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小说 > 武侠小说

我眼中的《连城诀》

发布时间:2022-08-05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连城诀》,一部没有男女主角纯美爱情的小说,一部人言可畏、江湖险恶的小说,一个让人沉重的男猪脚,还有没有明显善恶是非分界的小说。这是现实的回归,亦或是真实的解读罢。金大侠最后说的那个后记,再看看周围这个世界的种种,你不得不相信,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原来并不美好再或者甚恶也。比之起来那些虚伪阴鸷,倒觉得血刀老祖来得可爱多了。

  狄云这个小伙子所遭遇的一切冤屈看上去似乎是故意加在他头上的,把所有的矛盾和冲突都聚集于一身,于是让人觉得分外的沉重。他是不幸的,但我想他的不幸正如金大侠所表达的普天下老百姓的不幸。没有任何自我保护的能力和面对这个险恶社会的茫然,正义,法律,道德这些冠冕堂皇的云云,看来却是一地稀泥。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是非,反过来却是残害和愚弄百姓的工具和手段。这样行之而成的社会风气,只是马太效应的累积,有恃者更加无恐,无托者倍受鱼肉之苦,这样的社会现象和鲁迅笔下的人吃人只怕是更为阴毒,贻害更甚之。

  读完这本小说之后很久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或者说心情来记录下自己的感触。外界的干扰固然存在,然而内心的贫乏与感悟的浅薄才是这许多虚无背后的主因吧。快过年了,不是梦境却甚是太虚。不得不,面对2010年那已然流逝的30多天。就这么混混,就这么碌碌走过。我不想再新年寄语或者形式上给自己什么目标,真的累了。一个新来的同事居然说我,你该结婚了,真的很无奈很无奈呵,不知几人能懂李宗盛大哥的寂寞难耐呢。领导更换了,人事代谢,来去匆匆,我不知道我是否感觉庆幸,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却摆在面前,虚伪也好,利用也罢,不是我不懂,是我不想道破。人们真的一点也不傻。

  转回正题,恶者如凌退思,戚长发、万震山、言达平……我实在找不出更为恶毒的言语形容,普天下竟然还有如此这般的人,无法理解亦不能思考他们的所作所为。如果说贪婪是人的梦魇,那么一旦走上贪婪之路你就无法回头了。我们无法追究究竟是人本恶还是在这本恶的社会历练得更为毒辣,我隐隐觉得这些恶人也许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在怎么样的环境,也未可知,恶本身才是保护伞。

  狄云对于师妹的爱,无怨无悔,单纯的心性只能让他的个人世界雪上加霜。从一开始的挣扎到不再做任何解释,你依稀看到一个对这个世界绝望的人内心的成长,在抱着丁典的尸身躲在小屋听到师妹呼唤空心菜的那一刻起,从他救出师妹想要远走高飞时,他彷佛又活了过来,只是活过来之后必然承受万劫不复的撕裂,这是他无法懂得的。相反看见师妹被万圭刺死,狄云彷佛却没有那么悲伤了。我想,这对于他来说未必不是一种解脱。狄云的痴心,戚芳的愚昧,这场悲剧在所难免。终于有了一个终结,也终于断了那份牵挂。生未必乐,死未必苦,生死其实没甚么分别的。至于后来金大侠安排给他的水笙,那才是狄云相依为命的爱侣,是狄云终了此生的唯一依托和牵挂。没什么别的,我只是希望狄云能够获得他本该拥有的幸福和欢乐,而不是那许多年间的悲苦和命运弄人。

  戚芳的愚昧不仅仅是她自己造成的,也有外在的因素。她不相信伴随自己多年的师哥,却相信一个陌生但却英俊潇洒的万圭,呵呵,我不知这是普天下女人的心态还是故事的有意安排。且不说她那时无依无托,父亲失踪,师哥入狱,难道出路就只有嫁给打伤师哥的万门吗?难道那么多年的情意,那些在沅陵故里的相守片刻在她心中留不下半点印记吗?有的,我想一定是有的,只是她没把自己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没把自己的师哥当做自己今身唯一的依托,没有灵魂的寄托,如何面对这人世间的千难万险?如果说我们体谅的说她只是一个无辜的弱女子,那么那个人淡如菊的凌霜华又从何说起呢?此自是命里注定,但也无可奈何的悲哀吧。

  她嫁为万圭之妻,从此死心塌地跟着这个男人。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自我下作。与自己相依相伴的师兄被人设计陷害,却失去了应有的判断能力,难道去监狱弄清事实真相有那么困难么?明明知道是她丈夫有意设计害得师兄那般流落江湖,备受煎熬与生死折磨,却依然惦记着所谓的夫妻之情;当知道万氏父子极度阴险的残害了自己父亲时,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做媳妇看待时,却依然把那父子救出来;她的死,只能说情理之中。也许是生性的淳朴,也许是懦弱与无奈,她选择了逃避,放弃,沦为他人的棋子。这么一个无情无义的师妹,恐怕只有那位糊里糊涂的师哥来陪衬了。

  悲剧还需要悲剧来陪衬,同样,爱情也需要对比才能让人看到更多各种各样的爱情结的果实。直到让我们感到满足,让我们的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感到升华。丁典与凌霜华的爱情盛开在纯洁高雅的菊花烂漫之时,有着知音般的对答。虽然彼此各自的生活迥异,一个江湖豪杰,一个大家闺秀,但是同样的志趣与节操,让两个人越走越近。爱情之花悄然绽放,正如那‘春水碧波’,纯洁无暇却又充满着无限的希望。然而这些希望最后都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至于后来,被下毒,毁容,相见,离去,最后有情人终成白骨才得相聚自是不必详说了。

  这是不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这是不是传说中的至死不渝,这是不是这个世界不曾有的爱情,呵呵,想来知音难觅,人生苦短,不如这样沉默吧。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鹿鼎记》中大侠的无能与金庸的诡诈

    金庸和大侠们又开了一次玩笑,在《鹿鼎记》中,让大字不识一个,武艺不通一门的小痞子韦小宝,把天南地北,各门各派的大侠们玩得滴溜溜转。大侠们做不成的事,这赖小子都做成...[详细]

  • 金庸小说大众艺术六论

    “大众艺术”在中国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而“金庸”以及“金庸小说”(下文将二者视为关联度极高的话题,统一简称为“金庸”)则无疑是中国当代大众艺术中最热门...[详细]

  • 金庸武侠小说的审美内涵

    金庸的武侠小说,作为一个审美对象,它使读者在审美过程中,能够得到双重的美感体验。既融合了中国读者的传统民族审美心理,与读者的期待视野达到广泛的交融,又能符合现代...[详细]

  • 《鹿鼎记》的游戏笔墨与历史书写

     金庸《鹿鼎记》的创作实践证明,小说即便是被一些人轻视的、以为不过是娱乐消闲之资的武侠小说,也是可以蕴含历史内容、历史道理和历史意趣的,而且可以很丰富很深刻...[详细]

  • 武侠小说的文学赏析(金庸篇)

      从《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殷之恋看儒侠内心世界的矛盾   金庸小说中的大侠有几种类型,如郭靖者可称儒侠,如令狐冲者可称豪侠。之所以称儒侠是因为...[详细]

  • 金庸八大经典战役回顾篇

      一、萧峰聚贤庄之战   金庸小说中还从来没有哪一场战役如此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一位英雄,一位不为世人理解但仍然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英雄。...[详细]

  • 金庸书中五大伤感场面

      排名之五:塞上牛羊空许约   原文:萧峰呆立桥上,伤心无比,悔恨无穷,提起手掌,砰的一声,拍在石栏杆上,只击得石屑纷飞。他拍了一掌,又拍一掌,忽喇喇一声大...[详细]

  • 《雪山飞狐》:最有争议的金庸小说

    《雪山飞狐》发表至今,是金庸作品中引起争论最多的一部。引起争论处,有两点:第一点:多个人物叙述一件若干年前的故事,各人由于角度、观点的不同,由于各种私人原因,随着各...[详细]

  • 倪匡给金庸小说排的座位

    倪匡给金庸小说排的座位...[详细]

  • 论金庸小说的情节艺术

      有强大魅力的艺术迷宫——不靠误会取巧,不靠诞妄情节——借用某种模式,又不落入某种模式——善于设置悬念,借转折提出悬念——复式悬念,环环相套——...[详细]

  • 步非烟《天舞纪》系列

    《天舞纪》系列是步非烟创作的奇幻武侠巨制。包括外传,一共5部小说。这里有盛唐长安的永恒记忆,神魔共舞的绚烂传奇。步非烟穷极想象,为读者开启一个全新的世界,书写前所未有的瑰丽与奇伟。...[详细]

  • 都是不快乐的——《天龙八部》中的人物

    现在越来越流行把金武当做爱情指南,似乎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是唯独天龙这本书是个例外,天龙不是教你怎么谈恋爱,恰恰相反,而是劝你最好不爱,最近翻出了以前写的一点东西,又加上了这两天的读书心得,凑合成一篇,大家将就看看。...[详细]

  • 金庸小说中的情色

    金庸比古龙更少直接写到色情,但他的小说并不比古龙作品更少令人想到色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泰晤士报》评选“最色情的英语作家”,莎士比亚击败劳伦斯、米勒等色情妙手,获此殊荣,所凭藉的,恐怕也是后一方面(让人想到)而非前一方面(直接写到)的功力与成就。...[详细]

  • 《天龙八部》中的“漏洞”

    天龙八部从1963年开始连载,四年方成书。金老先生讲故事还真是高手,人物新奇繁多,情节跌宕起伏,虽有小虫但不影响大局,时过四五十年仍畅销如昔。瑕不掩瑜即是如此。...[详细]

  • 金庸小说中的八大经典战役回顾

    金庸小说中的八大经典战役回顾...[详细]

  • 《天龙八部》的灾难

    金庸写武侠写得华人世界人人皆知。他后来悍然封笔,急流勇退。我看最早当是在写《天龙八部》的时候,看到了自己无法避免的下坡路。...[详细]

  • 《天龙八部》的方言描写

    在我上小学之前是只会本地方言的,学普通话学起来有点像外语。因为普通话和我们那方言差别还是蛮大的。普通话比较偏北方口音,而我们这则是属于吴方言。后来稍大些,知道各地的方言都是不同的,但是看着武侠影视里的无论南北人物却都操着一口的纯正的普通话,感到很困惑,古代没有推广普通话之前,人们是怎么沟通交流的呢,浪迹天涯的侠客,走南闯北的镖客,他们都是努力学过普通话一样的官话,还是会几十种方言的啊?这个疑惑在看过电影《通天塔》之后尤其强烈。...[详细]

  • 金庸扭转了对武侠小说的误读

    中国大陆对武侠通俗小说的误读很严重。上世纪30年代开始,新文学的不少学者就对传统武侠、志怪的通俗文学有猛烈的批评。而50年代起,对武侠小说更是持禁毁的态度,有些报刊当时还写过社论批判武侠小说。到现在很多人还是对武侠小说非常不以为然,所以金庸的出现,意义重大。...[详细]

  • 《鹿鼎记》中大侠的无能与金庸的诡诈

    金庸和大侠们又开了一次玩笑,在《鹿鼎记》中,让大字不识一个,武艺不通一门的小痞子韦小宝,把天南地北,各门各派的大侠们玩得滴溜溜转。大侠们做不成的事,这赖小子都做成了,力挽狂澜,匡扶社稷,不论在王公贵族、百姓村夫,还是在美女侠客间都能玩得游刃有余。...[详细]

  • 谈《侠客行》

      在《天龙八部》之后,金庸写了《侠客行》。   《天龙八部》之后,在武侠小说的领域之中,大匠如金庸,也有难以为继之苦了。所以《侠客行》只是在表现几个新的观念上有突破,其余方面,成绩平平。   由两个面...[详细]

  •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