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科幻评论

韩松:拥抱 ,创造明天

发布时间:2023-10-25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10月18日开幕的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是这个有八十多年历史、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科幻嘉年华,第一次走进中国。成都也继日本横滨后,成为亚洲第二个举办世界科幻大会的城市。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有想象力的人的大聚会”,也有人说,这是“向今天透露未来信息的高光时刻”。五大洲的科幻人首度如此集中地汇聚在中国,讲述对未来的憧憬,交流对科技的展望,关注人类的走向,乃至地球在宇宙的续存。

的确,我们正处于通向未来的门槛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到来、可控核聚变的进展、量子计算及通讯的突破、生命科学的进步、宇宙深空的发现……都让人类的探索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同时,新冠疫情的影响还没有过去,气候变化在加剧,造成全球罕见的高温、火灾、暴雨、洪水,还有新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以及饥荒、暴乱、恐怖袭击,都在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何去何从、如何在剧变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有“明日预言”之称的科幻艺术,在此时格外引人瞩目,这届大会的主题也被确定为“共生纪元”。

现代科幻诞生在1818年的英国,是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产物,这种年轻的文艺形式在二十世纪初被鲁迅等人介绍进了中国,它聚焦科学与幻想,思考科技进展带来的时代变化,并探讨人类及世界未来的种种可能。1939年第一届世界科幻大会在美国纽约举行,映射出在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奠定基础的二十世纪,人类演化进入了新阶段,迎来无尽机遇,也面对巨大挑战。

在中国举办第八十一届世界科幻大会,是2021年在美国华盛顿的七十九届世界科幻大会上决定的,成都作为申办城市,经过各国科幻人的投票表决,在与法国尼斯、美国孟菲斯、加拿大温尼伯的竞争中胜出。能够申办成功,与中国科幻的蓬勃发展有关。成都是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所在地,也是一座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创新之城;中国科幻产业去年产值达到877.5亿元,并产生了票房达几十亿元的《流浪地球》等科幻电影;科幻尤其受到亿万青少年的喜爱,中国现在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科幻粉丝群。

这后面,是中国的发展巨变。被称作“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不仅有力助推了中国经济社会进步,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动力,它还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日渐形成一种流行文化。中国被认为是最有“未来感”的国家之一,人类的一种新型未来正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在这种背景下,科幻艺术更加繁荣昌盛起来,把对明日世界的展望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带入千家万户。

人们越来越赞同爱因斯坦的观点——“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意识到创新需要让想象力奔涌不息。的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从飞机到宇宙飞船,从计算机到互联网,从人工智能到元宇宙,最初都来自科学幻想。现在人们正在进入一个科幻成真的时代,而科幻也在帮助人们的思维进一步解放,去创造更神奇的未来。

中国科幻在世界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今,国外不少大学讲授中国科幻课程,许多学生以中国科幻为题写硕博士论文,每年都有几百件中国科幻作品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传播到海外。科幻正在成为熊猫、功夫、美食等之外的一张中国文明的新名片。

这次大会将聚焦各国科幻作家和科幻迷关心的全球性共同话题,而中国科幻人对人类的未来提供的独特思索和解答,更引发广泛兴趣。大会也被称作是一次文明的对话,人们通过思想实验和头脑风暴,从不同角度求解在未来共生共存的答案。

2007年横滨的第六十五届世界科幻大会上,中国仅派出一个四人代表团参会。而今年,有数千中国人来到成都的主会场,尤其是大批中国青少年正面对世界,分享他们对新科技的认知,讲述他们对新世界的构想,这本身便是塑造未来的一部分。拥抱科幻,即创造美好明天。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从“ 迷”到 作家

    刘慈欣是从20世纪80年代“科幻迷”群体中脱颖而出的作家,他亲历了当时的“清理精神污染”。当国内科幻进入严冬时,作为“科幻迷”的刘慈欣自然而然想为科幻复苏贡献力量,这成为刘慈欣“心路历程的转折点”,从此,科幻对于刘慈欣来说,从一个空灵的梦境变成现实而任重道远的事业。...[详细]

  • 读吴岩的《中国轨道号》 在全新轨道上疾驶

    吴岩的《中国轨道号》,我读过了两遍。年初,吴岩把他的这本新作寄给我。封面和书名乍眼看去,是地地道道的一本科幻小说。那时正忙乱一些事情,我抽时间草草的读了一遍,越读越觉得不能简单的归类科幻作品,感觉这本书写的确实有很另类,当时也没想到给他写评论或者说书评。但是,后来这本书在中国作家协会这一届的优秀儿童文学评奖中获奖了。我又翻了一遍我觉得要看看这本书为什么大家所青睐,看了一遍爱的感觉就是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品。...[详细]

  • 作品中的“她思潮”力量

    作为中国科幻30年大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这33位女性科幻作家被科幻改变了人生轨迹,也推动和繁荣了科幻。作品集不仅仅展现了女作家们风格迥异的科幻作品,还介绍了作家们的生活和创作经历,展现出她们丰富的思想、独特的个性,以及对科幻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详细]

  • 答复说书人——刘慈欣关于科幻创作的回答

    说书人你好!你是师博吗,我们去年见过面。关于《西洋》,反正也没人敢要,你发我没意见。但我劝老弟还是慎重一些,因为这篇东西政治上很敏感。去年文瑾让我给《异度空间》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名为《SF教》,上面没什么,杨社长都没让...[详细]

  • 浪漫的喜剧

    喜剧科幻电影《独行月球》正在火热上映,该片托起暑期档热度的同时,也将国产电影“科幻+喜剧”这一话题再度提起。在《独行月球》中,沈腾有一句台词贯穿了整部电影,“我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这句台词对于...[详细]

  • 控制与选择:简评萧星寒的创作

    萧星寒是从一名普通的科幻读者成长起来的作家,本职工作是老师,写作并非专职。因此,很难想象他如此惊人的文字产量,以及能写出诸如《骰子已掷出》《弓形虫》这样高水准的科幻作品。在萧星寒的近作中,我读到了当下...[详细]

  • 我们是科幻迷

    我们是一群正在人群中出现的神秘异类,我们像跳蚤一样在未来和过去跳来跳去,像雾气飘行于星云间,可瞬间到达宇宙的边缘,我们进入夸克内部、在恒星的核心游泳……我们现在像荧火虫般弱小而不为人知,但正像春天的...[详细]

  • 董晶:元宇宙之我见——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还

    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个叫“元宇宙”的名词打蒙了全世界的人,更打蒙了我这个多年秘密研究策划大型虚拟现实游戏型社区项目的从业者。10多年前,因星云奖的创办,我一直有一个为科幻爱好者建设网上精神家园的想法。那...[详细]

  • 贾立元:古怪的新世界

    “科学幻想小说……所描述的是幻想,而不是现实;这幻想是科学的,而不是胡思乱想”。这个论述揭示了“科学”与“幻想”在“小说”这一虚构性叙事艺术中相遇时的某种紧张关系——前者试图对人类生而有之的狂野的想象...[详细]

  • 建构中国 文学的女性话语空间

    长期以来,人们谈起科幻文学,潜意识里都会将其视为男性作家的专属,这并非完全是刻板印象,也是存在于当下科幻文学发展中的客观事实。对科幻这个领域来说,女性文学的困境似乎暴露得尤为明显,不仅体现...[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