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经典科幻

科幻大师布拉德伯里:登陆火星是人类未来的坦途?--科幻

发布时间:2020-11-04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如果有色人种(1949年,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里写作《乾坤逆转》时,这是对黑人的称呼)率先登陆火星,定居下来开始新的生活,建好了城镇,他们将如何迎接白人的到来?随后又会发生什么?

雷·布拉德伯里用科幻小说的写作来寻找答案。但写完后,当时没有一家美国杂志肯买下这个故事。民权运动尚未兴起,冷战已经开始,国会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正在帕内尔· 托马斯的主持下召开听证会,约瑟夫· 麦卡锡迟些才会登场。在这样的氛围中,没有哪个编辑愿意与雷·布拉德伯里的黑人移民一起登陆火星。

上面这个故事被收录在上海译文社最近推出的雷·布拉德伯里的经典短篇小说集《图案人》中。小说集以一个全身遍布可以预知未来的文身图案的神秘男子为线索,牵出18则“黑镜”式天马行空的科幻奇妙物语,每一篇都有诗意而奇诡的想象和出人意料的结局。

18个故事的关键词都是“如果”:如果男人可以给自己量身定制一具机械木偶,晚上出门鬼混时留它在家打掩护,不料它真的爱上了主人之妻?如果某座沉睡的城市一夕苏醒,启动一切科技化感官,对人类展开疯狂的复仇行动?如果你是一个虔诚的神父,在布道中却发现真正的上帝并非如你想象的模样?如果一群来自火星的入侵者战战兢兢地登陆地球,才发现人类不过是群沉迷于吃喝玩乐的蠢家伙?…

作为公认的科幻大师,布拉德伯里的作品别具一格:并非硬核科幻,却能洞察人性和科技间最尖锐的矛盾,抵达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恐惧。每个故事都像一则寓言,穿梭在科幻与现实、戏谑与严肃之间,悲观而又不乏对人类未来最真诚的期望。

本书曾于1969年被改编为cult电影(指某种在小圈子内被支持者喜爱及推崇的电影),同名系列剧集预计将于2022年由《超感猎杀》导演迈克尔·斯特拉辛斯基搬上荧幕。

雷·布拉德伯里1920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沃基根,今年(2020年)是他的一百周年诞辰。自1943年开始专业写作,他70多年的写作生涯,激励了数代读者去幻想、思考和创新。他创作了数百篇短篇小说,出版近50本书,此外还写了大量的诗歌、随笔、戏剧、电视和电影剧本。

《华氏451》和《火星编年史》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奠定了其科幻小说大师的地位。他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美国作家之一,“将现代科幻领入主流文学领域最重要的人物”。曾获2000年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卓越成就奖,2004年美国国家艺术奖章和2007年普利策特别褒扬奖。

2012年6月6日,91岁高龄的布拉德伯里病逝于洛杉矶。时任美国总统的巴拉克·奥巴马亲致悼词:“他的叙事才华重塑了我们的文化,拓宽了我们的世界。”

《火星编年史》是确立布拉德伯里作为一名领先潮流的科幻小说作家地址的作品。这部小说描写了人类殖民火星的企图,火星上的殖民化的后果,以及殖民者对于地球上的大规模核战争的反应。《火星编年史》既是一部社会批判小说,也是一部科幻小说,它反映了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种种焦虑和不安:核战争的威胁、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对种族主义和审查制度的反应、以及对于外在政治势力的畏惧。《火星编年史》是一部令人赞叹的作品,它没有通常科幻小说不可缺少的坚硬的技术内核,却充满了孤独的情感和乡愁。贯穿全书的是梦一样的感受。反科技的偏见、简朴的庆典、小镇生活的清新印象、成长过程中失落的情感以及探索未知的欲望交织在一起。正如人们称颂他是科学幻想诗人一样,布雷德伯里用富于韵律和怀旧情感的优美文笔描写幻想,其作品不仅在科幻界大受欢迎,更赢得了主流文学界的广泛赞赏,人们将布雷德伯里誉为文体家和意象大师,科幻界也将他称作“艾伦·坡创始的美国幻想文学的正统继承人”。

《华氏451度》(发表于1953)是布雷德伯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它进一步展现了作者非凡的才华。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以焚书为业的“消防队员”,向一个保护书籍保扩知识的反叛者转变的过程。故事发生在一个被极权政府统治的未来世界。极权政府取缔了各类书籍报刊等出版物。蒙塔格很喜欢他的专业书籍焚烧员的工作。可是当他得知有段时间书籍是合法的、人们没有生活在恐惧之中后,他开始质疑自己的职责。蒙塔格开始偷取那些本该焚毁的书籍,还与一位同意教育他的教授会面。当他的盗书之事被人发觉,他必须为了自己的性命而逃离。这是一部充满象征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担心。严格地说,《华氏451度》更像是一本哲学思想小说。

“在这个荒诞的时代,我们需要科幻。”布雷德伯里在《图案人》的序言中宣告自己“步履不停,只为生命不止”。他这样写道:

我的侍者朋友,洛朗,在埃菲尔铁塔附近的战神广场啤酒屋工作。一天晚上,在为我端上一大杯啤酒时,他向我描述了他的生活。

“我每天要干十到十二小时的活儿,有时是十四小时,”他说,“到了夜里就去跳舞,跳啊,跳啊,一直跳到凌晨四五点钟才上床,一觉睡到上午十点,十一点上班,再继续工作十到十二小时,有时是十五个小时。”

“你是怎么做到的?”我问。

“很简单,”他回答,“睡眠如同死亡,睡着了就像死了一样。所以我们跳舞,为的是远离死亡。我们不想死。”

“你多大了?”我最后问他。

“二十三。”他回答。

“啊,”我感叹着,轻轻握住他的肘弯,“啊。二十三,是吗?”

“二十三,”他微笑着说,“你呢?”

“七十六,”我说,“我也不想死。可是我已经不再是二十三岁了。我该怎么回答呢?我在做些什么呢?”

“是啊,”洛朗依旧笑得天真无邪,“凌晨三点你都在做什么?”

“写作。”我终于答道。

“写作!”洛朗惊愕地说,“写作?”

“为了远离死亡,”我说,“跟你一样。”

“我?”

“是的,”此刻我也露出了笑容,“凌晨三点,我写啊,写啊,写个不停!”

“你很幸运,”洛朗说,“你很年轻。”

“目前看来是这样。”说罢,我饮尽杯中的啤酒,回到打字机旁完成一篇故事。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科幻,热的是这个词还是这件事

    科幻是眼下横跨文学、电影、舞台、网络剧、游戏的热词:根据刘慈欣的科幻童话《烧火工》改编的同名VR作品集聚了大量人气,而由韩松长篇科幻小说《红色海洋》改编的动画电影也已进入制作阶段,与此同时,《三体》舞台剧成功上演,近日启动的首届全球华语科幻电影星云奖宣布推出包括“最佳网络大电影奖”在内的10个奖项。...[详细]

  • 弗诺·文奇《真名实姓》

    1981年,中篇小说《真名实姓》(True Names)让弗诺·文奇一举成名。这篇小说描述了电脑骇客在虚拟网络世界中,与企图控制世界的人工智能“邮件人”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详细]

  • 弗诺·文奇《彩虹尽头》

    四次雨果奖得主弗诺·文奇曾在他的畅销名作《深渊上的火》和《天渊》中带领读者们进入了无限的宇宙和遥远的未来。2006年,他又推出了与前不同,但是却有同样激动人心,光怪陆离的背景设置的科幻小说《彩虹尽头》(原名Rainbows End——常被误认为是“Rainbow's End”,但实际上缺失的撇号是作者有意为之)。...[详细]

  • 经典科幻小说推荐:《三界》弗诺·文奇

    《三界》系列包含《天渊》《深渊上的火》《天空的孩子》,是美国作家弗诺·文奇创作的系列科幻小说。弗诺·文奇的三界系列小说创造了一个按文明层次分为三界的豆荚状宇宙,按照本书系的理论,宇宙是由爬行界、飞跃界、超限界三个不同的界域组成,每个界域均有其不同的物理法则。他的小说逻辑严密,情节紧凑,经得起推敲。作者的想象力以及对于细节的把握、超强的预见力都令人叹服。...[详细]

  • 菲利普·迪克《城堡里的男人》,又名《高堡奇

    《城堡里的男人》写于1962年,并于1963年获得雨果奖。作品描写了同盟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罗斯福被暗杀而战败后,被轴心国征服和奴役的美国60年代所发生的一些人和事。这些人和事被一本叫做《蝗虫》的禁书和一些人际...[详细]

  • 《中国轨道号》:必跨越浩瀚星空,无远弗届--科

    原标题:未来的中国轨道,必跨越浩瀚星空,无远弗届2020年3月,我收到吴岩老师的小说书稿《中国轨道号》,有幸先睹为快。当看到“中国轨道号”这几个字,久远得几乎忘却又从未遗失的场景瞬间激活——那是199...[详细]

  • 奥森·斯科特·卡德《死者代言人》

      作为《安德的游戏》的续集,《死者代言人》的时代背景被放在安德击败虫族3000年以后。因为一直浪迹宇宙,安德依然活着,只是处境很不妙——他已经由战胜外星入侵者的英雄沦为屠杀外星智慧生物的魔鬼,安德只得...[详细]

  •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群星,我的归宿》

    小说中,贝斯特将大仲马的复仇戏剧搬到了太空,这部作品可谓是贝斯特想象力的又一次爆发,他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一个人人都可进行瞬间转移的未来世界,呈现了一个被遗弃的人在特定环境中艰苦而又疯狂的复仇之路。2004年,中国内地也发行过《群星,我的归宿》中文版单行本。...[详细]

  • 金·斯坦利·鲁宾逊《冰柱之谜》

    《冰柱之谜》是美国作家金·斯坦利·鲁宾逊所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属环保科幻小说,是作者多年来一直倾心关注的题材。冰柱之谜的出现将会成为以后书写金.斯坦利.罗宾逊传记的重要一段。在这里,他展现出了足以进入科幻小说殿堂的全部才华。小说写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到23世纪出现了世界性的灾变,引起社会和人性的扭曲,警示人们应该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作者是文学博士,其目的是利用幻想的形式,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本书获1985年科幻新人奖。...[详细]

  •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被毁灭的人》

     这部经典科幻小说同时也是一部不同凡响的关于警匪较量的小说。贝斯特还在其中加入心灵感应的设定,于是小说中智慧的较量便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这也是贝斯特写得最酣畅淋漓、最引人入胜的地方。...[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