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朱东丽:评柏祥伟报告文学《归来》|文化“两创”的乡村实践

发布时间:2023-09-06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山东有“东方三大”的美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发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乡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两创”文化的繁荣亦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山东作家柏祥伟发表在《人民文学》2023年第七期头题的报告文学《归来》以“文化两创”为主题背景,讲述了地处尼山脚下的尼山圣源书院的专家学者,以优秀传统文化从“象牙塔”走进民间,以重建乡村文明和乡村秩序为理念,在毗邻书院的北东野村等村庄开展乡村儒学讲堂,改善村风民貌,助推乡村文明。由此,儒学讲堂模式迅速在山东省推广。当地政府制定扶持政策,号召社会全民参与,践行知行合一,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历经讲学、互助和公益三部曲,探索出一条振兴乡村文明的新时代文化自信之路,体现出“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

  山东作家柏祥伟出生在孔孟之乡,丰富的儒家文化资源给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浸润和精神滋养,他是一名从民间成长起来的作家,先后创作出版了《羊的事》《无故发笑的年代》 《水煮水》《火烧》《亲爱的小孩》《孔府民间档案》《仲子路》等作品,作品主题有的围绕日常生活,从描写当下现实生活入手,通过生活的表象触碰到生存和人性的最深处,也有的围绕孔孟之乡的历史传统文化展开,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文化融入到了文学作品的表达中。在新作报告文学《归来》中,“新农村建设不仅是经济问题,重建被破坏的乡村文化生态,重塑乡村人生价值和教化体系,更是建设新农村的党务之急。”作者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乡村儒学推广的目的和必要性。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日渐凋敝的乡村和逐渐衰老的老人一度成为被忽视的对象,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发展差距不断加大,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求学,这使得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农村留守老人不断增多,留守老人的负面情绪、孤独感、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的精神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归来》主人公赵法生在距离尼山夫子洞外不到两公里的北东野村进行了调研,调研的结果让他触目惊心,与孔夫子出生地紧密相连的村庄,本该民风淳厚、讲究乡礼,然而这里的年轻人对老人非但不孝顺还存在虐待老人的现象,因为贫病,甚至存在适龄儿童失学的现象,多年研究儒学的赵法生清楚地知道:“乡村是儒家文化的根,儒学才是乡村文化的魂。”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问题,还需要重建被破坏的乡村文化生态,于是就有了依托尼山圣源书院在北东野村开展儒学教育的实验。他首先从普及孝道文化开始,从《论语》《弟子规》《增广贤文》《三字经》《家训》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尊长孝亲的故事讲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宣讲,村民们讲礼仪、行孝道、知廉耻、懂规矩的人越来越多,人心端正了,儒学乡村教育也推广的顺利了,很快这个普通的小山村成为全国乡村儒学讲堂第一村。

  曾几何时,我们都热衷于到城市中去,从经济贫瘠的村庄到县城、从县城到城市,从城市到大城市,从大城市到北京,从北京到世界上去,无论外面怎么样,出去总是好的,那个能让我们“此心安处”的地方在哪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的亲友、故乡的山河村庄是否依然是我们魂牵梦绕的所在?这种怀念家乡的意蕴情感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寻根意识、恋家情怀、落叶归根、衣锦还乡等等都是讲的是我们的“文化乡愁”,现实中我们都希望有一个“留得住乡愁”的文化故乡。有人说,乡愁是我们理想中的一种诗意生活方式,是在不断完善自我、修复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过程中获得诗意栖居的过程,实际上有很多是对于过去曾经的、业已逝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的迷惘和惆怅的心理情感。复圣公颜子第七十九代孙、山东大学教授、时任尼山书院执行院长的颜炳罡教授在文中说:“我小时候的乡村,是一种守望相助、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的生活图景,但现在许多优秀的文化被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甚至父子相仇、兄弟反睦、邻里互斗。”一段时间以来,乡村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生活被丢弃,人们在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上产生了迷茫,当下,深切的追怀这种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文化心理的“乡愁”则成为一种文化思潮。让人们拥有一个回得去的“此心安处”,引导国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找已逝去的美好的人文和自然文明则显得尤为重要,乡村儒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资源,用丰富多样的实践载体推动中华传统美德融入群众生活,融入乡风礼俗,提升乡村的文化环境,构建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恰逢其时,而且非常有意义。

  浇花浇根,交人交心。乡村儒学的推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皂角树下给席地而坐的老人讲“孝”的写法,老和子组成一个孝,老人需要儿子照顾,这才是孝,包含孝顺孝敬两层含义,真正的“孝”是应该有一颗恭敬的心。在村里成立老人互相小组,开展“除夕相约小城子陪伴老人过除夕”活动,组成旅行团带老人去北京旅游,儒学讲堂历经种种波折,经历重重困难,摸索出一条成功的经验。目前,乡村儒学已在山东济宁、聊城、潍坊等地不断涌现,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北京、河南、湖北、江苏、黑龙江等省市也逐渐推广,光明日报社和山东省委宣传部在泗水联合举办了“山东乡村儒学现象”座谈会。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股清泉,以尼山圣源书院为泉眼,汩汩甘泉滋润着干涸已久的山乡,现在的儒学乡村已经呈现出守望相助、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的温馨生活图景。

  儒者,在朝则美政,在野则美俗。孔孟之乡的儒学讲堂已经从乡村进入到城市,延伸到机关、社区、家庭、企业。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坚持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历史、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这样“留得住乡愁”就有了实实在在的载体,新时代的文明乡村利用传统文化留下来的文明规范和行为准则,让乡村的文明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成为时代文明的基础和底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记忆,更会是一种文化思潮,对传统文化的激活、重构、再现,加之以现代文明的质素,这样的文化记忆才是诗意的、创意的和现代的。乡村儒学的推广,让文化记忆的传承增加了乡村民众的参与,进而提升了乡村文化的精神内涵,此心安处是吾乡。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