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战争、和平或者理性与爱情

发布时间:2021-08-20 来源于: 作者: 刘亚明 点击数:
  张艳荣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军事题材小说作品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尤其是如何适应当下和平年代发展要求,通过对战争的回顾、反思与演绎,在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上有所提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创作问题。张艳荣新作《跟着团长上战场》,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有益探索。
  A.以小见大——中国现代战争史的一次成功文学缩写
  我认为,张艳荣更擅长以一种对战争或对历史反思的状态投入军事题材小说写作,在血腥的战争背后秉承了生命的意义、人性的展现、情感的升华和和平的瞩望。其战争题材小说写作在平静的叙述中,尊重基本史实,富有深意地呈现战争年代的生活经验,并逾越了经验的层面,张扬和坚守着战争背后那些向善向美的东西。以惨烈的战争史实做铺垫,在真实的历史下积极构思,活灵活现地推出了一群不同出身、不同境遇的人物原型,特别是塑造了个性鲜明、血肉饱满的军人形象。这部402000字、387页的长篇小说从细微之处着眼,以历史的色彩,复原着一张张个性鲜明的人物脸谱,立体地展现了东北这片土地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张艳荣始终如一地把握了基本史料,把时光的变迁作为小说的主线,像历史书籍一样,给出了粗线条的纪年,带有浓厚的史诗味道,是一次中国现代战争史的一次成功文学书写。
不用说,张艳荣的想象力是极为丰富的。
  她在一个真实的背景下进行创作,没有陷入时间的碎片,沿着时间断代或蒙太奇时光镜头逐渐转换,试图以小说的形式构架起一个比较宏大的历史画面。这样的文字是战争史实的一次精心临摹,我想,在下笔的时候必须有一种宗教的虔诚和敬仰。这部书所反映故事时间之长、战争次数及史料之多在军事题材小说当中都是少有的,人物的承续、历史事件或战争的把握都是十分准确和精当的。读这部书,你会更深刻地理解什么叫历史,什么叫战争,什么叫意志、信念和真情,什么叫史诗,从而由衷地感叹时光无情的流逝和变迁。
  B.以情感人——在残酷的战争中捕捉爱情的画面
  军旅题材小说的大众文化消费一直被人们所关注。
  特别是一些军旅题材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之后的热播,人们对这类原创小说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当今社会转轨变形进程中必然出现的文化现象。这既反映了大众对历史文化的强烈参与愿望和体验热情,也对作家的写作方向、动机和表达方式都做了方向性的圈定。
  首先,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真实化和去除世俗化的写作立场。小说家王威廉说:“小说家的全部努力是去成为低于生活的人”。张艳荣十分清楚写战争题材的小说,更需要把时间的细节放大,放大到一件件小事情上面,用一件件小事发生及人物在故事中起到的作用,来切换小说的阅读视角。一方面把握创作方向,以其演绎的人情味十足却不失高雅的文化情调打动着读者,体现出阅读领域里的一种文化认知和社会市场的导向;另一方面通过一个个小事情,堆砌庞杂的故事情节,从而系统而充满逻辑地反映每次战争的大主题。这在当下“文化批发时代”,实在难能可贵,也使得《跟着团长上战场》在主题立意方面符合时代主流和社会价值取向。在人物方面,对地主家的儿子于剑飞、长工雷大夯和童养媳九儿等主角身份的界定,以及战地记者丁香、国民党军医欧阳鹿、国民党少将肖扬和小辣椒、于胜利、雷小妹的陆续登场,都设定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境遇。这些人物构成了左右整个战争史的人物群像,他们在一起是历史的音符,构成了生命的主流。而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角度的叙述,突兀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动感的把握,由一件件小事情串联成一部长篇小说,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与此同时,张艳荣彻底摒弃了低俗庸俗的写作,给人物赋予善良正义勇敢的内涵,而这些又来自于基本的史实。
  其次,尊崇了故事生动耐读的原则。毛泽东主席指出:“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张艳荣并没有完全还原于战争,也没有拘泥于政治,甚至表面上看不谈或少谈血腥。小说中的每个情节都是有用的伏笔。对于战争和政治场景的描绘,张艳荣总是一笔带过,或用极少的文字烘托出战争(战役)的气氛,简单地交待历史背景,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写到近年,以一个色彩斑斓的战争史折射出了20世纪中国的时代变迁,用一个个战争之下战士的传奇,描绘了一幅宏大的风云激荡画面。从《跟着团长上战场》中,我们可以轻易截取出一次次战役,也可以抽出一个个小故事细细地品味。每一次战役都有小情节又会牵扯出大段故事,每个小故事也都寓于宏大的战争背景当中。张艳荣在这部书里没有刻意地拔高,力戒“高大全式”的人物,而是在大众文化思想的前提下,艺术地再现淳朴的乡土民情以及铁血故事。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人们显现出来的美与丑也应该是十分的鲜明和生动的。
  再次,把爱作为小说的另一条主线 “爱在本质上是一种指向弱小者的感情”。在《跟着团长上战场》中,心理学家的爱情的三要素——亲密、激情、承诺,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毫无例外都是理性的。九儿、丁香和欧阳鹿对于剑飞,雷大夯对九儿,小辣椒对雷大夯,赵富对小辣椒,肖扬对欧阳鹿,丁香与美国的恋人查尔斯,于胜利与雷小妹等人物的感情纠结都是一种完全发自内心的愿为对方的快乐与幸福付出的心态,也让我们看到爱的一种责任,一种无条件的付出和牺牲。这些活灵活现的人物阴差阳错的相恋和相互交叉的爱情,自然而然地成为张艳荣这部作品的另一条主线。这条主线,仍然可以沿着时间的断代追溯。
  C.以质取胜——感受不同时空框架与审美体验
  审美是一种体会,更是一种欣赏。
  小说创作是极具个性化的创造劳动。这种劳动的背后,无不流露着作家的生活经验、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所以阅读的过程,也是小说的思想、价值观不经意地渗透和影响着阅读者的过程。我感觉,张艳荣是一个具有自觉、自律意识的作家,《跟着团长上战场》也是一部高扬主旋律、写意战争的军旅好作品。
  一是打造和平年代人们生活的精神食粮《跟着团长上战场》的审美价值在于它的思想,在于它给我们带来了精神食粮。这在和平年代,特别随着改革开放速度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对精神产品的追求上也多表现为“精短、朴实、通俗、意蕴深刻”的大众文化作品。而张艳荣也在努力迎合这种需求,尽可能符合大众的社会理想、道德规范、阅读习惯、审美情趣,积极通过作品提升人们的生活品位。悲剧永远是经典。丁香为了于剑飞远离美国的双亲,远离了两小无猜的查尔斯,从战争年代一直追随着于剑飞,打破了自己战争结束就回到美国父母的身边的誓言,这个决定使她一生再没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父母和查尔斯。丁香与于剑飞举行婚礼的当天,一切被于九儿破坏,为了于剑飞丁香下嫁给雷大夯,受尽委屈,她还无怨无悔地爱着于剑飞,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这是荡气回肠的爱,是人生中能感动一切的爱。如此读者看后无不黯然伤神,为这亘古不变的爱情而痛彻心扉。
  二是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深度。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活动方式,它不仅仅具有娱乐功能,而且还具有教化功能和商品属性。而小说创作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创作,选取什么样的典型,不仅考验着小说家的创作能力,也直接传达了写作者的价值取向。张艳荣用自己的笔架构了一种富于时代感的军人正气,用严酷的精神审视和灵魂拷问,用故事渗透着自己的思想。战场上的生命如些脆弱,她们的生命之花盛开的却是如此绚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张艳荣的《跟着团长上战场》的写作成功,再次证明了她军旅题材小说的写作实力。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