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外国名著

有吉佐和子《恍惚的人》

发布时间:2015-08-17 来源于:网络 作者: 佚名 点击数:

作者简介

  有吉佐和子(1931—1984)日本战后一代派著名作家。主于和歌山市真砂丁父。亲在横澡正金银行工作。1937 年有吉佐和子随父亲去了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入了当地的日本人小学,1941 年归国,童年时期的国外生活对作家有很大的影响。战后,1949 年考入东京女子大学英文科。1950年父亲病故,由于经济原因有吉佐和子只好转入该校的短大。在校期间对日本古典艺能和演剧活动发生浓厚的兴趣。1952 年短大毕业后到大藏出版社工作,这时她成了文艺杂志《新思潮》的同人。1956 年发表的成名作《地歌》,取村子日本的古典艺能世界,揭示了日本灵族的文化传统和现实世俗的矛盾,流露了对处于占领下的现实社会风气的不满。小说获《文学界》新人奖和芥川文学奖,她也从此登上了文坛。1959 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纪川》,以母亲的故乡纪州为原型,描述了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日本妇女的生活。

  这是她的代表作。同年由洛克菲勒财团基金资助,有吉佐和子去美国纽约留学。归国后,于1963 年发表《有田川》,1965 年发表《日高川》,也是描述纪州妇女生活的,可说是纪州三部曲。1966 年发表《华冈青洲之妻》,获女作家文学奖。1967 年发表《出云的阿国》,1968 年发表《暗海》。1972年由新潮社出版《恍惚的人》,发行100 万册以上,1973 年由东宝电影股汾公司柏成电影,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有吉佐和子一生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是以古典艺术题材为中心的抒情作品,如《地歌》、《绫鼓》、《白扇》(1957)、《蚊和蝶》(1958)等。二是历史题材的小说,如《纪川》、《出云的阿国》等。三是以社会问题为题材的人道主义作品,如《并非由于肤色》(1963)、《我们不会忘记》、《暗海》、《恍惚的人》、《综合污染》(1975)等。有吉佐和子对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友好感情,1961 年以来曾先后五次来中国访问,1965 年在中国住了半年,以中国为题村的小说有《墨》(1961)、报告文学《年轻的母亲劳动模范罗淑珍》(196J、报告文学《孟姜女考》(1969)、《中国报道》(1979)等。1984 年8 月30 日子自宅死于心脏病急性发作。

内容概要

  昭子一家住在东京杉并区,她在法律事务所作打字员。丈夫立花信利也是个靠工资过活的人。儿子阿敏还在读高校二年级。在院庭的另一所房子里住着公公茂造和婆母。昭子是家庭主妇,既忙着上班,又得忙家务。每到星期六下午她便从商店抱回来一大堆冷冻食品,从下午起一直到深夜,她要为下一星期全家的生活作准备,洗衣机和冰箱成了她的最好的帮手。

  一个下雪的午后,婆母突然死去。公公茂造当时已84 岁。他自从在一个地方的信用银行退休,便搬来了东京,二十年来一直靠信利和昭子给他的生活费维持生活。茂造这人没有任何兴趣和爱好,也没有朋友,就是和孙子也说不上几句话,只会整天板着面孔挑剔老妻的不是处,对儿媳昭子也是同样,一贯刻薄,自从信利记享时起,父亲茂造就总对母亲和儿子说,自己胃肠消化不好。他不断地去找牙科医生镶牙,最后换了满口的假牙。如今,茂造患了老年迟呆症,不知是老妻死亡的刺激,还是从前的什么原因。症状很重,连他的儿子信利、女儿京子都不认识了,但还认识昭子,因为是昭子一直照顾他的生活。茂造时而闯出家门,到大街上疾步奔走,他自己不知道现在哪里,也不知自己要去什么地方。每当这时,昭子或是阿敏便得追了去,有时叫一辆出租车把他拉回家来。茂造反对抽水马桶,昭子每夜还得起床两次,照顾茂造去庭院里小便。茂造即使一个人吃了十个人的饭,而且刚刚吃完,也要大喊:“饿死我了,还不拿饭来。”并且委屈和痛苦得老泪纵横。医生诊断结果,说老人身体非常健康。邻居门谷家的老太婆趁昭子上班的时候,把茂造领去了敬老会馆。但是茂造的老年迟呆症过于严重,那里的人们都厌恶他。

  昭子得知便把茂造接回到家里去。幸亏地区的老人福利机关,对此事很关心,派了一应女主事来,并带来了东京都民生局印制的《养老院指南》,那小册子中说,养老院共分四种:低收入家庭老人养老院、特别护理养老院、低收费养老院、收费养老院。女主事说,老年迟呆症就是精神病,看你们住哪种养老院?可是信利不愿把茂造送进任何种养老院。这样,昭子只好请假在家里护理老人。茂造整天倦伏在室内的一角,两眼宜勾勾地望着天花板,在那里寻找他的人生出路。一天,昭子在出去接电话的时候,茂造在澡盆里溺了水。昭子忙着进行人工吸呼,然后去找医生。医生说,老人患了肺炎,过不去三天了,昭子便日夜地拼命护理。但是,茂造的心脏很强,三天过去,奇迹出现了。以前,昭子上班又忙家务,再加上照顾茂造,累得她半死,因此也曾希望茂造早一天死。但是这次昭子下了决心:“今后,我要让他活下去。

  谁也不行,只有我能办到。”过了一段日子,茂造的病更严重了,发展成为人格欠缺型,把大便涂了一被,而且跑出了家门。昭子寻找了好久,终于在警察派出所里把他找到。接回家来后,医生进行了检查,说老人情况不好,还是送去住院为妥。可是,就在去住院的前夜,茂造死在了家里,身边只有昭子等三人,昭子发现无一人为茂造的死落泪。

作品鉴赏

  有吉佐和子为写这部长篇小说准备工作长达六年之久。《恍惚的人》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怎样对待老人、妇女参加工作、日本的家庭制度、老人自身怎样对待自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首先,作者通过昭子这一典型人物的塑造,表现了小说的“只要活着,人生就有价值”这一主题。老人活在世上是否存价值,人们的认识是不尽一致的。立花信利说:“一片枯叶咬着秃枝不肯落下,熟透的柿子挂在高技让人伸手摘不到,又不愿自己腐烂,真是出尽了丑态。”但是昭子却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她去老人会馆把茂造接回来,回家路上,她注意了老人的目光,茂造的视线停留在泰山树盛开的花朵上。昭子心情很激动,她想:“泰山树的花太美了。那肥大的花瓣挂着雨露。茂造在花前停住了脚步,说明他并未丧失美和丑的感觉。”护理这样一个人,对昭子来说尽管困难重重,但她终于还是下了决心,“我要让他后下去。”昭子的决心,来源于“只要活着,人生就有价值”的哲理。可以说《恍惚的人》的主题感染了整个经济高速度发展中的日本让会,小说发行突破百万册大关,在日本是空前的,这部小说有着广泛的读者,已不分年龄和男女,许多人都用小说中的人物来对照自己,特别是引起了中、老年人的特殊关心,“恍惚的人”一词成了社会上一时的流行语。同时促进了日本政府对老年人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老人问题、老后问题是人入关心的问题,因为青年人也要走进人生的老年阶段,因此这是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小说通过立花信利这一艺术形象,批判了日本的家庭制度。所谓家庭制度,一般是以夫妻为中心,由近亲血缘者构成家庭,按社会习惯、道德和法律,来维持家庭的秩序,但日本第二次大战前的家庭制度,不是以夫妻为中心,而是以父子为中心,即以男子为人选的一长制。战后虽经民主改革,但这种家庭制度的残余亦然存在,这主要表现在日本人的心态上。尽管战后妇女已走出家庭参加了社会工作,但在家庭中仍受丈夫大男子主义之害。立花信利便是这样一个害人者。昭子在工作、家务、病人几付重担的压力下已经是疲于奔命,而丈夫只轻巧他说了声“对不起,总让你受累”,而他自己在照顾他的生身父亲茂造这件事上,绝不伸出一根指头,但他却有权决定:茂造不送养老院。

  作家在阿敏的身上,寄予了深切的希望,满怀热情地塑造了这一少年形象。

  阿敏用父母给他的零用钱,为茂造买来了哗啷棒、小乌、花和八音盒。“茂造拿起哗嘟棒,摇了摇,听到那哗嘟哗郸的声音,顿感吃惊和不解,两眼盯盯地望着。茂造完全变成了一个乳儿,他终于温和地笑了。”茂造死后,阿敏喊道:“妈妈,爷爷再活些时候有多好,那伯几天。”听了阿敏的话,昭子很感动,后来地方发现,自己的热泪也已流出眼眶。阿敏是一个懂得关心别人的可爱的少年形象。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日本知名本格推理作家:内田康夫

    作品风格属于本格派,尤以“旅情推理”最出名。内田康夫的浅见光彦系列堪称日本旅行推理的代表作,主人公浅见光彦是一个自由撰稿人,为《旅行与历史》杂志撰稿,常常开...[详细]

  • 张学东中篇小说《太平年》:新社会问题小说的再出发

    张学东中篇新作《太平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老实巴交的农民顾产过了一个不太平的年,在得知哥哥顾责在城里打人被开除公职、妹妹顾乐未婚先孕等窝心事并且遭遇了乡...[详细]

  • 余华代表作《活着》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详细]

  • 中上健次代表作《岬》

    《岬》这部小说的主题是青少年的自我确立。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总要打破父母以及社会世俗的约束,小说在哲理上,一方面鼓动个人的主体性,要人们用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另...[详细]

  • 古井由吉杳子

    秋阳余辉、瘦削的树枝、浓重的影子、奇怪的景象、寥寞寂静等,字字都是用心选择的。...[详细]

  • 井伏鳟二《黑雨》

    日本著名评论家小林秀雄说:“井伏鳟二的文字工夫是根深的,他煞费苦心,使琐碎的语言放出光彩,使激烈的语言,经过一番冲淡。”的确,小自村农民的语言不仅朴素无华,甚至琐碎...[详细]

  • 石川达三《破碎的山河》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度发展时期垄断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有马胜乎这一典型形象。他既是一个具有非凡气魄和远见卓识的大实业家,又是一个贪婪残忍、冷...[详细]

  • 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

    大江健三郎是战后一代派文学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创作前期虽然也写了一些以战时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但他后来的作品主要反映了日本在经济高速度发展时期在战后生...[详细]

  • 高桥和已《悲器》

    《悲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日本社会和思想界的面貌,对斗争中的知识分子及学生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详细]

  • 水上勉《雁寺》

    《雁寺》对二三十年代的日本军国主义政策进行了抨击,对黑暗的现实,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十几岁的中小学生,在学校里就要接受军事训练,而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却生活在饥...[详细]

  • 外国奇幻小说排行榜100部

    下面为大家罗列了一百部经典的西方奇幻小说,其实这里包括奇幻小说、科幻小说、魔幻小说……总的来说都属于幻想文学的范畴。虽然说是奇幻小说排行榜,但实际上“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谁也不能对这些经典小说做出真正公允的排行,仅仅是将这些书罗列出来并辅以简单的评论,已经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了。...[详细]

  • 瓦莱斯《起义者》

    在世界文学中,巴黎公社文学是一颗灿烂的明珠。如果说巴黎公社昂扬的革命精神在鲍狄埃、米雪尔等著名诗人的作品中以鲜明、有力、凝炼的诗句表现出来,那么真实动人地再现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始末的却是瓦莱斯的著名长篇小说《起义者》。...[详细]

  • 史诗奇幻小说TOP24

      D&D类小说败坏了奇幻文学的声誉。最典型的是封面上经常站着一个金发丰满的公主、抓住一个科南似人物的赘肉手臂。这让我想起廉价的滑稽书,并且忍不住要在书架过道中呕吐。...[详细]

  • 卡夫卡《城堡》

    卡夫卡的《城堡》与他的另两部长篇小说《审判》及《美国》合称“卡夫卡三部曲”,它们看起来都荒诞不经,而《城堡》更富于“卡夫卡式”的构思和语言风格,故把它列为代表作提出来。...[详细]

  • [英国]福斯特《印度之行》

     1924年出版的《印度之行》是福斯特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是公认的20世纪经典之作,也是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阿齐兹与穆尔夫人、阿齐兹与菲尔丁、阿齐兹与阿德拉之间的关系为主线,深刻表现了20世纪初紧张的英印关系,探讨了在一个充满偏见的社会里(特别是在印度的英国人对当地印度居民的偏见)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体是否能够建立真诚的友谊的主题。小说采取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但又运用了大量象征主义技巧,具有现代主义风格。戴维・洛奇概括性地指出这是一部“乔装成现实主义的象征主义小说”。...[详细]

  • 史上最伟大的10大奇幻系列小说

    史上最伟大的10大奇幻系列小说...[详细]

  • 森茉莉代表作:《甜蜜的房间》

    《甜蜜的房间》是作家森茉莉在六十岁后,花了十年的时间完成的,是一部足以称之为“生涯代表作”的长篇小说。...[详细]

  •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竞选州长》是马克•吐温写于1870年的一篇讽刺小说,描写“我”参加纽约州州长竞选后的遭遇。资产阶级政客收买报刊,把它们当作造谣中伤、讹诈恫吓的工具,把一个正派的候选人诬蔑为臭名昭著的“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舞弊分子和讹诈专家”等等。作品犀利地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民主制度的虚伪。...[详细]

  •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飘流记》是18 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受一个苏格兰水手海上历险的经历启发而成。笛福在此书中描写了人对自然的挑战,写成一部十分有趣、雅俗共赏、老少爱读的名著,为此,笛福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称号。...[详细]

  • 霍夫曼《金罐》

    《金罐》,霍夫曼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收录在小说集《卡洛风格的幻想故事》中。...[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