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作家 > 中国作家

马昭

发布时间:2021-09-24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马昭,一九四○年七月一五日出生于吉林市。历任教员、职员、编剧、记者。一九六二年发表处女作《乡柳》,即以文笔隽永受到省内外的关注与好评。报告文学《心愿》被选入一九六四年中国新人新作选第三集。一九七八年他开始历史小说的创作,至今推出长篇历史小说、纪实文学、传记作品七部,历史专著二部,总计五百余言。描绘诗人李白的《醉卧长安》刊出后,即引起广泛关注,理所当然地获得了辽宁省一九八一年优秀图书奖、吉林省小说奖。


马昭访谈录


    记者::马老您好!
    马昭:你好!
    记者:粉碎“四人帮”之后,文艺的春天到来了,您也拿起了久违的笔,那么为什么会选择历史小说的创作,为什么会选择李白?
    马昭:那个时候啊,姚雪垠的《李自成》正是红火的时候,毛主席看了给予很高评价。在那个年代,随着对李自成的肯定吧!掀起了一股历史小说热,使农民起义成为很时髦的东西。当时我也想写一部农民起义,但当时我的感觉是,这里面有些毛病,像洪秀全是应当肯定的人物吧,从永安起兵的时候他就从军队里抬了100个小轿,带了100个王妃,我一看这没意思。后来呢,他跳大神儿,杨秀清成天父也跳大神儿,就是这些落后东西太多了,没意思。然后我就想,非写农民起义不可吗?最后找来找去呢,发现李白还是挺耀眼的,这样我就从唐玄宗诏李白进京这个时候开始写。
    记者:在您的小说《醉卧长安》,第一部分《南陵秋色》里,李白要进京侍侯皇上了,走之前,不得不要靠朋友的接济才能上路,那么摆在李白面前的路,真的没有别的选择吗?
    马昭:他出川的时候呢,家里头给了他不少钱,他这个人手把儿大,一两年就挥霍了,最后娶妻生子的时候,他实际很穷了。这样当他实际动身起身的时候呢,当时皇上诏他进京,那是很光荣的事情了。
    记者:李白被皇帝召见时,他已经是名扬天下的诗人了。
    马昭:对,唐朝的时候,诗人以诗歌取仕,知识分子基本都写诗,而且写了以后传抄,他已经成了大名气的诗人了。
    记者:他要摆脱于草莽之间,拜见于金阶之上的话,好像也有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一些原因。
    马昭:对,他没有别的选择,能得到皇帝的召见,那是很幸运很光荣的事情,而且进京可以当官。当时知识分子呢,当官是惟一出路,进京当官之后呢,家里就什么都不愁了,生活待遇名利都有了,所以这是一条很光彩的路,所以他就进京去了,但他的个性和他所学的东西和整个官场的东西,又不相融洽,他进里头就像一粒沙子,在这个球里没法滚。
    记者:可是那个时代就是那个样子,你要是想出人头地,实现自身价值的话呢,那就得走仕途。
    马昭:不当官就流落江湖,这里我算了一下,李白一生没参加过工作,在宫廷做了几天临时工,翰林院待诏临时召见,临时给点儿事干,他没有正式工作,所以他也是很可怜的。原先我写这书的时候,还挺不平,觉得李白是大诗人,很有才华也是政治家,写来写去才发现,他确实不是政治家,搞政治的挺复杂,李白确实不行。
    记者:李白的生性还是很单纯的。
    马昭:对,所以他才能写出那么好的诗歌,诗歌是没比的,那是中国最好的,大概也是世界最好的。
    记者:肩负儒家使命的李白,不得不要醉卧长安,可以说那是李白的一个噩梦,也是千百年来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噩梦。
    马昭:他只得流落街头醉倒长安,所以千百年来知识分子,走来走去就这一条路。
    记者:李白不得不醉卧长安,杜甫也摆脱不了这样的命运?
    马昭:杜甫呢,确实当过几天官,叫杜拾遗,拾遗的官其实是六品,不大。他是在“安史之乱”之后进的宫,在宫里面侍候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他呢好说真话,他也不行,在宫里也不吃香,他有一次进谏的时候,他“牵裾恨不死,漏网辱殊恩”,有一次给皇上进谏,拽着皇帝的裙子,“牵裾恨不死”,皇帝挺烦他的就把他贬了,他的思想和他的性格和他的素养,都不适宜在官场混。
记者:他跟李白在命运上好像还有一点不同,李白用道家的思想,来调理自己的感情,后来说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样的诗句,杜甫就不能这样调整!
    马昭:对,你说的对,李白到不行的时候就超脱了,就往成仙得道那方面滑下去了。杜甫呢,是纯粹儒家学派的弟子,写诗也很勤恳,他的诗叫“诗史”因为写得比较真实,也确实写的好。
 
    继《醉卧长安》之后,马昭又将目光投向小于李白12岁的杜甫。接下来《草堂春秋》这部专写诗圣杜甫的长篇一出版,就被海内外读者所注目,获得广泛好评。再后来,马昭又推出《浪荡子》和《真男子》,分别写的是徐渭和海瑞,马昭对用小说形式探讨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作了深层揭示。
 
    记者:如果说最初写李白是出于对李白的喜爱,那么接下来写的杜甫、徐文长和海瑞就是有目的地创作了?
    马昭:《李白》书出版之后,反响不错,出版社也认为不错,最后编辑和我一起研究题目,那就写杜甫吧。其实杜甫资料很难找,基本没什么轶事,李白还有点儿零星的轶事,像高力士脱靴,还写七门调三首啊,这些个小故事,而杜甫一个没有,就是在家乡有个笔架山,说在家乡河里头,吃长才华的东西,就有那么个笔架山。出版社很支持,当时借给我钱和编辑一起,到四川去访问了杜甫草堂,去到草堂看到的呢,杜甫到四川居住以后的那段生活情景,自然环境看到了,草堂没有了,没什么遗迹,就是新修的那个杜甫草堂,是公园式的。所以研究杜甫困难就比较多,后来我怎么办呢,就把杜甫全集从头看到尾,一首诗一首诗地研究,从诗里扒出故事来,是从他的诗歌里写出来的,所以杜甫写出来之后,就又写了徐文长、写了海瑞,这时就有点从不自觉到自觉了。写李白的时候没有想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杜甫的书也没有那么明确,到徐文长和海瑞的时候,就有点明确意识了.
    记者:这些人都有悲剧的色彩,尤其这个徐文长,徐文长自杀过,而且自杀过九次,最后走向痴狂,可以说他给中国艺术史上留下的是自己凄厉的生命写照。
    马昭:是,就这样,徐文长自杀过,现在一看徐的字画卖很多钱,原先他的画要能卖这么多钱,他就不这样难过了。
    记者:后代人对他还是蛮赞赏的,后来我听人家说齐白石,也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我能早生300年,我为文长磨墨,人家要是不用我的话,我就饿着肚子站在门外,我也心甘情愿,然后郑板桥也说过,愿做青藤门下走狗.
    马昭:这个青藤就是徐文长的号,青藤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一个知识分子,所以我写了徐文长之后呢,才发现,他的性格比较倔强比较要强,但命运是很糟糕的。在写了这几个人之后,把知识分子命运大体捋出来,我的想法我以为捋完了,他们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们都是儒家学派的弟子,这样发现儒家学派的儒学,是有毛病的,它培养出的知识分子,本质上是不坚强的,骨头是软的,偶尔少数直硬的呢,他自己也硬不起来,只有悲剧、只有骨折,所以徐文长,海瑞,李白,杜甫,都是这样的命运.
    记者:就这样您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浸染了30年,经过长期的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后,您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或者说在您看来这些人的命运与一个民族的命运,或是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命运是什么关系呢?
    马昭:中国文化跟这个,中国的儒文化是软弱的文化,我这种想法可能是不对的,现在儒文化好像,又是被抬得很高,包括孔子。我是赞成“五四”精神的,中国儒文化给中国造成两千多年的软弱性格。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幽默武侠大师,搞笑小说圣手

    李凉的出现,使由金庸、梁羽生、古龙创的武侠模式被打破,这匹野性不羁的黑马,一反血腥江湖的格局,开创了一个嘻笑怒骂、妙趣横生由奇神、狂侠、神偷、酒狂等英侠少年构成的新江湖,这些少年人,一个个清纯脱俗,古怪精灵,或分怀绝技(丁小勾);或聪明绝顶(杨小邪)...[详细]

  • 周敏

      周敏 Zhou Min (1973.7— )女,汉族。出生于北京市,籍贯河北省唐山市。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系。1996年调入东方少年杂志社,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社长助理。2013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著有长...[详细]

  • 傅爱毛

    傅爱毛,出生于新密市的女作家。她从2000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在全国各地公开刊物上发表的小说已近200万字。   小说《嫁死》,以奇异的构思、平实而冷峻的笔调完成了围绕死亡展开的叙事,引起全国文学界、影视界...[详细]

  • 东北作家群及小说代表作品

    “九一八”事变以后,陆续有一批文艺青年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下的东北流亡到关内。其中有些人已经有过一段创作经历,有些人在左翼文艺运动的推动下开始文学活动。他们怀着对于敌伪的仇恨,对于乡亲的眷恋,以及...[详细]

  • 老舍创作历程简述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城市下层居民的生活,讲究情节的波澜起伏,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一部分作品受有英国小说的明显影响,主要是取其 幽默风趣和用语力求机智俏皮的特点。他一向注意写得通俗易懂,后来又努力于文艺的民族化群众化工作,他的作品特别在城市居民中拥有广泛的读者。《 骆驼祥子》译成多种外文后,得到较高的国际声誉。这些,都扩大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社会影响。...[详细]

  • 李劼人《大河三部曲》

      李劼人(1891.06-1962.12),1891年6月20日生,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家祥,中年时期的李劼人常用笔名劼人、老懒等,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李劼人中学时代...[详细]

  • 李印功

    李印功,男,1953年生,富平县人,现居西安。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文学》杂志副主编,《华文月刊》杂志常务副主编,《陕西文谭》网策划,《陕西农村报》原执行总编,陕西电视台《百家碎戏》《都市碎戏》编剧。出版长篇...[详细]

  • 网络文学十年十佳优秀作品简介

    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十佳优秀作品简介 网络文学十年盘点25日正式在京落下帷幕,十佳优秀作品揭晓:《此间的少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新宋》《窃明》《韦帅望的江湖》《尘缘》《家园》《紫川》《无家》《脸谱》。 此间的少年江南着华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详细]

  • 王鸿达

    王鸿达 (1961—) 山东黄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1979年参加工作,历任伊春市汤旺河区克林学校教师,大庆市萨尔图区公安分局民警,萨尔图区文化馆创作员,大庆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创作员,文学创...[详细]

  • 冯延飞

    冯延飞 (1948—),男,汉族,吉林省长岭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现供职于吉林省艺术研究所。1978年4月至1979年8月在吉林省白城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学习。 冯延...[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