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关于李浩和他的神性《奇迹》

发布时间:2021-11-03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关键词:《奇迹》 李浩

对于一个热爱寂静的人,他与大多数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体现在一种场景里,场景里有来回行走的我们和安安静静躲在角落偶尔抽烟的李浩,从构造来说,我们反复打磨着场景,奔来奔去,似乎想把这个场景转化成我们的一部分,而他不是,他任由场景浸润、消融,最后成为场景的一部分,在某一句语言消失之后,在某一根香烟熄灭以后,你看到那雕塑一般的寂静和充满违和感又有些桀骜不驯的眼神,似乎又来自有场景,又超出这场景之外。或者我这样说,对于一个被场景打磨出光芒的诗人来说,李浩有他独特的神性,这种神性一部分来自于他的内敛、温良之品性,一方面来自于他超世出世之精神,以及那些平凡又有独特魅力的语言,从中迸发的独立信仰。

下面从五个方面举例李浩诗歌的神性写作:

1.内敛式的隐喻,塑造辽阔之想象场景

比如你到一个陌生之地点,立于塔楼之下,或悬崖之边,临于陌生化之场景,又有许多新鲜的反省,这种反省你尚不及清楚地明白到底来自何处,要去哪里,但是你开始了反省。比如“神的肤色因风忧郁,鲜活。”《奥德修斯之旅》,“你的血液,仿佛荒野石碑上 湿淋淋的地名。”《少女葬礼》,“夜行。我带上时间,我的棺材、疾病的性格和身上的月光。”《复活节》,“他终将投身于火。他已习惯别人看不见他。”《绝对之我》。

2.内敛式的情绪隐含,构造冷峻而颇为悲壮之文风

某种层面来讲,写作终归是情绪驱动的,甚至说,无情感之文字无接触之必要,而颇为张扬之激昂或悲壮,相比于隐含式的写作,后者的力更大,类似一座火山常年不动自巍峨,也让你深知终有爆裂喷薄之一天。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隐喻,更多的隐含,但永不会丧失“真”之情绪,而只是加深表达。“他头脑里的斧子,不停地劈砍,冰封的大海。”《绝对之我》,“我站在湿淋淋的杉树林里,贫瘠的乡村在我的血管里结冰。我吐出肺叶上,晶莹的冰粒。”《私人日记》,“我在所有人的后面,看着一群火把,将你带到不再属于我的世界。因此,我错过了田埂上,秋天的草。”《葬礼》,“我们站在那里默视老人,和他手中捧起的死婴。”《日记》,“这是飞向我生活的鸟。生活给了我太多的恩赐,我的世界,存活于启示之中。”《旅人》。

3.颇为宏大的场景构造,烘托独特的审美指向。

朱良志曰:美学之根本,是给人带来一种自由的精神,一生得大自在的自由。类“暮春者,春服既成,童子五六人,冠者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李浩诗歌中各题材写作,场景构造,也是为了体现一种神性的自由。为了这种自由,他的场景颇有特色。“天空对我翻了脸,太阳一直在监视我。大地也是,他轻微的一个翻身,就淹没了所有生灵。”《死亡之诗》,“待我租下的天空还没偿还之前,让风里的君王安静,我想动笔,让神影响我心里的淤泥。”《盛夏》,“太阳带着基督的信进屋,啊光芒,他点着了事物。世界于某天,任何一个地点,好像一本书打开。”《雪屋》,“必须从雪开始。划破长空的流星,已经回到黑暗的胶囊之中。”《舌根》。

4.反省式的悲悯,有疼痛感的审美指向,通往“真”的途中

余虹有云:有几种现象展示了本真生存,比如畏、死亡、良知、罪责。简述如下[ 余虹:《思与诗的对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56-61页]:

1)畏与死

畏是对人本身的虚无的畏,人茫然不知所畏,但畏着。人在世界上,本身是全无支撑的深渊,没有神、没有上帝拯救,从无到有,全靠自身的挣扎和决断,谁能不在这深渊中不寒而栗呢?人之所畏者:自由、责任、高贵。尼采说上帝死了,人一无所靠,正是揭示了人所经历的根本之畏。畏将人抛向本真生存,从日常的沉沦里拯救出来,敢于面对,勇敢承担。

在面对死的时候,更深刻地把自己赤裸裸地推向本真生存面前,直接切断了与非本真生存的联系,只有死之人自己赴死,而不是别人,“死”将个别性生存摆在赴死者面前,彻底地呈现了为常人所忽视的本真生存。

2)良知、罪责

畏与死将常人栖居的“家”化为乌有,良知与罪责则将无家可归者引向本真的家。此良知并非心理学、神学和生理学的意义,乃是基本的生存方式,是人的一种本真的现身情态、领会和言说。良知的呼唤就是诗意的呼唤,并非将自身呼唤给常人,而是从沉沦的常人处,将自身呼唤给自身,是自身对自身的呼唤,呼唤者和被呼唤者都是人本身。

“一声呼唤,不期自来,甚至迷乎意愿”[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329页],良知的呼唤让人本身意识到自己是有罪责的,罪责乃是人本身的一种“天职”,在良知的呼唤中,人意识到自己没有承担责任和命运,是有罪的。

这种阐述可以引申为诗人天生忧虑和不安的来源,在本真生存与非本真生存之间徘徊,在诗人的沦陷与自拔之间,在良知(诗意)的呼唤与负罪感之间,正是艺术创作的起源。

李浩诗歌中有我反复引用的“真”的指向,这种“善”之美好,带着生与死的反省式书写,在为了一种自由之“真”而努力,他一直在通往“本真生存”之途中。“我在火中逐渐接受 爱是我们最高的喜悦,也是 最深的愁苦。”《私人日记》,“我跟在火把的后面奔跑,被举起火把的人淹没。”《葬礼》,“秋天是柿子树上长出的耳朵,神让她回到了秋风中。”《秋歌》,“我的眼中,海水已经堵住了,这座城市的所有的路口。”《午后》。

5.余音

烟缕尽,冷秋高过桦与杉,秋风的利刃飞快划开这个世界又由我们的善念和欲念缝合,有某些光芒掉落大地,或者一无所有。而远去之白鸽子从这个爱吃乳鸽的小镇逃离,带着毕加索式的想象和祈愿。这是类似李浩式的场景布局,以及他寂静而反省的审美追逐,虽诗歌中陌生化会造成特拉克尔式的冷距离,但这不影响月光依旧在金属上打磨出神秘之幽光,亦所谓特立独行之神性之美,或神性之《奇迹》。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