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小说理论

雪漠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质

发布时间:2020-06-05 来源于:中国思维网 作者: 武建新 徐军新 点击数:

  一般认为,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以典型为创作核心,以按照生活本身的形式反映生活为基本形式,偏重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描写,强调人物和环境之间的现实关系,注重描绘社会的黑暗和丑恶现象及“小人物”的悲惨遭遇 。毋庸质疑,现实主义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技巧问题,作为与浪漫主义相对的一种基本的创作原则,正如韩瑞亭先生所言,其内涵至少涉及作家的立场、态度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方式三个方面。具体而言,现实主义原则要求主体立足于生活世界的现实品格,以积极入世的批判精神关注现实,正视现实,既不是脱离感性认识的孤立的艺术创造,也不是拘于生活原生形态的简单仿制。(《重振的征兆——文学的现实主义动向》.见《光明日报》1998年03月12日)在这里,立场和态度是一对“常量”,对客观世界的把握方式相对来说则是“变量”——正因为此,才衍生出了所谓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幻想现实主义”(称斯妤小说)、“狂想现实主义”(称阎连科长篇小说《受活》)等概念。——当然,如果进一步考察,我们可能会发现;自然主义往往失于现实品格,新写实主义往往疏于艺术精神,超现实主义往往陷于艰深,幻想现实主义或狂想现实主义往往耽于主观,而魔幻现实主义更多地依赖于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批判现实主义则“很容易地安于现状”(高尔基语)。本文无意纠缠于这些新旧名词的辨析,只想就《大漠祭》、《猎原》等文本,探讨雪漠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质。

一、 雪漠的艺术立场

  雪漠自称“农民的儿子”,这并非哗众取宠的象征性标榜。他来自农村,有近三十年的农村生活经历。在西部小城凉州的十余年时光,与其说“生活”,不如说“寄居”——一方面,生活的拮据一度将他挤到了城市的边缘地带,城市对他来说近乎耻辱的他乡;另一方面,他也不愿以放弃自我为代价融入浮华的城市生活,始终固守着一个农民的质朴、勤奋和平常之心。这种夹在“城乡结合部”的生存处境,这种“冷眼”看城乡的双重旁观身份,既便于以城市反观农村,又便于以农村反观城市,从而使他拥有了一份难得的清醒,把住了中国西部社会发展、裂变的脉象。作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不能忽略农民这一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不能不为其“立言”。这种“立言”,既有为西部农村开“药方”的意味,又有为西部农民“画像”的意味。透过其作品,人们看到了一个生存环境不断恶化而人性日益彰显的农村社会,一条灰暗、浑浊、漂满欲望但潜流涌动、希望廓清的生活长河;看到了一群受欲望驱使你死我活地疯狂争夺,面对死亡和生存危机开始思索和觉悟的西部农民。在这里,雪漠表现出了一个成熟的现实主义作家应有的品质:对社会人生不是冷漠地排拒,而是热烈地拥抱;不是麻木地接受,而是严肃地诊断;不是泛泛地同情,而是深刻地反思;不是守在墙角孤芳自赏,而是走向广阔的西部农村真诚地直面现实;不是拿社会下层的“小人物”们开涮、调笑,而是“包融着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 超越了故事的层面,指向了一种精神的高度”(雷达语.见《我读〈大漠祭〉》),在否定其丑恶之外努力肯定其自身的价值;不是图满足一般读者浅薄的快感,而是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和不可辩驳的真实性力量。它承继了我国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正视现实人生的勇气。

二、 雪漠的艺术精神

  作为与浪漫主义相对的艺术手法,现实主义体现出一种写实的精神。雪漠的小说创作即为这一精神的积极实践。在《大漠祭?自序》中,雪漠指出:“我想写的,就是一家西部农民一年的生活(一年何尝又不是百年),其构件不过就是训兔鹰、捉野兔、吃山芋、喧谎儿、打狐子、劳作、偷情、吵架、捉鬼、祭神、发丧……换言之,我写的不过是生之艰辛、爱之甜蜜、病之痛苦、死之无奈而已。” 在《大漠祭?题记》他又指出:“我不想当时髦作家,也无意编造离奇故事,我只想平平静静地告诉人们:我的西部农民父老就这样活着。活得很艰辛,但他们就这样活着。”在《猎原?作者后记》中,雪漠进一步强调:“文学的真正价值,就是真实地记录一代‘人’的生活。告诉当代,告诉世界,甚至告诉历史,在某个历史时期,有一代人曾这样活着。” 这表明,雪漠是具有深沉的历史感和介入现实的强烈意识的作家。就作品本身来看,他也的确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琐碎而真实、平凡而深刻的人生画卷,赋予了所截取的社会横断面以一种“泛历史价值”。《大漠祭》所写老顺一家及其周围人的喜怒哀乐,可以说就是河西走廊乃至整个西部农民生活的一个缩影;对富裕的期盼,对病痛的恐惧,对情感的渴望,对社会的困惑,以及现实人生的困顿,正是这片土地上反反复复的主题。《猎原》虽然在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当中灌入了相当比重的想象成份,似乎从现实中抽象出了某种寓言,使整部作品染上了卡彭铁尔所谓“神奇现实”的色彩,但无论多么“神奇”的“现实”,其立足点都是中国西部农村的现实,“神奇”只是外在的形式或手法,透过这些斑斓的色彩,人们看到的依然是现实的浓郁底色,是西部农民在时代背景之下沉重而不屈的心路历程。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雪漠可谓深谙此道。

三、雪漠对客观世界的艺术把握方式

  在现实主义已处于低谷的今天,雪漠的创作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审美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重新确立了我们对现实主义的某种信任。相对而言,《大漠祭》手法上几无创新,完全以基于生活真实性的震撼力取胜,可谓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一个总结;而《猎原》在现实认知方式上体现出一定的“魔幻”色彩。

  首先,我们认为,《猎原》在对时代社会与精神的关照中,有意无意地融入了类似于自然主义的认识方式。在自然主义者看来,受遗传或社会环境控制,人的生命硬化为欲望与本能,人受食品和欲望媾和的原始冲动的驱使,于冷漠宇宙中进行着生存的暴力竞争;而作家就是要追求一种“泛历史价值”,客观、详细地反映人类在这种宇宙力量中的生存状况,探索人类生存的各种悲剧。值得注意的是,自然主义旨在反映社会商品化与主体心理物质化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在当前中国西部农村正越来越显著——这是否可以构成作家在现实关照方式上与自然主义的历史契合?事实上,《猎原》通过精细刻画为我们展示的便是一场笼罩着悲剧氛围的充满血腥的“暴力竞争”:为了生存,狼吃牲畜;为了生存,羊也吃牛;为了生存,人与狼搏斗;为了生存,大家不惜性命争草争水;为了生存,舍身保井;为了生存,又狠心填井;为了生存,豁子、红脸、炭毛子、炒面拐棍、谝子、扁头等人挤在了猪肚井;为了生存,张五走上偷猎之路;为了生存,孟八爷、猛子、拉姆、黑羔子等人或自发或自觉地加入了反对偷猎的行列。在整个“猎原”上,人与自然、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暴力争斗,几乎均系于生存一念,人成为冷漠宇宙中的一分子,牲畜成为冷漠宇宙中的一分子,天地自然同样成为了冷漠宇宙中的一分子。所不同的是,自然主义作家往往持一种充满悲观绝望的社会批判,而雪漠却持一种积极入世的社会批判——在此,儒教传统似乎发挥了某种匡正作用,使雪漠小说在惨烈之外还多了几分人情味,从而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主义。

  上世纪80年代末,雪漠在《飞天》杂志发表了中篇小说《长烟落日处》,后附陈德宏先生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雪漠小说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且不论这一评价是否得当,但它至少应该可以启发雪漠后来对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作品的了解。加之,“魔幻现实主义”毕竟曾一度风靡中国的文学创作,影响了张贤亮、陈忠实、莫言直到以余华为代表的先锋派创作。如果上述假设成立,那么,雪漠再来创作《猎原》就很有可能无法彻底清除来自该类小说的影响。“魔幻现实主义”最突出的艺术特征在于现实与幻象的结合,如略萨所言,就是“从一个非常客观和具体的现实”转向“一种纯粹主观和魔幻的现实中去”;在艺术表现上,主要是以象征、借代、暗示、夸张、幻景等手法来写所谓的“奇思怪想”。众所周知,作为流派,“魔幻现实主义”滋生于拉美特定的文化土壤,虽然说,中国作家要完成整体的移植有无法逾越的民族文化心理方面的障碍,但局部的艺术手法的嫁接并非没有可能。退一步说,如果将“魔幻现实主义”简单理解为博尔赫斯所谓的“凭想象创作”,那么中国文学中似乎也可以找到象庄子这样的古老传统。由此,《猎原》具有“魔幻”色彩就至少具备了话语前提。《猎原》中有两处近乎怪诞的情节:一是第十二章第7节死去的拉姆灿烂地笑的情景,二是第十三章第2节本来在活佛屋里听故事的阿妈奇怪地出现在林中的情景。这些幻象似乎已经超越了封建迷信,而趋于神化。至于以象征、夸张等手法写“奇思怪想”,在《猎原》涉及动物的描写中则可谓比比皆是,典型的如羊吃牛、鼠民为鼠王求情、狼以黄羊答谢豁子女人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奇思怪想”并不是简单的幻觉或梦魇,也未流于封建迷信的夸张与渲染,更不象扎西达娃、陈忠实等人小说中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诡秘”(《北大论坛》网上评语),以其合理性达到了某种想象的真实,因而克服了一般作家学习、借鉴此类小说容易过火的毛病。

  总之,雪漠透过对西部农民生存状况的冷静审视,为其喜,为其悲,为其怒,为其忧,充分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并在对现实主义的固守和总结中,完成了对现实主义的一些称得上开拓性的改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实主义创作的重振,具有显而易见的文学史意义。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世界经典科幻与奇幻小说排行榜前100名

    这份目录来自1998年三月《审理杂志》上一篇题为"最后审判日:100本你今生必看的书"的文章。1.《魔戒之王》(奇幻)——J.R.R. 托肯恩 所有奇幻文学的鼻祖,当然,赢得了我们最顶端的位置。除了全然独立创造了奇幻文...[详细]

  • 奇幻文学分类

      这是国外一个叫作 Introduction to Fantasy 的网站分的,该网站的作者本身就是一位奇幻文学作家,里头的资源相当丰富。  1、Sword & Sorcery 剑与魔法型  在该网站被票选为最受欢迎的 Fantasy 类型。所谓的剑与...[详细]

  • 科幻创作的六个秘密武器

    我们这些非科学家出身的科幻小说家该怎样与科学同步呢?当然,我不能代表所有人,但就我个人而言,我依赖的是六件秘密武器。...[详细]

  • 尤凤伟小说论

    尤凤伟的小说总是潜藏着一种尖锐的疼痛。这种疼痛,看似来自社会生活的外部冲突,实则是源于生命内在的两难对立。它以自我撕裂的方式,不断将人物置于各种伦理观念、权力欲望以及人格尊严的对抗之中,在保持强劲叙事张力的同时,又凸现出一个个无助而又无奈的人生场景。这使得我们一方面可以尽情地享受那种由于紧张叙事所带来的阅读快感,另一方面又强烈地感受到那种疼痛自身所拥有的内在力量。...[详细]

  • 邵丽谈《我的生存质量》

    故事跟小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小说本质上是讲故事,但那也是加工成小说的故事,它能从小说里站出来。我的小说基本上都是脱胎于故事,很多是真人真事。我觉得把它加工成小说,主要是要看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比如《第四十圈》,让人悲哀的不是杀人和被杀,而是故事里的作恶,你根本不知道凶手是谁,也分不清谁是好人坏人。这些东西,故事是表现不出来的,只有小说能够。...[详细]

  • 最好与最差的奇幻小说

    目录一、译文:   序言     史诗奇幻TOP25(奇幻文学中最为杰出的作品)   荣誉推荐(杰作,但并非最杰出)   奇幻好书(值得阅读)   奇幻流派介绍   设定在异国背景的奇幻书   最差的奇幻书籍(标题说明一...[详细]

  • 雪漠作品文学思想:用心灵回归“大漠”

    雪漠的创作归结到生命写作,或者叫灵魂写作。雪漠的作品从“大漠三部曲”到“灵魂三部曲”再到《野狐岭》,每一部作品的语言都是不一样的,有雪漠的影子,但是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种底色。《野狐岭》所谓的神性也好,灵魂也好,这个东西按照唯物主义及无神论观点来说是没有的,但通常被称为“迷信”的东西却在民间大量存在。雪漠书写,常常“进入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是一种境界,更深层地说,就是完全脱离了世俗,甚至脱离肉体的一种东西而进入纯粹的灵魂世界。...[详细]

  • 奇幻世界职业现实寻源

      尤兰(Jane Yolen)在《魔法接触》(Touch Magic)书中指出:「奇幻作品,正如同童话,也许并非『现实 生活』(Life Actual)的写照,然而却是『真正生活』(Life in Truth)的观照。『现实生活』让我们认清世界并非完美有序,反而多数时候...[详细]

  • 雪漠的创作理念

    一个作家的创作理念,体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在雪漠的小说中,不管是“大漠三部曲”——《大漠祭》《白虎关》《猎原》,还是“灵魂三部曲”——《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均由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典型人物形象)、物(动物)和文化(宗教、风俗)等四个关键词构成。四个方面相互映衬、相互关联,即在特定的文化和环境中,塑造了特有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同时,从人物性格和形象中,也能推断出他们处在西北大漠的自然环境。...[详细]

  • 《大漠祭》的语言

    《大漠祭》的作者,不仅善于用生动的群众语言摹写人物对话和刻画人物心理,其叙述语言亦极富表现力。例如赞美老顺家一块耕地: “这是块坟地。这儿埋过许多强壮过的男人和风骚过的女人,他们的血肉和骨头都化在土里了,土质就像渗了油,黑黝黝的。捏到手里,质感好,能保水。”这明白如话而又充满诗意的语言,赋予被描写的大自然——土地以灵性和生命感。在一次《大漠祭》的研讨会上,与会者对雪漠描绘无比广袤雄奇的瀚海大漠景象的文字赞不绝口,我也深怀同感。...[详细]

  •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