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外国小说

浅谈《佩德罗·巴拉莫》

发布时间:2017-04-25 来源于:豆瓣读书Queenie 作者: Queenie 点击数:

  作者:Queenie(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185277/

  《佩德罗·巴拉莫》带给我的震撼很深。合上书页的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小说竟然可以这样写——整个故事中(我甚至不敢将它称为“一个”故事),时空被割裂的近乎支离破碎,每个人(或鬼魂)的人生也都被剪切成无数细碎的片段,胡安·鲁尔福就像是一个技法娴熟的裁缝一样,把这些碎片化的不同人的人生片段巧妙地缝合在一起,使佩德罗·巴拉莫得故事不呈单调的线性走向,从而让读者们能从多个方向走向佩德罗·巴拉莫,从其他人的生活片段中窥得其人生的大致面貌;因为这种碎片式记叙为佩德罗·巴拉莫的人生留下了非常多的合理的空白,所以故事的可能性有了很大的增加,读者阅读的自由度也得到很大增强(我们来试想一下——倘若胡安·鲁尔福按照人生发展的正常顺序记录下佩德罗·巴拉莫的生平:一个地主之子,童年时期,因为愚笨,被其父亲嫌弃,跟着母亲拮据地生活;少年时期,父亲被人误杀,母亲自杀身亡,青梅竹马离开他去了远方:成年时期,掌握权力与金钱,不断剥削村庄里的农民,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老年时期,使计困住所爱之人,爱人死去,自己也丧失活着的动力……哎哟喂!这样的情节,是否有记流水账之嫌?哪个读者还有闲心读下去啊!);而且,因为是多个发声体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述说和佩德罗·巴拉莫有关的故事, 所以读者对佩德罗的评价会更加客观,不会一味的夸赞或谩骂,读者不会因他童年的凄惨而盲目同情,也不会因他对农民的剥削而盲目批判。

  再观《佩德罗·巴拉莫》的具体内容,以亡者发声,离奇却不显荒诞。这应该和拉美文化观念有关:在拉美人眼中,鬼魂并不可怕;他们甚至是希望能够见到死去亲人的灵魂。所以,这种鬼魂之声可以看作是胡安·鲁尔福对拉美文化的保留。

  我们可以看到在书中,那些发声的鬼魂都是没能够被神父宽恕的,但是,众多没得到宽恕的鬼魂中,独独少了我们的主人公“佩德罗·巴拉莫”,这不可谓作者构思不妙啊!一方面,该小说的写作是以佩德罗·巴拉莫的人生为线索,那么,佩德罗·巴拉莫的死亡即是小说的结局,如果让佩德罗·巴拉莫得鬼魂早早地发声,那么他的死亡就失去了悬念,后面的故事也会失去其特有的味道;另一方面,作者正是用那些回忆拼接出佩德罗·巴拉莫的形象,这个形象由于是从第三方叙述中间接得到的,显得朦胧而富有诗意,如果佩德罗·巴拉莫本人的鬼魂发声了,他的叙述会比其他任何鬼魂的叙述更具有权威性,这种声音就会凭借其极强的存在感直接掩盖住其他的鬼魂之声,那么,小说的朦胧与诗意大概会被破坏得一干二净吧;还有一点,那些发声的鬼魂生前都是以弱者的形象存活于世的,从他们的叙述中,我们可知佩德罗·巴拉莫是一个强势的有如教父般的硬汉,我真的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硬汉死后,他的灵魂会发出孱弱的哀鸣(这样真的太毁形象了有没有啊!)。

  但这样一个硬汉,心中也为一个人留有一处柔软——“我在想念你,苏萨娜。”“苏萨那,我曾要求你回来。”——其实读完全书,不难看出,胡安·鲁尔福有着很深的故土情节和童年情节。所以,与其说他是在怀念苏萨娜,不如说他在怀念童年时代单纯的情感以及以前那个单纯美好的自己。

  最后,我想谈谈《佩德罗·巴拉莫》带给我的现实反思。如果把《佩德罗·巴拉莫》看作一部完整的电影,这部电影里面的每一帧画面都残忍的描绘了墨西哥农村的美丽与毁灭。那么,将它和我们的国家联系起来,现在的社会,我们又何尝不是在一步步毁灭中国的农村,毁灭中国的农村文化呢?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巴尔扎克《高老头》读后感

    尔扎克总是这样出手不凡!如若将作品《高老头》改编成影视剧,导演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将伏盖公寓内外的布局、陈设,原封不动地通过一个个镜头予以呈现。哪怕是那些公寓...[详细]

  • 司汤达《巴马修道院》

    《巴马修道院》是一部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历史小说。司汤达以政治为经,恋爱为纬,绘制了一幅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社会生活的画面。这幅色彩缤纷的图画集中反映了从拿...[详细]

  • 《红与黑》读后感

    《红与黑》是一部政治加爱情的小说,内容涉及法国19世纪王政复辟时期各派政治势力的明争暗斗和阴谋诡计,深刻反映了那个历史倒退年代的黑暗与反动,同时又以极其细腻的...[详细]

  • 一次打破文学边界的尝试

    《小说评论》既是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载体,也是透视当代文学批评构建的一个标本。开设“三栖专栏”,不失为一次打通文学边界的尝试,一种学术批评视野下对文学现象的观...[详细]

  • 刘仁前的时间魔方——读刘仁前的中篇小说集《香河四重

    刘仁前是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健将之一,2019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香河纪事》,此前曾出版长篇小说“香河三部曲”(《香河》《浮城》《残月》),今年又出版了中篇小说集《香...[详细]

  • 文泽尔系列――《冷钢》读后感(未看可入)

    从2.1买到三本文GG的书,到现在2.8号了,只读了两本半,果真我是老了,已经静不下心读长篇,而且我也很久没有读长篇了。《冷钢》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读完的,第一页是大...[详细]

  • 推理小说评论谈



    相信有不少推理小说爱好者都会在看完某部作品后大为惊叹或者是大感愤怒,他们通常都会用随笔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在看完书后所萌发的想法,然后经过细微的整理,将这些...[详细]

  • 彼此的星光——王凯《星光》读后感

    老王把《星光》发给我,我读了两遍。老王是王凯,他长着一副匈奴人的样貌。第一遍是在手机上读的,比较匆忙,感觉还是熟知的老王风格:部队题材,叙事讲究,结构缜密,语言是惯常...[详细]

  • “穿越救亡流”与“历史研究范”

    在最早的历史穿越小说中,历史是一个单纯为抚慰个人的历史和现实创伤经验而营造的疗伤空间。这种主体的自我安慰不可自拔,至今仍是所有的历史穿越小说都必须遵循的铁...[详细]

  • 杨志军长篇小说《藏獒》读后感

    杨志军这样叙述他与藏獒感情的由来:“一切都来源于怀念——对父亲也对藏獒。在我七岁那年,父亲从三江源的玉树草原给我和哥哥带来一只小藏獒,父亲说,藏獒是藏民的宝,什...[详细]

  •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小说世界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1956年生于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从小在缅因和新罕布什尔的小镇长大,在贝茨学院毕业后又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一年。她于1982年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从此开始了创作生涯。她的不少作品发表在《红书》和《十七岁》上。她的《艾米和伊莎贝拉》获得2000年度的桔子奖提名。《奥丽芙·基特里奇》则获得了2009年度的普利策奖。后来此书又在意大利获Premio Bancarella奖,据说是海明威之后第一个获该奖的美国人。 ...[详细]

  • 《巨人的陨落》人物形象简析

    《巨人的陨落》是现象级畅销小说大师,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肯·福莱特作品。   《巨人的陨落》这本书除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之外,更引人注目的是整本书的写作技巧。   它有深度,在五个家族发生的情节之间,夹杂着许多真实的历史事件,使人们对于这场世界大战、这场巨变的认识更加真切。...[详细]

  • 东西方侦探小说简史

    21世纪,新世纪,推理小说理所应当迎来新的纪元。日本的创作者们继承了社会派推理清新的文风、深刻的思想和新本格推理华丽的设定,将两者有机结合,创造出了全新的推理小说。这类小说类型化痕迹非常模糊,已经很难适用某种定义,“好看”成为了评价的唯一标准。在这些作...[详细]

  • 读布尔加科夫小说《狗心》

    这是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个公案。米·布尔加科夫的中篇小说《狗心》,从1926年被苏联政府没收原稿,禁止出版到1987年被搬上莫斯科大剧院舞台公演,整整60年,差不多贯穿了整个苏联历史。据说该剧的演出在当时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应,场场爆满,而且还有数千人被拒之门外。...[详细]

  • 龙与地下城题材奇幻小说及其衍生作品简介

    龙与地下城题材奇幻小说及其衍生作品简介...[详细]

  • 《指环王》背景中的诸神简介 

    本文中专有名词的翻译参考台湾朱学恒在联经版《魔戒之王》2002年1月初版中的翻译,其他的人名是我按自己认为的发音翻译的,但是没有确切考证过,仅作参考。Valaquenta是Eldar[艾达,高等精灵]中流传的诸神说明。因为原文中诸神名号繁多,本文只是简介,故不给出全部称谓,感兴趣的人可以自己查看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料。...[详细]

  • 美国官场文学小说热销

    《我在美国当公务员》是一本“美国官场文学”作品,作为从美国联邦卫生部的一年合同工到与总统同台演讲的联邦医疗福利专家,何奇恩以“美国公务员”的经历,用大量的生活细节对美国“官场”进行了直观的描述,让读者触摸到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运转机制。不过,书中并没有潜规则、钱权色交易等这些“官场文学”习见的内容,而是用详尽的笔写出了进入陌生国度、未知行业的忐忑以及现实与心理困难的克服。换句话说,热销的“美国官场文学”提供的是励志作品。 ...[详细]

  • 最罗嗦最狗血的畅销小说:《暮光之城》

    小说《暮光之城》,作者是美国女作家斯蒂芬妮·梅尔(Stephenie Meyer),故事描写的是中学生贝拉与青春帅气的吸血鬼爱德华的浪漫爱情故事。仅在美国本土,《暮光之城》系列的销量就已超过5000万册,全球销量则突破8500万册。改编自小说的电影的上映,更是在全球掀起了...[详细]

  • 石原慎大郎《太阳的季节》

     中篇小说《太阳的季节》发表后,立刻引起了文坛上的激烈争论)反对派佐藤春夫说:“这只不过是任性青年的一种猥亵文学”。同时,他们还认为这是过去青少年流氓文学的新翻版。赞成派却认为这部小说很有新意。...[详细]

  • 美科幻小说家状告育碧《刺客信条》侵权

    美国科幻小说作者John L. Beiswenger声称《刺客信条》中的许多地方和自己的作品《Link》有类似的地方,因此状告育碧侵权。 ...[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