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李宏伟:在西元的小说里,从来没有轻飘飘的东西

发布时间:2021-08-10 来源于: 作者: 花城(微信公众号) | 李宏伟 点击数:
有一句话西元没说,但我们彼此明了:正是写作,让我们身处微光之中。

不记得和西元喝过多少次酒,但记得第一次约酒未遂。2004年初夏,研究生毕业。杂沓纷乱中,我先一步收拾好书籍、行李,找车运至当时租住的房屋。一天黄昏,回到宿舍,带上最后一点零碎,下研三楼,直奔西门。没走几步,在楼前极小的花园碰见西元,打个招呼,算是道别。又被叫住,踌躇几秒,西元说:晚上叫了几个人喝酒,一起吧?

西元和我同一届,他中文我哲学。我最要好的兄弟志远也在中文,宿舍就在我楼下,因而常去串门。西元的房间在志远对面,他和志远也很熟,可印象中从未在我去时过来,因而虽知道彼此都写点东西,我也辗转看过西元发在《鸭绿江》上的处女作,但研究生三年,似乎竟没有说过几句话。那次约酒是个引子,即使未遂,也打开了交往的阀门。自那以后,我和西元还有志远,时不时就会在牡丹园约着喝一点。至今,十五年了。

西元酒量好,酒品尤佳。每坐下来,都以静制动,给人半被动的假象。倒酒就接着,举杯就对饮,说喝一半就一半,说干也就干了。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要连干三杯或者比拼一下的冲动。每次喝到最后,我的世界躁起来,话开始频密,乃至重复时,看过去,西元还是不紧不慢,饮水一般喝酒,带着点正襟危坐的味道。但西元是喝醉过的,我印象中有两次。一次是志远结婚后,请大学同学、朋友,坐了三桌。是恭喜也是喝酒,偏那天志远身体不适,两杯下肚就歇了。西元和我还有志勇,三人主动担起伴郎职责,应接并出击,中间又下楼买了好几次酒,最后散时,走在北太平庄辅路上,西元步履已见趔趄,如同马拉松冲刺阶段,全凭一口真气提着。

还有一次,则是彼此大醉。没有具体的事由,几个人坐下来,一杯一杯复一杯,就当场醉倒,神思恍惚中,只记得西元不时叮嘱我喝好,再无其他。志远还算清醒,但也弄不动两个醉汉,酒馆关门时,勉强将我俩扶出。那是堪称惬意的醒酒过程,漫漫长夜,三个人坐在酒馆门前台阶上,各据一处,歪歪扭扭,却也不摔倒在地。偶尔说一两句,不过是往日碎片,不过是惦念某个不在现场的友人。偶尔低唱一两句,不过是沧海一声笑,不过是烂在肚子里的校园民谣。就这样醒醉之间,仿佛三个人相伴走着一段长路。不觉熬到天光熹微,大家几乎同时醒来,彼此望望,笑骂几句,准备回家。西元摆了摆手,没让我们帮他拦车,而是整理了一下衣服和斜跨的小包,转身向着家所在的北边跑去。路灯与天光交错映照下,他跑步的动作如此从容,根本无法让人想到是宿醉醒来,他的步伐又是那么缓慢,让人不敢猜想,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跑到——后来,我也没问过西元,是不是一直跑下去的。再后来,我干脆把那个慢跑的场景,乃至那次台阶上的醒酒,当成自己的幻见。

就算那次事情是幻觉,那个微光中慢跑的形象却是西元的精神实质。交往这么多年,我们没有特意就小说或彼此的写作深入交流,可我知道,他对小说的郑重,对写作的虔敬。西元是个专注的人,阅读如采矿,由文学而历史而哲学,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挖掘,以自身所处的时空为元点,整合出强大的写作装备,拥有从经验与抽象两个层面看待世界的完备视野。西元在小说中也讲述人物的故事、命运,但更看重对时代的感知,对世界的判断,这让他的小说如重剑如重器,无法不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骨子里,西元又有着这个时代殊为难得的浪漫情怀、英雄情结,加上多年军营生活的磨砺,让他对军人这一特殊身份在和平年代的意义,对军人如何守护自身的尊严,有着非同一般的敏感,也有着巨大的共情、理解。所以,在西元的小说里,从来没有轻飘飘的东西。

《疯园》出版后,西元在送我的书上写了几句话,其中一句是“一起走路”。我明白他的意思,这是一个慢跑者的邀请。前路漫长,且跑下去,不急在一时间的速度,而要看究竟能跑多久,最终能抵达何处。有一句话西元没说,但我们彼此明了:正是写作,让我们身处微光之中。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