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宁肯《蓝牡丹》:短篇意识与时代微光

发布时间:2021-08-10 来源于: 作者: 《天涯》 | 林森 2021年0 点击数:
国内的文学期刊,大多以中短篇为主,尤其是短篇,几乎占满了文学期刊的一半版面,其产量不所谓不高。但同时,我们又很难看到真正动人的优秀短篇。目前大多数短篇,只是小说篇幅的缩减,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短篇意识”——在很多小说家那里,长、中、短只是字数问题,他们并不会思考这三者的差别。可在一些优秀的小说家那里,这三者间的有着天壤之别,甚至可以说,短篇小说和诗歌的距离,比和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距离更近。短篇小说的篇幅之短,使得它不得不往内收,在极限的篇幅内,容纳足够多的内容、放射足够宽的外延——而且,它还要留下相当的篇幅,用于闲笔,以呈现某种舒缓的气质。宁肯此前写过《蒙面之城》《沉默之门》《天·藏》《三个三重奏》等优秀且风格鲜明的长篇,也写过《北京:城与年》这部获得鲁迅文学奖的精彩散文,他在短篇小说上的发力,可谓姗姗来迟。“迟来”的原因,或许是他对短篇有着某种敬畏——事实上,在2017年《十月》于李庄的一个活动期间,他已经在跟朋友聊着正在进行着的“城与年”系列小说的创作,于是,在这两三年里,我们陆续看到了一个有文体意识的短篇小说家宁肯的精彩亮相。

他把这些小说放在“城与年”这个和自己的散文集同名的系列里,显然是在书写非虚构性的《北京:城与年》之后,获取了某种虚构的驱动力——在我看来,这种驱动力正在于非虚构性的书写,阻隔了他重返旧日北京,让他没法抵达童年的梦幻与真实,所以他一定要画一条对称轴,并把虚构性的那一面书写出来。这条对称轴,就是“城与年”——这个名字里,“城”是空间,“年”为时间,空间、时间的并置与交错,人就在其间出现了。这个系列的短篇一共九篇,这两年在《十月》《收获》等刊发表之后,好评如潮——这种好评更多来自专业化的读者,来自那些深知短篇分寸的读者那里。孟繁华就把他编选《2020短篇小说年选》的序言题目定为《今年说说宁肯》,一人“覆盖”一年。2020年底,《天涯》与海南省文学院一起举办“驻岛写作计划”,邀请宁肯前来海南岛居住一周,他在驻岛期间写了一篇手记《驻岛》,他从海浪的无序喧闹里,看到了和他小说里相通的气息:混乱。混乱的城,混乱的时代。

这篇刊发于《天涯》2021年2期的《蓝牡丹》就是“城与年”系列短篇的其中一篇。秉承着这系列小说的同一背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个混乱的时期,混乱里面寻找内心秩序的人,相继登场。《蓝牡丹》的故事并不复杂,由于时代的乱糟糟,少年小永一个人生活,还得照顾家里的猫小黄,为了让小黄尝鲜,小永去偷副食店的羊腰被揪住,最后却被店家原谅。在这篇小说里,故事主线并不重要,重要的叙述,全被作者藏起来了。比如说,被一笔带过的小永一人生活的原因——父母在房山工作、哥哥姐姐插队;比如说,“东方红副食店”原名“常發”;比如说“常發”女主人玄珍,私下里被叫做“蓝牡丹”,她解放前的有过“妓女”的经历……这些被作者轻描淡写的背后,是时代动荡期带给人的变化,在别的作家那里,会被大书特书的地方,在宁肯这里,被缩减、被隐藏、被放轻……这既是在当下写作的某种策略,更是短篇小说的精巧的处理方式。解放前成了解放后,“常發”成了“东方红”,妓女“蓝牡丹”成了温和的“玄珍”……时代在变,可人有时并不能立即跟上时代的变化。在“解放后”这样的时间被人为划定后,旧时代里的人,是不是马上就能在精神上成为新人呢?事实上,新的名词、新的说法、新的秩序不断出现,可旧时代里的一切就都要抛弃吗?从旧时代里保存着的某些“温情”,其实是值得铭记和书写的。

事实上,今日回看、重返,书写那个海浪一般混乱无序的时代,盯着其混乱是勇敢的,可更困难的,是在那样的混乱里,仍旧发现微光的闪烁,发现人情在暗处的坚韧——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在任何时间点都顽强生长的真情,人类才能一直抱有继续走下去的希望。小永偷羊腰被揪住之后,怎么处理成了一个巨大的悬念——这是一个小说问题,这又不仅仅是一个小说问题,而是宁肯要做出的选择。这也不仅仅是宁肯的选择,而是他在决定重返虚构性的“城与年”之后,代替读者面对的一个时代的追问:对于这么一个少年,“蓝牡丹”玄珍能不能原谅?宁肯在小说里,处理得越轻描淡写,细心的读者越能发现其背后,有着巨大的隐忍和温情。

个体撞进大时代,往往会成为浪潮上的一滴水,被甩开的同时也会被吞没,可怎么写出其被甩开时,那滴水在溅起后折射出来的日光,是对有志于书写的作家的真正考验。在当下,很多出版已经成为主题性出版,很多写作已经成为主题性写作,个人的发现往往让位于时代主音,真正属于个人声音的写作,就显得如此稀缺,这当然也是余华《文城》引起各种热议的原因——读者在当下,仍旧需要这一类有着作家内心尊严的书写。宁肯的逆潮而上,重返记忆里的“城”、记忆里的“年”,重返少年时的自己,他满怀温情,在混乱残酷的时代里,让少年小永被原谅。这原谅,对宁肯是极为重要的,对读者也是极为重要的,或许,在通读完宁肯这一系列短篇,我们才能发现:正是有了这个原谅,我们才有了走出那个时代,走到当下,走到更宽阔未来的勇气。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