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獾先生的厨房

发布时间:2021-11-2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在《格拉斯的洋葱》一文中,李伟长谈及有位“自恃颇有才华的青年”的写作初心:“因为虚荣与稿费的诱惑”。没有宏大的理想,只是有些切实的、甚至有些功利的念头。这种坦诚很是令人动容,李伟长并没有将写作神圣化,而是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日常生活往往意味着枯燥、无聊、乏味,意味着逐渐湮灭的自我,只有写作(类似的还有绘画、拍电影等)才能真正的唤醒自我。很多时候,我们容易误以为这种“自我”才是真正的人生,才是生活本来的面目。

将写作神圣化是每位有追求的作者必经的阶段。毕竟,作者面对着自己的文章,多少会诞生出敝帚自珍的心情。而这种敝帚自珍,极有可能会蒙蔽作者的双眼。

创作一篇符合刊物发表标准的书评,算不上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儿。有经验的作者,早就摸索出经典的套路:介绍作者情况、复述一下故事梗概以及阐述自己大而空的观点。最好能引用一两位名家观点,以佐证自己观点的权威性。一篇及格的评论,就此诞生。真正的挑战在于,作者如何在文章中凸显自我。所谓的“自我”,简单地来说就是风格,其体现在作者的造词遣句、叙述风格以及认知中。拥有自我的作者,选择哪个词汇,选择哪种叙事角度,都会有强烈的风格。他的认知,必定是强劲的、清晰的,经得起读者质疑的。

自然,那位“自恃有才华的青年”便是李伟长自己。他为君特·格拉斯的回忆录《剥洋葱》写就的评论,是他评论写作的开端。多年之后,已是评论家的李伟长再次走进格拉斯的人生,才赫然发现自己当初那篇“及格的作业”,是那么的轻浮与空洞。于是,他怀揣着不安与真诚,剥洋葱般地回顾了自己的写作。他赫然发现,“因为虚荣开始的写作,一开始就落于下风”。何也?因为没有“问题意识和写作意识”,自己亦只是完成了一篇“命题作文”。看起来行文漂亮,其实是全方位地体现出自己的“空空如也”。这些局限,并不是每位作者都能意识到的。必须抄录文中的一段:

“青年人缺乏什么?经验、积累、成熟(也可谓之狡猾),还有自知,尤其是对自我局限的感知和确认。经验可以在持续的实践中慢慢攒起来,积累可以通过岁月的流逝在阅读中与学习中慢慢获得,这都是时间的故事,通过时间的历练,多少都有收获。”《格拉斯的洋葱》是李伟长借格拉斯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剖析了在自己写作风格的生成、形成以及确立。

在后记中,李伟长转述了《柳林风声》的故事。风雪交加的夜晚,两名冒险者(鼹鼠与水鼠)幸运遇见了獾先生,并在他那温暖的家里躲过风雪。李伟长对獾先生的厨房大加赞赏,并有“可抵十年尘梦”的延展:

“一座谈不上豪奢的大厨房,可供凯旋的英雄欢聚;可供辛劳操作的农夫围坐一桌,欢歌笑语,庆祝丰收;抑或两三个脾性相投的朋友,坐下来吃吃饭、抽抽烟,惬意自在地谈谈天。如此的氛围让人放松。英雄打仗的凛冽,农夫劳作的艰辛,朋友日常的倾心,在这厨房里、炉火旁和餐桌上可一一卸去。”

獾先生的厨房,象征着一种稳固而安宁的生活方式。充裕的物质,让人免去颠沛流离与饥饿的恐惧。安静的环境,让人远离尘世的喧嚣。这是家的力量,亦是日常生活的可贵之处。这些细微而切实的瞬间,是人生的肌理。

獾先生坚守着稳固的生活哲学,对生活品质有着自己的追求与坚持,理解了这点,也就明白李伟长为何推崇Pooter先生的生活方式。“如何郑重其事地过好Nobody一生,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何过好Nobody的一生》),也就明白他为何对雅贼布洛克的喜欢(《布洛克的理想生活》),也就理解他为何对马洛“晚上第一杯安静的酒”念念不忘(《钱德勒的自尊》)。

在后记的结尾,李伟长不无向往地写道:“不可否认,我很想走进獾先生的厨房……”他大约是忘记了,在《未被摧毁的生活》一书中,他所扮演的角色不会是鼹鼠和水鼠,而是獾先生。他以自己的方式分享着关于写作、阅读以及人生的——称之为“故事”,失之轻盈;若是称之为“经验”,又过于老气横秋。

“未被摧毁的生活”,单单这句话,细细品来,有着风雨飘摇下的悲壮与感伤。因此,当我读到李伟长忆起孩提时的温馨——落雪的夜晚,父亲领着家人,围炉夜话——忍不住感伤满怀。温馨动人的背后,其实是此情可待成追忆。记忆愈是明亮,喻示着在现实生活中,此情此景几无可能。这也喻示着生活本身的脆弱与多变,一个不经意的选择,一句无心的话,一阵突如其来的病症,都是扇动命运的蝴蝶之翅。因此,为了不让命运无限地往下坠,我们必须要用更加坚韧与强劲的自我去抵抗来自生活中的凄风苦雨。

《未被摧毁的生活》李伟长/著,译林出版社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