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科幻评论

文学场域中的思想实验者

发布时间:2022-07-31 来源于: 文艺报|杨辰宇2022年07月25日08:19 作者: 点击数:
关键词:科幻小说 江波

“江波科幻精品系列”选出江波2003年以来发表创作的25篇中短篇科幻小说,包括《随风而逝》《湿婆之舞》《最后的游戏》《机器之道》《时空追缉》《洪荒世界》6册。韩松评价“江波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最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宇宙绘图师,他描画出了形形色色的世界、人类和其他生命,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我每读一次,都感到紧张、震撼、悲壮和怆伤,并陷入深思。”

江波有清华大学理工类专业的教育背景,却不乏一颗敏锐、善于捕捉灵感的文心。《湿婆之舞》讲述人类文明在全球性细菌攻击下毁灭的故事。当全人类只剩下几十万人口,躲藏在南北极苟延残喘,地球的其他地方被“埃博细菌”占据。小说创作灵感来自于他在水木清华的BBS上看到的一句话,这句话在末世场景中设想了一个实验室的生物泄露导致的全球灾难。《移魂有术》灵感源于一篇高考命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两部作品,前者曾获得银河奖的提名奖,并被译成日文在日本科幻杂志上发表。后者已于2021年完成影视化,电影名为《缉魂》,口碑不菲。

江波的科幻故事具有丰富的文学性,同时风格冷峻,拥有独特的硬科幻核心。硬科幻是以科学技术为重点的科幻作品,核心思想是对科学精神的尊重和推崇。硬科幻以追求科学(可能的)的细节或准确为特性,着眼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以《洪荒世界》《太阳战争·毁灭日》《银河漂流》为例,作者构思了以量子细胞为载体的量子系统,并赋予它一个极具技术感的名字——“超脑”。拥有超级运算能力的它,通过量子网络可以瞬间统计民意,并按民意统计的最终结果照此实施,世界上从此再无国别、种族的隔阂。在此宏美蓝图下,设计者江小王实际有着更宏远的理想,那就是借助“超脑”预测未来。在科学的世界里,一切事情都有发生的概率,而计算速度超凡的量子系统,正适合用计算概率来预测未来,但在故事中,量子系统对于其他种群的计算,准确率极高,但对于人类,却陷入薛定谔的猫的困惑,这无疑是作者在书中大胆尝试的一场思想实验。

王晋康曾总结核心科幻小说的结构:如果……(某个理论或某个技术或某种可能性)成真了,那么……(某个主体,一般是人类)会怎么样。江波的思想实验正符合这样的特征,如《洪荒世界》的“超脑”实验,故事中原本对人类命运的预测是悲怆的,即走向灭亡,但三亿年后,超脑已经可以在现实中随时创造出一副躯体,人们可以把意识上传,在量子网络中“永生”,躯体则变成了陈列的“古董”,这种肉体上的毁灭或弃掷一方面正应对了预言,但像主人公阿飞一样,精神的永存又为人类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样的未来究竟是好是坏,是否符合人类的最终“民意”,面对作者留下的这些极具探讨性的开放性话题,读者不禁发出一遍遍心灵叩问。这样的思想实验既前卫又颇具探索精神,正契合王晋康提出的“核心科幻”理念。

江波在科幻创作的道路上,金点频出,仿佛一个逐梦的羁旅人,将“梦”写在未来、写上太空,最终展示出自己独特风格的中国科幻之“梦”。例如,《湿婆之舞》中的“细菌网络”,《洪荒世界》中的“量子网络”,《最后的游戏》里的超级人类,《时空追缉》《冷湖疑光》《自由战士》中的时间旅行等,既体现出作者深厚的科学素养和高远的视野,又体现其卓然不群的想象力。读者既能体验到与西方接轨的“太空歌剧”“赛博朋克”,亦能品味到玄妙的东方精神。江波既在科学的前沿中不断探索,又致力于讲好新的科幻故事,可以称得上在文学场域中建立科学实验站的思想者。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从“ 迷”到 作家

    刘慈欣是从20世纪80年代“科幻迷”群体中脱颖而出的作家,他亲历了当时的“清理精神污染”。当国内科幻进入严冬时,作为“科幻迷”的刘慈欣自然而然想为科幻复苏贡献力量,这成为刘慈欣“心路历程的转折点”,从此,科幻对于刘慈欣来说,从一个空灵的梦境变成现实而任重道远的事业。...[详细]

  • 读吴岩的《中国轨道号》 在全新轨道上疾驶

    吴岩的《中国轨道号》,我读过了两遍。年初,吴岩把他的这本新作寄给我。封面和书名乍眼看去,是地地道道的一本科幻小说。那时正忙乱一些事情,我抽时间草草的读了一遍,越读越觉得不能简单的归类科幻作品,感觉这本书写的确实有很另类,当时也没想到给他写评论或者说书评。但是,后来这本书在中国作家协会这一届的优秀儿童文学评奖中获奖了。我又翻了一遍我觉得要看看这本书为什么大家所青睐,看了一遍爱的感觉就是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品。...[详细]

  • 作品中的“她思潮”力量

    作为中国科幻30年大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这33位女性科幻作家被科幻改变了人生轨迹,也推动和繁荣了科幻。作品集不仅仅展现了女作家们风格迥异的科幻作品,还介绍了作家们的生活和创作经历,展现出她们丰富的思想、独特的个性,以及对科幻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详细]

  • 答复说书人——刘慈欣关于科幻创作的回答

    说书人你好!你是师博吗,我们去年见过面。关于《西洋》,反正也没人敢要,你发我没意见。但我劝老弟还是慎重一些,因为这篇东西政治上很敏感。去年文瑾让我给《异度空间》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名为《SF教》,上面没什么,杨社长都没让...[详细]

  • 浪漫的喜剧

    喜剧科幻电影《独行月球》正在火热上映,该片托起暑期档热度的同时,也将国产电影“科幻+喜剧”这一话题再度提起。在《独行月球》中,沈腾有一句台词贯穿了整部电影,“我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这句台词对于...[详细]

  • 控制与选择:简评萧星寒的创作

    萧星寒是从一名普通的科幻读者成长起来的作家,本职工作是老师,写作并非专职。因此,很难想象他如此惊人的文字产量,以及能写出诸如《骰子已掷出》《弓形虫》这样高水准的科幻作品。在萧星寒的近作中,我读到了当下...[详细]

  • 我们是科幻迷

    我们是一群正在人群中出现的神秘异类,我们像跳蚤一样在未来和过去跳来跳去,像雾气飘行于星云间,可瞬间到达宇宙的边缘,我们进入夸克内部、在恒星的核心游泳……我们现在像荧火虫般弱小而不为人知,但正像春天的...[详细]

  • 董晶:元宇宙之我见——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还

    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个叫“元宇宙”的名词打蒙了全世界的人,更打蒙了我这个多年秘密研究策划大型虚拟现实游戏型社区项目的从业者。10多年前,因星云奖的创办,我一直有一个为科幻爱好者建设网上精神家园的想法。那...[详细]

  • 贾立元:古怪的新世界

    “科学幻想小说……所描述的是幻想,而不是现实;这幻想是科学的,而不是胡思乱想”。这个论述揭示了“科学”与“幻想”在“小说”这一虚构性叙事艺术中相遇时的某种紧张关系——前者试图对人类生而有之的狂野的想象...[详细]

  • 建构中国 文学的女性话语空间

    长期以来,人们谈起科幻文学,潜意识里都会将其视为男性作家的专属,这并非完全是刻板印象,也是存在于当下科幻文学发展中的客观事实。对科幻这个领域来说,女性文学的困境似乎暴露得尤为明显,不仅体现...[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