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小说 > 主旋律

《父亲的雪山母亲的河》用生命净化雪域高原

发布时间:2010-07-30 来源于:中国作家网 作者: 刘 畅 点击数:

  党益民无疑对青藏高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数十次踏上那片土地,已有报告文学《川藏线上生死劫》《用胸膛行走西藏》以及长篇小说《一路格桑花》问世,讲述他的感动与感悟,出版后颇受好评。如今,党益民又以青藏高原为背景,为我们奉献出一部长篇力作《父亲的雪山母亲的河》。正如该书扉页上所写:谨以此书献给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和藏区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和牺牲的父亲母亲们!这部作品在秉承了作者一贯表现的执着与奉献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民族意识与现代意识,不仅弘扬了藏汉一家的民族团结精神,而且对现实还有强烈的批判性,这也使得本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与可读性。

  本书以艺术的方式展现了一幅民族团结、藏汉一家的图景。在历史变革中,保守派往往是那些利益的既得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他们大多数人会以死相搏,只有极少数开明人士能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顺势而为。江三作为黄河源头的解放者与最初的一批建设者,他与藏区的头人工布与嘉措之间的斗争与团结可以说是有理、有利、有节,实现了黄河源头的和平解放,赢得了藏区人民的爱戴与尊敬,河源镇的名字也是他命名的。江三之所以一辈子不再离开河源镇,因为在那里有他一起战斗过而长眠于此的战友。为了能找到因自己的失误而被雪崩深埋于冰原之下的藏族战友的遗体,江三的一生都在挖掘寻找;而原来处于被压迫地位的藏人扎桑、丹增、央金,也最终成为藏人自己的领导干部,为藏区的和平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江雪与格桑、江河与卓玛的爱情更是民族团结融合的礼赞,实现了藏汉真正是一家人。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通婚是实现民族融合团结的重要途径,这也为历史所证明。

  江三与茹雅之间的爱情无疑是完美的,虽然他们之间也有情感的波动与冲突。央金的出现与对江三的一生依恋,让茹雅一提起央金就心生醋意;而江三为了能让茹雅始终留在河源镇,在茹雅要调走的时候在寒风中站了一夜,最后以自己生病为代价,使得茹雅没有离开河源镇。他们相伴在青藏高原走完了一生。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江雪与格桑的爱情是父母的翻版,江雪也曾想离开河源镇,但她与杨帆恋爱的失败,使她又回到了河源镇。他们都在黄河源头过着安宁而充实的生活。而走出去的江果,在与青藏铁路的技术人员江北结婚后,就注定了她的心离不开这片高原。江河来到了大城市北京,成为教授,他的情感最为波折。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卓玛若即若离,那只是因为在外面有太多的诱惑。无论是恋情还是婚姻,江河都是失败的。最后还是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回到卓玛身边,才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在一定程度上,江河所经历的爱情与婚姻是时代精神的变化催生的功利人生所致,也是历史的必然。在以利益为中心的世俗社会中,功利考虑成为必然的选择,虽然它不再有精神超越的迷人光环,但却是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无法作出谁对谁错的评判,因为这就是生活的丰富多彩,虽然看起来有些残酷。但作者党益民的态度无疑是明确的,那就是只有在那人间最后一片圣土上,你才有可能得到灵魂的安宁。

  作品不仅表现了民族团结与绵远长久的爱情,还对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一些现象提出了批判,如前面提到的物质与精神的冲突;也涉及到地域与精神、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破坏、社会的开放自由与道德的堕落等较为沉重而现实的话题,这些话题的引入,也使得本书在思想内涵上显得更为厚重、扎实。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著名女作家:豆豆(原名李雪)

    200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然后由北京天润影视公司拍成24集电视连续剧《天道》,豆豆亲任该剧编剧,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受到广泛...[详细]

  • 如何讲好西藏故事——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藏长篇小说

    关键词:西藏文学 摘要:如何讲好西藏故事,是每一代藏族作家思考、追问的终极命题。1990年代以来西藏的长篇小说创作试图揭去西藏的神秘面纱,还原藏...[详细]

  • 《赤脚医生万泉和》(长篇小说)

    赤脚医生在“文革”中倒下了,其儿子万泉和接替他当了赤脚医生。万泉和没正式学过医,当医生勉为其难,虽先后和几名医生配合行医,但他们先后都走了,最后剩下他一人。在贫...[详细]

  • 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当代小说


    2018年02月23日09:00 来源:文学报 黄孝阳我们已然置身于一个比《百年孤独》还要魔幻百倍的匪夷所思的现实,这个现实还在不断加速,且每一秒都比刚流逝...[详细]

  • 张勐:中国当代小说中知识分子叙事的结构模式分析

    关键词:知识分子叙事 编者按 青年学者张勐的新著《情感和形式: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以知识分子叙事为经、共和...[详细]

  • 西藏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

      追溯西藏文学的根,我们的目光要投向遥远的远古时期,那时的藏族文学作品,有史籍中的诗歌、故事、寓言,还有从敦煌挖掘并翻译出版的《古代东北藏民间文学》。从13世...[详细]

  • 以现实主义度量当代小说四十年

    现实主义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在讨论当代小说创作时,现实主义显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只要我们不带着情绪和偏见来看从1976年文革结束后的40多年的小说创...[详细]

  • 以《应物兄》为中心:直面当代小说的内在性困难

    一引言长篇小说《应物兄》于2018年发表于《收获》杂志长篇专号秋卷和冬卷,随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据媒体对新书发布会上的报道:“著名文学批评家潘凯雄在新书发...[详细]

  • “名物学”与中国当代小说诗学建构——从王安忆《天香

    内容提要在当下写名物的小说中,王安忆的创作极具代表性。她的《天香》和《考工记》皆为以物观时、以物观世的经典。王安忆擅长在一个“变”的时代中,观察和思考时变...[详细]

  • 党益民《雪山上的脚印》:情融诗书画 笔歌真善美

    当代著名诗人桑恒昌曾经说:诗是从心里疼出来,在心上生长的文字。没有肝胆人生,哪来血泪文章?“疼”是一种经历,是一种特别的深刻的体验,“生长”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详细]

  • 冯德英《苦菜花》

      《苦菜花》以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半岛昆嵛山区的王官庄为背景,以仨义嫂及其一家的际遇为中心线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反扫荡中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鲜明地表现了根据地人民那种英勇不屈的精神,成功...[详细]

  • 方之《内奸》

    作品通过曲折动听的故事,沉痛地记述了一个进步商人的遭遇,辛辣地讥讽了林彪、“四人帮”的丑恶行径。这篇作品的故事,有着较强的吸引力量;作者饱含泪水的讽刺笔法,不时使读者发出沉重的笑声。...[详细]

  • 浩然《艳阳天》

    《艳阳天》是一部取材于中国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作品。它以宏大的规模、细致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5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的生活形态,展示了那个时代中国农民的精神面貌。既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一个珍贵的标本,又使我们从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作品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它特殊的结构和人物群像的塑造。...[详细]

  • 能不能不要再读网络小说了!!

    不要看着有的书名字吓人得过奖就不想读,同样是小说,同样好读又通畅,何必读一些没营养的网络小说呢。...[详细]

  • 《大红儒商》的中国梦

    《大红儒商》这部小说,在西方管理理念盛行的今天,主人公以中华儒商精神出奇制胜,完成了从商业资本成功运作到“红圈”精英文化的创造。...[详细]

  • 浩然《苍生》

    在《苍生》里,既有随改革而来的红旗大队的集体富裕、田大妈等老一代农民观念的变化、保根这类新型农村青年的诞生,也有随改革而来的道德的堕落、乡镇基层政权的腐败、封建宗法势力的复活、新的剥削关系的产生、某些农民的陷于贫困。历史性的进步与历史性的倒退得到了同样的展示。上述两个特征是不容忽视的,这既使小说具有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认识价值,又使小说有可能呈现富于真实感的生活形态、塑造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详细]

  • 《我的外公是特务》感动焦作

    长篇小说《我的外公是特务》写作难度系数大,可读性强。这部小说由三条线叙述故事、表现主题。第一条线,可以说是明线。英国人布朗在焦作这座城市,被日本人阴谋绑架。国民党、英国人、土匪等几方力量生死角逐,营救布朗,打击日本侵略者。特别是以我外公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生死相搏。第二条线,可以说是暗线。小说的主人翁从一个厨师成长为抗日英雄,民族英雄,其经历曲折,故事生动。...[详细]

  • 王晓方官场新作《公务员笔记》

    小说不仅采用了多声部的叙述方式,所有有幸占据一个章节的角色都像主角一样发言,从各自的视角陈述各自版本的故事,而且运用隐喻、荒诞、象征、讽刺、梦幻等手法深化主题,还采用了意识流的全部手法,并且运用大量的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的思想丰满主题,使小说文本表现出思...[详细]

  • 《钢枪在手》所向披靡

    丰富的人物形象。整部小说对于人物的刻画也尤为细腻深入,入木三分。作品塑造了一组兵工厂前辈的形象,官清、张麻子、八级张、何户籍、雅静等,一个个人物既有共性——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有鲜明的个性。...[详细]

  • 冯志《敌后武工队》

    《敌后武工队》是描写冀中军民抗日斗争故事的优秀长篇小说,它通过以魏强为首的武工队同日伪军的复杂艰苦的斗争,热情地讴歌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赞美了中国军民在顽敌面前那种百折不挠、刚毅不屈的高贵品质,表现了中国人民那种必胜的坚定意志和信心。...[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