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科幻评论

透视“ 热”:理解世界与自我

发布时间:2022-07-21 来源于: 新华日报|冯圆芳2022年03月31日16:20 作者: 点击数:

这两天,一正一反两条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一是马斯克的言论再上热搜,他在提到特斯拉的新产品——人形机器人“擎天柱”时表示,总有一天我们可以把性格、记忆下载到机器人身体中,为人类实现“永生”;二是有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反手“裁掉”互联网大厂,理由是尚可的薪资无法抵偿工作造成的精神消耗——显然,围绕“技术”,不同的叙述主体正勾勒出迥然不同的图景。

事实上,伴随着元宇宙、脑机接口、基因编辑、人体冷冻等技术引发的争论,日益得到正视的科技、资本对人性的越位挤压,以及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变革的国际关系格局,中国读者因刘慈欣而高涨的科幻热情,获得了延续和增强。不论在中国还是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传统作家开始“试水”科幻,为这一文学类型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赢得更广阔的受众。这说明,曾经“小众”的科幻,正成为人们理解世界与自我的重要方法。

自玛丽·雪莱创作的世界上第一部科幻作品《弗兰肯斯坦》问世两百多年来,想象人类的受造物与人类关系的远景,仍是科幻文学无法逾越的母题。中国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认为,时至今日,人类面临最现实的风险,依然是“人工智能超过人类”所带来的降维打击——但也可能是“超维升华”。

在诺奖得主石黑一雄去年出版的科幻作品《克拉拉与太阳》中,我们欣喜地读到了作者在“超维升华”意义上对人工智能的展现。一个名叫克拉拉的太阳能人工智能机器人被购买回家,陪伴生病(基因编辑的伴生缺陷)的小主人乔西,却渐渐得知自己的真正使命是观察学习乔西,以便在她去世后将习得的一切灌输在“替身”上,成为乔西母亲的慰藉。洞窥真相后,克拉拉竭尽全力、奇迹般地使小主人恢复健康,最终自己却无法摆脱被迭代、被抛弃的命运。

“爱”的本质是什么?“我”的不可复制性又在哪里?在这本书中,作者至少提出了这两个问题。

和略微冷酷自私的乔西母亲比起来,人工智能似乎更懂得“爱”。在石黑一雄看来,父母之于子女的爱之所以坚固,或许是根植于进化,这种看似纯粹的爱背后,隐藏着承继财富、地位、血脉和某些也许更加残酷的需求。在《克拉拉与太阳》中,人类情感世界的这些复杂幽昧的角落,被以“照顾主人”为程序设定的人工智能所照亮和反衬,该书因此跳出了技术反思的传统视角,把投向技术的批判目光变成折返回人类自身的悠长审视。

克拉拉还“思考”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人的不可复制性究竟在哪里。在“她”看来,这种“非常特别的东西”,不是在乔西的心里面,而是在那些爱她的人的心里面。

去年被译介至国内的美国当代文学大师唐·德里罗的科幻作品《零K》,也把思索的目光投向了“我”。“零K”本表示绝对零度,在书中构想的未来世界里代指人体冷冻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装置。抛开人体冷冻面临的伦理考问不说,人脑储存的记忆大概率会在冷冻过程中损坏——复活后的“我”还是“我”吗?恰恰在这里,德里罗显示出非凡的过人之处,他对复活与永生的反思途经了一个意味深长的中点:“我”真的有那么珍贵和独特吗?

不论到哪儿都随身带着的电子设备,那些旨在将你纳入大数据的网络链接,渐渐抽空了人的血肉,给人带来被虚拟化的感觉——书中,出于对永生和人类进化的“信仰”所形成的新的类宗教组织(亦是德里罗提出的一种警示),嘲笑着世人对“自我”的迷恋。这些冷冻技术支持者们甚至认为,冷冻前的“我”不过是构成生命的“那一堆杂乱戏剧当中那个被创作出的角色”,把从前的面具摘除之后,才能成为最真正意义上的“我”。

这些明显带有“复调”性质的言论,延展出了德里罗一贯擅长的主题,即对后现代都市图景的凝视。对照现实,流媒体时代的到来、短视频经济的勃兴、众人翘望的元宇宙,是否正在制造(以及将制造出更多的)新一代“沙发土豆”?未经自身智识过滤的海量信息,道听途说的人云亦云,以及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种种非理性的发言、“站队”,是否就是“自我”的全部涵义?这样看来,在一个因科技而变“平”的世界里,“自我”是不是也跟着变得均质和扁平?

科幻使我们在打量现实时,获得了一种澄明的视野。有时,科幻是一种“增强现实”,陈楸帆的《荒潮》围绕资本入侵对生态的破坏,“以罕见力度刻画出一个我们在有生之年就可能身处其中的近未来时代”(刘慈欣语);有时,科幻是一种“虚拟现实”,种种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思想实验,曲折迤逦地烛照着现实与人性的侧面。一如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所言,科技每进一步,科幻文学回应的力度也必须随之加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眼下方兴未艾的“科幻热”,远没有到止歇之时。

比起科幻的社会价值,个人认为,较少被意识到、却可能更加重要的,是科幻之于个体的意义:借助科幻,我们得以辨认自身处境、重新省视生活、及时作出调整;科幻带来的审美愉悦乃至晕眩战栗和在更高维的时空视角下俯瞰此生此时的宠辱偕忘,对疲惫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治愈和“解放”。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和鲁迅名言的涵义相似的是,科幻教给人类最重要的东西,也正是一种视角的辩证法,一种保持平衡的艺术。在技术的狂飙突进中看到隐匿的威胁,在生存的焦虑彷徨中保持超然“起飞”的能力,在春风得意之时洞悟一己生命的盈虚不过是地球文明漫长演进过程中微不足道的一环——有了这种辩证法,我们才能保持着这个时代最高贵的品德,那就是克制、虔敬和理性。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从“ 迷”到 作家

    刘慈欣是从20世纪80年代“科幻迷”群体中脱颖而出的作家,他亲历了当时的“清理精神污染”。当国内科幻进入严冬时,作为“科幻迷”的刘慈欣自然而然想为科幻复苏贡献力量,这成为刘慈欣“心路历程的转折点”,从此,科幻对于刘慈欣来说,从一个空灵的梦境变成现实而任重道远的事业。...[详细]

  • 读吴岩的《中国轨道号》 在全新轨道上疾驶

    吴岩的《中国轨道号》,我读过了两遍。年初,吴岩把他的这本新作寄给我。封面和书名乍眼看去,是地地道道的一本科幻小说。那时正忙乱一些事情,我抽时间草草的读了一遍,越读越觉得不能简单的归类科幻作品,感觉这本书写的确实有很另类,当时也没想到给他写评论或者说书评。但是,后来这本书在中国作家协会这一届的优秀儿童文学评奖中获奖了。我又翻了一遍我觉得要看看这本书为什么大家所青睐,看了一遍爱的感觉就是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品。...[详细]

  • 作品中的“她思潮”力量

    作为中国科幻30年大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这33位女性科幻作家被科幻改变了人生轨迹,也推动和繁荣了科幻。作品集不仅仅展现了女作家们风格迥异的科幻作品,还介绍了作家们的生活和创作经历,展现出她们丰富的思想、独特的个性,以及对科幻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详细]

  • 答复说书人——刘慈欣关于科幻创作的回答

    说书人你好!你是师博吗,我们去年见过面。关于《西洋》,反正也没人敢要,你发我没意见。但我劝老弟还是慎重一些,因为这篇东西政治上很敏感。去年文瑾让我给《异度空间》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名为《SF教》,上面没什么,杨社长都没让...[详细]

  • 浪漫的喜剧

    喜剧科幻电影《独行月球》正在火热上映,该片托起暑期档热度的同时,也将国产电影“科幻+喜剧”这一话题再度提起。在《独行月球》中,沈腾有一句台词贯穿了整部电影,“我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这句台词对于...[详细]

  • 控制与选择:简评萧星寒的创作

    萧星寒是从一名普通的科幻读者成长起来的作家,本职工作是老师,写作并非专职。因此,很难想象他如此惊人的文字产量,以及能写出诸如《骰子已掷出》《弓形虫》这样高水准的科幻作品。在萧星寒的近作中,我读到了当下...[详细]

  • 我们是科幻迷

    我们是一群正在人群中出现的神秘异类,我们像跳蚤一样在未来和过去跳来跳去,像雾气飘行于星云间,可瞬间到达宇宙的边缘,我们进入夸克内部、在恒星的核心游泳……我们现在像荧火虫般弱小而不为人知,但正像春天的...[详细]

  • 董晶:元宇宙之我见——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还

    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个叫“元宇宙”的名词打蒙了全世界的人,更打蒙了我这个多年秘密研究策划大型虚拟现实游戏型社区项目的从业者。10多年前,因星云奖的创办,我一直有一个为科幻爱好者建设网上精神家园的想法。那...[详细]

  • 贾立元:古怪的新世界

    “科学幻想小说……所描述的是幻想,而不是现实;这幻想是科学的,而不是胡思乱想”。这个论述揭示了“科学”与“幻想”在“小说”这一虚构性叙事艺术中相遇时的某种紧张关系——前者试图对人类生而有之的狂野的想象...[详细]

  • 建构中国 文学的女性话语空间

    长期以来,人们谈起科幻文学,潜意识里都会将其视为男性作家的专属,这并非完全是刻板印象,也是存在于当下科幻文学发展中的客观事实。对科幻这个领域来说,女性文学的困境似乎暴露得尤为明显,不仅体现...[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