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诗人纳博科夫:兼论《洛丽塔》与《红楼梦》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1-08-20 来源于: 作者: 高海涛 点击数:
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为传诗之意。   
             ——脂砚斋
1.
  1977年,纳博科夫去世的时候,我刚走进大学校门。而直到1990年代甚至更晚,我才读到他的《洛丽塔》以及《普宁》《天赋》《微暗的火》《庶出的标志》《说吧,记忆》等作品。作为一个非学院派的读书写作者,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对这位美籍俄裔作家产生如此执著的兴趣,不仅阅读了他的大部分长篇和有关研究著作,从新世纪开始,我还翻译了他的许多诗歌,其中包括叙事长诗《剑桥诗稿》(University Poem)。
  纳博科夫喜欢在小说中建构诗意,在诗歌中讲述故事。这作为某种情结,可以追朔到他所钟爱的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这首长诗就是他献给普希金的致敬之作,因此在篇幅和韵律上也仿效普希金的叙事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共由63首十四行诗组成,被誉为“光芒四射的诗体小说”(a sparkling novella in verse)。纳博科夫1919-1922年曾负笈于英国剑桥大学,作为一个流亡学子的精神记录,这首长诗既写下了他的情感历程,也写下了他的心路历程。所谓情感历程,就是他与英国姑娘瓦尔蕾的那段“三心二意”的浪漫史,而所谓心路历程,则正如他后来在《说吧,记忆》中所表述的,“我在英国大学生活读书的岁月实际是我努力成为一名俄国作家的一段历程”。⑴
  这样的心路历程,可以说贯穿了他的整个写作生涯。而与其说他想成为俄国作家,毋宁说他想有朝一日成为勃洛克那样伟大的俄国诗人。纳博科夫从少年时代开始写诗,前后近六十年,可以说从未放弃成为诗人的梦想。有人总结过,诗歌既是他用俄语也用英语和法语写作的唯一文体,同时也是他作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主要文本资源。而综观他的诗歌,虽然题材和主题有所变化,却始终有一种惊人的坦率和单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接近天真。正如他在一首短诗中所表白的: “我渴望单纯而温馨的事物”(《俄国歌曲》)。⑵
  对纳博科夫而言,“单纯而温馨的事物”不仅是值得渴望的,更是需要寻找的。他有一首写于1913年的俄文诗,述说诗人在一家小商铺停下脚步,那里有魔法师的宝库,能变出无数珍宝,但诗人还是走开了,因为他所要寻找的只是“一个表达人类之爱的简单词语”。这词语也许是一座山峰:“我喜欢穿黑夹克的山峰/那是用森林的毛皮制成(《我喜欢山峰》);也许是一只青碗:“我站立窗前,一动不动/天空是一只硕大的青碗”(《旅馆房间》);也许是一种似有若无的记忆:“自从我上次想起你,已过去/四十三年,也许四十四年”(《四十三年,也许四十四年》)。寻找,似乎是纳博科夫的基本写作姿态,无论诗歌、小说还是包括小说在内的散文,他始终都是词语和意象的坚定寻找者。1930年代末到1940年代初,他的写作正经历着从俄语向英语的痛苦转换,表现在诗歌写作中,就是他一直在寻找表达告别意象的词语,如重逢、悲悼、招魂等等,这些词语被他不尽恰当地写入诗中,以期照亮他灵魂深处的纠结与忧伤:“那就只好这样了/你屏住呼吸说/然后你挥了挥手/然后你挥了挥手帕/ 然后你挥了挥帽子”(《最温柔的语言》)。
  纳博科夫的小说无疑具有世界影响,但他的诗歌却很少受到关注。在他之后定居美国的另一位俄罗斯诗人和作家布罗茨基甚至评价说,纳博科夫只是个“未完成的诗人”(unrealized poet),“而正因为他是个未完成的诗人,他才是个奇妙的散文作家”。⑶在某种意义上,这个评价也许不失公允,但我们应该看到,纳博科夫的诗歌写作始终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追求,而并非是为小说写作而准备的文学预演。而且,即使将他的诗歌与他同时代诗人的作品相比较,也仍可见出独属于他个人的风格和特质,那种清澈、精心的意象选择、语言的转换能力,让感官震撼的隐喻,以及从不可见的远方吹来的微风感,这远方可能更接近诗的形而上品格和对彼岸世界的憧憬。因此,我还是更喜欢美国《时代》周刊对他的评价:“纳博科夫是很专业的诗人……一位极富创意的象棋大师和语言魔术师,他让人快乐,同时也快乐着自己”。⑷
  对雨和雪的喜爱是纳博科夫诗歌美学的重要表征,他的诗总是不断重复和回归雨和雪的意象,如《我怎样爱你》:“某种嫩绿,某种浅灰/某种条纹,无边的雨”。而在《雪地》中,正要入眠的诗人听见有人走过雪地的声音,引起了他对童年往事的普鲁斯特式联想:“噢,那雪地的声音——/嘎吱,嘎吱,嘎吱/是谁穿着长毡靴在走”。雨和雪,“单纯而温馨的事物”,这种出自童年记忆的情感体验或许正如他在评价英国诗人布鲁克(Rupert Brooke)时所说的,是“一种对所有潺潺流动的、牙牙学语的、轻轻结冰的事物的爱”。⑸
  写于1917年的《大雨飘过》(The Rain Has Flown)即使不是纳博科夫最早的一首诗,也是标志他审美经验最早形成的一首诗,至少是被选入其著名诗集《诗歌与残局》(Poems and Problems,又译《诗歌与问题》或《诗歌与生存问题》)的第一首诗。我将这首诗译成中文,发表于《鸭绿江》杂志2016年第11期上——
    大雨飘过,一路流火,
    脚下的小径也是红的。
    ............
    一枚叶子朝下斜拧着叶尖,
    一颗珍珠正从叶尖上滴落。
  在《说吧,记忆》中,纳博科夫曾生动记述了这首诗的诞生过程:“片刻之后,我的第一首诗开始孕育了,是什么触发了它?”是一片心形树叶上闪烁着的一滴雨。这颗精灵般的雨滴,在表演滑奏曲,而且是三部曲,静的凝聚——动的释放——静的挺直,这颗雨滴在某种意义上,几乎是纳博科夫本人的象征:出生于金枝玉叶的俄罗斯贵族之家,十月革命之后流亡欧陆,就像是珍珠的滑落,直到在美国又重新找到生活的平静与创作的尊严。不仅如此,这颗雨滴的滑奏曲可能也构成了他最初的诗美体验和审美经验,因为多年以后,我们在长篇小说《洛丽塔》的开头,几乎又再次完整地看到了这颗雨滴的滑落之舞及其晶莹剔透的声响:“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2.
  我对外国文学的兴趣是双重的,一是美国文学,二是俄罗斯文学。而如果两者交叠融汇,这兴趣就会转化为写作的动力。因此,当年轻的副教授邱畅博士要将她倾注心血的论著《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付梓出版,并建议我为之作序的时候,就很愉快地接受了。因为毫无疑问,正是在纳博科夫身上,美国文学和俄罗斯文学获得了双重的文化确认(cultural identification)。本来只想凭借对纳博科夫的阅读和翻译写一点感悟性的文字,但认真翻阅了邱畅博士的论著之后,我觉得那样是不够的,不足以表达我对这位一直梦想成为真正的俄国诗人,却偏偏成了“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英语作家之一”的文学大师的致敬之意。
  芬兰学者佩卡·塔弥 在他的《纳博科夫诗学诸问题》中指出,在纳博科夫研究中存在着偏重文本分析的注释化倾向,认为应该采取综合性研究方式,不是关注具体文本的艺术结构,而要找到“能贯通其整个双语写作生涯的循环模式”。⑹我觉得邱畅博士对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研究就采取了这样的综合视角,她坚持叙事学的维度,对有关纳博科夫长篇文本的主题、人物形象、叙事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透彻的梳理,既有学理上博观约取的缜密,也有个人感悟和精微的创见,既可作为其他学者进行深入研究的参照,也可让像我这样的一般读者直接感受到纳博科夫小说那种特有的叙述智慧和精神魅力。
  从叙事学的综合视角看,正如批评家所发现的,纳博科夫的小说叙事总是暗含玄机,他善于制作带有经典意象的谜语和意味深长的文字游戏,在精妙的细节描写中荡漾着诗意盎然的艺术激情。而由此形成的象征性、神秘感和形而上意味,构成了纳博科夫叙事文本最显著的特征。我曾向邱畅建议,是否可以将纳博科夫的长篇小说,如《洛丽塔》,和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进行比较研究,至少我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尽管这两部作品问世的时间相差一个半世纪还多,也尽管纳博科夫不太可能接受过《红楼梦》的直接影响,但就叙事策略和审美境界而言,二者之间的确多有“神似”和“神会”之处,而这是否可以视为纳博科夫小说中所包含的东方元素或中国元素则另当别论。
  《洛丽塔》又名《一个白人鳏夫的自白》,是亨伯特在狱中等待宣判的日子里写下的自白书,全书由引子、正文和后记三部分组成,并分别由三个叙述者来完成叙述。引子部分的叙述者是小约翰·雷博士,他声称自己是一名编辑,并且毫无缘由地收到亨伯特在狱中完成的文稿。当他收到文稿时,亨伯特已经在狱中病逝,其律师应亨伯特的要求请雷博士为亨伯特编辑这份在狱中完成的手稿。在正文部分,叙述者由雷博士转换为亨伯特本人,以自述的方式向读者讲述他与洛丽塔之间发生的故事。在后记部分纳博科夫亲自登场,成为后记部分的叙述者。这样的叙述结构,其实不仅可以在后现代小说找到相似的文本,在前现代小说中也不乏先例,如《红楼梦》。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开篇第一回就引入了“女娲补天”的神话,并声称整个故事都是“字迹分明,编述历历”地铭刻在一片“顽石”上的,从叙事学的角度看,发现手稿的故事属于“超叙述”,手稿中的故事属于“主叙述”,因此,这片“顽石”(有人称之为“手稿石”)可视为全书的主要叙述者。“手稿石”的存在及其讲述无疑为全书前置了象征性和神秘感,而这似乎同样是《洛丽塔》的作者所要追求的效果。亨伯特、雷博士和纳博科夫作为小说中的三个叙述者,他们先后的出场隐伏着一个“写作手稿”——“增删手稿”——“评点手稿”的结构线索,虽然其文化语境是欧美的(如法律场景的预设),艺术手法是后现代的(如“元小说”的意味),但与前现代经典《红楼梦》的叙事精神也是接近和契合的。
  著名学者杨义先生说过,曹雪芹承接汉唐以来的中国诗学传统,在《红楼梦》中熔铸创造了一种“天书与人书相融合的品格”,包含着“丰富精微的暗示性,强大严密的诗意逻辑和美学趋势”。⑺这段话对于我们理解《洛丽塔》乃至纳博科夫的其他小说,其实也是不乏启示力的。如“丰富精微的暗示性”,这在英语作家特别是后现代作家中,可能还是纳博科夫的文本表现得最为鲜明。
  仍以《洛丽塔》为例,小说中先后四次出现了”狗“的意象,第一次是亨伯特开车去看黑兹夫人的房子的时候,在转弯处差点从一条“爱管闲事”的狗身上轧过去;第二次是亨伯特首次在黑兹夫人的花园里看到洛丽塔的时候,身处百合花丛中的“宁芙”身边有只活蹦乱跳的小白狗;第三次是亨伯特与洛丽塔发生矛盾,洛丽塔雨夜离家出走,亨伯特连夜冒雨追赶的时候,突然从黑漆漆的巷子里窜出一只狂吠不止的狗;最后一次是亨伯特去见失踪多年的洛丽塔的时候,看到昔日的佳人已经挺着大肚子,旁边有只脏兮兮的老白狗。这些狗的意象不言而喻,分别喻指庸俗的黑兹夫人,充满朝气、纯洁可爱的洛丽塔,总是躲在暗处的剧作家奎尔蒂,以及韶华已去、风光不再的洛丽塔,也就是分别影射人物的形象、性格和命运。与《红楼梦》以诗谶花语喻指大观园女儿们不同性格命运的写法相比,纳博科夫笔下的象征意蕴或许稍显浅白,但象征精神是相似的,会让中国读者感到亲切和认同。不仅《洛丽塔》,类似的影射象征在纳博科夫的其他作品中也随处可见,他擅长以带有神秘色彩的语言千皴万染,精雕细刻,设置丰富的双关情节,营造字谜般奇幻的小说基调和氛围,举凡《红楼梦》叙事的独特艺术手法,如“草蛇灰线”,“绛树两歌”,“无意随手,伏脉千里”, “注彼而写此,目送而手挥”, “雪隐鸶鹭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等等,几乎都可以在纳博科夫的小说中找到某种流风遗韵。甚至“阿娜贝尔”和“洛丽塔”的名字及其词意构成,也几乎可与《红楼梦》中所谓“一从二令三人木”式的拆字法相媲美,或者像“贾府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名字中隐含了“原应叹息”的意味。
  还有数字。《红楼梦》很讲究“数字美学”,例如全书一共写了三次过元宵节,三次过中秋节,这六个关于节序的正面特写,构成了全书的重大关目,而所谓始以“三春”,终以“三秋”,是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积淀密切相关的。实际上西方文化中也有所谓的“模型数字”(pattern number)或“神圣数字”(holy number)。以“三”和“四”为例,俄罗斯学者托波罗夫就曾指出:数字四与数字三的不同在于,“三”是动态完美的象征,而“四”是静态完美的象征。⑻纳博科夫似乎也同样喜欢数字游戏,比如小说中洛丽塔的家住在草坪街324号,这是亨伯特第一次看到她的地方,后来他们在旅行中住在“着魔的猎人”旅馆,房间也是324号,整个旅行总共住过324家旅馆。百科全书中蝴蝶的序号是22号,洛丽塔在班级的学号也是22号。小说中出现的两个车牌号WS1564和SH1616,则分别暗示莎士比亚的生年和卒年,等等。
  莎士比亚的生卒年与这位来自俄罗斯的双语作家笔下人物的性格、命运或小说深层的寓意有什么关系呢?很难说有,即便有也无关宏旨。这其实正是纳博科夫小说与《红楼梦》的区别所在。作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性作家之一,纳博科夫的《洛丽塔》确实有着《红楼梦》的某些审美韵致,或者说,二者的文本都具有“雪隐鸶鹭”的情境和意味,但雪隐鸶鹭和雪隐鸶鹭是不同的,前者更多是后现代的文本游戏,是在一个“祛魅”的世界进行文化“返魅”的努力,而后者所涉及的中国文化本身就是“附魅”的,“雪隐鸶鹭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的象征隐喻境界与曹雪芹那种深刻而真诚的神秘主义、感伤主义末世情怀是互为表里,息息相通的。
3.
  这样的平行比较显然是很有意义的。根据我的阅读,批评家和研究者们对曹雪芹和纳博科夫这两位隔代作家及其作品的评价,许多观点都是可以相互参照,彼此适用的,不经意间会产生新的思路和洞见。以木心评价《红楼梦》为例,他说这部巨作的伟大之处有二,一是“细节的伟大”,二是“整体控制的伟大”,也就是“不宠人物,当死者死,当病者病,当侮者侮”。⑼而这毫无疑问,也恰好是纳博科夫小说的基本特质。正如他自己声称的:“作为一个艺术家,我喜欢具体细节甚于概括”。对细节的激情,对迷局的酷爱,对小说互文性的沉潜和对人物道德感的疏离,在他的小说中几乎是相得益彰的。而另一方面,西方研究者对纳博科夫小说诗学元素和抒情意象的阐发,也同样可为红学研究提供新的参照。如玛丽娜·瑙曼(Marina Naumann)在《纳博科夫散文中的诗》(The Poetry of Nabokov's Prose)中指出:正是诗学元素的存在,才成就了纳博科夫散文作品的“大美境界”(great aesthetic impact)。 ⑽显然,《红楼梦》也有这样的“大美境界”,甚至是更博大,更恢丽的境界,诚如刘再复先生所说:“它寄托着人类‘诗意栖居,诗意存在’的形而上梦想,从而使浓郁的诗意覆盖整个作品”⑾。
  实际上,在纳博科夫小说与《红楼梦》之间有着许多层面的可比较性。仅就作者来说,曹雪芹和纳博科夫均出身名门贵族,一个在清代中期的南京金陵,一个在沙俄时代的圣彼得堡,但无疑都是生在“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纳博科夫在1899年即清光绪二十五年出生,据说其家里仅佣人就大约有五十多个,各种食物和生活用品都是从英国如期送来家中,从不间断。但十月革命的爆发使他们不得不举家流亡,先到克里米亚,后到欧州,像曹雪芹流落到北京西郊的黄叶村一样,负笈英伦,寓居德法,生活也许并不比曹雪芹那种“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况味更好,直到最后去了美国。纳博科夫对童年和圣彼得堡的怀念,其实也十分类似曹雪芹的“秦淮旧梦”。可以说,纳博科夫的全部写作,都与他这个旧梦有关,在一些短篇小说中,他甚至创造了独特的“幻归”手法,以表现他对俄罗斯故园的乡愁。
  曹雪芹和纳博科夫的另一个共同点就是情趣广博,多才多艺,都喜欢字谜、棋艺、游戏、蝴蝶、风筝,并将这些融进了各自作品的叙述和描写。曹雪芹可能是他那个时代一位比较杰出的风筝大师,据红学家考证,除了《红楼梦》,曹雪芹还曾亲撰过一本《南鸢北鹞考工志》,其中既有风筝图谱,也有工艺记载。而在《红楼梦》中,第七十回对宝玉和众姐妹放风筝的描写也可圈可点,堪称一幅风情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更重要的是,风筝的对称美学可能也影响了《红楼梦》的叙事结构,书中举凡人物、事件、情节、行文,对称的构思随处可见。如人物形象方面的“一僧一道”、“一钗一黛”乃至“一芹一脂”;事件情节方面的“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行文叙述方面的“草蛇灰线”与“伏脉千里”。用周汝昌的话说,这可称之为“大对称”的章法,《红楼梦》“全书也好,个别章节也好,都由‘两扇’合成”,具有“双层笔法的神奇奥妙”。 ⑿与此形成对比,纳博科夫则是著名的蝶类学家(butterfly expert),他说过:“文学与蝴蝶,是人的两大激情”,《说吧,记忆》中最富于魅力、发人深省的一章就是以蝴蝶为题材的。发现、收集和研究蝴蝶不仅是他毕生的爱好,而且也对他的文学观、创作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纳博科夫的文学生涯中,他始终将对蝴蝶的热爱贯穿于创作,这包括精确的观察力,对细节与差异的想象,认为只有抓住细节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包括人物塑造,特别是女性人物塑造的轻盈化、精灵化、唯美化倾向。正如批评家们所指出的:纳博科夫的创作与蝴蝶的拟态能力具有相似性,拟蝶成文,以文画蝶,这是纳博科夫不可追攀和模仿的独特艺术经验。
  纳博科夫的文化情趣之广博是人所共知的,1970年,他的双语诗集《诗歌与残局》出版,出人意外的是,其中除了39首俄文诗,14首英文诗之外,同时还收录了18局国际象棋棋谱。但尽管如此,正如阿格诺索夫主编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所强调指出的:纳博科夫“首先是一位诗人,一位俄罗斯‘白银时代’所恢复的那种特殊意义上的诗人”。⒀虽然1926年之后,随着他的第一部长篇《玛丽》的出版,写诗逐渐减少,抒情的冲动转入了叙事,可他对诗歌的向往和执著却是始终不渝的,他对俄罗斯祖国与母语的挚爱与他对诗歌的挚爱密不可分,而其身处异国他乡,担忧忘却母语,坚持以写诗来呵护和守望母语的赤诚,本身也更像一首生命的诗篇。
  在中国传统的意义上,曹雪芹也首先是个诗人,虽然他在《红楼梦》之外并没有留下更多诗作,但他的朋友们都确凿地证明他是个出色的诗人。而且,正如脂砚斋在全书第一回所写下的批语:“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为传诗之意”。雪芹传诗,一方面是发挥自己诗的想象与创造,一方面是张扬诗歌的精神,小说中大量诗词歌赋的引入就可以证明后一点。而这样的特点,同样也体现于纳博科夫的小说,从《天赋》《微暗的火》到《洛丽塔》,诗的文本与小说的文本彼此交织,构成了纳博科夫最个性化的叙事风格。其交织融汇的程度之深,恰如木心在评价《红楼梦》时所指出的那样,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本景观:“《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⒁也许因为考虑到这样的交织性和景观性,2012年美国Alfred A.Knopf公司出版的英文版《纳博科夫诗选》并没有收入纳博科夫小说中的诗作,如《天赋》中费奥多的诗、《微暗的火》中谢德的诗、《洛丽塔》中亨伯特的诗。实际上,纳博科夫的诗作和他笔下人物的诗,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这正如曹雪芹的诗和《红楼梦》中的诗也没有明显界限一样,虽然我们不会将这部巨作中的诗词歌赋汇编成一本曹雪芹诗选。       
4.
  总之,纳博科夫小说与《红楼梦》的最大相似之处,可能是它们也大都属于“传诗”之作,但这种“传诗”在我看来,主要还并不在于脂砚斋所说的“此书之妙皆从诗词句中泛出”,而更在于整体和内蕴,亦即杨义先生所指的“强大严密的诗意逻辑和美学趋势”。在此我们可以通过女性人物的形象与精神来略加评析。
  纳博科夫小说的主题,包括流亡、乡愁,记忆、女性、时间,这些主题和作为其小说文本标志的游戏、棋局、自然,以及全部的爱与遣词造句的多重的蝴蝶般的影射 ,构成了纳博科夫创作研究的基本话语。 而这里,“女性”的主题意象和人物形象居于核心位置,因为这意象和形象既关乎记忆,也表征着时间,寄寓着乡愁。首先是《说吧,记忆》中的那些女孩,套用“屠格涅夫家的女孩们”,也可称之为“纳博科夫家的女孩们”,席娜、柯莱特,以及马车夫的女儿波伦,当少年纳博科夫骑着自行车经过她身边的时候,她正目不转睛地望着远方的落日。当他在河岸上看见她,她又在赤裸着身子跳跃。而接下来,塔玛拉出现了,她让之前的所有女孩都变成了微不足道的先行者。他看见她站在一片桦树林中,静静地一动不动,看起来就像生长在那里。这些女孩都是纳博科夫的真实记忆,但诗意的视角非常明显,总是夏天,总是午后,总是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再接下来,可能就是长诗《剑桥诗稿》中的英国女孩瓦尔蕾了。我在译完这首长诗之后曾这样写道:“‘百无聊赖的生活,三心二意的浪漫史’,构成了该诗的基本情调,流亡的、流散的、充满了乡愁和无奈。而诗中的女主人公瓦尔蕾,其精神特质可以视作诗人整个剑桥岁月的象征。以女性人物为标记,追寻已经逝去的似水年华,这一独创手法在纳博科夫蜚声世界的小说《洛丽塔》中也可得到进一步的印证”。⒂  
  确实,包括瓦尔雷,也包括《说吧,记忆》中的所有女孩,可能都只是洛丽塔的前奏,她们在《洛丽塔》中,都一起化身为亨伯特少年时代的初恋情人阿娜贝尔。阿娜贝尔是以美国诗人爱伦.坡的诗作《安娜贝尔.李》(Annabel Lee)的诗意来命名的,她不仅是亨伯特初恋的象征,也是往昔美好回忆的象征。正是为了这美好的、春天般的回忆,亨伯特开始了对少女洛丽塔的引诱和追逐。“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观点之一就是时间其实是空间的一种形式——华兹华斯称之为‘时间的一点’,它是我们精神生活这一繁荣领域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回到那里造访”。⒃对于纳博科夫或亨伯特来说,一个性感少女是连时间都会在她身上驻足的尤物,洛丽塔这个晶莹剔透的名字代表着豆蔻年华般的往昔,而留住这样的往昔,“让我独自呆在我春情勃动的公园里,呆在我生满青苔的花圃中。让她们(迷人的小仙女们)永远在我身边嬉耍吧,永远不要长大”,则是生命的永恒渴望,这渴望排除万难,穿越广袤的国土,在美国的汽车旅馆、路边景色和“少女之地”的气息中获得了不可遏止的叙事激情。对这样的故事,不管人们从何种角度评价,道德的、社会的、文化的,但总会有一两个角度,能让人看到一种《红楼梦》式的“诗意逻辑”,那就是对时间的抗拒和超越,对失去的童年与春天的寻找和求索。
  这样的抗拒、超越、寻找和求索是形而上的,也是超越文化的。《红楼梦》也写了那么多的美丽的、青春萌动的女孩子,生活在大观园里的她们是一个个的花神,是春天的象征,因此她们的命运不仅隐喻了一个百年世家的人气聚散,风水浮沉,也托起了全书的情感基调,那就是对生命春天记忆的挽歌般眷恋。冯其庸说《红楼梦》是“一曲青春、爱情和理想的颂歌”(《千古文章未尽才》),叶朗说“追求春天,这就是整部《红楼梦》的主旋律”(《中国小说美学》),刘再复说“曹雪芹的梦是‘春且住’的梦”,(《红楼梦悟》),都是对这种“诗意逻辑”和形而上精神的精准概括。
    无论纳博科夫的诗歌还是小说,有研究者发现,他似乎特别喜欢使用“呼告”(Aspostrophe)的修辞,而他呼告的对象包括某人、某物,也包括某种抽象的概念,如缪斯、诗人、天使、早年的自我、内心、灵魂,生命存在、无可逃避的末日、俄罗斯、自由、记忆、想象中的王子、莎士比亚、他父亲的亡灵,甚至一株葡萄。就《洛丽塔的》而言,不仅小说的开头是呼告式的:“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小说的结尾也同样是呼告式的:“这就是你与我能共享的唯一永恒,我的洛丽塔”。有批评家指出,如果我们用春天、童年、时间、记忆、俄罗斯来替换这里的“洛丽塔”, 当会更深切地体悟到那种诗意的、形而上的精神力量。
5.
     对小说的研究,特别是对已被经典化的长篇小说的研究,叙事学的维度固然是重要的,但同时还应该有诗学的维度。正如有研究者所说,对纳博科夫作品既可以根据其叙事策略的创新性来梳理,也可凭借助其文本中的“诗与抒情的声音”来辨识。可以这样说,诗学的维度和诗歌的视角,不仅是言说纳博科夫作品叙事精神、审美气质的重要方面,也是探讨其作品所蕴含的形而上品格以及彼岸性的基本依据之一。布罗茨基说得好,诗歌是散文的伟大训导者,因为正是“诗歌促进了散文对形而上的渴望”,从而使一部艺术作品的价值得到凸显。⒄
  《天赋》是纳博科夫用俄语写作的最后一部小说,被称为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小说的出版可谓一波三折,最早于1937年发表于法国巴黎的俄国移民杂志,但只是断简残编,因编辑部拒绝发表其中的第四章,即关于俄国十九世纪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平记述和描写。直到二战结束后,小说的完整版才被契诃夫出版社推出,而到1963年,其英译本才得以问世。小说这样的成长式经历,与小说中人物不谋而合,几乎是对后者的一种隐喻:《天赋》是一部“成长小说”(Kunstlerroman),作为纳博科夫的自叙传,讲述了一个在柏林的俄罗斯移民诗人和作家的经历,从1926年4月1日到1929年6月29日。“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这是T.S.艾略特《荒原》的第一句,但尽管主人公费奥多的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精神上却极为富有并充满创造力。作为一部艺术家画像式的小说,《天赋》整个叙事就是一个年轻艺术家从诗歌走向小说的历程。这部长篇不仅间接地预言了纳博科夫文学天赋的可能性转向,更重要的是表明了诗意与抒情格调在其小说写作中的基础性地位。
  与《洛丽塔》相比,《天赋》更像是一部“传诗”之作。亨伯特不过自称是一位诗人,其诗人的身份是假定的,而费奥多的故事则集中展示了一个“诗人英雄”(Poet Hero)的艺术成熟史。在这里,诗与抒情不仅仅是文本策略,而且也是主题、心路和风格标志,这就使整个叙事变得意味深长。比如主人公费奥多的出场,是从他迁入新居开始的。新居是他的灵感之地,也是他意味深长的转折点。而当年轻的诗人被一个具有非凡洞察力的读者告知,他的诗歌只是他未来写作生涯的必要准备,这作为告诫也同样是意味深长的:“顺便说一句,我看了你那本了不起的诗集,不过,当然了,那些诗只是你以后写小说的模本而已”。    
  关于这部小说与诗歌的关系,纳博科夫在《天赋》英文版的序言中说的很清楚:“第一章集中写费奥多的诗;第二章是写他在文学道路上对普希金的向往,也有他描绘其父亲之动物学探索的努力;第三章转到果戈里,不过核心还是他献给吉娜的爱情诗;构成第四章的是费奥多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以及一首十四行诗中的咏叹;最后一章则是汇集了以上的所有主题,并让非奥多关于写作的梦想笼罩全书”。⒅这是一条“伤感而坚强”的文学道路,通过把诗的形式编织进小说的文本,纳博科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诗与记忆结合、诗与成长融汇的特殊范本。
  美国学者莫里斯说:“诗人纳博科夫总是隐身在小说家纳博科夫之后”,⒆这是并不夸张的。在纳博科夫看来,伟大的文学是一项语言的壮举而非观点,因此,诗人可能是他心中最崇高也最复杂的一个称谓或身份。就人物而论,以诗人作为小说主人公或赋予其诗人身份,在纳博科夫的作品中是极为常见的,包括《天赋》中的费奥多、《洛丽塔》中的亨伯特、《玛丽》中的波特亚金、《普宁》中的普宁,而被称为诗人的次要人物则不可胜数。但就主题而论,特别在长篇小说中,我觉得除了《天赋》和《洛丽塔》,更值得一说的“传诗”之作当属《微暗的火》。
  《微暗的火》被西方评论界称为“有史以来最复杂的小说之一”,也是纳博科夫最令人感动的作品。其创作灵感可能来自他将普希金的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译成英文的实践,其中的评注远远多于译文,因而成为学术翻译的典范。这部小说的结构也是这样,全书由“前言”、“诗篇”、“评注”和“索引”四部分组成。其中“诗篇”即小说人物谢德那首与小说同名的共九百九十九行的长诗《微暗的火》,虽仅占全书十分之一,却是小说文本的核心。小说另一个重要人物叫金波特,他幻想或虚构了自己曾是赞巴拉国王,被废黜后逃到美国某学府任教,诗人教授谢德是他的邻居。金波特一直希望谢德能把他的传奇经历写进诗歌。后来谢德被人误杀,金波特征得谢德夫人同意,代为编订出版谢德的遗作《微暗的火》。但发现诗中并没写他的事情,于是就妄加揣测,穿凿附会,东拉西扯,加以注释。这显然是一种双峰并峙的写法,怏怏不快、厚颜无耻的俄国流亡者金波特和光明乐观、真诚敦厚的的新英格兰诗人谢德,他们既是两个鲜明对比的人物,也可以视为同一个人物的两面。
  实际上,全面阅读谢德的长诗和这部小说,自然就会引发关于诗的思考。“微暗的火”作为标题,语出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第四幕第三场:“太阳是个贼,用他的伟大的吸力偷窃海上的潮水;月亮是个无耻的贼,她的微暗的火是从太阳那里偷来的”。因此与《天赋》相比,可以说这部小说的寓意就是关于一个诗人天赋的窃取——金波特从谢德的诗歌遗作中窃取了抒情之火,点燃了他狂想般的叙述欲望,从而写出了微暗而晦涩、漫漶而冗长的散文式“评注”,并让纳博科夫建构了一部小说。这样的小说,与其说有什么社会意义,还不是如说它是关于诗歌与散文(小说)关系的一个寓言。用莫里斯的话说,这堪称是一部“从太阳那里偷来的小说”(a novel snatched from the sun),其基本隐喻是很明显的,即“诗歌是太阳,小说是月亮”。⒇纳博科夫是作为诗人的小说家,而不是作为小说家的诗人,或者说,他的诗人天赋和抒情气质上去很像一轮“忧伤而坚定”的太阳,照亮了他所走过的文学道路和他所写过的叙事文本。
  “我相信尚存活、尚流转之诗文的美丽承诺”,纳博科夫曾在一个短篇中这样写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诗歌是纳博科夫诗学的核心,是他获取作品文体与主题灵感的源泉,而不仅仅是外在的文本装饰。从诗歌的视角考察纳博科夫的小说写作,不仅可以作为其小说叙事学研究的补充,而且也可能会带来新的视野和风景。就像《说吧,记忆》的最后一章,一艘巨轮即将出现在孩子的视野,这是他从未见过的风景,但“一旦他看见它,就再也不可能看不见它了”(21)
  (此文系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邱畅博士专著《纳博科夫长篇小说艺术研究》所写的序言,原题为《纳博科夫:作为诗人的小说家——兼论《洛丽塔》与《红楼梦》之比较》 )

⑴⒃[美]萨克文·伯科维奇主编:《剑桥美国文学史》(散文作品,1940年—1990年),孙宏主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第212、214页。
⑵本章所引纳博科夫所有诗句,均译自Thomas Karshan ed., Vladimir Nabokov: Selected Poem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12. 下同。
⑶⑽⒅⒆⒇Paul D. Morris. Vladimir Nabokov: Poetry and the Lyric Voic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10,P.32,xix,280,281,318-322.   
⑷参见the back cover of Vladimir Nabokov: Selected Poem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12.  ⑸Thomas Karshan ed. Vladimir Nabokov: Selected Poem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12,P.xvi.
⑹Pekka Tammi, Problems of Nabokov's Poetics:A Narratological Analysis, Hesinki: Suomalainen Tiedeakatemia, 1985,P.14.  
⑺杨义:《杨义文存》(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第482页。
⑻参见叶舒宪:《中国神话学哲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第202页。
⑼⒁木心:《文学回忆录》(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第503、274页。
⑾刘再复:《红楼梦悟》,上海:三联书店,2006,第153页。
⑿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9,第184页。
⒀ [俄]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文学》,凌建侯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第377页。
⒂高海涛:《纳博科夫叙事长诗<剑桥诗稿>译者注》,《诗潮》2017年第1期。
⒄ [美]布罗茨基:《文明的孩子》,刘文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第58-59页。
(21)纳博科夫:《说吧,记忆》,王家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第370页。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