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经典科幻

徐刚:行走风景——自然文学创作谈

发布时间:2020-11-04 来源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 徐刚 点击数:

  风景晃动于风中,随岁月而流逝,因地缘而变化。

  经典的风景总是历史的、原始的,是大地之上的自然物,经过千百年甚至更久远的与人类心灵碰撞交接后,生出的赏心悦目,其美若何!于是,风景出焉!风景为古老、为原始,何以故?虽然,我无法求证“风景”这一词语生成于何时何地,但“风”字却含有极遥远的史性。典籍载,“伏羲风姓,以木德王天下”。伏羲,三皇之首,“风”是中国第一个姓,又加以“木德王天下”,木有何德?柔也,高也,温润也,孕育并庇荫万物也。风中之木,风从东方来,繁体的风字从虫,风吹虫动,有生殖意,然后百物生,滋荣向茂,含自然崇拜的意味,有神话传说的玄妙。那是中国最古老、最经典的风景。

  或有人说“风景”的理义,人类对大地自然特有的美的感觉,为骚人墨客所创造,或诞生于天下文明之后,那就错了。我们总是太轻易地忘记古人先民、古典经文。若前文所记不谬,可知:华夏民族的创世先民在世间万物中,首重木、重森林、重木德,并风以吹之,虫以动之。

  我们今日所消耗的资源,所享用的风景,无不为祖宗所赐,并借用子孙的。我们应为后人留下太多的高楼大厦呢,还是有山有水的风景之地?中国传承千年的祖训是:留得方寸地,让与子孙耕。

  有极美的风景,有原始的耕作,有诗意的安居,有土地的故事。如戴维·默里(David J. Murray)的深邃而美妙的论述:“土地有自己不可抹杀的故事,但是必须由真诚的作家来阅读和重述。”如果容我稍加补充,这句话的开头还可以加上三个字——“每一块”,每一块土地都有自己的故事!

  暂居于瓦屋山时,面对瀑布,我感受到了坠落。苍天无时无刻不在向着大地坠落,坠落阳光、月色、星星的眨眼。喜马拉雅山坠落着皎洁、冰雪风光。黄山坠落着松风,还有悬崖上的红杜鹃……更广大的田野秋日,在江南江北,大片金黄的稻穗向着大地垂头致意;果子熟了,自然会坠落;那树上的叶子,时间到了,它便红了,它便金黄了,它便落地了……在自然界坠落是一种精神,坠落是美好的,坠落是风景。

  我们在一个星系的边缘流浪。这个边缘足够宽阔,而且物质丰富,对于人类而言,那是何等的神奇美妙!倘若人类认识到了此一边缘的珍贵,生存其中的幸运,从而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让千疮百孔的地球得到爱的抚慰,并休养生息,我们仍可憧憬可持续的边缘,可持续的坠落,可持续的林中路。

  瓦屋山的护林人告诉我,当满山红叶凋零,风霜雨雪会如期而至。雪阵与冰挂坠落而下,是瓦屋山从上到下的冰清玉洁,找不见一点污浊,尽显因为坠落而生出的高贵:那来自天上的雪花,那暂时凝固的冰挂,那落光了所有树叶的落叶松,那铁杆铜枝的矮种杜鹃……有一种假设却使我不寒而栗:当大地破碎,林木凋敝,不再有风景坠落时,人的家园何在?人的尊严何在?洪水决堤的时候,谁都得仓皇逃命;食不果腹的日子,金条能换来窝窝头吗?

  当我继续行走,面对云南的哀牢山时,我仿佛面对着一种精神,一种高大且湿润的精神,一种足够古老而又不失新鲜的精神,一种始于生存的本能,在历经筚路蓝缕的里程后,无关乎21世纪信息时代科技辉煌,而只是人法自然的精神。蓦然间,有烟云四起。山呢?梯田呢?村寨和森林呢?只是在云雾气团的环绕中,若隐若现,如沉如浮。哀牢山梯田是一处风景,是大自然赐予和人类创造的完美结合。它的全部意义在于:

  哈尼族人心中,从不以发财致富为目的,他们吃苦耐劳,精耕细作,热爱每一块地,珍惜每一滴水,有多少水多少梯田,便吃多少饭,更因他们视辛勤劳作后诗意地安居为幸福生活,哈尼族从而有福了,天佑神助,成为人与自然相亲相爱的文明宝典。

  我写那些行走的风景,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我的自然文学写作:我们要关注路边的小草,远处或不远处的山水,以及人和万类万物在其间的生存互动。对大自然,我们要感恩,我们要记住那些风景,并存于心中,不时抚摸。想起了西双版纳今已稀少的萤火虫,它们会以微弱的游动的光闪烁在我的梦里,这光还有蜻蜓的翅膀伴随,还有鸣虫伏在草丛里叫唤。我也不时想起井冈山护林人的话:“在冬日雪地中,你偎依一棵树,你会感到树的温度;在春天,你赞美映山红时,你能觉得花叶的颤动。”林间小路上多有荆棘藤蔓缠绕,护林人说“那是舍不得我离开呢”。

  植物是站着的风景。

  溪涧是流动的风景。

  有时候,人的语言也是风景。

  我把这一切风景,看作是人与万类万物共存共有的风景,且是可以拯救人类的风景,从而化生出大爱与精神。何为大爱?天地万物、众生共荣之爱也;何种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精神也。其实我这里说的风景与精神,也可称为自然文学写作必须要具备的境界。我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感受和启发最深的是“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岂止是诗词,一切文学作品无不以境界为最上。何为境界?王国维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感情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先生写词话,却也为自然文学写作立了一个标杆:写真景物,真感情!如是则得境界,得高格。真景物,山川大地也,或有破碎,也必须是真;真感情,不仅是作者对景物之感悟,还有对天地万物自然也包括人类的怜爱,如是则“笔端常带着感情”(梁启超语),真感情也。

  中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自然文学复兴,历经三十余年,仍处于发生之初的发展期。在社会大众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生态灾难接踵而至的双重现实中,自然文学正为社会心理所重视,虽处中国文坛一隅,其影响却已广及社会民生。一种喜人的现象是,不少新进的作者,因为生活于基层的山水草原中,落笔便有“真景物”“真感情”,而有境界。高旭国、闫慧霞著《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学创作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年版)称:“在多元的文化格局中,最富有新质、最没有重复性和最具有开拓意义的主题和声音,即是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生态文学创作。百年文学史,唯有生态写作首次把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思维模式,转化为人与自然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把生态文学创作,看作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五次大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它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和走向带入了一片新的天地,因此说,这是一次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的转向。”上述引文中的生态文学创作,与自然文学大体一致。作者所论,贴切而重要,但是否为当下文坛所重视,则不得而知。

  人们曾经认为自然文学只是在为保护森林,防止沙漠化、水污染而呼喊,其实写作者在直面现实时,已渐渐深入到了人与自然的深处,人心深处。其深刻度超过了时下所有的文学门类,为什么?只因自然文学的出发点,不是人类所设定,而是自然给出的命题,具有神性,没有左顾右盼,不为利欲所动,是直观生命、直击本质的文学。这个过程是渐进的,是在一次次“真景物”的感召下,一次次“真感情”的激荡下,才可能有境界出,有高格出,有名句出。自然文学由是形成了其文本及内容的独特性:它是诗,它是散文,当你以敬畏之心描述山川草木,或候鸟迁徙的翎毛时,你只能用诗和散文的语言勉力为之;它是童话,它是迷幻,我们只需了解花开花落的秘密,大森林四季的生命气息,遥想冬眠动物细若游丝般的呼吸,便明白迷幻与童话源出何处;它是无始无终的传记文学,因为我们无法得知自然的起始和终结,只能以一章一节为传记,对于人类而言此一章一节便是大块文章;它甚至还是小说,野草枯而复苏,江河源出点滴,大地生生不息,有多少生命的细节便有多少生命故事,但不必虚构,人只能虚构人的故事,人无法虚构自然的故事,那些从不重复的生命故事。

  我还要为语言、文字呐喊!

  在词语破碎的今天,请允许我以戈特弗里德·贝恩(Gottfried Benn)的诗《一个词语》(Ein Wort),以及我的小诗《赞歌》作结:

一个词语

  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从密码中升起,

  熟悉的生命,突兀的意义,

  太阳驻留,天体沉默,

  万物向着词语汇聚;

  一个词语,是闪光,是飞絮,是火,

  是火焰的迸射,是星球的轨迹,

  然否又是硕大无朋的幽暗,

  在虚空中环绕着世界和我。

赞歌

  因为你的赞美和爱抚,

  我将以大地的名义许诺:

  你将成为野草的花朵,

  你将成为鸣虫的亲朋,

  你将成为树木的枝节,

  你将蒙福,你拥有宁静和风景。

作者简介

  徐刚,作家。自1987年起,专注于生态文学创作,著有传记文学作品。代表作《中国风沙线》《守望家园》等,作品《大森林》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本文原载于《科普创作》2020年第3期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科幻,热的是这个词还是这件事

    科幻是眼下横跨文学、电影、舞台、网络剧、游戏的热词:根据刘慈欣的科幻童话《烧火工》改编的同名VR作品集聚了大量人气,而由韩松长篇科幻小说《红色海洋》改编的动画电影也已进入制作阶段,与此同时,《三体》舞台剧成功上演,近日启动的首届全球华语科幻电影星云奖宣布推出包括“最佳网络大电影奖”在内的10个奖项。...[详细]

  • 弗诺·文奇《真名实姓》

    1981年,中篇小说《真名实姓》(True Names)让弗诺·文奇一举成名。这篇小说描述了电脑骇客在虚拟网络世界中,与企图控制世界的人工智能“邮件人”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详细]

  • 弗诺·文奇《彩虹尽头》

    四次雨果奖得主弗诺·文奇曾在他的畅销名作《深渊上的火》和《天渊》中带领读者们进入了无限的宇宙和遥远的未来。2006年,他又推出了与前不同,但是却有同样激动人心,光怪陆离的背景设置的科幻小说《彩虹尽头》(原名Rainbows End——常被误认为是“Rainbow's End”,但实际上缺失的撇号是作者有意为之)。...[详细]

  • 经典科幻小说推荐:《三界》弗诺·文奇

    《三界》系列包含《天渊》《深渊上的火》《天空的孩子》,是美国作家弗诺·文奇创作的系列科幻小说。弗诺·文奇的三界系列小说创造了一个按文明层次分为三界的豆荚状宇宙,按照本书系的理论,宇宙是由爬行界、飞跃界、超限界三个不同的界域组成,每个界域均有其不同的物理法则。他的小说逻辑严密,情节紧凑,经得起推敲。作者的想象力以及对于细节的把握、超强的预见力都令人叹服。...[详细]

  • 菲利普·迪克《城堡里的男人》,又名《高堡奇

    《城堡里的男人》写于1962年,并于1963年获得雨果奖。作品描写了同盟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罗斯福被暗杀而战败后,被轴心国征服和奴役的美国60年代所发生的一些人和事。这些人和事被一本叫做《蝗虫》的禁书和一些人际...[详细]

  • 《中国轨道号》:必跨越浩瀚星空,无远弗届--科

    原标题:未来的中国轨道,必跨越浩瀚星空,无远弗届2020年3月,我收到吴岩老师的小说书稿《中国轨道号》,有幸先睹为快。当看到“中国轨道号”这几个字,久远得几乎忘却又从未遗失的场景瞬间激活——那是199...[详细]

  • 奥森·斯科特·卡德《死者代言人》

      作为《安德的游戏》的续集,《死者代言人》的时代背景被放在安德击败虫族3000年以后。因为一直浪迹宇宙,安德依然活着,只是处境很不妙——他已经由战胜外星入侵者的英雄沦为屠杀外星智慧生物的魔鬼,安德只得...[详细]

  •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群星,我的归宿》

    小说中,贝斯特将大仲马的复仇戏剧搬到了太空,这部作品可谓是贝斯特想象力的又一次爆发,他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一个人人都可进行瞬间转移的未来世界,呈现了一个被遗弃的人在特定环境中艰苦而又疯狂的复仇之路。2004年,中国内地也发行过《群星,我的归宿》中文版单行本。...[详细]

  • 金·斯坦利·鲁宾逊《冰柱之谜》

    《冰柱之谜》是美国作家金·斯坦利·鲁宾逊所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属环保科幻小说,是作者多年来一直倾心关注的题材。冰柱之谜的出现将会成为以后书写金.斯坦利.罗宾逊传记的重要一段。在这里,他展现出了足以进入科幻小说殿堂的全部才华。小说写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到23世纪出现了世界性的灾变,引起社会和人性的扭曲,警示人们应该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作者是文学博士,其目的是利用幻想的形式,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本书获1985年科幻新人奖。...[详细]

  •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被毁灭的人》

     这部经典科幻小说同时也是一部不同凡响的关于警匪较量的小说。贝斯特还在其中加入心灵感应的设定,于是小说中智慧的较量便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这也是贝斯特写得最酣畅淋漓、最引人入胜的地方。...[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