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科幻评论

文学欣赏论

发布时间:2022-08-30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关键词:欣赏 科幻文学 惊奇感

科幻小说自诞生以来,最核心的吸引力,其实是建立在认知逻辑基础上的“惊奇感”,或者说“新奇性”。在科幻作品里,任何与现实世界出现差异的地方,都被叫作“设定”,因此它所构造的是一种由各种科幻设定构建起来的新奇世界,是出乎读者意料的、甚至是颠覆了日常生活经验的、既震撼的又陌生化的认知体验。所以,关于科幻作品的鉴赏和批评,应当围绕“惊奇感”这个核心来进行,而这恰恰是当前关于科幻作品的阅读鉴赏和批评研究所惯于忽略的一点。

具体而言,对科幻小说的欣赏可以沿着两个方向来展开。其一,这个作品构建了一个什么样的新奇世界;其二,这种世界架构是如何通过文字进行呈现的。

世界建构

不同的科幻作品在世界建构的复杂程度是不同的。短篇科幻小说通常只需要一两个简单的设定就可以支撑全篇,但对于长篇或者是像《基地》这样的鸿篇巨制来说,则需要相互交织的、网络状的设定系统作为叙事的骨架。小到设定,大到世界建构,都是被作者有意设计出来的。阅读时,读者不妨多加思考,作者为何如此设定?它对于作品惊奇感的激发将会产生何种作用?

总体而言,作品的世界建构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关于有形之物的设定,或者说,物质性的设定。比如,自然环境、生物生态状况,或者有哪些奇特的科学技术设备等。第二,是关于无形之物的设定,或者说,精神层面的设定。比如异类文明的社会结构、文化习俗,或者其独特的科学技术与哲学理念等。这两类设定内部和外部是相互关联交织在一起的。因此,世界建构的第三个层面,也是最重要的层面,就是在不同设定之间建立有逻辑的连接。这需要作者在创作时进行积极推想,这是科幻创作者最重要的能力。推想的广度和深度,是决定世界建构成功与否的关键。

不妨以哈尔·克莱蒙特的《重力使命》为例来看看世界建构的具体体现。在物质层面,故事发生在一个重力很大、自转很快的星球——麦斯克林星球。星球两极的重力大致为地球的700倍,但因为自转速度极快,导致赤道附近的万有引力大部分被离心力所抵消,其有效重力仅为地球的3倍。这个星球的重力在不同纬度上差异极大,这是其最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大胆推想,设计了很多富有惊奇感的场景,比如在重力驱动下的大气透镜,一种类似于“海市蜃楼”的光学现象。地球上的类似效应是由热力学驱动的,因为不同高度的空气温度不一样,进而影响到其密度和折射率,而在麦星上,则是因为其超强重力导致了不同高度上空气密度的梯度极大,从而产生了类似现象。麦星上的智慧生物是一种爬行动物,具有环节状的身体,而且每一节身体中都有一颗心脏,是为了更好地在超强重力的环境下完成血液循环。

在精神层面,麦星人的建筑文化很特别。他们的建筑都没有屋顶,只有一片蒙布。因为所有的麦斯克林人认为,“只要头顶上方有一个非常结实的东西,哪怕只是暂时的,他们立即便会惊恐到极点”。在他们的语言认知里,没有“抛”和“扔”这一类动作概念,因为任何东西只要一离开手里,便会立刻掉落在地上。而且,在这样的重力环境下,这种动作显然是极度危险的。

不过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的世界观。由于麦星人都生活在星球的南半球,越靠近赤道,重力就越小。因此他们认为一直向北走,重力迟早会减小到零,自己就会从“世界边缘”掉出去。他们觉得,世界是一只巨大的空碗,“绝大多数人都聚居在碗底,那儿重力才正常”。麦星人世界观既符合他们的实际生活体验,也是其逻辑推演的产物,但在读者看来却有十足的惊奇感。

可以看出,作品在设定的连接上,逻辑是很周密的。从超强重力,到大气透镜和生物的节状身体,这是在物质层面内部的设定连接。之后,再将推演延伸到麦星人的日常心理、建筑文化和世界观,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连接。正是这些多层次的连接,将各种不同层面的设定融为一体,极大地增强了科幻世界建构的真实性和整体性。

呈现方式

对于小说而言,不管作者所建构的世界如何瑰丽、宏大,终究还是要通过文字向读者呈现。观察科幻小说如何实现其设定的呈现,也是欣赏和研究科幻作品的重点。

常有读者抱怨,在一些“硬科幻”小说里,经常出现大段充满科学名词的段落,影响阅读体验。这种情况通常是作品在设定的呈现上出了问题。这并不是只有中国科幻小说才有的现象,在国外,这些解释部分通常叫作“信息结”或者“解释性肿块”,国内的科幻领域通常称这为“知识硬块”。王晋康曾谈到,自己“坚决不能在小说中出现知识硬块。只保留那些对情节推进最必要的知识,而且要尽量打碎,融化在故事中。” 刘慈欣说,在《三体》第一部的后三分之一中,自己用很生硬的方式进行知识解释,出现了一些“知识硬块”,在英文翻译时,抓住机会做了一些删减。因此,如何将设定合理地融入到故事之中,在叙事的推进过程中自然地向读者传达作品所架构的独特世界,正是科幻作家们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它们也应该成为阅读者和研究者欣赏和考察的对象。

具体来说,从语言文字到场景设计,再到小说整体的谋篇布局,都应围绕着对世界建构的呈现来开展。通过协调小说的语言、视角、场景、情节等叙事要素,将异世界所内蕴的疏离感和惊奇感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最高效地传达给读者,是一种高度风格化的特征。

每个优秀的科幻作家都有自己的一套处理方式。比如一些科幻作家通过在语言上增加量化的描述,向读者传达某种精确感,进而增强其叙述的可信性。例如,刘慈欣在小说《流浪地球》的开头描写出现了大量的数量词,它们一方面显示出某种真实感,但这种真实感又是如此远离我们的现实体验,从而让疏离感和惊奇性自然地在阅读的过程中衍生出来。

刘慈欣在呈现他的设定时,通常会诉诸于大段的场景描写。在描写地球发动机的段落中,他逐一描写了发动机的存在带来的力学、光学、热学和心理学效应,用“巨大宫殿地板上的一个细菌”等比喻来凸显出发动机的庞大,将其描写得极为详尽。但并非所有作家都这样做,菲利普·迪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一个截然相反的例子。在其小说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不管不顾地抛出一个陌生的名词,或者描写一个奇怪的场景,却并不对其做任何解释。他以强迫的方式让读者进入到自己构造的世界之中,期间并无任何过渡。正如编剧马修·格雷厄姆所说:“迪克将你从极高处生生地扔入他的世界,没有一句解释,不做一句道歉。在他的头脑中,正常的规则不适用,从零加速到六十迈只需一秒钟。”

这种处理方式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故事推进的连贯性,让读者沉浸其中,而不会被时而冒出的设定解释拉回现实。另外,它常常给读者以意外的惊喜,仿佛是藏在小说中的闪光点,时刻牵引着读者的注意力。例如,在《头环制造者》里有这样一句话:“办公室的大门消融,一个四肢细长、脸色蜡黄的年轻人走了进来。”“大门消融”显然与读者的日常经验相背离,但纵观全文,作者始终都没有进一步描述这种通过“消融”而开启的大门选用的是什么材料,又到底基于什么机制。但这又如何呢?通过这些点到即止的描写,作者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他的任务,即在读者的脑海里营造出某种具有未来感的场景。

尽管当前科幻文学的发展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场面,但归根结底,“惊奇感”才是这一文类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当我们把阅读和批评的重心回归到作品对新奇世界的建构和呈现上来,我们才能够更加真切地贴近作品的真正趣味,并从这样的欣赏中获得属于科幻所独有的审美体验。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从“ 迷”到 作家

    刘慈欣是从20世纪80年代“科幻迷”群体中脱颖而出的作家,他亲历了当时的“清理精神污染”。当国内科幻进入严冬时,作为“科幻迷”的刘慈欣自然而然想为科幻复苏贡献力量,这成为刘慈欣“心路历程的转折点”,从此,科幻对于刘慈欣来说,从一个空灵的梦境变成现实而任重道远的事业。...[详细]

  • 读吴岩的《中国轨道号》 在全新轨道上疾驶

    吴岩的《中国轨道号》,我读过了两遍。年初,吴岩把他的这本新作寄给我。封面和书名乍眼看去,是地地道道的一本科幻小说。那时正忙乱一些事情,我抽时间草草的读了一遍,越读越觉得不能简单的归类科幻作品,感觉这本书写的确实有很另类,当时也没想到给他写评论或者说书评。但是,后来这本书在中国作家协会这一届的优秀儿童文学评奖中获奖了。我又翻了一遍我觉得要看看这本书为什么大家所青睐,看了一遍爱的感觉就是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品。...[详细]

  • 作品中的“她思潮”力量

    作为中国科幻30年大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这33位女性科幻作家被科幻改变了人生轨迹,也推动和繁荣了科幻。作品集不仅仅展现了女作家们风格迥异的科幻作品,还介绍了作家们的生活和创作经历,展现出她们丰富的思想、独特的个性,以及对科幻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详细]

  • 答复说书人——刘慈欣关于科幻创作的回答

    说书人你好!你是师博吗,我们去年见过面。关于《西洋》,反正也没人敢要,你发我没意见。但我劝老弟还是慎重一些,因为这篇东西政治上很敏感。去年文瑾让我给《异度空间》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名为《SF教》,上面没什么,杨社长都没让...[详细]

  • 浪漫的喜剧

    喜剧科幻电影《独行月球》正在火热上映,该片托起暑期档热度的同时,也将国产电影“科幻+喜剧”这一话题再度提起。在《独行月球》中,沈腾有一句台词贯穿了整部电影,“我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这句台词对于...[详细]

  • 控制与选择:简评萧星寒的创作

    萧星寒是从一名普通的科幻读者成长起来的作家,本职工作是老师,写作并非专职。因此,很难想象他如此惊人的文字产量,以及能写出诸如《骰子已掷出》《弓形虫》这样高水准的科幻作品。在萧星寒的近作中,我读到了当下...[详细]

  • 我们是科幻迷

    我们是一群正在人群中出现的神秘异类,我们像跳蚤一样在未来和过去跳来跳去,像雾气飘行于星云间,可瞬间到达宇宙的边缘,我们进入夸克内部、在恒星的核心游泳……我们现在像荧火虫般弱小而不为人知,但正像春天的...[详细]

  • 董晶:元宇宙之我见——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还

    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个叫“元宇宙”的名词打蒙了全世界的人,更打蒙了我这个多年秘密研究策划大型虚拟现实游戏型社区项目的从业者。10多年前,因星云奖的创办,我一直有一个为科幻爱好者建设网上精神家园的想法。那...[详细]

  • 贾立元:古怪的新世界

    “科学幻想小说……所描述的是幻想,而不是现实;这幻想是科学的,而不是胡思乱想”。这个论述揭示了“科学”与“幻想”在“小说”这一虚构性叙事艺术中相遇时的某种紧张关系——前者试图对人类生而有之的狂野的想象...[详细]

  • 建构中国 文学的女性话语空间

    长期以来,人们谈起科幻文学,潜意识里都会将其视为男性作家的专属,这并非完全是刻板印象,也是存在于当下科幻文学发展中的客观事实。对科幻这个领域来说,女性文学的困境似乎暴露得尤为明显,不仅体现...[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