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科幻评论

赵天成: 如何写情

发布时间:2021-08-19 来源于: 《长江文艺》|赵天成2021年08月17日09:00 作者: 点击数:

  “爱情”在科幻文学中的位置,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王德威在为宋明炜专著《中国科幻新浪潮》所作的序中,历数21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制造的炫目奇观:“宇宙裂变、星际战争、后人类、赛博格,还有种种乌托邦、恶托邦、异托邦兴亡传奇,实在可惊可叹。”王德威所罗列的,可以说是近二十年来中国科幻的核心母题,但其中罕有“爱情”的容身之地。尽管不曾明言,在当今以“科幻点子”为中心的主流科幻中,只教人生死相许的“情”,自然因其不够“硬核”,而处于可有可无的边缘地带。生于1990年的王侃瑜,作为一位科幻迷出身的作者,自出道就着力讲述不同时空之下的爱情故事,持续创作她自己戏称的“科幻言情”,着实令人惊异。随着写作能力的日益成熟,王侃瑜逐渐将“情”的范围扩大,用科幻的方式探讨亲情、友情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形式。这自然与她在复旦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的求学经历有关,但又绝不止于此。事实上,科幻文学可以比作航天飞行器,无论它用何种材料制成,无论它飞得多高多远,都有一个红尘之中的人间基地。反过来说,科幻文学能够在不同的高度及精度上观看世界、观察人类,从而有潜力呈现非科幻文学难以企及的人性复杂性。因此,本文无意从赛博格(Cybernetic Organism,简称Cyborg,即人与机器的融合系统)的角度,剖论技术进步对人情的威胁,而是将问题颠倒过来,探讨科幻小说如何增进人对自身情感形式的理解与探询。这也是王侃瑜迄今为止的小说尝试带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王侃瑜已有两本小说集出版:《云雾2.2》和《海鲜饭店》。收入这两部集子中的《潮汐历》《月见潮》《发条麋鹿》《机械松鼠》《脑匣》《失乐园》,以及未收集的近作《织己》《揽星号》,都可以被视为广义的“科幻言情”,爱情是其中主导叙事的关键元素。大体而言,这些作品主要围绕两个互有关联的主题:理解、自知。它们分别对应于两种类型的情感关系:人与其他存在者的爱,(被置于某种镜像中的)人与人的爱。

  在哲学的意义上,任何一个共相、物种,都只能在差别中予以定义。没有类比和区分,也就无从定义。因而20世纪以前的哲学家,大抵通过对人与动物差异的沉思来界定人类的起源和本质。例如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人类通过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而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费尔巴哈则从意识的角度,认为能够无利害地静观和欣赏星空,是人超出动物的典型表现。这都是从历史的角度为人类下定义。而随着控制论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人们开始从未来的视角反观,将人看作一种特殊的机器——情感机器、会犯错误的机器、脑袋上顶了个计算机的肉机器。在这个线索上,对人与机器本质区别的认识,逐渐从“智慧”转向“情感”,认为人的感性世界,是人工智能难以征服的终极领域。AI可以像人一样思考,却无法拥有人的感情。也正因此,人工智能或外星文明如何通过学习获得类人的情感,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也为科幻想象提供了开阔的空间。王侃瑜对人与其他存有的感情书写,也从这一角度展开。目前来说,她所创造的异世界他者,常常是高度拟人化的。无论是《潮汐历》《月见潮》中的外星异性,还是麋鹿赛博格(《发条麋鹿》),高仿真生化体松鼠(《机械松鼠》),都可看作披着各式外衣的“人”。因而,它们与人类萌生的感情自然是相当“人性化”的,不可避免地成为人间爱情的变种。“科幻言情”的光明前景,是以科幻超越言情,拓宽人类感情的认识边界。面对广袤的未知,人类感觉到恐惧,但也从中领受了全新的敬畏与谦逊,不再是万物皆备于我,而是尝试认识并理解其他形式的存在者。科幻小说能否在人与异世界之间,创造一种新的情感界面,在与异世界他者更公平的爱情中,想象未来形态的感情形式?所谓公平,指的是二者地位的平等,不是其他存有向人类学习爱,而是彼此靠近,共同探索非人性而又合人性的新型情感。这样的科幻想象,能够帮助我们从存在的高度重新认识人,以及人类的情感本质。

  在这个意义上,王侃瑜另一类型的科幻爱情小说颇有可观。在《织己》《脑匣》和《失乐园》等作品中,爱情依然在人与人之间鸣发,但又有了科幻的变调。新的科技手段,改变的并非爱情本身,而是人们对于爱情的自知力和自控力。《脑匣》是特别值得重视的一部短篇小说。脑匣是一个还在研发阶段的新科技,它可以通过人脑植入,像飞机的黑匣子一样,记录人死前五分钟内的大脑活动,并允许死者亲属读取数据,破解隐秘。赵霖因飞机失事丧生,恋人方先生急迫地打开她的脑匣,获取的信息却大出意料:“方锐也许还捧着戒指在机场等我,我却永远无法亲口对他说了。人的本能是粉饰自我,保持自我在他人眼中的一致性,他的感性也好,我的理性也好,都不过是面向他人时不愿摘下的面具。……在他的心底,对于自己的爱远超于对我的爱,不然怎会不顾我的感受?”读取数据中的方先生血压飞升,实验被迫暂停。面对困惑的研究人员,如梦方醒的方先生选择隐瞒真相,只是说未婚妻很爱他,下飞机就会接受求婚。

  表面上看,《脑匣》和与之主题相近的《失乐园》,处理的是爱情关系中的隔阂与欺骗,其实还隐含着更深层次的叩问。某种意义上,爱情是自我与他人的悖论性关系。张爱玲曾留下名言:“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句苍凉的话或许意味着,人只有难得糊涂,盲视千疮百孔的存在,才能维系一种感情的持存。换句话说,在人与人的亲密关系中,所见、所闻及相互知悉的清晰度,必须保持在某种范围之内,才能保证这种关系可以承受。如果人的感情可以如数学般精确,如果通过未来的技术手段(譬如王侃瑜的“脑匣”),人真的可以成为另一个人肚子里的蛔虫,这对爱情来说,对社会来说,究竟是福祉还是祸患?我们今天视为美好爱情的支柱,诸如默契、共情、理解、坦诚,是否也有不宜逾越的限度?无论如何,真正有分量的科幻爱情小说,可以逼迫我们追问情为何物,进而反思和限定曾经对于爱情的理解。

  与爱情相比,王侃瑜对于亲情的想象,明显更为拘谨、艰涩,这不是个人创作的缺陷,而是极具症候性的社会问题。多年以来,如何不仅限于自然年龄的切割,而从更具体的文化角度界说“80后”、“90后”、“00后”的代际特征,一直是令人困扰的难题。王侃瑜以亲情为主题的科幻小说(如《语膜》《链幕》《海鲜饭店》《回到冷湖》),提示了探讨这一话题的崭新角度。

  我认为,随着二胎时代的开启,“80后”到“00后”(即1980到2010之间出生)身上的共同特征日益凸现。从较长时段的角度看,生于这个区间的中国人,可以被称为“独生一代”(one-child generation)。相较于前辈作家,独生一代对于亲情的想象力受到相当程度的束缚。根据我的观察,若非原生家庭破裂,独生一代不敢不爱自己的父亲母亲,至少不敢公然宣称如此,这俨然是这一代人最为内在的“政治正确”。我无意做价值评判,只是想要据此指出,与通常的看法相反,“80后”“90后”和“00后”,实际上是文化心理极其保守的一代,这和1990年代以来社会思潮的保守主义互为表里。因此并不意外,反常形式的亲情,无形中成为潜在的写作禁区。即使在虚构的小说里,挂着上述代际标签的青年作家,也很难展开诸如“审父”和“弑父”的文学想象。

  在我看来,这正是科幻的潜力所在。从线性时间的角度看,科幻是一种向前的抛掷,因而可以把这个时代的文化症结,抛到习焉不察的语境之外,在另外的维度上予以呈现和省察。但是以科幻写亲情,释放其中的潜在能量,还需要更为明确的自觉意识。王侃瑜小说中的亲情模式,尚有如上所言的“时代局限”,但是细节之中的科幻“点子”,已然开凿出可能破壁的缺口。在她的这些作品里,如果亲子关系并不融洽,或是缘于单亲家庭,或是父母常年吵架,或是孩子带有精神疾患,比如因自闭症引起的交流障碍。与对爱情的书写相似,王侃瑜关注和聚焦的,依然是亲密关系中的隔膜。这种隔膜,因为发生在父(母)/子(女)的秩序结构中,又附着了一层微观的权力关系。《语膜》和《海鲜饭店》书写“汝之蜜糖,彼之砒霜”的代沟,涉及每个孩子成长中必然面临的家长式强迫。无论是前者的学母语,还是后者的吃海鲜,在迫使一方的家长角度,都是出于善意。其中的伦理问题是:一个人是否有权以某种高尚或正当的理由,强迫另一个人做某种他不愿意的事情,这种权力的条件和边界又该如何确定。《链幕》是借助科技手段,解决沟通障碍的想象性尝试。与脑匣一样,链幕也是一种具有物质载体的智能设备,它能在使用者身外投射出环绕光幕,将其隔绝在外人不可见的封闭空间里。按照小说提供的设定,“链幕的目标受众是性格内向的、喜欢独处的、需要个人空间的人群”。但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主人公陈淮,却尝试改造链幕的功能,帮助自己调试与外界的差异,实现和家人的正常交流。

  《链幕》提供的启发是,科技可以改变人的交往空间和交互方式。而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辅助生殖、同性生殖、克隆人、赛博格,都不再是不可触及的幻想。新的生命技术势必带来新的生命政治,也将对传统的家庭结构带来革命性的冲击。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母亲/儿子/女儿的伦理问题,也可以在“去家庭化”的未来参照中激发灵感的火花。

  经过了“比科幻更科幻”的2020年,人类自身的问题重新变得紧迫和严峻。像两次世界大战的亲历者一样,对于人性恶的反思,将会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思想起点。如果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那么COVID-19之后,科幻写作意味着什么呢?如同往昔一样叙写人工智能或外星文明的威胁,会否反而是对人类命运迂阔的逃避?无论如何,怎样兼顾科幻的前卫性和介入性,如何处理现实/近未来/远未来的先后次序,都是科幻写作伦理的新课题。

  在世界仍然处于例外和隔绝状态的时刻,阅读王侃瑜的《云雾2.2》《潮汐历》和《月见潮》,可以感受到科幻小说内蕴的巨大能量。它们涉及到的公共议题包括:外交阻断中的情感维系,冷战格局里的个体关系,个人记忆的移植、共享和监控,集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的未来形态,运算能力与新型治理体系,绝对控制与新极权主义。这些小说不仅是情感叙述,还是政治哲学,是关于世界秩序与权力体系的考古学和未来学。以科幻的形式写情,终归是要理顺科学逻辑和情感逻辑的线索,在人间圜局中仰望星空。科幻的终极意义,是对宇宙、世界、人类及人性的极致想象,同时也是至为深刻的现代启示录。毕竟,或远或近的未来,都只能从此刻延伸,才能最终抵达。

  赵天成,1989年生,201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从“ 迷”到 作家

    刘慈欣是从20世纪80年代“科幻迷”群体中脱颖而出的作家,他亲历了当时的“清理精神污染”。当国内科幻进入严冬时,作为“科幻迷”的刘慈欣自然而然想为科幻复苏贡献力量,这成为刘慈欣“心路历程的转折点”,从此,科幻对于刘慈欣来说,从一个空灵的梦境变成现实而任重道远的事业。...[详细]

  • 读吴岩的《中国轨道号》 在全新轨道上疾驶

    吴岩的《中国轨道号》,我读过了两遍。年初,吴岩把他的这本新作寄给我。封面和书名乍眼看去,是地地道道的一本科幻小说。那时正忙乱一些事情,我抽时间草草的读了一遍,越读越觉得不能简单的归类科幻作品,感觉这本书写的确实有很另类,当时也没想到给他写评论或者说书评。但是,后来这本书在中国作家协会这一届的优秀儿童文学评奖中获奖了。我又翻了一遍我觉得要看看这本书为什么大家所青睐,看了一遍爱的感觉就是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品。...[详细]

  • 作品中的“她思潮”力量

    作为中国科幻30年大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这33位女性科幻作家被科幻改变了人生轨迹,也推动和繁荣了科幻。作品集不仅仅展现了女作家们风格迥异的科幻作品,还介绍了作家们的生活和创作经历,展现出她们丰富的思想、独特的个性,以及对科幻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详细]

  • 答复说书人——刘慈欣关于科幻创作的回答

    说书人你好!你是师博吗,我们去年见过面。关于《西洋》,反正也没人敢要,你发我没意见。但我劝老弟还是慎重一些,因为这篇东西政治上很敏感。去年文瑾让我给《异度空间》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名为《SF教》,上面没什么,杨社长都没让...[详细]

  • 浪漫的喜剧

    喜剧科幻电影《独行月球》正在火热上映,该片托起暑期档热度的同时,也将国产电影“科幻+喜剧”这一话题再度提起。在《独行月球》中,沈腾有一句台词贯穿了整部电影,“我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这句台词对于...[详细]

  • 控制与选择:简评萧星寒的创作

    萧星寒是从一名普通的科幻读者成长起来的作家,本职工作是老师,写作并非专职。因此,很难想象他如此惊人的文字产量,以及能写出诸如《骰子已掷出》《弓形虫》这样高水准的科幻作品。在萧星寒的近作中,我读到了当下...[详细]

  • 我们是科幻迷

    我们是一群正在人群中出现的神秘异类,我们像跳蚤一样在未来和过去跳来跳去,像雾气飘行于星云间,可瞬间到达宇宙的边缘,我们进入夸克内部、在恒星的核心游泳……我们现在像荧火虫般弱小而不为人知,但正像春天的...[详细]

  • 董晶:元宇宙之我见——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还

    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个叫“元宇宙”的名词打蒙了全世界的人,更打蒙了我这个多年秘密研究策划大型虚拟现实游戏型社区项目的从业者。10多年前,因星云奖的创办,我一直有一个为科幻爱好者建设网上精神家园的想法。那...[详细]

  • 贾立元:古怪的新世界

    “科学幻想小说……所描述的是幻想,而不是现实;这幻想是科学的,而不是胡思乱想”。这个论述揭示了“科学”与“幻想”在“小说”这一虚构性叙事艺术中相遇时的某种紧张关系——前者试图对人类生而有之的狂野的想象...[详细]

  • 建构中国 文学的女性话语空间

    长期以来,人们谈起科幻文学,潜意识里都会将其视为男性作家的专属,这并非完全是刻板印象,也是存在于当下科幻文学发展中的客观事实。对科幻这个领域来说,女性文学的困境似乎暴露得尤为明显,不仅体现...[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