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外国名著

谢·谢·斯米尔诺夫《布列斯特要塞》

发布时间:2018-06-23 来源于:网络 作者: 网络 点击数:

内容概要

  全书共分三部。第一部《传奇变成了现实》描写了战争爆发之初苏军突遭袭击后所处的被动局面,叙述了作者寻访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幸存者的过程,并根据他们的回忆和有关文献资料概述了艰苦卓绝的保卫战始末。第二部《无名英雄和知名英雄》热情讴歌了保卫战参加者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第三部《大家族》补充叙述了作者如何进一步查询探明保卫战史实,描写了幸存者战后重逢的激动人心的场面,重点突出了广大苏联人民对殉难烈士的缅怀之情和继承英雄事业的决心。小说从苏德战争爆发写起。6月22 日拂晓,德寇发动突然袭击,猛烈的炮火片刻之间将整个要塞笼罩于烈火硝烟之中,营房坍塌,士兵大量伤亡,部队建制被打乱。6 月21 日又正值周末,大部分指挥员住宿在市区住宅或要塞北面的军官宿舍中,到要塞的通道已被德国空投特务切断,只有少数指挥员冲破火力网,赶到要塞。要塞很快就陷入德军优势兵力的层层包围之中,同外界失去一切联系,弹药粮秣供应中断,甚至饮水都无从取得。形势虽十分严峻,指战员们仍毫不犹豫,拿起武器,奋起抗击。某团政委福明主动承担起指挥中央城堡各分队的任务,召集战士,整理队伍,部署阵地。他的副手某团共青团委书记马捷沃扬率领共青团员们端起刺刀,冲向敌人,打退了一次又一次的猛攻,给予猖獗不可一世的德寇第一次沉重打击,开始了历时五六个星期之久的要塞保卫战。马捷沃扬英勇顽强,虽多次负伤,仍继续战斗,后遭炮击,失去知觉,不幸被俘,囚于战俘营中。3 个月后,伤势略好,他即与其他6 名战俘一起逃出战俘营,进入森林,参加游击队。在一次战斗中他再度身负重伤,根据游击队指示,留在某村养伤。痊愈后,辗转前往卢茨克,参加地下斗争,并很快成为该组织的领导人之一。苏军解放该市后,马捷沃扬重返部队,指挥强击连,转战南北,最后还参加了攻克柏林的战斗,在德国国会墙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6 月底,德军炸毁福明部队据守的营房大楼,绝大部分战士英勇牺牲。

  少数幸存者被德寇从废墟中拖出来时均已奄奄一息,成了俘虏。福明也在伤重被俘者之列,因遭叛徒出卖,被当场枪决。当夜,该叛徒就被其他战俘秘密处决,落了个可耻的下场。与中央城堡一样,在要塞的其他地区也在进行激烈战斗。加夫里洛夫少校组织了数百名战士坚守东堡,多次重创迸犯之敌。

  6 月29 日,德寇发出最后通牒,守军置之不理。德军调来大批飞机,狂轰滥炸,工事大半被毁,苏军士兵多数阵亡,少数人伤势沉重成了俘虏。加夫里洛夫和一名战士射完了所有子弹后藏入一道土墙下的洞穴中,躲开了德军的几次搜索。几天后,他们离开洞穴,准备突围。这时,他们发现土墙上还有十二名战士。他们同加夫里洛夫一样,全隐蔽在地下的一同掩蔽所里。德军撤出该据点后,他们又重新占领了防御阵地。加夫里洛夫同他们会台后,决心率领他们,冲出重围,进入别洛维查森林。但突围尚未开始,忽被德寇发现,遭到猛烈围攻,大部分战士为国捐躯。加夫里洛夫同两名战士幸免于难,深知次日敌军必大事搜捕,遂于当夜强行突围。几经周折,少校终未能脱离险境,最后陷入包围,身负重伤,失去知觉,成了战俘。在战俘营里,加夫里洛夫面对死亡,坚贞不属,表现出苏维埃军人的高贵品质。他一直打算出逃,但因伤病,无法实现,直至胜利前夕才获得自由。在这些难忘的日日夜夜中忘我战斗的还有被称为“布列斯特要塞的加夫罗什”(雨果小说《悲惨世界》中勇敢机智的巴黎少年)的彼得·克雷巴。当时,他还不满15 岁,是某团器乐排的学员。在保卫战中,他表现出惊人的机智灵敏、无畏气概和忘我献身精神。他侦察敌情,传递情报,出没于最危险的地区。他找到半倒塌的卫生所和军火库,及时补充了业已告罄的弹药和医疗急救用品,使战斗得以继续有效地进了。当干渴折磨着重伤员时,彼得奋不顾身,多次前往被敌人机枪火力严密封锁的布格河边,从死亡线上取回宝贵的河水。不管情势多么艰险,彼得始终朝气蓬勃,情绪饱满,口中总哼着一首什么曲子,似乎根本不知道有什么危险和困难。他的神情大大鼓舞了士气,给人们增添了力量。

  要塞保卫一直坚持到7 月底。这时,虽然主要的战斗已因保卫者英勇就义而终止,但活下来的人还在地下的通道和掩蔽所里继续战斗,利用一切时机来杀伤敌人。保卫战参加者的崇高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鼓舞着苏联人民,他们的不朽业绩给全体苏维埃军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作品鉴赏

  《布列斯特要塞》是一部纪实小说,描写的是半个世纪以前的历史事件,因此,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前应该先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才能切实理解本书的深刻思想内容,才能体会书中描写的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布列斯特要塞位于苏波边境布格河同其支流穆哈维茨河交汇处,始建于十九世纪初叶,经营多年,成为西线重要边防要塞。但随着军事技术之迅猛发展,要塞本身的防御作用已日益削弱,古堡工事实难抵御现代化军队的强大火力,不再构成进攻部队无法逾越的障碍。其次,布列斯特要塞驻军不多,41 年初夏兄大多开出要塞进行例行野营训练。要塞中只留下几个团部和若干分别由一两个连队组成的值班分队,总兵力不超过两个团,且分属不同部队。就总体而言,它们并不是一个统一和协调的战斗集体。

  再者,苏军战士和基层指挥员多无实战经验,领导层对德国可能背弃条约义务发动侵略战争又缺乏充分认识,未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而德军情况则截然相反。两年欧战,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他们可说是所向披靡,无坚不摧,士气正盛,实力更强。侵苏之前,精心策划,集结大量部队,分北、中、南三路大举进犯。勃克元帅统兵50 余师,组成中央集群,管辖两个强大的坦克兵团,计划分别从南北两面摧毁布列斯特防线,深入腹地,围歼守军,会师明斯克,而后经斯摩棱斯克,宜逼莫斯科。6 月22 日拂晓,德寇不宣而战。

  规模巨大的突然袭击使苏军蒙受重大损失,陷于短期内很难摆脱的被动局面。布列斯特要塞顷刻之间落人敌方重围,同外界失去一切联系。但是,指战员迅速克服了睡梦中突遭袭击造成的片刻慌乱,立即整理队伍,集结力量,很快形成在当时客观条件下所能形成的最坚强的战斗群体,顽强抗战,前仆后继,使孤立无援的要塞保卫战竟奇迹般地坚持了一个多月。个别战士在地下道里甚至一直战斗到冬天。要塞保卫者的英雄业绩使希特勒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在德寇一踏上苏联国上之际就彻底破灭。就事件本身对战争总进程所起的作用而言,布列斯特保卫战自然不能同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等保卫战相提并论。但是,在这里也同样表现出了苏维埃军人的崇高思想品质,表现出他们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情伸、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对正义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也形象生动地说明崇高的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的辩证规律。这既是要塞保卫者所以能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也是卫国战争终将获胜的保证。小说的深刻思想性就蕴含于此,它对读者产生的强烈感染力和巨大的教育作用即源于此。这也正是作者创作意图之所在。他曾说过:“在伟大历史事件的进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个就其本身意义而言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但它却能特别鲜明地、异乎寻常地反映出整个事件中最重要、最本质的特点,如同有时一滴水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周围世界的巨大场面一样。”可以说,小说完美地体现了他的创作意图。

  在这里,还应强调指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小说的思想教育作用又是依托于作品的艺术力量而实现的。这部长篇小说采取系列特写形式,运用纪实文学手法,顺着作者如何搜集材料,查访幸存者,听取他们的回忆的线索,逐步复原了要塞保卫战的全貌,既有充分说服力,又娓娓道来,颇具吸引力。全书分为三部分,一方面紧扣主题,相互补充,组成有机整体;另一方面又各有侧重,不仅呈示出保卫战概貌,还详细描述了某些重点人物的性格和行动,人民和子弟兵的鱼水之清,因而很好地从方方面面体现出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这部小说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它的真实性,书中没有丝毫虚构,也绝不夸张渲染,一字一句都有事实为其依据。然而,作为文艺创作,作者又精心筛选,巧作安排,使真实的历史人物同时成为文学的典型形象。他在描写这些人物时,并不拘泥于真人真事,更不受细枝未节的束缚,不去罗列人物的各种言行,面面俱到,而在不同人物身上突出不同本质特征,例如,福明政委的高度原则性,加夫里洛夫少校的指挥若定的军事艺术和临危不屈的精神,马捷沃扬的视死如归、宁折不弯的气概,阿巴库莫娃的忘我献身精神,小战士彼得的机智勇敢和革命乐观主义等等。这样,不仅复现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真实战士,而且汇总起来又构成了苏维埃军人高大的集体群象。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长篇军事报告文学《苏联飞虎队》出版

    重庆作家舒德骑继《中国核潜艇诞生纪实》获中国作协和重庆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奖励后,新近完成的又一长篇军事报告文学《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详细]

  • 科学的新诗学:论苏联“科学艺术文学”的建立--科幻

    20世纪60年代,瓦拉姆·沙拉莫夫(长篇小说《科利玛故事》的作者)与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苏联古拉格最著名的文学见证者),一再坚持地提出,必须创造一种全新的“文体”。在...[详细]

  • 苏联小说家:尤·瓦·邦达列夫

    1969 年的《热的雪》是邦达列夫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这部取材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长篇小说,将“战壕真实”与“司令部真实”结合起来,描绘出一幅既有雄伟气势,又有...[详细]

  • 苏联俄罗斯作家:维·符·李帕托夫

      维利·符拉基米罗维奇·李帕托夫(曾用笔名阿尔马佐夫。(1927—1979),苏联俄罗斯作家。曾任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理事,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作家协会...[详细]

  • 瓦·伊·别洛夫《凡人琐事》

    中篇小说《凡人琐事》通过普通农民家庭最琐碎的日常生活,极为细致地满写了正在消失着的苏联农民的文化与生活。在描写苏联农村变革的同时,提出了有关人类本质的普遍...[详细]

  • 瓦西里·伊凡诺维奇·别洛夫

    1966 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凡人琐事》标志着作家才华的迸发以及他对现实生活观察的深度。别洛夫在这部小说中细致地描写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从...[详细]

  •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以下简称《一天》)是索尔仁尼琴的处女作,作者因而一举成名。小说中描写的那个劳动营和涉及的社会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联反扩大化的错...[详细]

  • 索尔仁尼琴

      亚历山大·伊萨那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苏联作家。1918 年12 月出生在高加索基斯洛沃茨克市。1936 年入罗斯托夫大学物理数学系学习。19...[详细]

  • 苏联禁书《生存与命运》

    内容概要  举世震惊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正在进行,斯大林格勒的保卫者们面临最艰难的日子。城里进行着艰苦的巷战,但主动权仍掌握在德军手里,红军的反冲击无法阻止德...[详细]

  • 瓦西里·谢苗诺维奇·格罗斯曼

      瓦西里·谢苗诺维奇·格罗斯曼(1905—1964)苏联俄罗斯作家。有犹大血统。1929 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学物理系,分配到顿巴斯矿区任化学工程师...[详细]

  • 外国奇幻小说排行榜100部

    下面为大家罗列了一百部经典的西方奇幻小说,其实这里包括奇幻小说、科幻小说、魔幻小说……总的来说都属于幻想文学的范畴。虽然说是奇幻小说排行榜,但实际上“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谁也不能对这些经典小说做出真正公允的排行,仅仅是将这些书罗列出来并辅以简单的评论,已经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了。...[详细]

  • 瓦莱斯《起义者》

    在世界文学中,巴黎公社文学是一颗灿烂的明珠。如果说巴黎公社昂扬的革命精神在鲍狄埃、米雪尔等著名诗人的作品中以鲜明、有力、凝炼的诗句表现出来,那么真实动人地再现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始末的却是瓦莱斯的著名长篇小说《起义者》。...[详细]

  • 史诗奇幻小说TOP24

      D&D类小说败坏了奇幻文学的声誉。最典型的是封面上经常站着一个金发丰满的公主、抓住一个科南似人物的赘肉手臂。这让我想起廉价的滑稽书,并且忍不住要在书架过道中呕吐。...[详细]

  • 卡夫卡《城堡》

    卡夫卡的《城堡》与他的另两部长篇小说《审判》及《美国》合称“卡夫卡三部曲”,它们看起来都荒诞不经,而《城堡》更富于“卡夫卡式”的构思和语言风格,故把它列为代表作提出来。...[详细]

  • [英国]福斯特《印度之行》

     1924年出版的《印度之行》是福斯特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是公认的20世纪经典之作,也是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阿齐兹与穆尔夫人、阿齐兹与菲尔丁、阿齐兹与阿德拉之间的关系为主线,深刻表现了20世纪初紧张的英印关系,探讨了在一个充满偏见的社会里(特别是在印度的英国人对当地印度居民的偏见)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体是否能够建立真诚的友谊的主题。小说采取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但又运用了大量象征主义技巧,具有现代主义风格。戴维・洛奇概括性地指出这是一部“乔装成现实主义的象征主义小说”。...[详细]

  • 史上最伟大的10大奇幻系列小说

    史上最伟大的10大奇幻系列小说...[详细]

  • 森茉莉代表作:《甜蜜的房间》

    《甜蜜的房间》是作家森茉莉在六十岁后,花了十年的时间完成的,是一部足以称之为“生涯代表作”的长篇小说。...[详细]

  •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竞选州长》是马克•吐温写于1870年的一篇讽刺小说,描写“我”参加纽约州州长竞选后的遭遇。资产阶级政客收买报刊,把它们当作造谣中伤、讹诈恫吓的工具,把一个正派的候选人诬蔑为臭名昭著的“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舞弊分子和讹诈专家”等等。作品犀利地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民主制度的虚伪。...[详细]

  •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飘流记》是18 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受一个苏格兰水手海上历险的经历启发而成。笛福在此书中描写了人对自然的挑战,写成一部十分有趣、雅俗共赏、老少爱读的名著,为此,笛福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称号。...[详细]

  • 霍夫曼《金罐》

    《金罐》,霍夫曼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收录在小说集《卡洛风格的幻想故事》中。...[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