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作家 > 中国作家

马廷奎

发布时间:2022-01-1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马廷奎,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大连市作家协会理事,原普兰店市作家协会主席,现为大连市普兰店区文联顾问。

  马廷奎:文无定法亦需尊法

  文虽无定法,但需遵循相应的规则,讲究相应的手法

  古人的文无定法观,强调对写作规律的辩证认识,认为行文在追寻技法时,不可生搬硬套,不可墨守成规,而应灵活运用,不断创新,并依此使作品达入闪耀人心的境地。鲁迅先生的“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不单单是指小说,也适用于其他样式的文学创作。不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写作风格。路遥的朴实见长;莫言的浪漫见长;林清玄的温婉见长;王朔的犀利见长;张抗抗的凝重见长;阎连科的荒诞见长……正是因为不墨守成规而形成了各自的品牌。汪曾祺先生就极不刻意立意,不追求固定的主题,他的散文《夏天》便是范例。看上去,《夏天》只在描绘景象,从沾露的早晨讲到各类植物,讲到瓜果和蝈蝈,再讲到晚间乘凉赏月,最后落入了梦乡,感慨一通“夏天就快过去了”,收尾。这似乎杂乱无章,很散,看不清主题。然而,却在自然状态中,让读者回味了一种美好,感受了一种活泼、可爱和亲切。这种隐秘主题的笔法,着实令人触及了笔路的炉火纯青。可谓高手过招,看似无招胜有招,招招了然于胸,招招纯熟于脑,招招染化于人。

  文无定法,是由文学的本质决定的。文学作品,是作者思想观念的外在表现,是作者脑机心绪反映社会的精神产物。客观外界的自然状态、历史人文、乡土风俗等都是丰富多彩甚至光怪陆离的,而作者自身的涉世阅历、所处境况、认知素养等又是迥然相异甚至千差万别的。由此,在对外界的认知上,就不可能划一不二,所造就的文学作品则无论如何也不会形成固定的模式。

  文学作品的读者群体也是形形色色的,其阅读水平和欣赏需求无法“划一不二”也不可能存在着“固定模式”。有人曾经挖空心思地拼凑“小说作法”和“散文作法”之类,臆想依靠此道而获得上乘,以博得喝彩和赞赏,结果走向了想象的反面。精神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不可能有设定的图纸和统一的度量,只有从实际出发,精心探究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才能描绘出艳丽芬芳且栩栩如生的壮美画卷。文学贵在创新,贵在特色,写不出人们为之一振的东西,就丧失了篇章的生命力,也就从根本上失却了操笔的意义。

  文需遵法,是我的一个提法,当然也应是界内的一个共识。世间万物都有着自身的运转法则,文学创作必应如此,必然在一定的规律影响中去消耗作者的体力去绞尽作者的脑汁,最终通过作品去对其感知、想象、分析、综合、驾驭等能力施以全面的检验。先秦《周易·艮》就提出了“言有序”的写作技巧观念。文学大师高尔基在《论文学技巧》中指出:“应该研究文学劳动的手法和技巧,只有在掌握了这种技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赋予材料以或多或少的完美的艺术形式。”作家们“可以看到很多,读到很多,也可以想象出一些东西,但是要做,就必须有本领,而本领是研究技巧才能获得的。”文学是一门科学,它有着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自身规律,诸如文学的起源和历史,文学的继承和革新,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文学的流派和种类等等,都具有质的规定性。我们对文学创作的研究,就在于揭示其内在规律,以达到了解、认识、掌握和运用的目的。一部作品从构思到成文,要把想好了的东西成功地表达出来,不熟练掌握相关手法则就一事无成。比如,选材炼意、驾驭语言、精巧构思、布局谋篇、刻画人物、议论说明、记叙抒情等等,都有亮点可鉴,都有经验可循。如果说,作者的生活是写作的基础,思想是写作灵魂的话,那么,运用技巧则是把它们物化为作品的必要手段,是作者将客观世界转化为定性文字的必不可少的桥梁和渡船。

  “定休则无,大体须有”,“文有大法,无定法”,“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古人所谈的都是“无定”与“有定”、“文无定法”与“文需遵法”的辩证关系。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兵。”不想成为有成就的作家不是好作家。要实现自身突破,就得学习,就得运思,就得勤于实践。创作中,我们了解了“文无定法”,就会自觉排除条条框框的束缚,真正实施纵横驰骋,放飞心胸;我们懂得了“文需遵法”,就可以依据规律,去掌握各种技法,积极发掘和创新,以推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把自己追求的良好愿望变为辉煌的现实。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幽默武侠大师,搞笑小说圣手

    李凉的出现,使由金庸、梁羽生、古龙创的武侠模式被打破,这匹野性不羁的黑马,一反血腥江湖的格局,开创了一个嘻笑怒骂、妙趣横生由奇神、狂侠、神偷、酒狂等英侠少年构成的新江湖,这些少年人,一个个清纯脱俗,古怪精灵,或分怀绝技(丁小勾);或聪明绝顶(杨小邪)...[详细]

  • 周敏

      周敏 Zhou Min (1973.7— )女,汉族。出生于北京市,籍贯河北省唐山市。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系。1996年调入东方少年杂志社,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社长助理。2013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著有长...[详细]

  • 傅爱毛

    傅爱毛,出生于新密市的女作家。她从2000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在全国各地公开刊物上发表的小说已近200万字。   小说《嫁死》,以奇异的构思、平实而冷峻的笔调完成了围绕死亡展开的叙事,引起全国文学界、影视界...[详细]

  • 东北作家群及小说代表作品

    “九一八”事变以后,陆续有一批文艺青年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下的东北流亡到关内。其中有些人已经有过一段创作经历,有些人在左翼文艺运动的推动下开始文学活动。他们怀着对于敌伪的仇恨,对于乡亲的眷恋,以及...[详细]

  • 老舍创作历程简述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城市下层居民的生活,讲究情节的波澜起伏,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一部分作品受有英国小说的明显影响,主要是取其 幽默风趣和用语力求机智俏皮的特点。他一向注意写得通俗易懂,后来又努力于文艺的民族化群众化工作,他的作品特别在城市居民中拥有广泛的读者。《 骆驼祥子》译成多种外文后,得到较高的国际声誉。这些,都扩大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社会影响。...[详细]

  • 李劼人《大河三部曲》

      李劼人(1891.06-1962.12),1891年6月20日生,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家祥,中年时期的李劼人常用笔名劼人、老懒等,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李劼人中学时代...[详细]

  • 李印功

    李印功,男,1953年生,富平县人,现居西安。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文学》杂志副主编,《华文月刊》杂志常务副主编,《陕西文谭》网策划,《陕西农村报》原执行总编,陕西电视台《百家碎戏》《都市碎戏》编剧。出版长篇...[详细]

  • 网络文学十年十佳优秀作品简介

    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十佳优秀作品简介 网络文学十年盘点25日正式在京落下帷幕,十佳优秀作品揭晓:《此间的少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新宋》《窃明》《韦帅望的江湖》《尘缘》《家园》《紫川》《无家》《脸谱》。 此间的少年江南着华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详细]

  • 王鸿达

    王鸿达 (1961—) 山东黄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1979年参加工作,历任伊春市汤旺河区克林学校教师,大庆市萨尔图区公安分局民警,萨尔图区文化馆创作员,大庆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创作员,文学创...[详细]

  • 冯延飞

    冯延飞 (1948—),男,汉族,吉林省长岭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现供职于吉林省艺术研究所。1978年4月至1979年8月在吉林省白城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学习。 冯延...[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