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笑话”点透人生

发布时间:2022-01-1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关键词:《一日三秋》 刘震云

作家刘震云擅长用冷静客观的叙事笔调,书写琐碎乏味的日常生活,其笔下故事的背景,也常常是以故乡延津为主。从《一地鸡毛》到《一句顶一万句》,再到《一日三秋》(花城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刘震云的小说读起来回味悠长,细细品味,像是在沙滩捡贝壳,过程或许繁琐,找到了却再难以放下。

《一日三秋》是一本充满黑色幽默的作品,以六叔关于延津众生的画为线索。六叔生前画了很多关于延津的作品,有众生百态,也有神话传说,但随着他的去世,这些珍贵的画作也灰飞烟灭。“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带着好奇与想象探究画作的细节,围绕县城中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小人物,勾勒出许许多多小故事,最后领悟:有些人和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虽不能再来,但其珍贵永远铭记。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出自《诗经》,将其延展到小说中,作者展现的是人对自己在乎的人和意象的感情。有的人生下来便被命运推来搡去,亲人不亲、故乡不再,所以要去找那个人、那个地方。和他在一起一天,抵过和别人在一起三年,在此处一天,抵过在别处三年,此为其一。人对自己厌恶、不甚在意的人和事,接触一天,就仿佛过了三年那样乏味漫长,此为其二。但不论想见或不想见,究其缘由都是“执念”二字。花二娘的执念是她自己,这么多年看似为了花二郎而找笑话,实则她才是那个活在过去走不出去的可怜人;樱桃的执念是白娘子,最后造化弄人,还是许仙帮她去完成她魂魄的执念;明亮的执念是故乡、朋友和枣树,点点滴滴拼凑在一起,构成他人生中无数的瞬间。

故事编织出如此多执念,到底算不算一个好故事,还得看能不能逗笑花二娘。“笑话”这个词语正是全书的核心,不仅是叙事核心,更是思想核心。总体而言,本书是“笑话”一词在不同时空、不同人事间的生动演绎。

从叙事层面分析,“笑话”这个词衔接文本,使文本成为一个既有各自的小主题又总体以“笑话”为核心的有机整体。前言关于花二娘和花二郎的两幅画已经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小说中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是对六叔画作的梳理、细说或深层想象,凡此种种,围绕的核心就是“笑话”。《樱桃篇》的笑话由《白蛇传》开启,樱桃由生到死,联结李延生、陈长杰夫妻……每个人都把生活活成了笑话;《明亮篇》篇幅最长,跨度也最大,从武汉到延津到西安,从当下到二十年又二十年,结尾偏偏花二娘在梦中出现,伴随着明亮讲笑话读者也觉得好笑,“笑话”的地位再次凸显。

从思想层面体悟,其实从刘震云这样“奇巧”的构思中,感觉他真正想表达的是一种人生态度——“笑话”点透人生,把人生荒诞看作笑话,不必过度介怀。这部书是笑书,但是小说中的笑话真的好笑吗?答案是否定的。延津人之所以幽默到随时都能讲几个笑话,是被花二娘逼着赶着,因为讲不好笑话会要命,从这个设定开始,笑话已经不是单纯的笑话了。比如明亮在无奈之时拿自己妻子的隐痛逗笑花二娘,读者玩味一笑过后,余下的只剩辛酸。明亮用自己家人的经历作为逗笑花二娘的筹码,这其实也是刘震云独有的幽默风格的一种体现。他给笑话添加了很多佐料:无奈、糟心、忧愁、恼怒……这些笑话在荒诞不经、冷嘲热讽中暗含眼泪和苦楚、心酸和无奈。尽管如此,读者还是能笑得出来,只不过笑中带泪,笑话背后多了一分沉思。

生活中的许多事宛如过眼云烟,刚刚发生时,人们还满腹情感想要发泄,日子一久,都不算什么了,个中心酸,旁人不会在意。因此,笑话能点透人生,哭着讲完,你的执念仍旧束缚你一辈子;笑着讲完,则证明真正放下了。那人究竟要怎样活?看看明亮,陈长杰为了新生活带他离开延津,兜兜转转怀揣着乡愁,他又回到了延津。这何尝不是明亮版本的“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最后明亮做了很长的一场梦,梦到了故乡的种种,还立下了不回延津的誓言。他放下了自己的执念,也印证了一句话:生活过的是以后,不是从前。所以人更不能停留在过去,一日三秋苦昼短,当学会把发生的事情当成一个笑话,摊手同唱:“奈何,奈何?咋办,咋办?”过后,慢慢也就释然了,不论是笑还是哭、血还是泪,人总是要向前看的,这就是生活。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