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小说 > 通俗畅销

刘波《“第三代”诗歌研究》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发布时间:2021-09-20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刘波《“第三代”诗歌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刘波这本书的长处就是能够紧扣“第三代”诗人生存时代热情奔放、充满理想主义的特质,将之置于具体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社会学的分析,梳理他们的情感与创作心态,还原他们的生活与交往现场,使研究进入了文化批评范畴;尤其注意从多元视角切入“第三代”诗歌运动的现场,既在非诗学层面描述80年代先锋诗歌的文化形态与内在精神,又在诗学层面对这场诗歌运动的理论寻根溯源,从而彰显了“第三代”诗歌的文化价值。
——罗振亚(著名诗歌评论家,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三代”诗歌是新时期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上承“朦胧诗”,下启20世纪90年代诗歌,具有关键和桥梁的作用。就目前情况看,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偏于文学文本,作者从文化角度切入,将论题放在文学史、生活史、传播史、心灵史上展示,从而动态地透视这场影响深远的诗歌运动。论文的概念辨析清楚,学术背景梳理系统具体,使用理论和价值观中正合理,所得结论令人信服。尤其是作者站在文学史、文化史和现代性的角度,给予“第三代”诗歌创新性的高度评价,值得称道。
——王兆胜(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

 
寻求突破的有效探险(罗振亚/文)
——《“第三代”诗歌研究》序
 
         
说起刘波君关于“第三代”诗歌的博士论文选题,我深感学界的舆论氛围和研究环境是越来越好了。

1986年下半年,《诗歌报》与《深圳青年报》的诗歌大展令许多年轻的缪斯钟爱者非常兴奋。当时,我还是二年级的硕士生,就读的山东师范大学新诗研究力量很强,冯中一、吕家乡、袁忠岳等先生经常带领学生就诗歌的创作与研究状况进行讨论。记得大展过后半个月左右的一个晚上,中文系特意召开研讨会,结合大展探讨“第三代”诗歌的一些问题,大家畅所欲言,场面热烈。会后,我把用心撰写的文章投给一家省级刊物,很快就收到了他们的录用电话。可是,想不到在1987年元旦的前两天,那家刊物编辑部却又打电话给我的导师,说由于种种原因只能把已定发的稿件撤下。我们师生两个虽觉事出突然,但也表示理解。或许是那会儿年轻气盛之故,我赌气似地再把文章邮寄于天津文联主办的《文学自由谈》,结果是长时间没有消息。直到事隔三年的1990年年初,毕业近两年的我意外收到1989年第6期《文学自由谈》杂志,文章在上面原封不动地刊发了(前几年一个偶然的场合,我才辗转得知,当时的一位女编辑看到稿件,觉得不错,只是“不合时宜”,便负责地把稿子放在抽屉里,两年后使之“起死回生”)。

而今“第三代”诗歌非但不再是敏感的学术“禁区”,并且早就成为诗学界的研究热点,有了相当丰富的学术积累。据我所知,仅专著就有四、五本之多,各种评论文章恐怕至少已达上千篇。那么,为什么当初一些媒体担心染指“第三代”诗歌会招惹上麻烦,为什么短短二十多年里又会出现如此反差强烈的学术逆转?我想这主要和“第三代”诗歌的叛逆形象、内在魅力密切相关。“第三代”诗人“影响的焦虑”情结很重,他们意识到在朦胧诗建立起来的严谨的话语秩序与强大影响力面前,仅仅凭借具有创造性的文本和富有冲击力的宣言仍然无济于事,远远实现不了“PASS北岛”、“打倒舒婷”的使命,要想在诗坛真正立足,彻底掀翻创作上的对手,找到自己的位置,还必须以一种“矫枉过正”的极端行为方式强行闯入。事实上,历史已经证明他们的贡献,或许不在于提供了多少经典的文本,而是以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自由的诗歌精神给后来者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应该说,在风起云涌的八十年代,爱幻想、求自由的“第三代”诗人是最为敏感的一群,他们钟情于“在路上”的狂热,甚至将流浪当做最佳的交往方式,他们的偏执与反抗之情,质疑与批判之意,一旦投射在了诗歌中,各种愤怒和激情就会伴着美妙的句子跃然纸上。“第三代”诗人也是才华横溢的一代,他们在消费主义、商品经济、大众文化等结构的场境中,淡化功利色彩,拒绝物质的诱惑,用蓬勃的诗情放飞、诠释美丽的青春,最终凝定为当代中国诗歌史上一帧永远的风景。

刘波为什么逆流而上,将很难取得超越性成果的“第三代”诗歌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呢?我以为不外乎是由于以下几点:一是出自他内心深处对诗歌执着的热爱,二是他对八十年代那个理想主义的时代始终“心向往之”,三是他一直渴望能够在对“第三代”诗歌及其运动的重新阐释中,获得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更为深邃的理论认知。也正因如此,他的研究没有完全局限于“第三代”诗人的作品,而是在立足于诗歌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新的理论视角,去探讨诗人的写作目的和境界,去揣摩诗人创作背后的心理动因,并由此返观、审视“第三代”诗歌的历史影响,从而恢复了朦胧诗之后这一先锋诗歌运动的真相。刘波这本论文的长处就是能够紧扣“第三代”诗人生存时代热情奔放、充满理想主义的特质,将之置于具体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社会学的分析,梳理他们的情感与创作心态,还原他们的生活与交往现场,使研究进入了文化批评范畴,尤其注意从多元视角切入“第三代”诗歌运动的现场,既在非诗学层面描述八十年代先锋诗歌的文化形态与内在精神,又在诗学层面对这场诗歌运动的理论寻根溯源,从而彰显了“第三代”诗歌的文化价值。其次,刘波抓取“生活流”、“文化潮”和“女性诗歌”等方面,整体扫描“第三代”诗歌群落,兼顾文本细读与综合把握,分层、立体地呈现“第三代”诗歌的微形与大景,勾勒出了“第三代”诗歌不同于朦胧诗、“中间代”诗和70后、80后诗歌的美学风貌;同时,还从书信传播、诗歌朗诵、民间诗刊等各种非正规的传播渠道,深度剖析了“第三代”诗歌的兴起途径与生命历程。最为可贵的是,刘波从众多“第三代”诗歌研究的论述出发,把视域下移,对“第三代”诗人进入九十年代后的持续性写作施行追踪观察,其中有些见解对总结八、九十年代的诗歌发展规律不无启示。再次刘波对研究对象保持了一个学人应有的距离,他在肯定“第三代”诗歌的创作信念、艺术自觉与对诗歌可能性的寻找同时,对其“事件大于文本、理论宣言与创作实践相脱节”的局限性也进行了学理性的批评和反思,客观、辩证,实事求是,其行文过程中的分寸感已表现出一种成熟的气象。可以说,刘波的学位论文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第三代”诗歌研究的进程,深化了“第三代”诗歌研究的层次。

在我的研究生里,刘波是颇具才华的一位。他的敏锐,他的迅捷,他的洞察力,他的宽视野等,熟悉他的人无不称赞。而我最欣赏的,是他的踏实热情,他的勤奋乐观,他的方向感,他的责任心,他良善的灵魂和他开心的笑容,这些想起来就让人感到温暖。刘波2007年考到南开大学文学院,随我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在这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他已经成长为一名年轻的诗歌批评家,发表了数十篇当代诗歌研究的文章,在诗学界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作为导师,我由衷地为他高兴。我曾经说过:学问之道是靠一代一代不断传承的接力。任何一个教师的学术生命均需要弟子们去延续,所以每逢学生的著作出版,我都无比欣慰。感谢刘波君,又给了我一次幸福的机会。我希望更相信刘波在诗歌研究的路上会越走越稳健,越精彩,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后记(刘波/文)
 
这本书是在我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前后历时三载。写作博士论文的过程,经受了折磨、考验、困惑与最终的柳暗花明,其间甘苦,多有体味。

从本科一路读到博士,从未离开文学,实为兴趣所致。文学给了我丰富的精神给养,也为我营造了自由驰骋的艺术空间。这些年,在读书和工作之间不断交替游走,绕了那么多弯,最后还是回归到文学,尤其醉心于诗歌,这是命运,也是天意。我在诗歌研究中体验和寻找自由的心性,正好对接了80年代先锋诗人们追求激情与理想的文学精神。所以,当初选择“第三代”诗歌这个题目,出于学术考虑是一方面,而对那个诗歌黄金时代的怀念,或许才是更深的动因。

回首津门求学的日子,许多美好仍历历在目。如今,书要出来了,深藏心底的感激之言,终可借机一吐为快。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罗振亚先生和师母杨丽霞女士。自入先生门下,心中便多了一份底气,我知道,那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真缘分。三年来,受教于先生门下,得益匪浅。每每作文时,从基本思路到整体架构,从逻辑规范到字词的推敲,他都不遗余力地悉心指导。这种授业之真挚,不仅体现在这本毕业论文里,更多的还体现在我平时写的单篇文章中。先生谦和求真的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无形的、向上的力量,让我感念于心。师母则从生活上给我很多照顾,她的热情、豁达,让我倍感温暖。如今离津南下,两位师长仍时刻关心我的生活和工作,总不忘给我这个远隔千里的弟子以提携和帮助。而我唯有努力,不敢懈怠。无论是为学,还是为师,我从先生那儿学到了很多。现在我也走上了讲台,对于自己的学生,我愿真诚地帮助他们,将心比心,就是如此。

其次,要感谢南开大学文学院的乔以钢、李新宇、耿传明、李锡龙、李润霞诸位老师,他们平时的教诲,以及在开题时对论文的指导,于我都是一种激励。感谢程光炜、王兆胜、方长安、吕周聚、蒋登科等老师在论文评审和答辩时提出的宝贵意见,也让我受益颇多。感谢朵渔、胡传吉和李寒三位挚友为我带来的灵感,尤其是和朵渔兄神聊诗歌的那些美好时光,让我惬意,至今难忘。

执教于三峡大学以来,她自由与包容的氛围,令我身心愉悦。这本书能顺利出版,离不开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大力支持,感谢吴卫华院长、周卫华副院长和刘月新副院长的无私帮助,同时也感谢邓新华老师、朱华阳老师和彭红卫老师的热心鼓励,这实属我的人生之幸。

本书责任编辑杨显硕先生承担了繁琐的案头工作,没有他的鼎力相助,这本书何时能出版,或许还是个未知数;学生杨东伟和官璐,为本书做了大量校对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感谢分散各地的好友们,是你们多年的理解与支持,给了我一路向前的勇气。在新的人生征程中,我会常怀感恩,为生活的善者,做生命的学问。


(作家网记者刘不伟整理)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万紫千绿》长篇小说

    《万紫千绿》长篇小说 薛友津著 岚山县原县委书记被双规后,新上任的市委常委、县委书记马铁樱通过深入调查,大胆提出施政纲领,遭到了以县长祝从义为首的一些高层领导的强烈反对。一心想当书记的县长祝从义,处处给昔日的老同学与情敌的马铁樱使绊子,暗地里采取一些卑劣的手段,以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详细]

  • 张宇与他的长篇小说《软弱》

    在由《中国作家》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时推出的长篇小说《软弱》中,作家张宇将“警察与小偷”这个陈俗的题材,翻做了杨柳新枝。勤劳敬业的警察于富贵是全国知名的反扒窃高手,破了无数高难度的案子,却在心理上、情感上与扒手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他的年轻搭档王海,业务精通,为人正直,却总也摆脱不了犯错误的感觉。两个人在人生路上磕磕绊绊,走得辛苦。...[详细]

  • 《女儿吟》(长篇小说)

       基本信息:  书名:《女儿吟》  作者:孔令玉  出版发行:江苏人民出版社  版次:2020年9月第1版  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5289-0   作者简介:   孔令玉,江苏阜宁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详细]

  • 古龙最好看的15部小说

    古龙一生中写过50多部小说,比金庸多得多,但是这其中一早一晚两个时期的作品都不太能行。早期是因为他还处在模仿阶段,没自己的风格。晚期则是过于惫懒,许多书都是别人的代笔,水平自然也差一大截。刨去这些凑数的,再刨去古龙个人原因写差了的如《午夜兰花》之类,大概还能剩下十多部,几乎与金庸的作品数相当。但问题是,金庸的小说都是精雕细琢反复修改之后的产物,古龙这些相比之下就显得粗糙许多了。以下挑选出的作品是个人认为古龙最好看的十五部作品,除了这些之外,其他的就可看可不看了。...[详细]

  • 老鬼《血色黄昏》

    《血色黄昏》是老鬼根据自己八年草原生活的经历创作的, 出版的时候它被称作“一部探索性的新新闻主义长篇小说”,作者在作品题记中甚至说:“它算不上小说,也不是传记。比起那些纤丽典雅的文学作品来说,它只算是荒郊野外的一块石头,粗糙、坚硬。...[详细]

  • 葛亮《朱雀》

    两千零九年,《朱雀》跻身该年度“亚洲周刊全球华人十大小说”,葛亮三十一岁,是该奖项设奖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详细]

  • 南派三叔力荐《民调局异闻录》

     云南“干尸”事件后,沈辣同孙德胜被调入一个叫“民间事物调查局”的神秘机构,从此开始了一系列离奇而又刺激的“狙魔”故事。...[详细]

  • 公务员必读官场小说《官路》

    网上实名炮轰张艺谋和高房价,他的目究竟是什么?闪电离任,是他厌倦了官场,还是官场抛弃了他?   关于中国真正的官场,还有你更多的不知道,不容易,不可思议!...[详细]

  • 悬疑天王蔡骏长篇《生死河》

    《生死河》讲述了“大时代”里凄凉的“小命运”。诡异的死后重生、跨越前世今生的爱恋、令人发指的犯罪、完美无缺的复仇……而其最核心的部分却是温暖和救赎,仿佛黑暗绝望中的一丝微光——即使所有人抛弃了你,你对世界彻底绝望,但还是要活着!因为那个最爱你的人说:你必须等待我长大!...[详细]

  • 青春畅销小说《夏有乔木,雅望天堂》

     “夏木1”主要讲述28岁的园林设计师舒雅望是出生在一个军事后裔家庭,16岁的时候舒爸让舒雅望去照顾10岁的夏木。夏木因为童年时候经历一场死亡,跟已经死去多时的母亲的尸体呆了一个晚上,成为内心与这个世界有强烈隔阂的孩子。雅望的温暖渐渐融化了夏木的心;雅望青梅竹马的恋人唐小天高中毕业后去当兵,并且认识了大学同学曲蔚然,最终引狼入室。...[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