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围困的家园——论沈念《空山》中乡愁审美下的抵抗与安顿

发布时间:2021-08-10 来源于: 作者: 文艺报 | 2020年08月3 点击数:
中国城镇化的急剧发展以及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致使乡愁成为了当代的精神空间漂泊,农耕文明的出离与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对照所显现的是空间维度下的乡愁情感,除却这种人在异乡的乡愁意味,他者文化视域下的移民群体也成为了被书写的主体之一。越来越多的乡村在缓慢的转型中消失了自然的本土形态,一部分如同沈念笔下的《空山》一样,在倏然间消逝。在这种乡土家园的危机之下,现代中国的“乡愁”成为了城市和乡村异乡人的共同漂泊困境。

一方面,于城市漂泊的众人而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渗透已然侵入了原有乡土生活的角落,即便回到故土家园,也依然无法找寻到曾经熟识的风景;而另一方面,于城市中的异乡人而言,他们的漂泊是文化上的、是被迫且焦虑的,他们是在外置视角下的重构与反观,而在此失去的故乡,是无法寻求到安全归属感的精神流连。

小说借助扶贫搬迁钉子户为叙述的母题,试图将社会层面的变革下沉到每一个个体生活的鸣思之中,在这种深沉的精神流离中消解原有的人生安定感。当扶贫搬迁过后,故土消弭,曾经固守的家园成为了无所归依的寂静空山,曾经被反复叙述的故乡家园成为了只能回望的精神场域,精神的紊乱与抵抗转化为个体承载的人伦皈依,成就了乡愁审美下的生活图景安顿。

当人们习惯于在一个固定空间的居所下生活时,他们所形成的往往是从文化到社会认同都极为贯通的共同体。因而,在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之下,乡愁一直以来都是在归属感之下不断指向的精神回望。

小说以“我”、一个从大山里出来的新闻编辑记者的叙事视角,直观地记录扶贫搬迁这一历史时刻。事实上,这种大的整体性的迁徙完全可以看作是当代中国乡土社会的一个微小缩影和时代切片。在小说中,“我”是一个脱离了原有基层的所谓奋进者,这一形象在当代中国是极为常见的。

传统来看,这群人跨越了原有阶层、但由于其自身多重的原因,在现有生活状态下又只能作为精神上的异乡人而存在,这种逃遁与崩塌的回望也就直观地构建了小说的底色:“回不去的故乡”。小说借此直观地展现了工业化进程下人与家园的分离构成,人们在都市文明中失去了自我个体的表达。一方面,他们不断地对农业文明传统进行批判性的反思,而另一方面,他们也在都市的生活中不断地寻找心中的乌托邦。

小说在这种双重抗争中所彰显的生存危机与文化救赎赋予了“乡愁”一种全新的文化追寻的力量,扶贫搬迁这一历史时刻之中,除却那些希冀于改变命运的民众,也同样有如同彭老招那样执著地希望守住原有家园的个体。

在或愚昧或落后的刻板印象之下,小说所显露的是家园与人的分离构成之下的个人精神危机,现代的中国乡愁所注入的是更多社会改革中人群对于自我社会身份转移的探讨反思,如何回望乡村,又如何在这种状况下寻找到心灵的栖居之所,已然成为了当下关于城市文明救赎的精神探索。

现代社会中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乡村逐渐在城镇生活的压迫之下消弭和荒凉,这种边缘感与异化感是生活里随之而来的隐痛,这种共同体的丧失是乡土意识在今天的无声困境,传统社会中共同性的纽带被撕裂,个人记忆无法与时代焦虑相对抗,在这种流动的现代化进程中,小说展露了一种对于地域文化的无声追问。

尽管小说是以易地搬迁扶贫为起始点,以彭老招女儿彭余燕的死亡、彭小亮的失踪为主线阐述故事,但仍然是在一个并置话语空间内不断地加入了陈劭东、赵登海、老糟等人物形象,试图在这种巨大冲击之下将城市农村、传统现代都共存展现,并伴随了对个体存在的建构性归宿阐释。

小说所选取的几个人物不同程度地代表着中国乡土社会这一代。从陈劭东来说,在故事刚开启时,以叙事视角“我”所观察到的陈劭东实际上是不那么讨喜的,尤其在彭余燕的“自杀”真相逐渐剥离出原有的迷雾后,陈劭东的形象在某种难以言表的状况下成为了一个近乎“渣男”的代名词。他同彭余燕的分手和之后在农村工作中所显现出的“油腻”无一不在暗示着他作为最早一代知识分子在归乡后的变异。但事实上,小说又通过他在扶贫工作中的细致入微以及后来他对待彭余燕家人的态度将这种情绪扭转了:“‘搬了新家,田园不能丢。农民有那么一片微小但是属于自己的土地,他才会生活得心安理得。’陈劭东反复强调这个观点。他的设想是充分利用安置点附近的山地资源。他要像小王子一样,在百废待兴的安置点找到一朵献给搬迁贫困户的玫瑰花。”

小说将陈劭东的工作状态比作浪漫的小王子与玫瑰花,这种比拟所暗示的是一种知识分子所独有的情怀,于他而言,尽管他已然脱离了所谓的农民阶层,但他仍然是最了解乡村生活的人。

同样的角色置换也出现在叙述者“我”的身上,小说在诸多层面都不断地暗示了“我”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对于返乡三个月去追踪扶贫搬迁工作,一开始“我”是有一点不情愿的。在回到故乡之前,“我”所怀抱的是一种近乡情怯的痛楚,这种痛楚来自于不断感受到的故乡的衰落和城市文明进步的鲜明对比,对于“回不去的故乡”,“我”所抱持的是一种持续性的乡愁,这是一种无法消解也无法通过空间上的接近而缓解的乡愁。但另一方面,“我”又在一点一点地深入中慢慢缓和了原有的情绪,故乡不再是一个沉寂的影子,转而成为了一个全然新鲜的精神坐标,在被压迫的幻境中成为了乌托邦式的存在。

小说《空山》以一种绝对的沉浸姿态,在叙述者的困惑与愁绪里,试图不断地与时代洪流所裹挟下的乡村固有文明做抵抗,沉潜在生活之流中对当世的精神安顿提出追问,诸多情绪共同被察觉为深刻却柔软的矛盾。当个体的存在本身被投放为某种时代奥义的尖锐线索时,小说呈现出了一种关于命运的旨归。或许在嘈杂的本质背后,那些被安顿的精神场域才是生活的乌托邦。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