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科幻评论

透过虚无之境,你我终将彼此相视

发布时间:2022-07-21 来源于: 文艺报|任冬梅2022年03月28日08:19 作者: 点击数:

《奥德赛博》是青年小说家糖匪的第二部短篇科幻小说集。 虽然是科幻小说集,但除了收录8篇中短篇小说以外,还有3篇评论,以及一篇应当是叙事诗的范畴。不过正如糖匪自己所说:“ 对小说分类,不是作者的工作。”在我看来,她选择她认为合适的表达方式讲述了她想讲述的故事。这样的小说集让人看到更完整的作家糖匪,从而更能理解并融入她所创立的宇宙。

糖匪的小说有很强的个人气质,她笔下的故事无论是发生在未来还是过去,无论是在虚拟空间或者外太空,这些不同的故事都共享着相同的、独属于她的韵味。无论是讲述星球殖民早已成为热潮的遥远未来,还是平行宇宙中充满琉璃瓦汉白玉的古老帝国,都会让你感觉讲述的是现实,是当下,是此时此刻我们正面临着的种种感受,这似乎是另一种向度上的“科幻现实主义”。

小说集《奥德赛博》里的角色,无论是人类、外星人还是AI、深海人(意识上传以后的永生人),无论是单独的探索者,还是有朋友和同伴的旅行者,都传递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他们不属于他们置身其间的世界,他们都想逃离躯体,逃离周遭的一切。“在这个城市,真的没有什么事值得发生。”这种感觉是如此熟悉。有人说,这是因为在高度商品化、理性化和原子化的现代消费社会,个体越来越难和人建立内在的、亲近的、非工具性的联系。这或许是原因之一,而我可以确定的是,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科技的进步日益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现代人的这种“孤独感”只会越来越强烈。

糖匪小说的结局往往遵循着人物自身的发展逻辑,迎接属于他们的命运。“对了,这才是我。从未被爱过,也不值得被爱”,“这就是我。无法照亮、无法穿越、无法救赎的黑暗。”糖匪这种隐藏在表面叙事之下的缓缓铺陈的悬念,以及一点点的揭示谜底,再到最后的真相大白,“设谜-解谜”路径完整无缺,而讲述过程是清淡悠长的。

《奥德赛博》里对意识和感觉的细微探查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从对“瘾”的具象化描绘,到PS沉浸游戏对记忆的篡改,以及堕入七维宇宙时那难以言喻的奇妙观感,糖匪用异常细腻敏锐的触角,持续探寻人类意识的无穷畛域。在肉身愈加可被替换、改造的时代,似乎只有“意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标识,意识和感觉,是我们存在于世间的唯一证明。“据说,在可被察觉的意识下面,是不可测度的意识深海,不被察觉,难以探究,渊面混沌,智性之光无法穿透。”意识究竟是什么?意识与躯体的关系为何?真正定义人类的,是肉体还是灵魂?定义灵魂的,是思考还是记忆?这一切都没有确切的答案,但并不妨碍糖匪将这样的探寻继续下去,不断打破边界,不断向前:“在我活着的每时每刻,都和未来共存,都与过去共存,感知时间之流的每一份律动。我的生命与其说是短暂的一条直线,不如说是混沌时空的一个永不消失的点。我从未存在也从未消失。”

有人认为糖匪的小说类型模糊,不太像科幻小说。但我注意到她对于故事逻辑、科幻设定、所涉及的各学科知识及事物和环境等,皆有严谨的坚持且有据可循,而非全然随意幻想,我想这是她小说“科幻”之“科”的基底所在。

只要真正阅读了糖匪的小说,愿意静下心来用自身的意识去与作者的意识世界碰撞、交流,就会生成独属于读者自己的精神宇宙,而这个过程,独特而美妙。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从“ 迷”到 作家

    刘慈欣是从20世纪80年代“科幻迷”群体中脱颖而出的作家,他亲历了当时的“清理精神污染”。当国内科幻进入严冬时,作为“科幻迷”的刘慈欣自然而然想为科幻复苏贡献力量,这成为刘慈欣“心路历程的转折点”,从此,科幻对于刘慈欣来说,从一个空灵的梦境变成现实而任重道远的事业。...[详细]

  • 读吴岩的《中国轨道号》 在全新轨道上疾驶

    吴岩的《中国轨道号》,我读过了两遍。年初,吴岩把他的这本新作寄给我。封面和书名乍眼看去,是地地道道的一本科幻小说。那时正忙乱一些事情,我抽时间草草的读了一遍,越读越觉得不能简单的归类科幻作品,感觉这本书写的确实有很另类,当时也没想到给他写评论或者说书评。但是,后来这本书在中国作家协会这一届的优秀儿童文学评奖中获奖了。我又翻了一遍我觉得要看看这本书为什么大家所青睐,看了一遍爱的感觉就是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品。...[详细]

  • 作品中的“她思潮”力量

    作为中国科幻30年大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这33位女性科幻作家被科幻改变了人生轨迹,也推动和繁荣了科幻。作品集不仅仅展现了女作家们风格迥异的科幻作品,还介绍了作家们的生活和创作经历,展现出她们丰富的思想、独特的个性,以及对科幻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详细]

  • 答复说书人——刘慈欣关于科幻创作的回答

    说书人你好!你是师博吗,我们去年见过面。关于《西洋》,反正也没人敢要,你发我没意见。但我劝老弟还是慎重一些,因为这篇东西政治上很敏感。去年文瑾让我给《异度空间》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名为《SF教》,上面没什么,杨社长都没让...[详细]

  • 浪漫的喜剧

    喜剧科幻电影《独行月球》正在火热上映,该片托起暑期档热度的同时,也将国产电影“科幻+喜剧”这一话题再度提起。在《独行月球》中,沈腾有一句台词贯穿了整部电影,“我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这句台词对于...[详细]

  • 控制与选择:简评萧星寒的创作

    萧星寒是从一名普通的科幻读者成长起来的作家,本职工作是老师,写作并非专职。因此,很难想象他如此惊人的文字产量,以及能写出诸如《骰子已掷出》《弓形虫》这样高水准的科幻作品。在萧星寒的近作中,我读到了当下...[详细]

  • 我们是科幻迷

    我们是一群正在人群中出现的神秘异类,我们像跳蚤一样在未来和过去跳来跳去,像雾气飘行于星云间,可瞬间到达宇宙的边缘,我们进入夸克内部、在恒星的核心游泳……我们现在像荧火虫般弱小而不为人知,但正像春天的...[详细]

  • 董晶:元宇宙之我见——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还

    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个叫“元宇宙”的名词打蒙了全世界的人,更打蒙了我这个多年秘密研究策划大型虚拟现实游戏型社区项目的从业者。10多年前,因星云奖的创办,我一直有一个为科幻爱好者建设网上精神家园的想法。那...[详细]

  • 贾立元:古怪的新世界

    “科学幻想小说……所描述的是幻想,而不是现实;这幻想是科学的,而不是胡思乱想”。这个论述揭示了“科学”与“幻想”在“小说”这一虚构性叙事艺术中相遇时的某种紧张关系——前者试图对人类生而有之的狂野的想象...[详细]

  • 建构中国 文学的女性话语空间

    长期以来,人们谈起科幻文学,潜意识里都会将其视为男性作家的专属,这并非完全是刻板印象,也是存在于当下科幻文学发展中的客观事实。对科幻这个领域来说,女性文学的困境似乎暴露得尤为明显,不仅体现...[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