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科幻评论

“导中国人群以进行 必自科学小说始”

发布时间:2024-03-09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索子”(鲁迅)译《造人术》

鲁迅对“科学小说”,早就有他自己独到的跨时代见解、个性化的精神追求及其形象表达。

20世纪初,梁启超创刊《新小说》杂志,并率先写出今天被“追认”为科幻小说的《新中国未来记》。同时,他提倡一系列借鉴西方文学的现代样式,令人耳目一新。鲁迅曾明确表示,自己因为向来“学科学,所以喜欢科学小说”(参见鲁迅1934年致杨霁云的信),在当时呼应了梁启超的号召,很快翻译出凡尔纳的《月界旅行》于1903年出版,却并无“署名”。鲁迅妙笔畅想,通过从法文到英文再到日文的“三传手”文本,译述加改写,比较当时的同类文字,可谓雅俗共赏,更胜一筹。如小说开头描绘工业革命初期“巴尔的摩”市,字里行间充满了“改写”的生动情感:城里“真是行人接踵,车马如云”,“一见他国旗高挑,随风飞舞,就令人起一种肃然致敬的光景”。还引用陶渊明的诗,用美国的“大炮俱乐部”比较中国上古时代的“精卫”“刑天”,充满了相反相成的淳情异趣。其中虽然掺杂有中国的佛道术语,但也“将原作含有的19世纪技术乐观主义表达得十分明了”。这样,鲁迅的科幻译著在清末民初的“科学小说”发轫期,开文坛中外交流的风气之先,成为具有历史代表性的科幻“前驱”。百余年来,鲁迅在《月界旅行》弁言中指出“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的名言,至今堪称中国科技传播与科幻文学思想史的座右铭和里程碑。

出版《月界旅行》后不久,鲁迅又翻译完成另一部凡尔纳小说《地底旅行》。由于转译讹误,这两部小说的原作者署名为英国“培伦”或“威男”,全弄错了。鲁迅后来回忆他译著《地底旅行》是“改写”得更多。在逝世前一年,他还念念不忘对科学小说的热衷译述,说自己“年青时自作聪明,不肯直译,回想起来真是悔之已晚”。他主要从“技术乐观主义”的角度考虑科学的时代发展,目的仍然在于“导中国人群”以及怎样“导”——这是往往被我们忽略了的晚年鲁迅难以忘怀的重大思想命题之一。 因此有理由推测,假设鲁迅的身体健康,对国际文坛“科学小说”的关注和译介将一如既往,甚至可能以更多的“改写”来弥补“悔之已晚”的“直译”。

需要特别关注而又鲜为人知的是鲁迅的文言译作《造人术》,刊登于1905年《女子世界》第4、5期合刊,署名“索子”。其原作者是美国擅长写儿童冒险小说的露易丝·杰克逊·斯特朗(Louis Jackson Strong)女士,原作题为《一个不科学的故事》(An Unscientific Story)。当时,鲁迅根据大量删节原著后的日文译本,“只看到其中赞美科学的大量篇幅,也充满了对科学的自信”。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位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培育出了新的生命——被鲁迅译作“人芽”,并指出假如“世界有第一造物主,……生命,吾能创作;世界,吾能创作。天上天下,舍我其谁。……人生而为造物主,快哉!”鲁迅用“人芽”指代和形容当时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与创新业绩,活灵活现,恰如其分。那时的鲁迅正年轻,非常崇信达尔文的进化论,也与晚清知识界文化界“改良”社会的“新民”思想十分合拍。这种希冀身体“造物”和“舍我其谁”的时代理性精神,通过科学小说翻译与鲁迅早期的科学论文,一直延续到五四时期“德先生”与“赛先生”的民族呼唤,成为现代文坛重要的历史命题。

一百年后的今天,鲁迅的文言文译作《造人术》又被美国汉学家译回英文在香港发表,引起学界尤其是鲁迅研究领域的关注。让人联想到,1910年包天笑编译发表《新造人术》,在文末呼吁并探问:如果生物真的被创造出来,这对人类社会来说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呜呼。创造生物。创造生物。果人间社会之幸乎否乎”)其后,从上世纪30至80年代“弗兰肯斯坦”的电影、图书引进,到跨入21世纪前后,影视作品里各种机器人、生物人的争奇斗艳等等,无不说明鲁迅关于“人芽”的形象描绘和文化隐喻一直在不断进化、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发展到当下,可以类比当前人工智能“AI”的生机勃勃、万千气象。但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把握并不断优化人工智能的伦理思维和价值观,追问“人芽”、人性和人生的历史脉络、内在关联?人工智能是否充满了对科学的自信,是萌芽于“技术乐观主义”的时代必然?何以保障AI今后的社会化服务能遵从并符合人类的规范、理性及其自由意愿?仅仅依靠通过AI的强化学习、数据投喂、逻辑规训等等来规训AI的伦理就够了吗?

寻踪溯源,鲁迅译述的“人芽”不可能给我们任何启迪当下的答案。但假设又一个百年过后,再来看今天的人工智能AI,岂不也就相当于某种智能创造的跨时代“人芽”?试问到那时,我们与AI之间会是怎样的关系?

(作者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从“ 迷”到 作家

    刘慈欣是从20世纪80年代“科幻迷”群体中脱颖而出的作家,他亲历了当时的“清理精神污染”。当国内科幻进入严冬时,作为“科幻迷”的刘慈欣自然而然想为科幻复苏贡献力量,这成为刘慈欣“心路历程的转折点”,从此,科幻对于刘慈欣来说,从一个空灵的梦境变成现实而任重道远的事业。...[详细]

  • 读吴岩的《中国轨道号》 在全新轨道上疾驶

    吴岩的《中国轨道号》,我读过了两遍。年初,吴岩把他的这本新作寄给我。封面和书名乍眼看去,是地地道道的一本科幻小说。那时正忙乱一些事情,我抽时间草草的读了一遍,越读越觉得不能简单的归类科幻作品,感觉这本书写的确实有很另类,当时也没想到给他写评论或者说书评。但是,后来这本书在中国作家协会这一届的优秀儿童文学评奖中获奖了。我又翻了一遍我觉得要看看这本书为什么大家所青睐,看了一遍爱的感觉就是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品。...[详细]

  • 作品中的“她思潮”力量

    作为中国科幻30年大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这33位女性科幻作家被科幻改变了人生轨迹,也推动和繁荣了科幻。作品集不仅仅展现了女作家们风格迥异的科幻作品,还介绍了作家们的生活和创作经历,展现出她们丰富的思想、独特的个性,以及对科幻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详细]

  • 答复说书人——刘慈欣关于科幻创作的回答

    说书人你好!你是师博吗,我们去年见过面。关于《西洋》,反正也没人敢要,你发我没意见。但我劝老弟还是慎重一些,因为这篇东西政治上很敏感。去年文瑾让我给《异度空间》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名为《SF教》,上面没什么,杨社长都没让...[详细]

  • 浪漫的喜剧

    喜剧科幻电影《独行月球》正在火热上映,该片托起暑期档热度的同时,也将国产电影“科幻+喜剧”这一话题再度提起。在《独行月球》中,沈腾有一句台词贯穿了整部电影,“我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这句台词对于...[详细]

  • 控制与选择:简评萧星寒的创作

    萧星寒是从一名普通的科幻读者成长起来的作家,本职工作是老师,写作并非专职。因此,很难想象他如此惊人的文字产量,以及能写出诸如《骰子已掷出》《弓形虫》这样高水准的科幻作品。在萧星寒的近作中,我读到了当下...[详细]

  • 我们是科幻迷

    我们是一群正在人群中出现的神秘异类,我们像跳蚤一样在未来和过去跳来跳去,像雾气飘行于星云间,可瞬间到达宇宙的边缘,我们进入夸克内部、在恒星的核心游泳……我们现在像荧火虫般弱小而不为人知,但正像春天的...[详细]

  • 董晶:元宇宙之我见——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还

    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个叫“元宇宙”的名词打蒙了全世界的人,更打蒙了我这个多年秘密研究策划大型虚拟现实游戏型社区项目的从业者。10多年前,因星云奖的创办,我一直有一个为科幻爱好者建设网上精神家园的想法。那...[详细]

  • 贾立元:古怪的新世界

    “科学幻想小说……所描述的是幻想,而不是现实;这幻想是科学的,而不是胡思乱想”。这个论述揭示了“科学”与“幻想”在“小说”这一虚构性叙事艺术中相遇时的某种紧张关系——前者试图对人类生而有之的狂野的想象...[详细]

  • 建构中国 文学的女性话语空间

    长期以来,人们谈起科幻文学,潜意识里都会将其视为男性作家的专属,这并非完全是刻板印象,也是存在于当下科幻文学发展中的客观事实。对科幻这个领域来说,女性文学的困境似乎暴露得尤为明显,不仅体现...[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