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小说 > 传统主流

知识分子心声的曲折表露:《陶渊明写<挽歌>》

发布时间:2018-05-04 来源于:好小说 作者: 佚名 点击数:

  陈翔鹤是从“五四”时期就开始创作的老作家,也是当时最坚韧的文学社团“浅草社”、“沉钟社”的主要成员,他1949年以前的创作多取材自现实生 活,带有浓重的感伤色彩,一方面感觉觉醒之后无路可走,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屈服。1949年以后,他长期担任编辑工作,很少有创作发表,1961、1962两年 却得风气之先,连续发表《陶渊明写<挽歌>》与《广陵散》两篇历史小说,引发了历史小说创作的一个小高潮。

  在60年代,选取陶渊明、嵇康这样的历史人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本身就显示出一种与“时代共名”保持距离的态度。无论是陶渊明还是嵇康,在历史 上都是很有个性的人物,他们与各自所处身的时代的权力秩序,处处显得格格不入。像这样的人物,不论以其阶级出身还是以其特立独行的性格而言,都不 可能成为60年代国家意志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主流所欣赏的时代英雄,而只可能成为争议性的人物,对其人格与生活态度的欣赏,也只可能是个人性的,何 况陈翔鹤在小说中并没有刻意去迎合时代共名,将他们塑造为“反抗的英雄”,而是着重表现对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持不合作的精神立场的知识分子的无力 之感。这样的“无力”的知识分子形象,当然不符合时代的需要,但却毫无疑问具有一种从个体心灵出发的真实性,也彰显了一种真实的知识分子的生存样 态,这正是文学所应该表现的而时代共名企图刻意抹杀的。

  与传统的观点不同,陈翔鹤在《陶渊明写 》中塑造的陶渊明形象,强调的不是达观的生存态度,而是潜藏在这种达观态度后面的感慨与“殷忧”。 小 说中的陶渊明,自觉地与权力中心--不论是精神上的权力中心,还是现实的政治权力中心保持一种疏离关系,前者如他对庐山法会上慧远和尚的“傲慢、淡 漠而又装腔作势的态度”的否定,后者如他对慕名而来的声威赫赫的刺史檀道济的反感与厌恶。这两种权威,在小说中都以一种讽刺的笔调写出,例如庐山 法会上的慧远,“俨然是另一种达官贵人的派头”,“只见他半闭着眼睛,双手合十,一任香客们在他座前四礼八拜,脸上纹风不动,连一点表情都没有;  真不知他是在睡觉呢还是在闭目养神。”一直到法会结束,“这时他才微微地动了一下眼皮,在钟鼓齐鸣中,喃喃念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 揭谛,菩提萨婆诃!’念毕这种神秘而又令人难懂的咒语之后,他甚么也没有说,便下得座来起身入内了。对于那些匍匐在地面上的会众,连正眼都不曾看 一眼,更不用说和气地来同大家打个招呼了!”“这种毫不理会大家的态度,给陶渊明以一种大有‘我慢’之慨的印象。而这种‘我慢’,又正是慧远本人 对陶渊明所时常提起,认为是违反佛理的。”显然,作者有意识地把慧远塑造为自相矛盾、心口不一而且俨然真理在握的人物。进一步说,虽然他也写了《 沙门不敬王者论》,在行为上也可以不合世俗,但在根本上他并没有完全摆脱世俗的习气,没有自外于现实的权力结构,在根本的道理上,依然有“未达” 之处,用陶渊明的话说就是:

  死,死了便了,一死百了,又算得个甚么!哪值得这样敲钟敲鼓地大惊小怪!佛家说超脱,道家说羽化,其实这些都是自己仍旧有解脱不了的东西。

  表面上看,陶渊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生死观与慧远的“形尽神不灭”论仅仅是一种义理上的分歧,实际上,陶 渊明貌似达观的生死观背后隐含着沉痛的精神经验,那就是对整个道德沦丧、乾坤淆乱的时代的疏离与拒斥的关系。小说结尾将这种整体性的疏离直接通过 写《挽歌》与《自祭文》的情节表达出来,也为陶渊明的生死观作了一个形象的解说: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不错,死又算得个甚么!人死了,还不是与山阿草木同归于朽。不想那个赌棍刘裕竟会当了皇帝,而能征惯战的刘牢之 反而被背叛朝廷的恒玄破棺戮尸。活在这尔虞我诈、你砍我杀的社会里,眼前的事情实在是无聊之极;一旦死去,归之自然,真是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写《挽歌》”的情节是整篇小说的中心与高潮,通过这个情节,小说将陶渊明的精神境界从对个别对象的否定引申到对整个颠倒混乱的时代的否定, 从而只能与之采取一种疏离与对立的关系。由此出发,可以理解陶渊明特立独行的精神立场,这不仅表现在他对政治权威与精神权威的拒斥上,也表现在他 对不能脱俗的朋友的批评上,如批评颜延之“一天到晚都在同什么庐陵王、豫章公这一些人搞在一起,侍宴啦,陪乘啦,应诏赋诗啦,俗务萦心,患得患失 ,哪还有什么诗情画意?没有诗情,又哪里来的好诗!”这也显示出他不仅仅是在语言上与时代疏离,而且在生活上也有意识地躬行践履,自觉地保持自己 独立的精神立场不受时代污染。

  一个自觉地疏离于整个时代的人,即使是大勇者,恐怕也难以摆脱这种疏离引起的孤立之感。陈翔鹤塑造的陶渊明,在达观之外,还带上了伤感、苦闷 与悲愤的色彩。例如小说中设计了一个陶渊明吟咏、欣赏阮籍的《咏怀》诗的情节:“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 繁辞将诉谁”,这首诗流露出浓重的忧世伤生的色彩,而又孤立、苦闷,举世滔滔而莫能与之交流,愤世嫉俗而又恐惧为世俗所觉、所害,构成诗里所说的 “殷忧”。这种“殷忧”不仅是阮籍的,而且是小说主人公陶渊明的,也是小说家陈翔鹤自己的。不过小说中将陶潜塑造为一个远离权力中心的隐士,恐惧 的成分相对少一些,而更多孤立之感。但就作者来说,在小说中设计这样一个细节,所流露出的就不仅仅是与时代主流疏离的孤立之感,而且明显地显示出 一种不敢与别人交流这种“疏离”的隐忧,典型地体现出处身于国家权力构筑的“时代共名”的裹挟之下而又有自己独特的精神立场以及不可磨灭的良知的 知识分子的苦闷心态。拒绝了时代主潮,而又无法阻挡这个时代主潮,由此必然产生一种无力之感,在达观之外,难免有悲愤、苦闷、伤感。小说中陶渊明 发出的“人生实难,死之如何”的感慨,一方面由于对时代主潮拒斥因而无所牵挂,针对的是整个时代,另一方面也针对自己的一生,针对的是颠倒错乱的 时代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的无力与无可奈何(这实际上也是一个颠倒错乱的时代良知与正义的无力与无可奈何),所以小说中潜伏着的感伤色彩在最后终于 压制不住而流露出来。当陶渊明念到《自祭文》中最后五句“……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之如何?呜呼哀哉!”时:

  一种湿漉漉、热乎乎的东西,便不自觉地漫到了他的眼睛里。这时他引以为感慨的不仅是眼前的生活,而且还有他整个艰难坎坷的一生。

  这种感伤,绝不仅仅是历史人物陶渊明的,作者陈翔鹤显然也是在“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通过一种个人性的叙事立场,通过对历史人物 的追忆,作者陈翔鹤也由此间接地表露了一种个人性的面对时代的态度。

  经历各次运动的打击,知识分子的心态不敢再作直接的表露,只能通过历史故事曲折地表现。但这与“旧瓶装新酒”式的肆意篡改史实的方法不同,它 是在尊重史实、“知人心”的前提下的一种创作。黄秋耘对此有一个精彩的解说:“写历史小说,其窍门倒不在于征考文献,搜集资料,言必有据;太拘泥 于史实,有时反而会将古人写得更死。更重要的是,作者要能够以今人的目光,洞察古人的心灵,要能够跟所描写的对象‘神交’,用句雅一点的话说,也 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古人的情怀,揣摩到古人的心事,从而展示古人的风貌,让古人有血有肉地再现在读者面前”14. 也只有这样,作者的现实寄托与历史故事才能够融为一体,作者的心声与历史人物的心声也才能契合无间,作者的个性、爱恨褒贬也才能通过对历史的重塑 表现出来。就此来说,《陶渊明写<挽歌>》等小说远远超过了那些“借古颂今”、“以今例古”的戏剧,而为解读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精神立场提供了很好的文本依据。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司汤达《巴马修道院》

    《巴马修道院》是一部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历史小说。司汤达以政治为经,恋爱为纬,绘制了一幅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社会生活的画面。这幅色彩缤纷的图画集中反映了从拿...[详细]

  • 叶兆言《一九三七年的爱情》

     叶兆言在《一九三七年的爱情》结尾处,耐不住自己对小说主人公的激赏,借小说另一位名叫和尚的人物说道:“丁先生,你真是了不起!”作家对小说主人公的评价似乎一锤定...[详细]

  • 七月新番:拓展网络历史文写作的限度

    从《春秋我为王》到《新书》,七月一步步诉说着他的历史故事。从主角塑造到群像刻画,从展现运筹帷幄,到书写制度改革、战场风貌,七月的创作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并以此拓...[详细]

  • 果戈理《塔拉斯·布利巴》

     《塔拉斯·布利巴》是果戈理创作的一篇历史题材小说。小说没有拘泥于严格的历史年代,而是以史诗般的气魄,将乌克兰哥萨克反抗波兰侵略者的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浓缩...[详细]

  • 《淮商传奇》(长篇历史小说)

    长篇历史小说《淮商传奇》 姚风明 著   一、基本信息   定价:48.00元   ISBN:978-7-5630-5022-2   出版:河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二、内...[详细]

  • 网络历史小说:“爽感”为“历史感”让路

    在传统历史小说中,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态度是严肃的,“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是传统历史小说的基本写法,已有历史定论或详细记载的史实不能虚构,只能在小的人物故事上发挥适...[详细]

  • 王万顺:评长篇历史小说《戊戌变法》

      摘 要:长篇历史小说《戊戌变法》是一部以史实为基础,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高度融合的作品。小说借用了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元素,结合现代小说叙事手法,具有清晰的历时...[详细]

  • 廉晓蕾:读柏祥伟长篇历史小说《仲子路》

      历史的真实与虚构的故事&mdash;&mdash;读柏祥伟长篇历史小说《仲子路》  廉晓蕾  当一部小说融合了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带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万丈...[详细]

  • 贾松禅 长篇历史小说《大汉将军李广》

    长篇历史小说《大汉将军李广》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发行的重点精品图书。《凤凰周刊》主编师永刚倾力推荐。茅盾文学奖终身评委李星倾情作序。...[详细]

  • 林仑长篇历史小说《苏武牧羊》出版发行

      日前,陕西省重大文学创作出版工程项目——长篇历史小说《苏武牧羊》由太白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新华书店发行。  《苏武牧羊》是陕西省委宣传部“丝...[详细]

  • 《百炼成钢》艾芜工业题材长篇小说

    五六十年代,在工业题材长篇小说中,《百炼成钢》堪称优秀之作。它以建国之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背景,表现炼钢又炼人这一有深刻意义的主题。作品的中心线索是平炉车间九号炉三位炉长在快速炼钢竞赛中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冲突,同时穿插厂领导干部之间思想作风的冲突,青年工人之间的爱情纠葛,以及与暗藏的反革命分子之间的敌我矛盾。...[详细]

  • 沙汀《淘金记》

    《淘金记》以四川乡镇为故事背景,以现实主义的方法深刻描绘了四川农村和城镇的黑暗生活画面,表现手法严谨、简洁、含蓄深沉,在客观冷静的描写中体现出鲜明倾向。擅长讽刺手法,情节集中,戏剧性强,通过特定环境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描写表达出感情。作品语言质朴、幽默、口语化,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详细]

  •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

    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描写太行山区一个村庄从大革命失败后到抗战胜利近二十年间所发生的变化,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上描写阎锡山统治下山西政 局的动荡,以及对于农民生活造成的影响。...[详细]

  •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李有才板话》是现代作家赵树理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1943年发表。小说主要内容为:抗战时期,地主阎恒元把持了敌后根据地阎家山的村政权,村干部贪污盗窃,营私舞弊,欺压群众,却居然骗取了“模范村”荣誉。李有才带领小字辈,以“快板诗”为武器,同他们进行智斗,并取得胜利。作品采用有说有唱、夹叙夹议的板话形式,生动活泼。...[详细]

  • 茅盾《蚀》三部曲

     《蚀》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详细]

  • 柳青《种谷记》

    柳青(1916—1978)的《种谷记》是当时较有影响的长篇。这部作品反映的题材十分平凡,情节也比较简单。全书以王家沟组织集体种谷的事件为线索,展示了解放区农村生活的一个侧面。...[详细]

  • 王松《双驴记》

     小说不是简单地让一个人和一头驴对称着往前走,以获得象征和寓言的效果,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他们俩像一条绳索的两个分支,纽结着向前推进,谁也无法停下来。故事的张力就出来了。没有天花乱坠也没有匪夷所思,甚至故事推进的方式都比较单一和陈旧,但它在执拗的推进中毫不懈怠,反而获得了单纯的力量。故事越走越远,故事的阴影就越来越大,而这越来越大的阴影,正是小说孜孜以求的,超越故事之外的意蕴,也是故事和小说的目的。...[详细]

  • 周立波《暴风骤雨》

      土地改革,作为解放区农村正在进行的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成了当时一些中、长篇小说共同的题材。这类作品中,除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之 外,要以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最为突出。《暴风骤雨》的写作时间与《太阳照...[详细]

  • 蒋子龙中篇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

    蒋子龙的中篇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围绕解净与刘思佳、叶芳、何顺之间的工作、爱情、友谊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心,展开矛盾冲突,表现了年轻一代在经历了10年内乱之后的新觉醒。...[详细]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一九四六年《五四指示》发表后处于初期阶段的华北农村的土改斗争。小说原计划写三个部分:第一是斗争,第二是分地,第 三是参军。现在看到的只是其中的第一部分。但就已成的部分看,结构有头有尾,人物生动活泼,主题清晰明确,反映出了农村斗争的某些本质方面,已经 是一部独立完整的长篇。作品以华北一个叫暖水屯的村子为背景,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揭示出各个阶级不同的精神状态,并且展现 了中国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踏上的光明前途。...[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