形态,元宇宙能够以数据的方式建构现实世界的平行宇宙,实现全沉浸式的呈现,这正是对感知信号的完全摹仿...[详细]

  • 严锋:从文学到元宇宙

    在过去的一年中,元宇宙这个概念突然火起来了。什么是元宇宙,它究竟会不会到来,对人类是福是祸,对此各界众说纷纭。要穿透笼罩在元宇宙之上的层层迷雾,我们就需要把它放...[详细]

  • 杨庆祥:信元宇宙,何所得?

    一在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里,作者尼尔·斯蒂芬森描述了一个虚拟世界,在此人类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控制未来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秩序,这个虚拟世界被称之为“metave...[详细]

  • 陈楸帆:乱弹元宇宙, ?骗局?还是未来?

    近两年元宇宙概念风起,大有席卷全球、改天换地的气势。我作为一名科幻创作者,难免受邀参与各类采访、会议、活动甚至躬身入局,亲身体验或实践元宇宙相关的产品。然而...[详细]

  • 刘诗宇:元宇宙与人类的叙事艺术

    元宇宙是2021年以来最热的概念之一。国外社交媒体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将公司改名为Meta,互联网上一时“冰火两重天”。投资圈“天雷勾地火”,各路热钱流...[详细]

  • 从“ 迷”到 作家

    刘慈欣是从20世纪80年代“科幻迷”群体中脱颖而出的作家,他亲历了当时的“清理精神污染”。当国内科幻进入严冬时,作为“科幻迷”的刘慈欣自然而然想为科幻复苏贡献力量,这成为刘慈欣“心路历程的转折点”,从此,科幻对于刘慈欣来说,从一个空灵的梦境变成现实而任重道远的事业。...[详细]

  • 读吴岩的《中国轨道号》 在全新轨道上疾驶

    吴岩的《中国轨道号》,我读过了两遍。年初,吴岩把他的这本新作寄给我。封面和书名乍眼看去,是地地道道的一本科幻小说。那时正忙乱一些事情,我抽时间草草的读了一遍,越读越觉得不能简单的归类科幻作品,感觉这本书写的确实有很另类,当时也没想到给他写评论或者说书评。但是,后来这本书在中国作家协会这一届的优秀儿童文学评奖中获奖了。我又翻了一遍我觉得要看看这本书为什么大家所青睐,看了一遍爱的感觉就是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品。...[详细]

  • 作品中的“她思潮”力量

    作为中国科幻30年大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这33位女性科幻作家被科幻改变了人生轨迹,也推动和繁荣了科幻。作品集不仅仅展现了女作家们风格迥异的科幻作品,还介绍了作家们的生活和创作经历,展现出她们丰富的思想、独特的个性,以及对科幻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详细]

  • 答复说书人——刘慈欣关于科幻创作的回答

    说书人你好!你是师博吗,我们去年见过面。关于《西洋》,反正也没人敢要,你发我没意见。但我劝老弟还是慎重一些,因为这篇东西政治上很敏感。去年文瑾让我给《异度空间》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名为《SF教》,上面没什么,杨社长都没让...[详细]

  • 浪漫的喜剧

    喜剧科幻电影《独行月球》正在火热上映,该片托起暑期档热度的同时,也将国产电影“科幻+喜剧”这一话题再度提起。在《独行月球》中,沈腾有一句台词贯穿了整部电影,“我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这句台词对于...[详细]

  • 控制与选择:简评萧星寒的创作

    萧星寒是从一名普通的科幻读者成长起来的作家,本职工作是老师,写作并非专职。因此,很难想象他如此惊人的文字产量,以及能写出诸如《骰子已掷出》《弓形虫》这样高水准的科幻作品。在萧星寒的近作中,我读到了当下...[详细]

  • 我们是科幻迷

    我们是一群正在人群中出现的神秘异类,我们像跳蚤一样在未来和过去跳来跳去,像雾气飘行于星云间,可瞬间到达宇宙的边缘,我们进入夸克内部、在恒星的核心游泳……我们现在像荧火虫般弱小而不为人知,但正像春天的...[详细]

  • 董晶:元宇宙之我见——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还

    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个叫“元宇宙”的名词打蒙了全世界的人,更打蒙了我这个多年秘密研究策划大型虚拟现实游戏型社区项目的从业者。10多年前,因星云奖的创办,我一直有一个为科幻爱好者建设网上精神家园的想法。那...[详细]

  • 贾立元:古怪的新世界

    “科学幻想小说……所描述的是幻想,而不是现实;这幻想是科学的,而不是胡思乱想”。这个论述揭示了“科学”与“幻想”在“小说”这一虚构性叙事艺术中相遇时的某种紧张关系——前者试图对人类生而有之的狂野的想象...[详细]

  • 建构中国 文学的女性话语空间

    长期以来,人们谈起科幻文学,潜意识里都会将其视为男性作家的专属,这并非完全是刻板印象,也是存在于当下科幻文学发展中的客观事实。对科幻这个领域来说,女性文学的困境似乎暴露得尤为明显,不仅体现...[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