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那山那村》:与社会偕行 与时代共振

发布时间:2021-12-26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关键词:《那山那村》

我排除积年的慵倦及与当代文学的疏离,花了较多时间,认认真真研读、品鉴了何石以扶贫为题材的新著《那山那村》。初始的驱动,一是何石的殷殷母校情结,他一直跟我这个曾经的业师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二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曾务过农,当过公社秘书,对田园阡陌、稼穑劳作、乡风俚俗很熟悉也很眷恋,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至为关切。但真正吸引我的是何石的作品,是他凭着当代作家的责任和使命,以深厚的家囯情怀和充沛激情,编码的这一篇篇活脱脱、充满正能量和艺术感染力的文字。开卷第一篇就把我深深打动了,让我心驰神往,不忍释手。直到现在,我还沉浸在波诡云谲、如诗如画的那山、那村,眼前不时浮现夫夷江的湍流、八里山的烟云、泥湾渡的沧桑、校场囗的竞逐、赤泥村的壮举、千秋寨的宏图。从这里我们分明感觉到作者对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伟大意义的深度把握,对当前农村所发生变化的切身体验,对奋斗在扶贫一线英雄群体的倾情讴歌,以及对家乡无比虔诚、炽热的爱。

我认为作品最为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场书写,沉底釆撷,描绘了扶贫攻坚最接地气、最显本真、踔厉沉雄的生动画卷。

作者真正是决战扶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壮阔事业的在场者、参与者和书写者。这部小说集所叙述的故事都是实情实境、即时发生的。作者以细腻传神的笔触和色彩、近距离的观察与触摸、冷峻的分析和思考,艺术地再现了湘西南崀山地区扶贫攻坚进程中种种困顿、碰撞、探索、拼搏和破茧成蝶,反映了党和囯家的扶贫战略在水湾山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温润、造福于斯乡斯土斯民。就是在这十分熟悉的真实环境里,在人们日复一日活动的港湾渡口、田间地头、峰坳山坡、闾巷村寨、窗前棚下,由扶贫干部、村支两委、退伍军人、渡工、寨王、扶贫对象、低保户、打工族等芸芸众生,演绎出一幕幕扣人心弦、动人情肠的活剧。中篇小说《那山那村》中陈松柏与张清平从因情生怨,暗自较劲,到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开发脐橙产业。《将心比心》中村支书许仲英以自家为帮扶点,尽私力以济公义。为了全村产业脱贫,立下生死状。《千秋寨寨主竞夺记》中扶贫队长符处长抛出“打破传统、改变体制、文化引领、产业联动”新招,一路闯关夺隘,直抵目标。寨王竞选,明争暗斗,悬念不断。《掰腕》中黄大牛巧借掰腕角力,破困局,解死结,使致富公路拉直,让停办六年的村小复学。还有唐调用“飞投”形式招商引资,扩大产业开发;东发利用本地资源创办竹器编织厂;麂霸开“老兵土鸡专卖店”;马小牛退票留村投入生态园建设;都波澜起伏,有声有色,成效斐然。

扶贫进程中许多暖心政策、有力举措,许多新鲜事,在作品中都有生动反映。如:居村扶贫、扶贫扶志、结对认亲、产业示范园、精准扶贫户、吃低保、乡村合并、土地流转、公司化运作、成立合作社,等等。真真切切展现了湘西南扶贫攻坚的火热场面和骄人业绩,为我们提供了一轴生气勃勃、昂扬振奋的脱贫奔小康全景图。这种在场、沉底的乡村叙事,显得特别真实,特别亲近,富于质感。

二、以小见大,善画眼睛,刻划了一群血肉丰满、性格鲜明、有烟火味、泥土气、带着深刻时代印记的人物形象。

文学是人学。何石这部紧跟时代、呼应现实的小说集,没有图解政策、张贴标签、摆弄时尚概念,而是倾力于人物塑造、性格刻画。通过各色人物的人生际遇、兴衰沉浮、摸爬滚打、应世接物、喜怒哀乐、恩怨情仇,揭示他们的心性品格和志趣追求,折射现实激荡震铄的光影,反映时代嬗变行进的印痕。陈松柏、张清平、刘梅兰、黄大牛、曹劲松、汪祥夫、刘松林、许仲英等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几乎可感其脉动、闻其声息。

本书中十二篇作品都是中短篇小说,受形制、篇幅所限,不能铺张扬厉,充分展开。作者娴熟、高超地运用画眼睛的技法,总是抓住最具典型性的言行、细节和心理来凸显性格、塑造魂灵,发掘深刻意蕴。以小见大,触微知著,往往一句朴实的话语、一个出人意外的举动、一阵翻江倒海的心理冲突、一缕魂牵梦绕的情愫、一种执着奋厉的进取与坚守,就在读者面前立起棱角分明的“这一个”。在第一个中篇《那山那村》里,当香港投资商当众宣布:“经张清平先生鼎力推荐和公司全面考察,决定聘请陈松柏先生担任我公司在赤泥村食品工业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全权代表公司处理委托业务。”张清平带头鼓掌,并跨步铁钳似的握住陈松柏的双手。一切过结怨隙在这无言而有力的鼓掌、握手中烟消云散。张清平创大业、识大体的宽阔胸襟和豁达度量,仗义的血性,不张扬其善、不讨好卖乖的风操得到了充分体现,令人肃然起敬。《将心比心》里许仲英在身患癌症做完手术接受化疗时,没有为自己的生命担忧,而时刻惦记、操劳村里的产业扶贫。为了“真正把脐橙搞起来”,她强撑病体,冒死请缨,给乡党委、政府立下生死状。铮铮发誓:如果倒在扶贫事业上了,不要公家承担一分钱的医药费,不找乡、村要一分钱的补偿。这是何等慷慨的大义担当,何等撼人心魄的坚毅无私!一位扎根本土、牢记使命、一心为公、舍生忘死的共产党人形象瞬间矗立在读者心中。

与作者出身行武的经历分不开,作品中塑造的一批退转军人形象熠熠生辉,特别引人瞩目。他们有情怀、有抱负,视野宽广,思路开阔,善谋敢干,不惧艰难,在扶贫攻坚、建设乡村的实践中表现出勇武、劲直、一往无前的军人特质。同时又个性鲜明,各具丰彩。陈松柏的沉稳执着,张清平的尚义重信,符队长的运筹帷幄,汪祥夫的果敢大气,黄大牛的怪拙爽快,曹劲松的睿智善为,东发哥的坚韧进取,都十分鲜明突出,可亲可敬。扶贫事业为这些退转军人提供了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大舞台。他们挺立潮头,敢冒敢拼,做出了不俗业绩,提升了人生价值。他们的奋斗与成功给人以昭示: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发展,必须走出封闭,必须广见闻、增知识、强能力。

这部小说集不但以浓墨重彩塑造了在扶贫事业中大展鸿猷、积极作为的英雄群像,而且同样以典型取像的手法,精心刻划了一帧帧普通群众、扶贫对象的人物写真,如实展现了扶贫场域中的人生百态。这些极平凡、不起眼的人物身上既保留着道地农民的传统品德和习性,又在时势世风的濡染和冲击下,思想、性格、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改变了许多旧观念,开始接受新事物,在扶贫大潮中主动适应,积极参与,顺势而为地改变自己的命运。世袭渡工刘松林、出了名的死疙瘩黄一仙、死爱面子的麂霸、人称“王鸭毛”的良满爷、跟着和尚四海云游的麂先生、毛板船老板徐佗子、“赖磨”的野三爷、不信邪的柏麻子、玩老命的捞沙工阿帆等,都有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情感跌宕。在不同的生活处境和压力下,他们以不同的态度、行为和方式,与时世沉浮,与命运抗争,形成了各自极为鲜明的性格特征。精准扶贫使他们逐步摆脱了贫困,其精神世界也更为充实、丰富。通过这些常常被人冷落的弱势群体,我们真真确确感受到了精准扶贫的惠政、产业开发的成果效益实实在在落到了山川大地、村村寨寨;落到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日常起居。

特别值得赞赏的是,作者塑造人物没有囿于刻板僵化的固定模式,没有“高、大、全”的拔擢造作,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人、坏人界分,而努力遵循生活的本真和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把作品中的人物作为肉胎凡身、有七情六欲的真正“人”来书写立传,并不忌讳人物性格上的瑕疵。因而这些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艺术感染力更强。

三、饱蘸深情,浸染挚爱,多视角、全方位展现了扶贫攻坚场域令人萦怀、令人陶醉、深心敬畏的乡土之美。

何石这部作品是新时代的乡土文学。所有叙事都是在流淌着沧桑与文化的夫夷江畔、“百里脐橙连崀山”的崀山周边发生的,所描写的都是“和着泥土芳香的熟悉面孔、嵯峨挺拔的群山一样真性情的乡里乡亲”(引自作者后记)。饱含着作者对家乡热土、对父老乡亲沦肌浃髓的感情和真挚倾心的爱。可谓字字含情,篇篇感怀。

作者在叙事中全面展现、倾情讴歌了“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战扶贫攻坚”宏大背景下的乡土之美。

首先是景色美。

在这十二篇作品中,作者多次满怀激情、以泼墨画的淋漓、水彩画的明丽描绘湘西南的壮丽风光和迷人神韵。夫夷江、校场口、崀山、九龙山、将军渡、辣椒峰、骆驼峰、八里山、千秋寨、凤凰滩、孔雀滩等山川土地各逞英姿,令人流连,不忍挪步。开篇的引子就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风光无限、美不胜收、气势雄浑、境界阔大的动人画面。作者特意点醒脱贫致富、产业开发更增添了家乡的美色与魅力。有如舞台布景,整部作品的扶贫叙事就在这旑旎辽阔的风光景色里展开。

我们明显体会到,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都倾注了浓酽的主观色彩。心中有挚爱,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河则意溢于河,一些写景文字读来就如同抒情诗,不仅悦其目,更动其心、慰其怀。

这方诱人的热土给在此生活、奋斗的人们很多美的享受、美的陶冶、美的启廸和激励,也增添了沉甸甸的责任。面对美丽如画、含情脉脉的胞衣之地,能让人心旷神怡、驱除烦恼、走出迷茫、充满信心和力量。陈松柏在建食品工业园心中还存在一些疑虑、又与张海牛发生了激烈冲突之时,来到八里山的中心,俯瞰赤泥村全貌。当他看到:“天边那一簇簇红云给崀山的八角寨罩上一层金光,夫夷江蜿蜒曲折顺流而下,两翼青绿如黛,眼下正是初秋时节,万顷橙园甸甸满枝,丰收在望,让人心旌猎猎 再看看茫茫八里山,茂林森森,山鸟噪林,山岚缥缈,炊烟袅袅,与山下鸡犬相闻,构成了一幅和谐共鸣的山乡美景。”烦躁的心境一下平静了,顿觉眼前豁然开朗。所有疑雾驱散了,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横下了大干一场的决心。正是基于这种“顾爱家乡的无边大爱”,基于建设美丽乡村的迫切心愿和巨大责任,乡亲们和扶贫干部勠力同心,不畏艰难,大力阔斧向贫困宣战,勇往直前奔小康。山川之秀、乡村之美,不只是赏心悦目的存在,而成为乡村脱贫、振兴事业的一种增压泵和驱动器。这是作者写景状物的高明之处。

第二、风俗之美。

作者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以切身的体验、经验和感悟描写了淳朴、率真、充满生气和活力的乡风民俗,使人物活动场域的地方特色更加鲜明,同时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湘西南也是湖湘文化重镇。从这里走出了南宋骁将杨再兴、楚勇名臣江忠源,曾有“隔墙两制台,隔江两提台,五里七道台,十里八藩台”的荣耀。这里的人们继承了先祖剽悍刚勇的血性,好舞枪弄棒、角力竞技。时常以比武逞英豪,凭输赢决争端。这部作品中多次描写斗拳、掰腕、摔跤的场面,紧张惊奇,活灵活现,充分表现了脐橙之乡刚健豪爽的民风。虽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山里人仍保留着浓厚的重土兴农传统。“土储无价宝,地生有道财”已成为村民们抹之不去的心理基因,这也是产业扶贫持久发展的直接触发点和强大精神推动力。扶犁耙、种脐橙、种烟叶、打药施肥、破篾、编织竹器、摆渡、捞沙等农耕文明,在作品中都有具体细致的铺叙描述。作者写得畅欢淋漓、得心应手、惟妙惟肖,形象表达了乡亲们勤奋耕耘的志趣和主宰江河大地的豪情。就是在这样的风俗和环境中,产业扶贫搞得风声水起、如火如荼。另外,这里还存有信巫重祀的遗风。史书上记载:湘楚“信巫鬼,重淫祀”。何石作品中书写了向天求雨、抄经念经、看风水、祭梁等巫术和宗教活动。《泥湾渡脸谱(扶贫组章)》中对祭梁的全过程写得生动逼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寓意“福、禄、寿、禧”的红布包,木匠师傅的唱词都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

这些风俗描写客观真实反映了厚重文化传统的影响,烘托了乡村精神领域的世俗化和多元性,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难得的文化记忆。

第三、人情、人性之美。

阅读何石这十二篇扶贫组章,让我们置身于温馨、昂扬、饶有人情味及人性暖色的人文环境和情感氛围中。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决策举措如春阳、如甘霖,照抚、润泽村村寨寨,引领、激励、帮助人们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拥簇行进,一路欢歌,一路收获。这里的乡里乡亲善良、敦厚、宽容、有爱心、深明大义、乐于助人。一人有难,众人出手相帮。对方落后掉队,自己寝食难安。乐于成人之美,不计前嫌宿怨,将心比心,知冷知暖。能奉公惠众、屈己忍让;能息事宁人,化干戈为玉帛。陈松柏、刘梅兰夫妇把自己村的脐橙产业搞成全县示范后,心里总惦记着邻村,想尽办法“拉八里山一把”。刘松林失去了渡工饭碗,陷于焦灼困窘之中。许仲英以每月三千元的工资请他打理脐橙,学习技术,做好发展脐橙产业的前期准备。刘松林知恩图报,主动揽下为许仲英在脐橙园间种三十亩大豆的繁重劳务,获得了好收成。苦出身的良满爷几经打拼,把鸭毛生意做大了,心里一直念着泥湾渡的那些难兄难弟。他让一些贫困户加入自己的收购团队,又大胆设计了一个帮扶模式,让这些贫困户成为他产业链上的独立供应商,给他们垫付启动金,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黄大牛为了村里孩子,硬是死拽活拉,要妻子放弃镇上的丰厚待遇回村教书。

乡亲们比邻而居,难免有些磕磕碰碰。但遇到急难,相互间明里暗里真诚照应关顾。徐桂子因屋前地基问题,将王先胜认作宿敌,做了几件极不道义的事情。当徐桂子的妻子患重病要到省城就医时,王先胜的妻子给在省城报社工作的儿子打了电话,让珍大娘在医院享受了VIP式的待遇。精诚所至,间隔两家的围墙拆除了,心融到一起了。

这种相帮相扶、相亲相慰、相勉相促的大公、仁善境界弥足珍贵,它是决战扶贫攻坚、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情感动力和精神支撑。

山里人有烈火一般的情和爱。他们的爱热烈、大胆、纯真、直接了当,有时还带有一点野性。为了真挚忠贞的爱情不顾一切,敢于冲决传统、世俗的藩篱,但总以道义为前提,依真情而缔结,在事业中升华。他们懂得爱应是对真爱的成全,同时也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无怨无悔的奉献。《小渡风流》中的山仔爱阿凤,但为了让爱阿凤爱得发疯、且与阿凤有深厚感情基础的大牛解除顾虑,发挥他驾驭江河的“最亮点”,选择决然离开。《山那边的那边》中狗佗的形象更感人。银珠在家族势力的逼迫下与他结了婚,但两人在一起没话说。银珠先后两次出走。狗佗深知“强扭的瓜不甜”“梱绑不成夫妻”,私下里费九牛二虎之力办了离婚证。但他并没有放弃责任,为了尽孝道,支撑这个破碎的家,他“六年茹苦含辛,做儿做女,当爹当妈”。当他得知银珠同她的真爱大牛回到镇上,将离婚证叠得方方正正摆到桌上,收拾好属于自己的家当,强忍着巨大的心灵煎熬,挨到月亮爬上窗棂的时候,牵着懂事的毛伢,一步三回头地离开生活了八年、作出莫大牺牲的文家湾。这个场景令人心酸,令人动容。它充溢人性的光亮,体现了平凡的伟大。

何石这部小说写的是乡村扶贫和振兴事业,同时也是写的世道人心,故而更具有不同寻常的社会价值和认识意义。孔子说“礼失求诸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或许还能从乡村、从民间找回一些真淳、笃诚和美善。

还有使我颇感欣慰的是:《那山那村》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较深的文化底蕴。作者将中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融入叙事中,雅俗辉映,文质相资。作者多次引用古典诗词,都切情切景,恰到好处。增添了内容的厚重感,显示出高雅格调。尤其是民间俗语、谚语、民谣信手拈来,反映了作者深厚的生活基础。如:“生病发痧起,做贼偷瓜起”“熟了的杮子逗老鸦,麻雀都想捞一把”“人长一张脸,屋活一山风”“佛缘一场,皆因上苍”“迷信迷信,一迷就信”“婆娘婆娘,呷饭上床”“洒醋清水滤豆腐——连贯动作”。通俗形象,充满智慧。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较强,从整体上看,文字自然清新,简炼明快,且不乏幽默机趣。人物语言富于个性。在写作中作者常常利用通感和特有体验变格修辞,化平易为奇崛,扩大语言的张力。如“摇着碎步筛着个肥臀”“杵着心尖了”“澎湃成芬芳漫卷的花海”“船往江心射了过去”。为了渲染乡土特色,大量选用方言词语。如:巴铁、灵泛、接佗、活络、发狠、贼绝、麻纱、近边、话胡子、过得古、叫成古了、吃油饭、蹭窗子、肿了水、奇了怪了、脑壳进了水。新鲜生动,形象可感,有很强的表现力。从这些方面我明显感到作者艺术上有较大跃升。这与他多年来不断丰富自己的学养,潜心发掘、提炼所积累的生活矿藏分不开。

总的来说,何石这部新作不失为贴近生活、书写现实、服务国家战略、歌颂人民群众的好作品。其取舍剪裁、艺术表现等都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给人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们热切期望作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佳作,为乡村振兴的伟大进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纪功立传、积极鼓呼。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