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翟焕远:读王继训小说《黑牛伯父的恋爱》丨作品厚重的情感质地

发布时间:2023-04-12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翻开2022年第12期《中国作家》(文学版)杂志,跃入眼帘的首先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他就是中国作家作会会员、淄博市淄川区作家协会主席王继训。读着他的小说《黑牛伯父的恋爱》,仿佛在听他讲述一个诗意与温情的故事。

  继训先生年长我几岁,这些年辛勤耕耘,先后有大量的小说、散文等作品发表在《中国作家》《时代文学》《山东文学》《散文百家》《当代小说》《大众日报》等文学期刊。读他的作品,总能感受到一种温馨、恬静,还有一种回到故乡的感觉,文字始终散发出一种光亮,读来倍感亲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文学高质量发展需要优秀作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人民需要文学精品,时代也呼唤产生与之相匹配的高质量作品。高质量的作品也就是精品力作,就是传世经典。作家要靠作品说话,每个作家梦寐以求都期盼作品能在《中国作家》这样的国内一流大刊发表,不仅靠作品说话,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继训这篇万余字的小说在《中国作家》(文学版)发表,足以说明他作品的高度和实力。

  这篇小说题材来源于他的故乡和故乡的风土人情,以及鲁中地区乡村的一些方言土语,他的小说开篇是,“除了父母,每个人的记忆之中总有几个印象特别深刻的人物。在我的记忆中就有两个不可磨灭的人物,一是我的老婆,二是我的黑牛伯父。”三言两语就将小说人物推到读者面前,读来亲切自然。文学的功用,就是将那些早已枯萎数十甚至数百年的花朵重新放回历史的清水里,还原其时间、人物、场景、环境、思想,使其再度绽放。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正是文化血脉的蓬勃,完成了时代精神的延续。在回忆和现实的交错中,作家带着我们无数次重返家乡的源头,探寻黑牛伯父的恋爱过程,在不息的生命流转中那些情感聚焦的瞬间,以此把握笔下人物的性格发展,透视人物命运世界里的点点滴滴,而这样的角度并不摒弃时代变化中“我”对自己的不断审视和反思,让小说变得可亲可感。

  小说的主体风格是写实的,犹如素描和雕塑,考验着作者塑形、造型的能力。作家在写作中需要更多地仰仗社会经验及生活阅历,小说中的二豁子为能当上“牛把式”,贿赂大队长两瓶酒。六队队长却力挺黑牛伯父,大队长还算没糊涂,表示默认。二豁子一气之下把酒要回来灌到肚子里发酒疯,毒舌黑牛伯父年纪大找不上媳妇。黑牛伯父大怒,提溜起二豁子痛斥一顿。这些事不大也不小,在生活中并不稀罕。小说叙述的角度与生活平行,并没过多加以虚构,正是这样的人和事,这样的写作姿态,以及一种略带喜剧和浪漫风格讲述口吻,让我们领略到作品的深意、诙谐幽默和背后的艰辛与酸楚。

  情感的力量可以与一切抗衡。继训先生的小说不刻意制造悬念,异常的平实简洁,但时间、地点、人物却样样齐备。在一派安详宁寂的氛围中,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逐一出场,喧哗并躁动,随后成为主旋律。阅读他的小说,首先会被他的语言吸引,一如他的散文朴实无华,实实在在。作品中他喜欢使用短句子,频繁的句读,加快了叙述节奏和场景的转换。同时,这样的语言也剥离了过多的渲染和修饰,抵达日常抵达生活的本真。“晚会上,黑牛大伯和大娘演奏的曲目是:笛子二重奏《北京的金山上》。大伯化了淡妆,显得意气风发,与小他一旬的大娘不相上下,很是般配。”在那个年代,生活中的黑牛大伯有自己的癖好,但更多的则是对生活的爱恋。他是普普通通的车把式,不识字,更不会识谱,但他却用黑人牙膏,有着吹笛的音乐天赋。小说采用穿插和叠合的方式,将叙述线索牵引出的人物,进行性格、生平的回放。作品放慢叙述节奏,使并不复杂的故事情节、人物与生活场景浑然融合,成为有机整体。

  新时代要唱响新征程的奋进之歌,作为一名有着农村丰富生活阅历的作家,继训先生没有以冷峻晦涩来扮“高冷”,也没有从日常絮语的角度来捋顺庸常生活中的“一地鸡毛”,而是选择单刀直入、观察生活、直抒胸臆、表现生命、张扬生命的方式来“宣泄”。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继训先生的小说看似随手拈来,或是一段心事的呈现,或是几笔乡间风物的描绘,让家乡故事的叙述多了些溢出日常的摇曳姿态。这一切源于他对信念和理想的追求,对生命炙热滚烫的爱。真实与虚幻,寻常与不寻常,均以诙谐的口吻来讲述。精妙的比喻、令人忍俊不禁的描写,淡化了农村老百姓生活的枯燥、内心的煎熬,使之以“轻盈”的特质呈现出来。万余字的小说,通读下来丝毫不觉得枯燥或艰涩。岁月的机锋、历史的机智,隐藏在一个又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里。

  作品的价值在于读者欣赏,读继训先生的作品让我感悟到,内心有阳光,才能给他人暖意。饶有深意的是小说的结尾,“馆里让我给村里送去了许多入场劵。晚会上村里老老少少来了许多人。我看到,二豁子也穿戴整齐来看节目了。黑牛大伯他们出场的时候,他也不计前嫌送上了掌声。”人的秉性难移,但情感可以融变,随着时代变迁,对峙的坚冰可以消融。细节的充盈使作品叙事情感内核有了最终的归宿,那些留在岁月里的生命痕迹,重新回到生命的原乡,黄澄澄的土地给予了他作品厚重的情感质地,表达了作家对人际间和谐相处,共度静好岁月的殷殷向往……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