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科幻评论

“虫子”随想

发布时间:2023-09-27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猿人、虫子的现代性关联。图为作者用AI绘图工具绘制

在科幻电视剧《三体》中,遥远的“三体”文明利用超能计算机等“黑科技”把汪淼、史强、丁仪等人的视网膜都刻上了“你们是虫子”,这类似古代“黥刑”,在面额上刻字以示羞辱、谩骂乃至妖魔化。于是只要睁眼就能看见这个侮辱性极强的魔咒——“虫子”。接着,三位主演从自嘲自卑、酗酒抛书而自暴自弃乃至颓废绝望,一发而不可收,关键时刻刑警队长史强站在生物进化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制高点上厉声发问:“地球人与三体人的技术水平差距大呢,还是蝗虫与咱们人类的技术水平差距大?”

这犹如当头棒喝,让汪淼和丁仪慨然猛醒。按照电视剧《三体》的设定,虫子与人类的差距要远远大于人类和三体世界的差距。想一想吧,虫子们不仅活得比人类久,按最新的研究,虫子已在地球上存活了4亿多年,这期间地球发生过多次生物灭绝,但虫子们一次次死里逃生,安然无恙到如今。虫子的种类多不胜数,虫族的总量比地球上所有动物加起来的总量还要大无数倍。曾几何时,人类竭尽全力要消灭虫子,每一“招”都堪比人间的核武器。但几千年来到现在依然胜负未分,虫子并没有被人类灭绝,还照样翱翔于天地间。

所以当汪淼和丁仪对史强表达敬意,并联手举“啤”浇酒遥祭“虫”魂的时候,“虫子”这个著名的文学意象,令人想起鲁迅。他不仅盛赞法国文坛名著《昆虫记》“很有趣,也很有益”,是“讲昆虫故事”的“楷模”;还在作品中具体描写了很多虫子的故事:“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秋夜灯下,鲁迅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对于苍蝇,鲁迅指出“中国人还不很知道它能够传播病菌,捕蝇运动大概不见得兴盛。它们的运命是长久的;还要更繁殖”。鲁迅的结论是,古今君子“殊不知便是昆虫,值得师法的地方也多着哪”。以“虫”为师,这大概是只有鲁迅才可能具备的观照视点与文化情怀。

不同于类似纪录片《昆虫帝国》《昆虫总动员》的科普宣教,在科幻创作中,虫子往往作为敌对形象一再现身:《星河战队》三部曲中,地球遭到来自外星球的昆虫袭击而民生涂炭,国破家亡。悲愤交加的主人公率部抗战,但又低估了外星昆虫的实力,十万战友几乎全军覆没。面对漫山遍野潮水般涌来的虫敌,侥幸逃生的主人公意外得知了虫族的秘密,对其“王虫”所在的星球发动“奇袭”,最终克敌制胜。后两部表现新品种的虫族悄悄入侵主人公的基地,新“虫敌”虽然微小难辨,但能够寄生在人脑,变成“披着人皮的虫族”。这就映射出审视地球人类社会的深刻命意,通过对比来彰显“虫族”的“人性”。果然,在士兵舍生取义而“元帅”贪生失职的故事情节里,终于消灭了“王虫”,获得“人对虫”的胜利。除此以外,其他“虫子”的科幻形象多为面目狰狞恐怖,无不隐喻为虚拟时空的侵略本体和罪恶的化身。

美国科幻大片《蚁人》写了四种昆虫:木工蚁、子弹蚁、火蚁和疯蚁,在高科技的剧情“对决”中,讲述“小偷”逆袭而成功的励志故事。在这部作品里,虫敌、虫群成为忠诚、机智、团结、正义的生物象征。和恐怖的死亡“幽灵”不同,《沙丘》中的“沙漠之主”是当之无愧的“虫类王者”。这种生活在“厄拉科斯星”上的巨型生物,人类难能视其“全貌”而被外星原住民称为“沙虫”。其完整形态的体长在数百米以上,张嘴巨大无比,内含上千根类似“茎须”却无比坚硬的牙齿,象征着充满哲思的《沙丘》式家族斗争及社会谋略的“吃人”属性,旨在揭示权力、信仰的腐败、虚无和人生命运的道德困境。

还有《失落的大陆》描绘巨型蚊子,《金刚:骷髅岛》刻画骷髅爬虫等,情节离奇荒诞,形象夸张怪异。《黑客帝国》里的机械虫貌似“皮皮虾”,其实具有高科技的监视追踪功能,被放入主角尼奥体内,在“矩阵”的虚拟时空里,探索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未来“存在论”、自由意志、地球命运及道德价值等现实问题。形象变幻莫测,故事情态乖戾,虚实惊悚却“顺理成章”地成就了尼奥“救世主”般的空前传奇。

科幻动画电影《金龟子》抒写“萌虫”家族的亲善温馨、勇敢智慧和励志成长,在轻松欢乐的准喜剧氛围中,诠释了友情、坚毅和理想的梦幻与启迪。近来的电影中倒是“昆虫食品”的科幻美味备受青睐,如《流浪地球》中现身的“蚯蚓干”令人神往。

近年来,以地球生物为样本基准来研究宇宙中可能出现的生命形态,与刘慈欣幻想的“宇宙社会学”不谋而合。“宇宙生物学”等研究逐渐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面对高科技的时代洪流,涉及“虫子”的“虫子感”及其变种如农场主的“火鸡”、二维平面“生物”等等,已使不少观众惊叹物种的奇妙和想象的发达。不过,以史强为代表的现实人物的刚毅与忠勇不可忽视,当汪淼遭遇三体文明安排的“倒计时”,满怀迷茫和对死亡及未知世界的恐惧,是这位还需读《十万个为什么》科普天文知识的史强在自己胸口上绑定了自制的“倒计时”,誓与汪淼同生死共命运:“如果你归零了,我也跟着你一起归零!”科幻作品中“虫子”的形象,也反衬着人类进化和文明发展过程中团结、刚毅的品性。

(作者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从“ 迷”到 作家

    刘慈欣是从20世纪80年代“科幻迷”群体中脱颖而出的作家,他亲历了当时的“清理精神污染”。当国内科幻进入严冬时,作为“科幻迷”的刘慈欣自然而然想为科幻复苏贡献力量,这成为刘慈欣“心路历程的转折点”,从此,科幻对于刘慈欣来说,从一个空灵的梦境变成现实而任重道远的事业。...[详细]

  • 读吴岩的《中国轨道号》 在全新轨道上疾驶

    吴岩的《中国轨道号》,我读过了两遍。年初,吴岩把他的这本新作寄给我。封面和书名乍眼看去,是地地道道的一本科幻小说。那时正忙乱一些事情,我抽时间草草的读了一遍,越读越觉得不能简单的归类科幻作品,感觉这本书写的确实有很另类,当时也没想到给他写评论或者说书评。但是,后来这本书在中国作家协会这一届的优秀儿童文学评奖中获奖了。我又翻了一遍我觉得要看看这本书为什么大家所青睐,看了一遍爱的感觉就是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品。...[详细]

  • 作品中的“她思潮”力量

    作为中国科幻30年大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这33位女性科幻作家被科幻改变了人生轨迹,也推动和繁荣了科幻。作品集不仅仅展现了女作家们风格迥异的科幻作品,还介绍了作家们的生活和创作经历,展现出她们丰富的思想、独特的个性,以及对科幻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详细]

  • 答复说书人——刘慈欣关于科幻创作的回答

    说书人你好!你是师博吗,我们去年见过面。关于《西洋》,反正也没人敢要,你发我没意见。但我劝老弟还是慎重一些,因为这篇东西政治上很敏感。去年文瑾让我给《异度空间》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名为《SF教》,上面没什么,杨社长都没让...[详细]

  • 浪漫的喜剧

    喜剧科幻电影《独行月球》正在火热上映,该片托起暑期档热度的同时,也将国产电影“科幻+喜剧”这一话题再度提起。在《独行月球》中,沈腾有一句台词贯穿了整部电影,“我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这句台词对于...[详细]

  • 控制与选择:简评萧星寒的创作

    萧星寒是从一名普通的科幻读者成长起来的作家,本职工作是老师,写作并非专职。因此,很难想象他如此惊人的文字产量,以及能写出诸如《骰子已掷出》《弓形虫》这样高水准的科幻作品。在萧星寒的近作中,我读到了当下...[详细]

  • 我们是科幻迷

    我们是一群正在人群中出现的神秘异类,我们像跳蚤一样在未来和过去跳来跳去,像雾气飘行于星云间,可瞬间到达宇宙的边缘,我们进入夸克内部、在恒星的核心游泳……我们现在像荧火虫般弱小而不为人知,但正像春天的...[详细]

  • 董晶:元宇宙之我见——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还

    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个叫“元宇宙”的名词打蒙了全世界的人,更打蒙了我这个多年秘密研究策划大型虚拟现实游戏型社区项目的从业者。10多年前,因星云奖的创办,我一直有一个为科幻爱好者建设网上精神家园的想法。那...[详细]

  • 贾立元:古怪的新世界

    “科学幻想小说……所描述的是幻想,而不是现实;这幻想是科学的,而不是胡思乱想”。这个论述揭示了“科学”与“幻想”在“小说”这一虚构性叙事艺术中相遇时的某种紧张关系——前者试图对人类生而有之的狂野的想象...[详细]

  • 建构中国 文学的女性话语空间

    长期以来,人们谈起科幻文学,潜意识里都会将其视为男性作家的专属,这并非完全是刻板印象,也是存在于当下科幻文学发展中的客观事实。对科幻这个领域来说,女性文学的困境似乎暴露得尤为明显,不仅体现...[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