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外国名著

歌德《亲合力》

发布时间:2021-02-26 来源于:网络 作者: 网络 点击数:

  《亲合力》内容简介:

  爱德华和沙绿蒂从年轻时就互相爱慕,但受当时社会财势力量的影响,各自与年长而富有的对象结婚。两人历尽波折,到了中年才终成眷属,在乡间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后来,爱德华把他的老朋友上尉接来同住。由于共同的爱好,爱德华与上尉整日在一起,而冷落了沙绿蒂。于是,爱德华提议把沙绿蒂的侄女奥蒂莉从寄宿学校接回来以排遣其寂寞。奥蒂莉来了后,四人生活在一起。由于亲合力强弱的不同,奥蒂莉与爱德华相互吸引,而沙绿蒂则和上尉彼此爱慕。但后两者用理智控制了感情,上尉毅然离开。爱德华因无法与奥蒂莉结合而心中悲痛,难过之余走上战场,但求一死。但爱德华并没有战死疆场。战争结束后他与上尉一起回到乡间,渴望四个人开始新的生活。奥蒂莉见到爱德华后由于情绪激动而不小心溺死了沙绿蒂和爱德华的孩子,她为此深感内疚。虽然后来沙绿蒂同意离婚,但奥蒂莉拒绝与爱德华结合,且瞒着众人绝食,终致衰竭而死。绝望的爱德华悲伤憔悴而亡,与奥蒂莉合葬在一起。最后只留下了一片哀伤和两个孤独的生命。

  《亲合力》是歌德在60岁(1809年)思想渐趋稳健深沉时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歌德受争议最大的一部作品。小说问世的次年,一位友人在给歌德的信中说:“我从来没有听人谈起什么像说您这部小说一样的感情激动,一样的恐惧不安,一样的愚蠢荒谬。书店门前也从来没有过这么热闹拥挤,那情形简直就跟灾荒年间的面包铺一样。”这部小说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可见一斑。

  《亲合力》同歌德的其他作品一样是“一部巨大的自白”的一个片断,形象地记录了歌德1807年在耶拿的一次无果之爱。小说中圣女般的奥蒂莉的原型就是耶拿书商弗罗曼美丽的养女明娜·赫茨利卜。我们通过歌德在《亲合力》中所做的“自白”,可以看到已近晚年的歌德的思想与生活状况。“亲合力”这个概念来自1775年瑞典化学家托贝恩·奥洛夫·贝格曼的一篇重要论文《有择吸引论》。这个化学术语的意思是“选择的亲缘关系”,意指: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具有不同强度的聚合力,它们两者碰在一起会互相进行选择,结果亲合力更强的物质结合,而较弱的物质则分离。长期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歌德便把这个化学术语作为了这部小说的名字,并且认为“自然科学中的道德上的象征是更为机智的。它们同诗歌,甚至同社会比同其他方面的联系更为密切”。物质间的亲合力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理,爱德华和奥蒂莉之间的亲合力也是不受理智控制的,所以他们之间爱情的产生也无可厚非。但当时毕竟是理性张扬的社会,这种男女之间感性的亲合力的爆发也就多以悲剧收场。歌德以自然界之亲合力喻人与人之关系,是为其“无条件地爱”张本。虽然此时的歌德年届60,理性思辨甚于感性冲动,但他依然对“无条件地爱”心存依恋与憧憬。这从歌德对两个亡灵的祝福中可以看出来:“假如有一天,奥蒂莉与爱德华一起醒来,那该是一个多么愉快的时刻啊!”

  “亲合力”本身是很神秘的东西,它里面包含有某种不可理喻的、人所不能控制的宿命的力量。书中4位主人公的悲欢离合都是由于神秘的亲合力的强弱差异造成的。节选部分的神秘色彩更为浓郁。那个无知可怜的小女孩兰妮因为隐瞒了奥蒂莉的绝食而感到深深的内疚。在为奥蒂莉送葬的时候,人们害怕兰妮出事,把她关在家里。但兰妮受到一种神秘的力量的驱使,从顶层的阁楼上跳了下来。奇迹在这时出现了,四肢俱已摔断的兰妮“颤抖的双手刚触到奥蒂莉的衣服,她无力的手指才碰到奥蒂莉合在一起的手掌,她便跳起身来”。此时的奥蒂莉在歌德的笔下俨然成了驱除病痛带来福音的圣女,她圣洁的身体让兰妮瞬间恢复了健康,从而得到了众人的顶礼膜拜。这种充满浪漫神秘色彩的描写是作者对奥蒂莉这个悲剧人物的情感上的补偿,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无奈的表示。奥蒂莉的温柔美丽太像歌德当时钟爱的明娜·赫茨利卜,而奥蒂莉的“无条件地爱”的精神和所遭受的痛苦与他本人又是何其的相似!这种情感上的共通、精神上的惺惺相惜触动了歌德曾在“狂飙突进”时期所标榜的浪漫狂想,只不过在这里平缓了许多,深沉了许多。

  由于《亲合力》的写作年代已趋于歌德的晚年,在经历了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后他开始辩证地审视理性的力量。他既崇尚出于感性、发自内心的爱,又进一步看到了这种爱在当时必然悲剧性的结局,因此率性而为的爱德华与奥蒂莉归于沉寂,而理智克己的上尉和沙绿蒂活了下来。歌德看到了理性的强大,以及理性与感性之间无法调和的冲突,因此他索性跳出现实的羁绊,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俯视世间的芸芸众生,所以在小说中更多的是冷静的叙述,感情不再是年轻时的汹涌澎湃,而是更多地趋于理性和思辨。歌德渐趋稳健深沉的思想也让小说的叙事不温不火,让翻滚的思想巨浪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下悄然涌动。在歌德的娓娓道来中,我们仿佛看到他那颗饱经风霜的心在缓缓地流淌着激情。虽然这种激情不能令我们血液沸腾,却能引起我们更深的思索与更浓重的伤感。开始的两段用波澜不惊的文字描写奥蒂莉怎样整理情人爱德华送给她的小箱子,从她对小箱子的珍爱、整理时的精心细致,我们可以感受到奥蒂莉对爱德华的那份真情,以及她内心的那种凄苦,还有下定必死之心后的莫大的悲凉。其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她打开箱子盖里的一个暗格,把爱德华写给她的便条、书信、各种干枯了的花朵——以前他俩散步时留下的纪念物,一缕爱人的鬈发以及其他的一些东西藏在里面。”我们能用心感觉到满面愁容的奥蒂莉在用凄美的回忆支撑着自己最后的生命。诸如此类令人动容的描写在整部《亲合力》里随处可见,这是歌德用他那颗深沉博大的心写就的文字,如果我们用心去感受,会令我们心动。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外国奇幻小说排行榜100部

    下面为大家罗列了一百部经典的西方奇幻小说,其实这里包括奇幻小说、科幻小说、魔幻小说……总的来说都属于幻想文学的范畴。虽然说是奇幻小说排行榜,但实际上“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谁也不能对这些经典小说做出真正公允的排行,仅仅是将这些书罗列出来并辅以简单的评论,已经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了。...[详细]

  • 瓦莱斯《起义者》

    在世界文学中,巴黎公社文学是一颗灿烂的明珠。如果说巴黎公社昂扬的革命精神在鲍狄埃、米雪尔等著名诗人的作品中以鲜明、有力、凝炼的诗句表现出来,那么真实动人地再现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始末的却是瓦莱斯的著名长篇小说《起义者》。...[详细]

  • 史诗奇幻小说TOP24

      D&D类小说败坏了奇幻文学的声誉。最典型的是封面上经常站着一个金发丰满的公主、抓住一个科南似人物的赘肉手臂。这让我想起廉价的滑稽书,并且忍不住要在书架过道中呕吐。...[详细]

  • 卡夫卡《城堡》

    卡夫卡的《城堡》与他的另两部长篇小说《审判》及《美国》合称“卡夫卡三部曲”,它们看起来都荒诞不经,而《城堡》更富于“卡夫卡式”的构思和语言风格,故把它列为代表作提出来。...[详细]

  • [英国]福斯特《印度之行》

     1924年出版的《印度之行》是福斯特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是公认的20世纪经典之作,也是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阿齐兹与穆尔夫人、阿齐兹与菲尔丁、阿齐兹与阿德拉之间的关系为主线,深刻表现了20世纪初紧张的英印关系,探讨了在一个充满偏见的社会里(特别是在印度的英国人对当地印度居民的偏见)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体是否能够建立真诚的友谊的主题。小说采取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但又运用了大量象征主义技巧,具有现代主义风格。戴维・洛奇概括性地指出这是一部“乔装成现实主义的象征主义小说”。...[详细]

  • 史上最伟大的10大奇幻系列小说

    史上最伟大的10大奇幻系列小说...[详细]

  • 森茉莉代表作:《甜蜜的房间》

    《甜蜜的房间》是作家森茉莉在六十岁后,花了十年的时间完成的,是一部足以称之为“生涯代表作”的长篇小说。...[详细]

  •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竞选州长》是马克•吐温写于1870年的一篇讽刺小说,描写“我”参加纽约州州长竞选后的遭遇。资产阶级政客收买报刊,把它们当作造谣中伤、讹诈恫吓的工具,把一个正派的候选人诬蔑为臭名昭著的“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舞弊分子和讹诈专家”等等。作品犀利地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民主制度的虚伪。...[详细]

  •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飘流记》是18 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受一个苏格兰水手海上历险的经历启发而成。笛福在此书中描写了人对自然的挑战,写成一部十分有趣、雅俗共赏、老少爱读的名著,为此,笛福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称号。...[详细]

  • 霍夫曼《金罐》

    《金罐》,霍夫曼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收录在小说集《卡洛风格的幻想故事》中。...[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