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墨白小说:从故乡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22-01-1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关键词:墨白小说

墨白因其创作具有现代与后现代文学的某些特征,被誉为“先锋小说家”。墨白的创作旨在书写人的梦境、幻想与记忆,展现当代人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杨文臣的新著《墨白小说的本土性与世界性》在并非系统的散论中,将墨白的小说创作置于20世纪外国文学的宏大视野中,有选择地撷取了卡夫卡、博尔赫斯、胡安·鲁尔福、马尔克斯、加缪、略萨等十几位作家、哲学家为参照,为我们较为细腻地勾勒了墨白小说创作的本土性与世界性的认知谱系。作者力图走进创作者的内心世界、贴近作品的迷离空间,与其展开对话,找寻其中可能的价值和意义。

《墨白小说的本土性与世界性》一书由16篇文章组成,每篇聚焦一个中心,言简意赅,力透纸背,颇具可读性。虽然不是系统梳理、全面探讨,却又能由一点散发开去,在比照中细腻分析各自的思想深度与风格特色,且能联系实际抒发感慨,让文学与生活相得益彰。

文学研究自然离不开细读,有价值的细读既能引导读者在晦涩难懂、不忍卒读的文本中窥见真义,又能在众语喧哗、各展其异中呈现出精彩独特的“这一个”。本书作者就能自觉深入到比较的相关作品的重要情节、场景、话语中进行具体观照与比较性解读,探析其内在可能的魅力和意义。《作为世界的隐喻的文学》一文,从梦中之梦、历史是一座迷宫、“花园”与“指南针”三个角度,对墨白与博尔赫斯在文学观念与创作手法等方面的共有元素作了较为深入的比较阐析,其中贯穿着可圈可点的文本细读精神。例如,作者在探讨了博尔赫斯与墨白创作中共同具有的人生的梦境特征后,进一步揭示“梦中之梦”的寓意,即文学作品都是在以戏剧化的方式“向我们揭示现实、文学与梦境的关系。”并由此生发道,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文学家都属于梦中之人。

实证是比较研究的前提。实证就是严禁无原则的盲目乱比,必须对研究对象作细微的考察,进而确立可比性和问题意识。而可比性是研究立论的逻辑起点,无论是具有确凿的事实联系与精神交往的影响研究,还是彼此毫无事实影响关系的平行研究,都需要首先确立可比性。在此基础上的比较才有意义。本书作者从两个方面做到了这一点。一方面,先从较为容易分辨的相同处入手来进行比较,然后指出差异,例如他对卡夫卡的《城堡》与墨白《讨债者》的比较,就是基于“同样大雪纷飞的故事情节,同样寒酸卑微的主人公,同样在一个冷漠残酷的地方四处碰壁,同样最终未能达成目的且都落了个惨淡的下场。”将墨白的《来访的陌生人》和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相比较,则是基于两部作品共有的线索人物形象的模糊处理与不同内视角相互转换的叙述结构。另一方面,从迥然不同处发现相同点来进行比较,例如作者对墨白的《幽玄之门》和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的比较,就是敏锐嗅出了“两部作品共有的那种无与伦比的艺术感觉,那种瞬间将人沁透的、精致而残酷的诗意。”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创作深受20世纪以来现代派与后现代派等创作思潮的影响,视野开阔、博览群书且格外关注世界文学发展进程的墨白当然无法摆脱这一影响。不过,他并没有一味跟风逐潮,亦步亦趋,而是恰到好处地选择吸收、消化外来养分,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作者指出:“墨白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虽然以先锋小说家名世,且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浸淫深厚,但墨白的创作在向抽象、超蹈、玄奥层面的挺进上远无法和其他先锋小说家相比。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底层出身、历尽艰辛的墨白始终不能忘怀底层民众的苦难,并始终和底层民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他不愿让故事和人物虚化到脱离具体情境。”作者有层次地来探寻墨白创作的个性、品质与价值,这正是来源于其故乡颍河镇的地域性,而世界性则表现在作者对外来优秀文学创作资源的广采博纳与学习借鉴,然后将其融入颍河镇这一独特地域性的书写中。

同时,地域性书写是走向世界性的基础,世界性中也必然蕴含着地域性。中国学者在跨文化比较研究中,之所以尊重、强调差异,乃是因为差异是跨文化、特别是跨东西方异质文化交流接受中必然面对的客观存在。因此,只有通过差异双方的比较才能彰显各自的特色与魅力,才能在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中搭建沟通对话、宽容理解的桥梁,进而实现交流互鉴、互补皆荣、平等共处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显然,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目标。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