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基于概念厘定与实例解析的个人文学史

发布时间:2022-01-1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关键词:华文文学

古远清先生的新作《世界华文文学概论》以世界华文文学发展史为线索,在学界定论与个人观点的对话式语境中,对20世纪至今的世界华文文学,从概念厘定、学科发展、时代意义、作家作品等维度完成对文学思潮、文学社团和文学人物的探讨。本书立足于“概论”,目的为世华文学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材料,而非某一向度学术论题的精耕。

不同于其他世华文学史的撰写方式,本书的体例特色是“个人写史”,作者在现象/文本的确立及分析上,融入了自我的学术思考。因此,跳脱时间建构和空间建构的传统写史方法,他以问题引领,环绕“概念”和“学科”,将世华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基础论题与核心论题作为写作重点。第一章至第四章集聚各种文学论争。例如第一章解析“世界华文文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华人文学、华文文学、华裔文学三个领域的研究对象一度缠绕在一起,因此文中推出两个基本辨析。一是“华人文学到底应不应该成为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范畴?”作者见解是“华人文学作品不管有无中译本,都应作为世界华文文学的一种研究对象。这不仅可以拓展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版图,而且可以起到对照和互为补充的作用”。一是“中国大陆文学是不是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对象”,作者观点是“把中国大陆文学纳入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说世界华文文学要拿出巨大的篇幅来描绘中国大陆文学地图,而只是在参照意义上,把它作为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比较的对象”。继而,在明晰这两个问题之后,他展开进阶式思考,即如何理解华文文学的“华”?“华文文学本是个多元文化、多重视角的多面体,有互不雷同的层面和维度。确认这种立体状态,把华人文学和中国大陆文学涵盖进去,才能认识世界华文文学学科的包容性、丰富性和复杂性。”

本书颇有新意地提出并解析世界华文文学独特的话语体系,它将其划分为四套话语体系,每个方向的阐释都是先呈现学界论点,再提供个人论述。第一是“中国文学·华文文学·华人文学”体系,最亮眼的是“华人在种族上系泛指炎黄子孙后代,文化上则是指享有相同的思想文化资源及其历史记忆、文化风俗的族群,创作者的国籍及族别是界定它的标准。华文文学是华人文学的一个分支”。这一观点率先为华人文学和华文文学建构出总分关系。第二是“作为‘他者’的海外华文文学”,核心为“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是从中国视角或曰中国本位出发的”,但是“海外华文文学不能简单地看作中国文学的留洋和外放,而应视为住在国也就是外国文学的一部分。”进而,文本又被细分成“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本”和“具有文化意义的文本”,现今海外华文小说中数量较多的以移民为主题的“海外中国故事”应归属“文化文本”范畴。作者明确指出海外华文文学兼具“历史文献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作品数量不多。第三是“离散与新移民文学”体系。“离散”包括“个体离散”和“族群离散”,而移民文学立足于创作主体的判断,可分为“旧移民文学”和“新移民文学”。前者是20世纪50年代“台湾怀乡文学的延伸和深化”,后者是“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的‘新游牧时代’的生活故事”。作者认为新移民文学的“新”,首先指向时间维度的不确定性,目前可以达成共识的论断是其上限已有定论,但下限不能固定,新移民文学依然处于开放式和进行时之中。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屡次成为焦点性学术论争,本书从熟悉和陌生的消长,凸显新移民文学的个性,并且不能将其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组成部分,同时又表明新移民文学的写作任务,即“如何向世界叙述中国故事”。第四是“华语语系文学”体系。古先生分析了美国学者史书美与王德威的“华语语系”论,作者秉持学术争鸣的研究立场,实质上分别论证了“华语语系”和“华语语系文学”,一方面接受“华语语系文学”研究的合理性,即“不能把中心绝对化,以免忽略了离散华人的本土经验,弱化了他们的主体意识”;一方面辨析“华语语系”概念中包裹着由“反中心”意识孵化的分离主义思潮。

本书凝练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四种品格为:国际性、移动性、本土性和边缘性。从世华文学学术史考察,这四类仍然是通识性的学科认定,文中清晰界定“本土性”,即“本土特质、本土视角、本土精神或本土意识”。我认为,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作者对“移动性”的阐释,首先,“不能单纯局限在从中国移动出去的作家身上,还应注意从国外移民进中国的作家”,旅台马华作家是典型个案。其次,“移动性”的外延被扩宽,不仅是作家的移动性,而且是学科本身的移动性,正由于作家的移动制造学科研究内涵的动态化。而其中包含的更深层研究逻辑显现在学科的“移动”与学科的“争议”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文中提炼的三组关系辨析值得后续深入探讨:“汉语的”还是“华语的”?“语种的”还是“语系的”?是“海内的”还是“海外的”?

“海外华文文学对新中国文学的贡献”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应该说,它从比较视域做出华文文学在当下的价值判断,但略有些遗憾的是,这部分内容的研究对象依然是作家,被归纳为“先行者”“松动者”“参与者”“丰富者”四种类型,采用论题研究,而不是将重心放置于某些作家对新中国文学的个体参与,则会夯实海外华文文学对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可或缺性。例如,安格尔和聂华苓主持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时,曾于1979年9月15日-9月17日举办“中国文学创作前途座谈会”,这次“中国周末”,不是交“锋”而是交流,在切实推进“中华文化的接续与整合的双向过程”。如果将“先行者”研究(聂华苓贡献)转化为史实专题,那么文学事件则能更为切实地论证着“国际写作计划”对新中国文学的贡献。

第五章至第十一章沿用了传统式总体——局部架构,先综述世华文学各大板块的发展史,再依次从体裁角度——小说、诗歌、散文、批评,实施述评。在具体章节,本书表现出类比逻辑,读者既可以了解经典作家的创作思想与艺术品格,又可以把握不同写作者恪守的题材共性与艺术个性。板块中的“东北亚华文文学”有研究的必要性,作者将“融入”和“包容”视为东北亚华文文学的时代主题,指明其对文化、族群和性别三个向度的偏倚。蒙古国、日本、韩国、朝鲜的华文文学长期直面较低的学术关注度,事实上,日韩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存有密切的互动、互补、互证。

体裁研究的落点是作家作品,其中小说研究是重点。作者固然从史料发掘与文本细读中解析作品特色,但似乎没有详述选择作家的标准。具体而言,在第六章至第八章的小说研究部分,可以明确作者是在“板块”内,归类并类比作家,但诗歌、散文和批评部分,又突然转以创作风格为判断标准。我认为有特点的章节依次是“司马攻和黄孟文的小说”“金枝芒的《饥饿》”“林海音和鹿桥的小说”“王鼎钧和木心的散文”“洛夫和许世旭的诗”“齐邦媛与戴小华的散文”。需要强调的是,批评研究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可这一部分存在体系规划上的某些含混:到底是推介中国内地以外的华裔汉学家?还是推介其研究世华文学的研究成果?例如“澳门的澳门文学史研究”似乎游离于前五节批评家研究,反而以整体观面貌呈现;而“夏志清的现代小说史”,诠释夏志清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小说的学术贡献;“叶维廉和颜元叔的文学研究”讨论两位学者的文学理论建设;“曹聚仁和司马长风的文学史研究”研究对象是中国文学史。我想,如果能发掘汉学家的海外华文研究成果将对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学术史有更大助益。

《世界华文文学概论》实现了对学科沿革较为全面的剖析、学术概念较为完整的提炼,在社团、作家和论争维度,提供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史料;在作家作品的分类及经典化认定贯彻“个人文学史”的写作初衷。世界华文文学的“21世纪”文学成就,本书提供的材料还不够充实,对“未来”群体也涉猎极少。应该说,“70后”“80后”“90后”还未纳入本书的批评视野,而“新生代”作家恰恰为作者在余论部分抛出的问题提供了扎实论据:“突围”而出的华文文学学科,不会“死亡”,反而会“一步步走向强盛”。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