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作家 > 中国作家

叶雪松

发布时间:2022-07-2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1656034552880687.jpg

  作家简介:叶雪松,满族,1971年10月生于辽宁北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剧,辽宁省作家协会第十届签约作家,曾经担任过多年《鸭绿江》文学月刊编辑。主要从事小说和剧本创作。1992年写作迄今,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在《中国作家》《民族文学》《芙蓉》《芳草》等文学期刊发表,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响窑》《大地葵花》,另出版有作品集5部,儿童题材长篇小说7部,出版、发表600万字左右,多篇作品获奖、转载并被收入多种文本选集及年度排行榜。长篇小说《响窑》入选2015年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由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录成百集有声小说播出,获辽宁省第十四届曹雪芹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奖,同名电影剧本获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民族展映暨第三届民族题材电影剧本征集提名奖。获孙犁文学散文奖、红棉文学奖提名奖;单本剧《弃家出走的母亲》获2012年第七届中国栏目剧“金骐奖”评优一等奖;中篇小说《大汉蚕妃》获全球(2021年)首次“鎏金铜蚕”学术论文和文学作品征集获奖作品小说类一等奖。儿童长篇小说《金戥子》获第四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潜力奖,著有四十集电视剧剧本《响窑》。


  东北作家的担当和使命

  ——节选长篇小说《大地葵花》跋章


  对哈尔滨的兴趣,来缘于我奶奶的母亲——我那一百零三岁高龄的太姥姥。

  在我小学毕业之前,我并不知道哈尔滨这个地方。上初中学了地理,才知道东北三省,最北面的那个省的省会就叫哈尔滨。

  那个时候,我的太姥姥就跟着我的老舅爷生活在那个我想像不出来的省会城市了。在去哈尔滨之前,那个将近九十岁清瘦的小脚老人来奶奶这儿住过几天。这是我最后一次看见她,那时候,我刚刚上初中。

  哈尔滨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我的老师谭广香告诉我,它在北方的北方,离苏联挺近,街上到处是中俄混血。我不知道混血长什么样,也许,像谭广香老师介绍的那样,聪明、漂亮,长着蓝眼睛和高鼻子。如果满大街都是这样的混血,哈尔滨可真是一个谜一样的城市。不久,我在邻居家的收音机里,听到了王刚播讲的《夜幕下的哈尔滨》,那时候王刚也就二十多岁吧,通过王刚,我对哈尔滨又有了点朦胧的认知。

  那时候,我还没有对文学创作产生兴趣,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写作。没想到,九0年代初,我竟然迷恋上了文学,更没想到,这一辈子竟然和文学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二0一六年一月,我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响窑》。这部书的写作背景是我的辽西老家,写的是满族地主关家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在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铁骨和担当,有相当一部分故事取材于我奶奶给我讲述的土匪和地主的故事。

  这部书被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大地书场栏目录成了有声评书,尔后又获得了第十四届辽宁省曹雪芹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奖。它的出现,引发了我对下一部作品的思考。那时,我正在《鸭绿江》杂志社当编辑,编校稿件之余,开始思考下一部长篇的定位。在《鸭绿江》的那几年,是我人生中收获最为丰厚的一段时光,很多文学方面的朋友都鼓励我创作出下一部作品。

  二0一六年的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二日,我随省作协的领导和几位作家赴长春参加辽吉两省作家暨东北地域文化与新东北作家群交流研讨会,生平第一次来到了长春。在吉林作协的安排下,我们参观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和伪满皇宫。让我震撼的是伪满皇宫,走在里面,阴暗和压抑扑面而来。不过,我竟然在那一刹那产生了要写什么的灵感。

  东北作家还得写东北,写国恨家仇。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就远去,十四年的抗争和屈辱却不能忘。东北是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地方,虽然这方面的文学作品不少,但反映蹦蹦戏演员和北方少数民族女性抗战题材的并不多。

  那一年的秋天,我去了一趟哈尔滨,游览了美丽的松花江。古朴典雅的索菲娅大教堂,中央大街的松浦洋行和马迭尔宾馆,无一不在刺激着我敏感的神经。这座位于绥满(中东铁路)经济带中心、素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城市,在二十世纪初,就已成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商埠。这是一座在一百多年前用火车拉来的城市,二十世纪初,先后有三十三个国家的十六万侨民聚集这里,十九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也有了较大发展,建立起哈尔滨在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地位。

  在哈尔滨,除了偶尔闪现一下我那逝去多年的小脚高寿的曾外祖母,就是哈尔滨中西合璧、中外合资、中西交融的历史。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是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及“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同时,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

  一九二三年,哈尔滨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一九二七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成立满洲临时省委,哈尔滨成为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一九四五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一九四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我想,何不将我的小说背景设在这座在一百多年前已经足够繁华足够开放足够英雄的城市呢?那些在党的领导下,为了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解放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普通市民更值得大书特写,就有了创作这部小说的冲动。

  这期间,我想起了那本脍炙人口的《夜幕下的哈尔滨》,我发现,这本书的作者竟然是我省的老作家陈玙。陈老本身就是有着丰富革命经历的老一辈,我有限的人生阅历和文史储备无法和陈老相提并论,但创作的激情和严谨的态度是一致的。陈老的那本书我没看过,印像也只是停留在王刚播出的几讲;定位和导向相同,内容并不雷同,于是,我就安心搜集材料,研究伪满时间哈尔滨的历史。为了研究哈尔滨在伪满时的每一条街道,我甚至在网上花高价购买了一张日伪统治下哈尔滨的市区地图。

  故事可以虚构,但历史不能。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对当时的抗联、地下党组织和日伪的一些重要部门,还是花了大量精力反复考证核实,力图接近准确,贴近时代背景。为了避免对历史产生不必要的混淆,并未使用历史人物的真实姓名,少数模糊的部门采用了近似的名称,请读者甄别对待。这部小说,从准备到完稿,用了四年多的时间。这部作品的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考验和煎熬。

  我在莫尔道嘎林区,认识了当地的作家老邢,通过老邢,结识了在林业站工作的关泽林。他那位蹦蹦戏演员出身的满族奶奶李欣苹和师姐妹们悲欢离合、心系家国的传奇的经历,将我带进了哈尔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走进了那些消逝的或残存的东北文化记忆中。蹦蹦戏(二人传)现已纳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年的李欣苹们定感欣慰。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幽默武侠大师,搞笑小说圣手

    李凉的出现,使由金庸、梁羽生、古龙创的武侠模式被打破,这匹野性不羁的黑马,一反血腥江湖的格局,开创了一个嘻笑怒骂、妙趣横生由奇神、狂侠、神偷、酒狂等英侠少年构成的新江湖,这些少年人,一个个清纯脱俗,古怪精灵,或分怀绝技(丁小勾);或聪明绝顶(杨小邪)...[详细]

  • 周敏

      周敏 Zhou Min (1973.7— )女,汉族。出生于北京市,籍贯河北省唐山市。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系。1996年调入东方少年杂志社,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社长助理。2013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著有长...[详细]

  • 傅爱毛

    傅爱毛,出生于新密市的女作家。她从2000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在全国各地公开刊物上发表的小说已近200万字。   小说《嫁死》,以奇异的构思、平实而冷峻的笔调完成了围绕死亡展开的叙事,引起全国文学界、影视界...[详细]

  • 东北作家群及小说代表作品

    “九一八”事变以后,陆续有一批文艺青年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下的东北流亡到关内。其中有些人已经有过一段创作经历,有些人在左翼文艺运动的推动下开始文学活动。他们怀着对于敌伪的仇恨,对于乡亲的眷恋,以及...[详细]

  • 老舍创作历程简述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城市下层居民的生活,讲究情节的波澜起伏,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一部分作品受有英国小说的明显影响,主要是取其 幽默风趣和用语力求机智俏皮的特点。他一向注意写得通俗易懂,后来又努力于文艺的民族化群众化工作,他的作品特别在城市居民中拥有广泛的读者。《 骆驼祥子》译成多种外文后,得到较高的国际声誉。这些,都扩大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社会影响。...[详细]

  • 李劼人《大河三部曲》

      李劼人(1891.06-1962.12),1891年6月20日生,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家祥,中年时期的李劼人常用笔名劼人、老懒等,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李劼人中学时代...[详细]

  • 李印功

    李印功,男,1953年生,富平县人,现居西安。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文学》杂志副主编,《华文月刊》杂志常务副主编,《陕西文谭》网策划,《陕西农村报》原执行总编,陕西电视台《百家碎戏》《都市碎戏》编剧。出版长篇...[详细]

  • 网络文学十年十佳优秀作品简介

    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十佳优秀作品简介 网络文学十年盘点25日正式在京落下帷幕,十佳优秀作品揭晓:《此间的少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新宋》《窃明》《韦帅望的江湖》《尘缘》《家园》《紫川》《无家》《脸谱》。 此间的少年江南着华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详细]

  • 王鸿达

    王鸿达 (1961—) 山东黄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1979年参加工作,历任伊春市汤旺河区克林学校教师,大庆市萨尔图区公安分局民警,萨尔图区文化馆创作员,大庆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创作员,文学创...[详细]

  • 冯延飞

    冯延飞 (1948—),男,汉族,吉林省长岭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现供职于吉林省艺术研究所。1978年4月至1979年8月在吉林省白城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学习。 冯延...[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