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韩少功《人生忽然》:呈现时代记忆与命运思考

发布时间:2022-01-16 来源于: 作者: 袁姣素 点击数:

  韩少功先生的新著《人生忽然》,与他的长篇散文《山南水北》艺术地记录自然与民间的生态关怀不同,《人生忽然》更侧重于跨界之下的时代记忆与命运思考。

  《人生忽然》一书分为三辑,第一辑“读大地”,收录对自然、大地、社会、生命、故乡等万事万物的精彩叙事;第二辑“读时代”,收录关于知识与经济、科技与价值、历史与文化、中国与世界、乡村与城市等转型时期的深刻哲思;第三辑“读自己”,收录作者几十年的人生历程、处世智慧以及灵魂深处最本真、最深情、最动人的点点滴滴。《人生忽然》从读大地,读时代,读自己进行归类梳理,从书名上理解,感觉是一部感喟人生,思考生命的文集。但读完之后,完全超乎预料,韩少功先生的脚力、眼力与思想魅力确实令人惊艳。这是部从各个视角思考时代的大书,不仅仅囿于中国的时代变革,更是放眼世界,畅所欲言,其丰富的时代元素,广角和聚焦的特写镜头,无不闪耀着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激情光芒。

  韩少功先生笔下的“大地”与“时代”是世界性的,是随心而行的,他劲道十足的语言,真情实感的流露,悲天悯人的无尽愁思都充满着个性和自由。从智利的皮诺切特发射了十八枚导弹,攻陷了民选总统阿连德的总统府邸,智利的青年却不知道皮诺切特是何方神圣;到拉美的白富美和高大帅的蔓延与逆生长;再到哥伦比亚首都的街头抢劫、入室抢劫,麦德林楼群前面的棚户区突然爆炸……这些时代变革中的苍茫风云,都让读者烧脑入心,震撼不已。

  《人生忽然》所涵盖的文化迭代和“人民性”的思考,有着东西文化碰撞的艺术火花,妙而高哉。在《人情超级大国》中,用《论语》《孟子》的典故深刻阐述了“以‘国’为‘家’的放大,以‘忠’为‘孝’的延伸,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由里及外,编织出儒家的政治和伦理。”韩少功先生以哲性思考统领社会现象,打开智慧的大门,把自己融入时代,在场见证,洞见问题,共同探讨人类的过去与未来,彰显了一种大格局大情怀的高远与睿智。

  由此,《人生忽然》对时代与命运思考是无界的,它从宏观上给了我们一个全球化时代的记忆,穿越太平洋,纵观欧美,东渡日本……他行走的痕迹、深切的人文关怀、睿智的思想、独到的个人见解,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甚至人工智能等领域,都能信手拈来,生发自如,直抵灵魂,有着光风霁月之境。这种集中收拢的庞大的信息量给人以脑洞大开的新鲜与刺激。“一次性的生命其实都至尊无价,都是不可重复的奇缘所在。”韩少功先生用他的个人经验、思辨打开了一部时代大书,启人心智,动人心扉。

  (作者:袁姣素,系湖南省文联文艺创作与研究中心编辑)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韩少功《长岭记》:在文学与非文学之间

    关键词:《长岭记》 韩少功 杨厚均:韩少功的“新作”《长岭记》发表于2021年第2期的《芙蓉》杂志。文首,韩少功对其将这些50年前的日记整理发表的...[详细]

  • 韩少功:加工提炼文学的中国经验

    2017年07月05日09:2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宋庄如果把文坛比作武林,韩少功属于“高手”。这种高,不止是写作技巧的高,也不以作品数量取胜,而是思想和笔力...[详细]

  • 当代中国小说的智性写作——以韩少功、格非、李洱为中

    进入21世纪以来,文学的想像力、生产力与影响力一度遭遇普遍性的质疑,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成为遥远的浪漫主义的回响。在后现代的碎片化境况与总体性危机中,当代中...[详细]

  • 《韩少功论》 :对此时此地的深度凝视

    《韩少功论》项静 2021年3月作家出版社2017年10月14日,第一次去湖南汨罗,参加第二天于天井茶场(知青下放地)举办的韩少功先生的汨罗老乡见面会。同一天上海有一个“...[详细]

  • 韩少功《爸爸爸》

    这是一部有意识把主题掩藏起来的作品,或者说它的主题比较隐晦。它呈现给读者的,首先是其奇特的美学风貌:神秘、悲壮,而又有一层淡淡的喜剧色彩。这种美学风貌使小说具...[详细]

  • 韩少功:寻根小说家

      韩少功1953年元旦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68年初中毕业时仅15岁,就作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到湖南省汨罗县汨罗江边的天井乡务农。在农村,劳动之余写些对口词、小演唱...[详细]

  • 语言覆盖下的民间世界:《马桥词典》

    《马桥词典》在许多方面都延续了韩少功以往的创作风格,但在小说的叙事文体上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小说叙事文体--用词典的语言来写小说。...[详细]

  • 韩少功中篇小说《爸爸爸》

    韩少功的中篇小说《爸爸爸》以一种富于想象力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通过描写在湘山鄂水之间一个原始部落的历史变迁,把祭祀打冤、迷信掌故、乡 规土语揉合在一起,刻画...[详细]

  • 文化寻根与寻根文学

    1983年以后,随着贾平凹的《商州初录》、张承志的《北 方的河》、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等作品的发表和引起轰动,许多知...[详细]

  • 为什么很多作家放弃小说

    在《马桥词典》中,您说,自己写了十多年的小说,但越来越不爱读小说,不爱编、写小说——当然是指那种情节性很强的小说。我觉得这和张承志非常相像。十六年前,张承志说自...[详细]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