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杨志军长篇小说《藏獒》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11-14 来源于: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作者: 佚名 点击数:

  多年前,读过2013年版杨志军老师的长篇小说《藏獒》。今年夏天带孩子泡书店,孩子从书架上找到2017年版的《藏獒》买了回来。我心中不禁感慨,一本好书,一个好故事,能给两代人的心灵带来精神上的滋养是多么难能可贵。高寒辽阔的青藏高原、素有“东方神犬”之称的藏獒、藏地神秘的人物故事,这一切构成了一本书难以言说的吸引力,虽身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想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在其短暂有限的一生中,无不需要来自文学艺术的滋养、浸润、映照、启迪、感悟、引领和支撑,唯此才能无限量地拓展生命的深度、厚度与广度。于是,时隔多年之后,我再一次和一个少年一起重读《藏獒》,再次与藏獒对视。

  杨志军这样叙述他与藏獒感情的由来:“一切都来源于怀念——对父亲也对藏獒。在我七岁那年,父亲从三江源的玉树草原给我和哥哥带来一只小藏獒,父亲说,藏獒是藏民的宝,什么都能干,你们把它养大吧……一晃就是十四年……远远看到一只硕大的黑色藏獒朝我扑来,四蹄敲打着地面,敲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鼓声……但是,黑獒没有把我扑倒在地,在离我两步远的地方突然停下,屁股一坐,一动不动地望着我。随后跑来的藏民旦正嘉叔叔告诉我,黑獒是十四年前去过我家的小藏獒,它认出我来了。我对藏獒的感情从此产生。 ”

  每个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上,都会被造物主打上一个印记,需要在生命历程中不断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人生的终极疑问,几乎每个人迟早都会遭遇到这样的困惑。生命形态缔结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人要面对与大自然的关系,与社交网络的关系,还有与自己的关系。没有谁的一生能逃脱通过亲情、友情、爱情等关系完成对自我的确认。一只藏獒,“你仅仅喂了它一个月,十四年以后它还把你当作亲人,你做了它一天的主人它都会牢记你一辈子,就算它是狗,也足以让我肃然起敬。 ”对这样一只生灵,何止是肃然起敬,我相信每个人读到这样的句子,内心都还会生发出一种感动,一只藏獒是在用它的生命来和一个人缔结牢不可破的信任关系。我想,不管是谁遇上这样一只藏獒,内心都会被深深温暖到。

  “一年夏天,我去结隆乡的牧民尕让家做客,住了短短一个星期,他家那只大黑獒对我的感情就深到一日不见就满草原寻找的地步。使我常常猜想,它是不是父亲喂养过的藏獒。几年后我要离开草原,正好从结隆乡出发。大黑獒看我打起行装坐进了汽车,知道这是一次长别离,就对汽车又扑又咬,牙齿都咬出血来了。在它的意识里,我是迫不得已才离开它的,而强迫我离开的,正是这辆装进了我的该死的汽车。后来听说,我走了以后,大黑獒一个星期不吃一口食不喝一口水,趴在地上死了一样,好像所有的精气神包括活下去的意念都被我带走了。 ”这是一只多么重情重义的藏獒啊!在这个人心浮躁追求快节奏高速度的社会,我们可以扪心自问,你能遇到几个如此这般对待你的人呢?大千世界,生命中人来人往,人们习惯了、淡然了不管谁离开了谁都要照常生活。而我,却在心里无比期望,往后的日子也能遇见一只以生命相托的大黑獒。

  “父亲为什么喜欢藏獒呢?我问父亲,父亲不假思索说:‘藏獒好啊,不像狼。’父亲的思维,是草原人的思维。在草原牧民的眼里,狼是卑鄙无耻的盗贼,欺软怕恶,忘恩负义,损人利己。藏獒则完全相反,精忠报主,见义勇为,英勇无畏。狼一生都为自己而战,藏獒一生都为别人而战。狼以食为天,它的搏杀只为苟活;藏獒以道为天,它们的战斗是为忠诚,为道义,为职责。狼与藏獒,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每当父亲评价那些喜欢整人的人、剥夺别人生存权利的人、窝里斗的人、阴险诡诈的人时,总是说:‘那是一条狼。 ’”动物世界生存依靠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而在人的社会里,有很多具有狼性品格的人,就像作者在该书序言中所说“狼少了,狼性和狼的文化、狼的崇拜却横行起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动物世界,在大草原上,狼和藏獒是对立的,一只藏獒绝不可能和一只狼交上朋友,一只藏獒会坚守属于它们的品性界线。而人,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往往会践踏规则失去底线,这真是人不如“藏獒”的地方。

  “大雪成灾的日子里,正处在第五胎哺乳期的大黑獒那日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来到了尼玛爷爷家……尼玛爷爷、尼玛爷爷的儿子班觉、儿媳拉珍、孙子诺布与看家狗瘸腿阿妈、斯毛阿姨以及格桑和普妮,一个个蜷缩在就要被积雪压塌的帐房里,都已经饿得动弹不得了。大黑獒那日立刻意识到自己应该干什么,它先是走到尼玛爷爷的跟前,用流溢着同情之光的眼睛对他说:‘吃吧,吃吧,我正在喂奶,我的身体里全是奶。 ’说着它骑在了躺倒在毡铺上的尼玛爷爷的身上,用自己的奶头对准了尼玛爷爷的嘴。尼玛爷爷哭了,他边哭边吃,他知道母獒用奶水救活饥饿之人的事情在草原上经常发生,也知道哺乳期的母獒有很强的再生奶水的能力,不吃不喝的时候也能用储存的水分和身体的脂肪制造出奶水来,但他还是觉得母獒给人喂奶就是神对人的恩赐,是奇迹。 ”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