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古代小说

《意中缘》

发布时间:2022-08-0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意中缘

清悦花楼藏板本《意中缘》

扉页书影

清悦花楼藏板本《意中缘》

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十二回。题“南陵居士戏蝶逸人编次,松竹草庐爱月主人评阅”,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道光初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悦花楼藏板本,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悦花楼藏板本。

明朝南直隶华亭有一才子,姓董名其昌,字思白,因

皇上听信阉党,忠言逆耳,遂退居林下,游心艺苑,广播工书善画之名,诸日求字求画者登门若市。董思白有一友,姓陈名继儒,号眉公,为名高致累,隐居林泉,不想又被那些征诗求画者缠扰不过。董思白、陈眉公二人因终日被人扰得无片刻安逸,商议拟倩一代笔之人,以解自己之苦恼,并相约同去杭州访友泛湖。

钱塘有一穷秀才,名杨象夏,妻早亡,只遗一女,小字云友。杨云友精通翰墨,善于丹青,唯苦于家计凋零。杨象夏屡年欠下积逋,常有人上门索债,只能靠杨云友卖画维持生计。一日,杨象夏正与一讨债人争吵,正巧有一和尚前来找杨云友摹仿董思白风格作画,遂出银打发讨债人离去,并建议杨象夏找一门当户对人家,将杨云友嫁去,好完积逋。这和尚法名是空,原系一光棍,因犯了法,故削发为僧逃避至杭州,在西湖边上开一古董铺子,专卖名家字画、古玩。

福建闽莆有一妓姓林,字天素,年方二九,生来聪明,才貌俱佳,诗词歌赋件件精通,尤善丹青。因父母早弃,不幸堕入青楼,但所交与者不过文人数辈而已。林天素因慕中华文物之盛,遂搬到西湖居住,欲访杭州名士江怀一。这日,林天素摹仿陈眉公笔意,画一扇面,叫人拿去是空铺中寄卖。

江怀一别号松溪道人,亦与董思白、陈眉公二人相善,三人自比岁寒三友。董思白、陈眉公至杭州,约江怀一一同泛湖游玩,并同赴是空铺中观赏古玩字画。董思白、陈眉公二人看见杨云友、林天素二女仿自己的画,与真迹丝毫不差,赞不绝口,齐向是空打听作画之人。适林天素派人前来询问江怀一下落,董思白等访出一女下落,约定明日前去拜见。陈眉公见了林天素的扇面后,便托江怀一替自己说合。次日,江怀一拜访林天素,与他说起陈眉公所托之事,林天素亦久慕陈眉公才名,欣然允诺。江怀一、董思白二人作了冰人,林天素与陈眉公订下白首之约,拜堂成亲。董思白亦托江怀一寻访冒自己作画之女,自己有事先回松江而去。 陈眉公与林天素成亲一月,如胶似漆,不忍分别,无奈林天素要回闽安葬双亲,只得暂别些时日。 林天素女扮男装,回闽而去。

是空和尚爱慕杨云友有才有貌,意欲娶其为妻,无奈自己是个出家之人,不好明媒正娶,遂想出一捉刀计来。是空旧识黄天监,原是富家子弟,因嫖兴太高,得了病不能行人道。是空与其计划,由黄天监权作新郎,将杨云友迎娶过来,待是空还俗,蓄起头发,再与其成亲。商议妥当,是空假冒董思白之名,向杨象夏提亲作伐,杨象夏一口应允。是空平日在家中藏着一个买来的丫环妙香,夜间也做些夫妻之事。待婚期一至,是空让黄天监将杨云友迎娶过来,唤妙香前去服侍,又连夜雇下船只,开往北京。

杨象夏自女儿嫁去后,整日在家等女婿来接,一连过了两月,音信全无。杨象夏只得收拾行囊,一个人向华亭而去。到了华亭,杨象夏找到董思白家,要家人唤夫人出来迎接。家人见杨象夏衣衫褴褛,冒充夫人之父,将其挡在门外。正在争闹之际,适陈眉公前来会董思白。陈眉公乃携杨象夏进门见了董思白,杨象夏方知上了是空的当,女儿已被人拐走了。董思白让杨象夏暂时住下,自己派人出去寻访杨云友。

杨云友自与黄天监成亲后,见其愚蠢不堪,心生疑惑,即与黄天监分两处安置,再不曾见面。一日,黄天监受是空嘱咐,前来与杨云友闲话。杨云友微微一试,黄出尽洋相,满脸羞愧而去。杨云友见黄天监如此丑态,已知自己上了贼人的当,被人拐骗,遂唤来妙香询问。妙香因曾受是空侮辱,正欲报仇,遂将实情和盘托出,并与杨云友设计处置是空。杨云友假称愿与是空成亲,唤是空夜里来吃酒。是空闻杨云友有请,不知有诈,十分高兴。他见黄天监已被杨云友识破,失去利用价值,遂将黄天监唤来,剥去身上的华服,又逼其写下卖身文契,却赖掉了其身价。黄天监咬牙切齿,对是空十分愤恨。杨云友闻知黄天监遭遇,遂将自己的计划悄悄告诉黄天监,黄天监答应助一臂之力。晚间,是空兴冲冲地来到杨云友舱中,要与其成亲。妙香偷偷在酒中下了迷药,是空一连吃了几杯,昏死过去。黄天监将是空拖出去,扑通一声抛入江中喂大鱼去了。杨云友、妙香、黄天监三人商议,杨云友与黄天监仍以夫妻相称,暂时先去京城,待杨云友择得佳婿后再南归。

至京师,杨云友卖画为生,不多时便名震京城。在京城,杨云友见并无才貌双全之人,遂与妙香、黄天监乘船回杭州了。董思白在家,忽报知升任了礼部尚书,又闻杨云友在京城,遂携杨象夏同赴京师上任,顺便探访杨云友消息。

江怀一受董思白之托寻访杨云友,一日得知其回家,遂央媒婆上门提亲。不想杨云友上了是空当后,听见媒婆又是为董思白说亲,顿起疑心,将真话认做诳言了。杨云友扬言,要选个有才有貌、能写会画的人为婿。江怀一与陈眉公商议,亦无法可想,眼见董思白好事即将成空。正巧,林天素自闽回。江怀一一见林天素,计上心头,他让林天素女扮男装,前去杨家试亲,待成亲后,再将杨云友送入京中与董思白成亲。林天素答应效劳。第二天,林天素换上男装,随媒婆到了杨家。杨云友见林天素写诗作画,样样精通,又且人物俊雅,才技双全,遂答应婚事。当晚,林天素将杨云友迎娶过门,两人拜堂成亲,共入洞房。在洞房中林天素被杨云友看出破绽,只得吐露真情,说明自己是代董思白作亲。杨云友听了,大喜过望。

董思白与杨象夏上京寻女,遍访无踪,杨象夏只得回杭。回到杭州家中,闻女儿嫁入林家,杨象夏前去寻女,父女团聚。杨云友告知父亲,林天素乃代董思白作亲,杨象夏闻言亦大喜,即日送女儿上京与董思白成亲。董思白与杨云友成亲后,夫妻恩爱,白首到老。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明清禁忌小说阅读笔记

    (1) 异样的风流  自古至今,读书都是一件极风雅的事情,可是,书的类型不同,阅读时的体验也各不相同。  读小女人散文,仿佛交了一个特纤细、特敏感的情人,满腔都是忧郁的柔情、哀怨的奉献、伤感的甜蜜,可你偏偏找不到半分...[详细]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数量很多。现在保存下来的完整与不完整的尚有三十馀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托名汉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托名郭宪的《汉武洞冥记》,托名班固的《汉武帝 故事》、《汉武帝内传》,托名魏曹丕(一作张华)的《列异传》,晋张华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遗记》,荀氏的《灵鬼志》,干宝的《搜神记》,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宋王琰的《冥祥记》, 刘义庆的《幽明录》,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北齐颜之推的《冤魂志》等。干宝《搜神记》成就最高,是这类小说的代表。...[详细]

  • 反思中国古典小说里的江湖世界

    由于江湖可以泛指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它又可以引申出与朝廷和正统相区别的含义,宋元以后,游离于正统社会、往来奔走于江河湖海间的各色人等开始摹仿士人们的自诩,逐渐借用了江湖一词。由于这些游走于四方的人士大多具有强烈的叛逆意识和非正统色彩,这样一来,用江湖形容的人群和时尚就烙上了比较多的“离经叛道”的印记,或者说,一切有别于当时封建官方的、正统的、主流的和常规的群体或习俗都可以冠之以江湖。 ...[详细]

  •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

    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小说,是指“记录见闻,搜集逸异,尚奇重譬,长短随宜的笔记体作品”。其主要形式,一是文言,二是短篇。但当然,以上所引多为史家之见,而且历史家们又多是从目录学分类的角度来界定小说的,但是,无可否认,这毕竟是传统的文学观念的反应;在庞大而辉煌的诗词文赋面前,小说是不属于文学的。...[详细]

  • 水浒传108好汉的简介以及外号的由来

    水泊梁山108个英雄好汉,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详细]

  • 儒释道宗教思想在《红楼梦》中的体现

    《红楼梦》是一个体大思精的体系,在其中儒、道、释等多家思想既异彩纷呈,又揉合交叉,这在《红楼梦》各色人等的言行及活动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详细]

  • 王国维小说理论述评

    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 1 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对此后的文学研究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启蒙作用。其小说研究,如《红楼梦评论》,更是开创了中国文学比较研究的先河。然而,一直以来,对王国维的小说研究进行整体、全面考察...[详细]

  •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西游记》所写的唐僧取经故事,源于唐代僧人玄奘只身赴天竺国(今印度)取经的史实。由于玄奘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取经故事便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并带上了神奇色彩,有此产生了第一部讲说取经故事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王国维根据此书卷末“中瓦子张家印”的题款,认定此书成与南宋。...[详细]

  • 红楼梦的叙述艺术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叙述人和叙述视角的灵活的转换和移动,这种以全知视角为主,巧妙地溶入参与叙述人的限知视角的叙述方法,有效地发挥了这两种视角艺术上的长处,它们各自的不足之处也由于这两种视角的巧妙的运用,得到了弥补,使作品更具丰富的审美色调,共同完成了对对象的叙述。这是曹雪芹在小说叙事艺术的一个重大的创造和贡献。...[详细]

  • 儒林外史中的吃

     “从前相府老太太看《儒林外史》,就看个吃。”张爱玲在其谈“吃”的文章中写到。“相府老太太”乃李鸿章长子李经芳嫡妻,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女。刘家世居安徽肥西三河,发迹之前,过的也是平常人家日子。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却是安徽全椒县人,后移居江苏南京,书中饮食,确实如张爱玲所说,“近代江南华中最常见的菜”,对得上老太太的口味。...[详细]

  • 精品推荐