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小说 > 传统主流

《天行者》民办教师心灵史

发布时间:2010-05-21 来源于:《人民日报》 作者: 吴义勤 点击数:

  民办教师是20世纪中国最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底层,收入微薄,却顽强支撑起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基础教育的大厦。他们是默默的奉献者,以生命的执着、顽强的意志、无私的奉献建构了一幕幕动人的精神风景。刘醒龙的《天行者》就是一部展现中国民办教师艰辛历史与现实的小说,是对中国民办教师心灵与命运有着独特发现与阐释的“史诗性”作品,其对民办教师形象的塑造、心灵史和精神史的挖掘,有着强烈的思想震撼力与艺术感染力。

  小说呈现了众多底层民办教师的形象。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神圣感与尊严感,每天风雨无阻地接送着在山路上奔走的学生,每天一丝不苟地举行着升旗仪式,那山风中飘扬的国旗,无疑是他们心中美好理想的寄托。他们是一批精神的殉道者,把自己的青春和人生全部投入到了乡村教育事业中,他们生活艰辛,饱经沧桑,但却活得高尚而充实。作者没有简单化地对人物进行人为拔高,而是在平凡中折射伟大,在对这群乡村教师的日常生活和真实生存状态的描摹中揭示他们的爱与恨、善与恶、情与仇。刘醒龙是一位批判现实,但又随时对现实保持温暖关怀的作家,他不是悲观主义者,在表现现实严酷和命运悲剧时,并没有忘记对自然的神秘、生活的诗意和人性之美丽的发掘与展示。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刘醒龙小说阅读札记

    大体来看,刘醒龙最好的长篇小说都是书写“历史”的,其中篇则偏重于叙述某一具体的“现实事件”——与其按照“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文学史修辞策略将之命名为“现实主...[详细]

  • 青铜重器的分量――读刘醒龙长篇小说《蟠虺》

    到了武汉是一定要去省博物馆去看看的,那里有太多珍贵的文物。这也是湖北作家朋友在我面前特别引以自豪的一桩事。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其中的一件展品:曾侯乙尊盘。这...[详细]

  • 从蒋子龙到刘醒龙:“改革”共识的文学史反思

    改革小说是新时期以来重要宏大叙事类型,上承十七年文学中心工业文学、农村小说等叙事类型,下启1990年代“主旋律”小说,产生了“新现实主义小说”“新农村小说”等诸...[详细]

  • 侧面,管窥的侧面——刘醒龙先生印象记

    试图为我所尊敬的刘醒龙先生写一篇印象记——这颇让我踟蹰。已有过几次的开始,然后又重新开始:写作这样一篇文字的难度在于,我和刘醒龙先生一起喝酒聊天开会的时候并...[详细]

  • 刘醒龙:贤良方正

    闹眼疾一年多了,用眼之事,最适合看看非黑即白的拓片。前些时,偶然见到《东汉贤良方正残碑》,心中不免浮出一些念想。老家黄冈在长江边,在大别山中成长的那段日子,我在对...[详细]

  • 刘醒龙《圣天门口》:宗教的忏悔模式

      2005年,作家刘醒龙出版了《圣天门口》,这部洋洋百万字的长篇小说标志着中国文学中革命书写的宗教(基督教)忏悔模式的确立,并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思想和艺术高度。[1...[详细]

  • 刘醒龙《圣天门口》

    小说从上个世纪初写到60年代末期,鄂东一个叫天门口的小镇上,雪家和杭家两个家族的遭遇,一共写了50多个人物,“是一群小人物的大命运史”。作品深刻反映了国运与个人命...[详细]

  • 民间宗教与理想的确立:《残月》

    小说所展示的现实世界是远离现代文明与汉文化中心的边缘民间,这里没有世俗的滋扰,平静的荒凉中生长着穷人的宗教信仰,黄土的沟壑涌动着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流。杨三老汉...[详细]

  • 中国现代水利梦《江河湖》

    《江河湖》是一部厚积薄发、具有文学和社会价值的作品。阅读这样的作品,是需要有一定的阅历的,这样更易获得认同感,也可以看到作品背后的东西。这部作品的意义还...[详细]

  • 《百炼成钢》艾芜工业题材长篇小说

    五六十年代,在工业题材长篇小说中,《百炼成钢》堪称优秀之作。它以建国之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背景,表现炼钢又炼人这一有深刻意义的主题。作品的中心线索是平炉车间九号炉三位炉长在快速炼钢竞赛中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冲突,同时穿插厂领导干部之间思想作风的冲突,青年工人之间的爱情纠葛,以及与暗藏的反革命分子之间的敌我矛盾。...[详细]

  • 沙汀《淘金记》

    《淘金记》以四川乡镇为故事背景,以现实主义的方法深刻描绘了四川农村和城镇的黑暗生活画面,表现手法严谨、简洁、含蓄深沉,在客观冷静的描写中体现出鲜明倾向。擅长讽刺手法,情节集中,戏剧性强,通过特定环境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描写表达出感情。作品语言质朴、幽默、口语化,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详细]

  •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

    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描写太行山区一个村庄从大革命失败后到抗战胜利近二十年间所发生的变化,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上描写阎锡山统治下山西政 局的动荡,以及对于农民生活造成的影响。...[详细]

  •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李有才板话》是现代作家赵树理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1943年发表。小说主要内容为:抗战时期,地主阎恒元把持了敌后根据地阎家山的村政权,村干部贪污盗窃,营私舞弊,欺压群众,却居然骗取了“模范村”荣誉。李有才带领小字辈,以“快板诗”为武器,同他们进行智斗,并取得胜利。作品采用有说有唱、夹叙夹议的板话形式,生动活泼。...[详细]

  • 茅盾《蚀》三部曲

     《蚀》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详细]

  • 柳青《种谷记》

    柳青(1916—1978)的《种谷记》是当时较有影响的长篇。这部作品反映的题材十分平凡,情节也比较简单。全书以王家沟组织集体种谷的事件为线索,展示了解放区农村生活的一个侧面。...[详细]

  • 王松《双驴记》

     小说不是简单地让一个人和一头驴对称着往前走,以获得象征和寓言的效果,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他们俩像一条绳索的两个分支,纽结着向前推进,谁也无法停下来。故事的张力就出来了。没有天花乱坠也没有匪夷所思,甚至故事推进的方式都比较单一和陈旧,但它在执拗的推进中毫不懈怠,反而获得了单纯的力量。故事越走越远,故事的阴影就越来越大,而这越来越大的阴影,正是小说孜孜以求的,超越故事之外的意蕴,也是故事和小说的目的。...[详细]

  • 周立波《暴风骤雨》

      土地改革,作为解放区农村正在进行的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成了当时一些中、长篇小说共同的题材。这类作品中,除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之 外,要以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最为突出。《暴风骤雨》的写作时间与《太阳照...[详细]

  • 蒋子龙中篇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

    蒋子龙的中篇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围绕解净与刘思佳、叶芳、何顺之间的工作、爱情、友谊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心,展开矛盾冲突,表现了年轻一代在经历了10年内乱之后的新觉醒。...[详细]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一九四六年《五四指示》发表后处于初期阶段的华北农村的土改斗争。小说原计划写三个部分:第一是斗争,第二是分地,第 三是参军。现在看到的只是其中的第一部分。但就已成的部分看,结构有头有尾,人物生动活泼,主题清晰明确,反映出了农村斗争的某些本质方面,已经 是一部独立完整的长篇。作品以华北一个叫暖水屯的村子为背景,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揭示出各个阶级不同的精神状态,并且展现 了中国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踏上的光明前途。...[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