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当文学面对真实

发布时间:2022-12-17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郭力

杨知寒是一位九零后作家。按照代际划分,的确是写作队伍里的新星。但是她的笔端却凝聚了与年龄不相称的冷凝和镇定。有时她的文字就像暗夜的星光,在高远中透露出对凡俗的拒绝,显现出很独特睿智的哲理性的思考与探究。读她的作品会使我们感受到当文学面对生活时所特有的真实,是生活本该有的复杂一面。没有理想描绘和图解,杨子涵的作品有的是一份不容回避的态度,执着而坚决地面对生活的真实和其中的内核,有时会让人触目惊心,甚至是一份对生活的绝望,也许这是作家敏锐的创作禀赋,是在虚无的极致之处反而显现出生命本真的那份饱满。在这种奇特的辩证的带有哲学意味的虚实对照中,体会到文学和现实之间不和谐后的扭曲感和非常态,恰如人在这个世界上命运,有时像踩在平衡木之上,虚蹈与踏稳的平衡姿态永远伴随着人存在的真相。这使得杨知寒的作品具有了在文学与现实思考之间的话语张力。

一、等在“蓝桥”:守望什么?

按照大众的阅读习惯好的故事或者大团圆,总是让人心里感到慰藉,意味着生活中有无尽的希望,当然也会有大师对悲剧是美之毁灭之后的理解,在当下充满娱乐化气味的时代,人们面对悲剧或者是思考悲剧都是浅尝辄止,悲剧的答案或者是深度探究会使人疲惫恐惧,甚至不是每个作家都能够给出思考后的答案的。杨知寒作品《水漫蓝桥》就如作品的名字一样,出自于经典电影《魂断蓝桥》的意象,蓝桥就像过去与未来的一道绚丽的彩虹连接着每个人生命的既往与希望,尽管是破碎了可是依然是一幅连缀起来的绚丽的画卷,这是世人希望的梦。杨知寒的蓝桥象征当然也有这一份希望,她把它落实到作品中人物面对惨淡的现实却依然还保留着对生活一份守望。小说是三段感情故事,作品把这三段感情故事汇聚起来,让受到感情伤害的离婚的小酒店的女老板和同样情感失意离婚的年轻厨师彼此之间有了可能,两人在日复一日日常的交流中慢慢有了一点珍惜和懂得,他们在人世间因为爱而受到伤害的逃遁的灵魂小心翼翼地慢慢地彼此靠拢。更加意味深长的是,因为一位怪先生顾客点了不常见的美丽豆沙和苏黄菜而引出了另一段人世间唏嘘的男女爱情,本是唱戏的男女搭档在台上演绎唱尽了人间的情感,却在台下夜静阑珊最终走散了,而情感失落同时落魄的老艺人却幻想靠着多年前他自己的搭档喜欢吃的两道菜来守护曾经的美好,而在小说结尾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那个已经不年轻的改行的女演员,终于来了点了一道美丽豆沙,这个不太真实的结尾却充满了温馨,而此时此刻或许魂断蓝桥那萦绕不尽的哀婉的乐曲盘旋在人间烟火的上空。杨知寒好像是写了一个美好的故事,可是这个故事却建立在三段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真相之上,就像拆解了几座豪华宫殿之后,却盖了一间十分平常耐用的小屋。这种怪异的感觉可能蕴涵着洗去铅华之后的一份朴素的本真,往往是生活舍与得之间的真相,可是真相背后,有时却是无法连缀的破碎和生命的疲惫。我们面对生活不断失意和撞击之后是否有勇气重建还是一声叹息之后的自我理解和生活的妥协,读过《水漫蓝桥》之后,你并不会获得很真实的答案,水漫蓝桥就如同每个人面对自我内心是无法驾驭的千头万绪,是现代人面对爱情的解构和调侃,并没有生活的确切的答案。

二、暗夜无光:罪与罚循环

面对生活的真实,作家不会对苦难背过身去,这是一份担当和良知。拷问人类命运的苦难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人性的残忍和昏昧将会使人推向绝望的深渊,如果这种绝望还来自于血缘至亲可能就会是置于永恒的境地。作品《连环收缴》就像切割机一样,让罪恶和绝望在几代人之间命运相袭无法解脱。小说故事的内核,是因为恶棍燕来臣诱奸或者强奸自己的姐姐、女儿以及其他有亲缘关系的年轻女性,并且不断家暴妻子池桂香,出了监狱之后更是要道貌岸然的毁灭一切,最后被迟桂香的三哥开枪打死。作品描写了恶人人性穷凶极恶背后是亲人的愚昧胆怯,甚至是宠溺包容等等复杂的情感推波助澜的把恶推向了极致,例如婆婆对儿子和女儿之间乱伦的容忍,而妻子迟桂香也像婆婆那样又对丈夫和女儿之间乱伦关系的视而不见,两代女人面对恶棍罪行时都采取了相同的态度,这本身不是软弱或者怯懦就能够解释清楚,这同样是人性之恶根源于人性的自私和自保,就像人们所熟悉的那句话: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所以才会因因相袭永远循环,就如同杨知寒给作品命名《连环收缴》,被恶收割的是人类的善与生命的光。人性没有了善与光,生命就遁入了永恒的罪与罚无尽的循环。尤其是作品写了三哥对妹妹迟桂香的援助却发生了生米恩斗米仇的效果。即使是兄妹亲人之间,也会有心理不平衡所产生的薄凉与恶意。所以迟桂香和他的儿女们要把开枪杀死恶棍的亲人(他们的三哥三舅)推向地狱。

杨知寒对于人性的理解和心理的分析很透彻,在设置小说故事情节对人物心理进行深度刻画时,笔锋也十分犀利。如对恶棍燕来臣的描写让人想起了冷血的恶魔。这个恶魔同样是以理性和对人性的怯懦自私的理解来一步一步的实施计划,他甚至能够看到三舅哥和他妻子之间和谐表象之下的隐秘的彼此仇恨,那种分不开理不清天天捆绑的看不见而又存在的男女之间的怨毒,以这样的人性的窥探一点一点的把三舅哥引入到杀妻的轨道,进而实现想要灭门迟家的计划。这个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人性深渊中恶魔的微笑,小说故事里没有一个是要救赎的善良的灵魂,每个人都向恶之花无限靠拢,在暗夜无光的世界里,你听不见生命的呼喊。杨知寒写了人性之恶,才有了这个冤冤相报何时了的世界另一种面相。

三、亲情背面:算计与伤害

在杨知寒的创作中,亲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有着无止无休的伤害与内心的绝望,《瑞贝卡》《防弹衣》《黄桃罐头》《懵懂》等作品都深度揭示了来自于亲人之间的生命的隔绝与伤害。中国家庭来自于血缘的亲子关系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至亲的伦理,也因此在父母眼里儿女是私有物,不死不休的捆绑关系。作家杨知寒是以现代人的理念重新思考打量这种父母所理解的孝道之意,在所谓天经地义的父母儿女关系当中发现人世间的另类真相,亲情的算计与伤害。例如人们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可是在她的笔下女儿却成了防弹衣,同样在小说《瑞贝卡》中,最后使女儿下决心从高楼一跃而下的就是自己母亲的自私和不停止的亲情名义的掠夺。杨知寒笔下的人物也有一些如成长小说的年轻主人公,但是亲情往往是他们生命里跨越不过去的一道坎或者是无数次醒不来的梦魇,他们成为永远走不出家庭也走不出自我的一代人。摧毁了向这个世界表达真实的一份决心,更多的是青年人玩世不恭或者冷热自知后的放弃。

杨知寒的创作对世界有着自己一份独特而清醒的自觉,她面对生活真实时能够透过表象理解现代人生命的真实存在状态。这使得她的笔端充满了理性剖析和犀利的对人性的黑暗与丑陋的反讽。她的作品在推展人的心理状态时,绵密而紧凑,使读者看见人是如何一步步堕入人性黑暗的深渊而不自知。她的作品里有无数的因着世界的挤压而颤栗干瘪的生命,灵魂失去了光的同时也失去了生命的热度和血色。  或许是对人性心理空间幽深世界的无尽的探索和好奇,使杨知寒的叙事在一层层如同剥洋葱般的靠近人性,她的叙述的节奏开始变得缠绕,语言的叙述也在故事情节的迂回中开始叠加,少了一些语言的干脆和利落,意境开始缥缈上浮,止于理而疏于情。

在孤绝中思考生命的重量直面真实,不图解生活也不讴歌廉价的善良,这或许是杨知寒创作的初衷。她的创作道路还很长,希望能这样走下去。

2022.08.22

(来源:黑龙江中青年作家创作研讨会评论家发言稿)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